-
1 # 使用者1628766286777
-
2 # 曦陽初上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雙方實力
晚清軍隊約11.3萬人,而八國聯軍才不足5萬人,而且還是後期加起來的人數。在人數方面清軍明顯佔據優勢。
武器裝備雙方均相差無幾,而且清軍是在本土作戰,物資補給源源不斷,八國聯軍補給匱乏。
但是為什麼經過56天的激烈交戰後清軍全面潰敗呢?
首先第一點,清軍的編制與指揮系統殘缺不全
部隊沒有明確的兵種分工以及後勤保障系統
沒有完整的參謀系統,導致指揮機關作用不大
第二點,缺乏現代化知識和現代化戰爭的軍事指揮員
大家知道,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一個優秀的軍事指揮員對於軍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第三點,清軍後勤保障工作不力,機動性很差
其實兩軍相接,軍事指揮員能力是一方面,後勤保障能力也是重要的方面。打仗就是拼的後勤保障能力。
第四點,清軍的訓練水平參差不齊。落後於同時期的八國聯軍
清軍自從打敗了明軍後就貪圖安樂,享受生活。訓練更多趨於形勢,不切實際,和實戰相悖
所以綜上所述,當時的清軍離一支合格的軍隊還相差甚遠,無論是從兵員素質方面還是從思想訓練方面都和八國聯軍相差甚遠,所以會潰敗如此之快。
以上就是我對這問題的看法,望樓主採納
-
3 # 學文三班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評論無論從人數,還是裝備上,都不遜於八國聯軍,在人數上還多於聯軍,且據史料記載,清廷無論從軍隊編制,武器裝備,還是日常操練等方面,全部引進和照搬德國軍隊模式,本土作戰,屬於以逸待勞,無論是地形熟悉程度還是補給方面,都佔有絕對優勢,可開戰僅僅56天,清軍就全面宣告失敗,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指揮系統不嚴密:軍隊訓練方式雖然照搬德國經驗,但是清廷的指揮系統缺乏嚴密,最高指揮機關常常出現訊息不靈通指揮不明的現象。
二,軍隊人員素質地下:雖然無論是裝備還是人數上清廷都不遜於聯軍,但是清廷士兵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都是封建社會的奴性思想,指揮官戰爭素養低下,附和現代戰爭要求的合格軍官較少,高階軍官大都屬於封建思想濃厚的舊軍官,思想落後導致作戰方式落後。
三,軍隊訓練水平地下:雖然清廷照搬德國訓練方式,但是隻是徒有其表而已,不具有實戰性,只學到了表,沒有學到裡,照葫蘆畫瓢,外強中乾而而已。
四,政府腐敗無能:在工業革命席捲整個世界的時候,清廷仍然奉行天朝至上的原則,即使後期有心變革,也只是換湯不換藥,徒有其表,重上至下,思想腐敗,行為腐敗,上層懼洋媚外,下層吃裡扒外。
-
4 # 如戲哥
一個國家的強大確實看領導人是否英明!鴉片戰爭期間晚清對於英軍裝備根本無知!無知到什麼地步!對於洋槍洋炮貶為妖法!用女人的月事來避邪!每當我看到自1840年開始的百年滄桑我無比痛心疾首!對於清軍的失敗那是必然的,一個自高自大的國家自詡為中央帝國、不開海禁、不奮起直追學習別人的技術!這樣的國家能有希望嗎?不過好在我們中國現在的領導人英明,我特別的自豪無論在基建、國民生產總值、高鐵、軍隊、外太空好多好多全面開花!一個開放的、自信的、富強的中國必站在世界之巔!
