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壯筆談

    讓大壯來回答吧!

    李世民和朱棣當時所處的環境不同,倆人的地位和麵臨的對手也不一樣。

    李世民好歹走的是禪讓路線,讓李淵“自願”傳位,雖然不傳給他也沒辦法,李建成和李元吉都被殺掉了,只能是李世民接位。但好歹人家是“自願”,走正統路線,合乎規矩和道德倫常。讓人家明面上挑不出理來。

    再者,李唐天下主要靠李世民打下,良將、精兵、文臣也基本都是李世民的追隨者。可以說,李世民握有實權,做皇帝,各種勢力都會支援。

    再看看朱棣,一個庶出的王子,本身就不被朱元璋待見,朱元璋也沒有傳位給朱棣的意思,雖然朱棣排行老四,他前面的三個哥哥都先後死去,按理他最有繼承權,但是朱元璋依舊傳位給了皇長孫朱允炆。

    朱元璋在世的時候,為了防備有人威脅朱允炆的皇位,大殺功臣,把兒子們都派出到各地為王給皇長孫守天下。

    朱元璋不給,朱棣要做皇帝只能搶,可是他要篡位實力是不夠的,他只有北平周圍的地界和十幾萬精兵,卻要面對從乞丐逆襲到皇帝的朱元璋及他手下一群良臣猛將、其他的各個皇子以及整個明帝國,朱元璋本人就是刀頭舔血馬背上打天下的,朱棣知道自己的幾斤幾兩還無法撼動父親。

    而且弒君弒父的罪名在古代封建社會是很嚴重的罪名,皇位開路不正很難坐穩天下。

    事實上,他一直對朱元璋抱幻想,希望父親能憑藉著自己的戰功,將皇位傳給自己。然而事實啪啪打臉,朱允炆繼位。本來,朱棣就不太服氣,又正好趕上朱允炆為了穩固統治“削番”,此時其他的皇子已經被削的差不多了,明朝開國的名臣勇將也被朱元璋殺的沒剩誰了,而朱允炆剛繼位,根基不穩,朱棣一旦造反,受到的阻力會小很多。他才以為國“靖難”,“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攻入南京。

  • 2 # 北斗星3557

    李世民,和明朝朱棣,在歷史上,都是明君吧!民間傳說,李世民和永樂大帝,也就是朱棣,是紫薇大帝轉世,李世民在唐朝,他哥哥太子李建成,看李世民功勞太大,怕李世民,搶,太子之位,哥倆矛盾之久,發生了玄武門之變,於是,滿朝,文武百官,庸代李世民,做了皇帝,他爹退位,這是順天民意,李淵,沒有處理好家庭內部矛盾,才發生了骨肉相殘,才發生,玄武門之變,李世民,不是多位,而是,李淵已經老了,李世民到皇上,順應民意,禮賢下士,還開創了,貞觀之治,開創了中華民族,古代偉大復興,創造了唐朝奇蹟的,千古一帝吧!而永樂大帝,朱棣,被他爹朱元璋,家風,雁王,風地在北京,後來,韓馬兩黨,也就是娘娘,馬大腳,和駙馬韓金虎,陷害忠良,害死了開國功臣,也要殘害,雁王吧!在這種情況下,雁王,朱棣吧!打這清君側,清除韓馬兩黨,經過三年戰爭,終於推翻了,他侄子朱永文,朱棣做了皇上,開創了明朝盛世,才有鄭和下西洋,開起了水上絲綢之路,永樂大帝朱棣,和李世民,相差,800多年,歷史的背景也不一樣,他們兩個各有千秋,微中華民族復興,做出了貢獻,不忘初心,牢記歷史吧!謝謝大家

  • 3 # 尋根拜祖

    兩者情況完全不一樣,不能簡單類比!從個人能力上來說,李世民十幾歲隨父征戰,是李淵的左膀右臂;朱棣則是在對北元征戰中,才慢慢嶄露頭角,是朱元璋誅殺功臣的遺毒。李淵本質上是政治家,而朱元璋不光是政治家,還是出色的軍事家,朱棣想造他爹的反,沒拿本事。