-
5 # 還珠樓任縹緲
說清沒人心失敗的,只能呵呵了。封建社會的人心的代表你以為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嗎?在當時我們只不過是草民,死光對統治階級也沒所謂(只要不造反)。真正“人心”的代表是當時的地主階級+讀書人。打不過八國聯軍一個科技軍事落後(長矛大刀衝機槍),一個是慈禧自以為天朝上國的心態,沒把聯軍當回事,到兵臨城下才意識到嚴重性。
-
6 # 金主球球龍
雙方部隊數量 八國聯軍數量存在爭議,有說4萬多人,有說不到2萬,值得一提的是,德國軍隊實際上是在聯軍攻入北京後才來的,並未直接參與作戰,其餘七國兵力約1萬6千左右,就是這1萬6千人馬從天津進軍,只用了10天就攻入北京。
清軍直接用於作戰的部隊共10幾萬人左右,另有大批義和團(因戰鬥力底下,可忽略不計),附近還有精銳的袁世凱的北洋六鎮1萬多人。
二 武器裝備 關於武器,過去宣傳或很多人想象的都是,清軍義和團用大刀長矛抵抗侵略者的大炮,很多人把戰敗歸結於武器落後,得出所謂“落後就要捱打”的結論,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樣。洋務運動以後,中國大量購買和仿造西方先進武器,到1899年,洋務派人士共創立了30家兵工廠,清軍部隊(尤其是守衛京津的部隊),已完全進入火器時代。以聶士成的武毅軍為例。這支13000人的部隊,擁有的武器包括:11毫米口徑的後裝單發和連發毛瑟槍1萬支、7.9毫米口徑的後發毛瑟槍200支、8毫米口徑的後裝連發曼利夏槍1萬支、8毫米口徑的後裝連發曼利夏騎槍1400支,還有軍官用6輪連發左輪手槍和少量的溫徹斯特、哈齊開斯等步槍與騎槍。
此外,武毅軍還有7.9毫米口徑的馬克沁機槍2挺,75毫米口徑的12磅克虜伯炮16門、60毫米口徑的7磅後裝炮32門、57毫米口徑的6磅格魯森速射炮32門,這些炮每分鐘都可以發射10發以上的炮彈。另外還裝備了37毫米口徑的2磅克虜伯速射炮、87毫米口徑的20磅後裝炮等。這些火炮發射的開花彈、子母彈、葡萄彈、實心鋼彈等,可以分別摧毀城牆和炮臺工事、擊殺密集進攻之敵、殺傷敵衝鋒散兵、擊穿敵艦鋼甲等。如此精良的裝備,比起八國聯軍任何一支都毫不遜色。
下面是一份清軍被八國聯軍繳獲的武器清單:
三十六門克虜伯大炮,口徑87毫米(1897年埃森製造),摺合3.41英寸。
六十門克虜伯大炮,口徑70毫米(1897年埃森製造),摺合2.75英寸。
四十二門諾爾登費爾德式速射機關炮,口徑57毫米,摺合2,24英寸。
四十二門諾爾登費爾德式機關炮,口徑47毫米或1.85英寸。
四十二門大炮,其中一部分為諾爾登費爾德式,一部分為上海機器局製造,口徑37毫米摺合1、45英寸。
十門速射機關炮,口徑37毫米,摺合1、45英寸。
二十門小口徑的速射機關炮。
三萬支具有最新標記的毛瑟槍和曼裡徹式來福槍。
在1900年時,清軍的裝備比八國聯軍更好,他們有最新式的、連不少德國兵自己都沒見過的克虜伯大炮和滑膛槍。
大量例證表明,清軍面對八國聯軍,人數有著巨大優勢,武器並不遜色,八國聯軍有的清軍都有,甚至更先進,這場本該是穩操勝券的戰爭結果居然敗的如此慘烈。
兩個例子,令人匪夷所思。
一 在北京城內攻打使館和教堂的戰鬥中,清軍和義和團一起,步槍、火炮齊射,火力極強開花炮轟擊,甚至切斷水源、飲食,連地雷、水攻、火攻(還請高深的大師施“法術”)都用上了,幾十天竟毫無進展。
-
7 # 平凡19999999
八國聯軍侵華之前帝國主義已經對中國進行過很多試探,有一定的瞭解,而中國長期閉關鎖國對外國的瞭解甚少。也就是說不知己不知彼,造成清軍打敗的根本原因就是落後的腐朽的封建主義,面臨的是西方的新民主主義,一個是幫主人而戰,一個是為(自己)國家而戰結果可想而知。
當時的清朝還自認為是天朝大國,再說數千年的封建王朝政權主要威脅來自內部下層及邊疆陸地,而非海外,所以慈禧集團制定的戰略主要是高壓老百姓,致至於外華人嘛給點錢打發算了!在這科思想的指導下所以慈禧在戰爭將要發生前,還不自知還挪用六百多萬兩經費去修頤和園,導致北洋水師多年沒錢買裝備,甲午海戰的時候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水師被日本這樣的小國給打敗了;而日本則是全速前進,為了超越中國的軍事力量,日本天皇曾多次發動大型捐款,舉國上下齊心合力,最終打敗了中國。從這裡就能看出清政府的昏庸腐朽。
當時的整個清朝已經腐朽的破敗不堪,大煙肆意橫行多少人因為抽大煙而家破人亡,就連軍隊計程車兵都抽大煙那軍隊的戰鬥力可想而知。官員的貪腐更是瀰漫在整個中華大地,中央撥款到地方會被層層剝削,一千萬兩的批款撥到地方最後能下四百萬兩就算不錯的了,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由於滿清政府長期對老百姓的壓榨,老百姓決大多數沒有自己的土地及產業,以至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決大多數人民沒有國家民族意識,那時西方民主剛好流入中國,老百姓也有耳聞!老百姓更是對清政府是恨之入骨。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曾經清軍和帝國主義在臨海附近打仗,清軍被敵軍打得落花流水,站在岸邊的百姓個個拍手稱好,似乎是特別期望清軍失敗,以為這將迎來民主迎來改變。這些足以看出百姓對統治階級的極度不滿。
-
8 # 使用者1004713281060
因為是外華人,要是打自己人50萬都能打過。看看清軍鎮壓太平軍就清楚了。再苦再難都要打。因為太平軍是華人。
-
9 # 晚評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指公元1900年8月14日 英、法、德、美、日、俄、意、奧等國派遣的聯合遠征軍,為慈禧太后要求鎮壓中國北方義和團運動而進入中國所引發的戰爭。總人數約3萬人,後來兵力不足增加到約5萬多人,八國聯軍的進入本土之後,直接造成義和團的滅亡,京津一帶清軍的大敗,慈禧太后挾光緒帝逃往陝西西安,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以後大肆屠殺,在作戰中,只要碰著華人,無論男、女、老、幼,一概格殺勿論,莊親王府被聯軍放火燒光,當場燒死1800人平民百姓,據記載說:"城破之日,洋人殺人無數;但聞槍炮轟擊聲,婦幼呼救聲,街上屍體枕籍。"英華人記載說:"北京成了真正的墳場,到處都是死人,無人掩埋他們,任憑野狗去啃食躺著的屍體"。 八國聯軍侮辱婦女,任意蹂躪,據記載:"聯軍嘗將其所獲婦女,不分良曲老少,僅驅諸裱褙衚衕,使列屋而居,作為官妓,京城著名的"四大恆"金號全部被搶光,皇宮和頤和園裡的寶物被掠奪一空,法軍隊軍統帥佛爾雷一個人竟然掠奪的珍貴財物就有四十箱。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以後,繼續進攻了保定、易縣、永清、張家口、山海關、娘女關等地,俄國出動又17萬軍隊侵佔了中國東北,
據統計;日軍八千人,俄軍四千八百人,英軍三千人,美軍二千一百人,法軍八百人,意軍五十三人,奧軍五十人,其中還有清軍僱傭軍400人,
最後慈溪委任李鴻章與八國議和簽訂了《辛丑條約》, 賠款最多,簽訂國家最多,八國之後 清王朝搖搖欲墜。
八國聯軍侵華,清朝的官兵為什麼打不過屈屈五萬人八國聯軍
1;武器落後,雖然清朝也有屬於自己的兵工廠,但是清朝貪汙腐敗嚴重,大量武器以次充好,射程短 準確度低,
2;清軍主力部隊還是八旗軍、綠營兵協同作戰,少量的新軍,也是半吊子。難以和八國聯軍抗衡。編制落後戰術落後軍,八旗軍養尊處優早已不是當年驍勇善戰的八旗將士。
3.清朝軍隊素質差、戰鬥力差,滿清害怕漢族大臣權力過大,處處限制曾。而滿洲八旗每日遛鳥早已上不的馬,戰鬥力還不如新軍,新軍訓練緩慢,戰鬥力較差。原有的八旗兵、綠營兵武備廢弛、軍心渙散幾乎是毫無戰鬥力可言。八國聯軍實力強大,軍隊素養和戰鬥力都很強。還沒開戰 已經是遍地逃兵,清王朝怎麼不敗?
-
10 # 唐律疏議
最主要的原因是清軍將領根本就不想打,甚至可以說不知道要不要打。清軍始終處於這種猶豫狀態中,怎麼可能打得過人家?比如當時的盛京將軍增祺曾經發電文詢問“本次究竟與何國失和”,比如山海關英軍到達山海關要求守官清軍交出關卡,守官清軍猶豫了一番以後就乖乖撤退了。比如明明要攻打東交民巷使館區,但又給使館區的洋人送水果。朝廷的這個態度,讓手下的官兵很摸不著頭腦。
在這種情況下,從上到下的官兵都不願意盡全力和洋人打仗。因為他得出來朝廷態度猶豫不定,那如果自己打得太狠了,將來洋人要來清算自己的時候,自己肯定會被朝廷當成替罪羊。這在歷次教案中已經有很多先例。每次出現教案,洋人就會要求朝廷處罰當地官員,而朝廷也就會乖乖聽話地處罰當地官員。那麼多次下來以後,哪個地方官員還敢得罪洋人?
如果清軍上下一心動真格的和洋人作戰,就算未必能打敗5萬洋兵,但也能給八國聯軍造成較大的行動困難。在德軍要追進陝西的時候,清軍曾忍無可忍地返身正式打了一仗。清軍雖然最後還是戰敗,但德軍也收到頓挫並不再繼續西進。當時的德國軍隊,裝備訓練水平應當屬於相當精良了。能和德軍打到這個份上,可見清軍動真格的時候並非完全不堪一擊。
回覆列表
清軍不是打不過,而是清政府不得農心,軍隊失去了建強的後盾,得不到全華人民的支援,如果打起來就會出現不可收場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