    最重要的是,李世民一直有自己的勢力集團,足以控制大局。朱棣所處的環境根本沒那條件,他自己除了一點王府護衛,根本就沒有兵,更別說文臣武將班底。

    李世民與朱棣的實力對比

    李世民十七歲從軍,十九歲就作為父親的核心成員,為大唐建立四處征戰。雖然李世民大量篡改了歷史,誇大了自己的功勞,但不可否認,李世民少年英雄的事實,也不能否認,他是李唐建立的最重要勳臣。

    大唐建立和統一戰爭中,幾次重大的戰役,李世民都是首功:淺水原之戰平定隴西;並汾之戰,消滅宋金剛、劉武周;虎牢關之戰,滅王世充、竇建德;統一中原,滅劉黑闥、徐元朗。

    完成這一系列功勳的李世民,此時也不過二十四歲!

    朱棣則不一樣,朱元璋雖然很注重對兒子們的教育,但是從來不讓他們上戰場。朱元璋打天下,靠的是淮西集團和浙東集團,兒子們基本只管讀書。

    朱棣接觸軍事,實際上是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後遺症,也跟他的封地靠近北元有關。洪武十三年,朱棣就藩北京,此後他才開始隨軍參與對殘元勢力的軍事行動。

    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包括秦王、晉王、寧王和燕王在內,他們獲得了更多的軍事參與機會,藩鎮的軍事實力也相對突出。但要說朱棣的個人軍事才能,還沒有機會讓他盡情發揮。

    也就是說,直到朱元璋去世,朱棣的軍事成就,跟李世民相比,那是天地之別,而這時,朱棣已經三十九歲了!李世民在這個年齡,都已經當了十一年的皇帝了。

    朱元璋的軍事實力遠非李淵可比

    即便朱棣想造反,恐怕他也會哆嗦!他老爹的實力,遠不是他能比的。朱元璋從一個赤貧的流浪漢,一步一步登上皇位,除了出色的政治才能,其軍事才能冠絕天下。

    事實上,如果不是朱允炆用非所人,朱棣不可能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連朱元璋刀下餘生的蝦兵蟹將,朱棣打起來都用盡了吃奶的勁,跟活閻王朱元璋扳手腕,他再吃幾筐鹽也未必行!

    李淵本質上是政治家,至少他的軍事才能不突出。跟朱元璋靠武力起家不一樣,李淵更多的是依靠政治勢力。李淵家族是北魏八柱國,南北朝以來,門閥集團左右皇權,李淵正是利用家族優勢,獲得了大佬們的支援。本質上講,李淵得天下,軍事第二,政治第一。

    朱元璋不一樣,窮得都沒聽說過政治,練一身肌肉腱子搶吃的才是第一要務。朱元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實打實的玩命拼出來的。所以,朱元璋的第一個標籤是軍事家,然後才是政治家。

    造反沒有過得硬的軍事實力,一切都白談!李世民的軍事才能,李淵不服不行;朱元璋的軍事實力,甩朱棣幾條大街,沒法比!

    朱棣不具備李世民的歷史條件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有強大的勢力集團,朱棣雖是藩王,其實是空架子。這跟他們的歷史環境差異有關,從唐朝到大明過了七百年,藩王勢力呈直線下降趨勢。這跟宗法制沒落有很大關係,隨著士族階層的崛起,藩王勢力作為皇權第一防範的勢力,受到越來越嚴格的控制和打壓。

    到了明朝,藩王基本完全墮落為寄生蟲,除了混吃等死,啥也幹不了,明初只是瞬間的反彈,不是主流。

    李世民當時有天策府,儀同三司,有自己的政治班子,就像一個小朝廷。而且,李世民利用開國征戰的過程,收攏了一大批驕兵悍將,以及像房玄齡杜如晦這樣的治國之士,他們分別控制了大唐帝國的各個機要。

    史書將玄武門之變描寫得那麼驚心動魄,其實政變沒開始,李世民基本就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李淵的內部,很多人早就投靠了李世民,這就是政變當天,李淵很快繳械的原因。甚至李世民連最壞的結果都準備好了——萬一玄武門失敗,就逃往洛陽,薛萬徹已經替他守住了最後的落腳地。

    所以,除非政變過程有意外發生,否則李世民不可能失敗!

    朱棣有什麼?除了藩王的招牌,和少量的親衛,什麼也沒有。別以為朱棣經常領兵北伐,軍權大得很,其實,只有戰時,他才能憑皇帝的兵符調動軍隊,其他時候,軍隊根本不聽他的!相反,駐紮在北京的軍隊,卻是懸在朱棣頭上的一把刀。

    別說朱元璋在世,即便朱允炆時代,若不是出現用人失誤,朱棣不會有任何機會。即便如此,朱棣還多次面臨危機,有一次絕望得差點抹脖子!

    李世民登基後的文臣武將,大多是他在天策府的舊班底,朱棣的團隊沒法比!不一定是能力問題,而是當時的環境,就沒給他創造獨立生長的空間!

    李世民和朱棣造反的出發點不一樣

    李世民造反是處心積慮,多年準備的結果。別看歷史說得那麼冠冕堂皇,所謂被李淵、李建成所逼,全是扯蛋。

    朱棣不一樣,他造反更多是被逼上梁山!本來朱棣就不具備對抗朱允炆的條件,如果不是削藩事件,直接威脅到了他,朱棣很難下定決心。

    朱允炆削藩後,朱棣一直想辦法避禍,朱允炆如果方法得當,首先拿朱棣開刀,朱棣毫無還手之力。或者削藩不過激,不把朱棣逼上絕路,恐怕朱棣就會在左右權衡中喪失機會!

    所以,李世民造反是必然事件,即便不造李淵的反,也要造李建成的反!朱棣則是被動行為,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事件!朱元璋在世,朱棣根本不可能有這個心思。朱允炆如果能給他出路,他也不大可能走上造反之路!

  • 4 # 農民工歪說古今

    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雖然都是靠武力奪取的皇位,但二者並不具備可比性。李世民雖然最終逼父親唐高祖李淵“禪位”,從而奪取了皇位,但“玄武門之變”嚴格意義上講只能算作是儲位之爭。而“靖難之役”是徹頭徹尾的篡位!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那麼,為什麼李世民敢於發動“玄武門之變”、甚至逼李淵下臺,朱棣卻不敢在明太祖朱元璋活著時造反呢?

    明成祖與唐太宗實力差距太大

    李世民在隨末的亂世中一直充當著父親李淵在前線的代言人,前方的軍事指揮事宜,大部分被李淵交給了李世民,而這恰恰給了李世民培植私人勢力、尤其是軍中班底的機會。唐王朝開元建國之初,因為江山尚未一統,李淵還需要倚重李世民繼續開疆拓土。因此,對他繼續採取了縱容態度,不僅給了他兵權,還給了他與太子東宮一樣開牙建府的權力,甚至天策府還可以自己築錢!唐王朝一線的統兵將領,有不少都是李世民的嫡系人馬。而這,恰恰是李世民敢於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底氣所在。“爹,你有兵,我也有啊!你有將,我也不少。而且,我比你下手快,你還沒來得及調兵,命就已經落在我手裡了!看看你身邊的尉遲恭……”

    朱棣則完全不同,朱元璋打天下時他還處於嬰幼兒階段,到明王朝開元建國之時,朱棣也才虛九歲。換言之,朱棣並沒有什麼軍功可言。朱元璋分封建藩之時,朱棣被封為了燕王,就藩北平。明初的藩王雖然手裡有兵,權力也不小,但相對於整個明王朝而言非常侷限,兵力也非常有限,身為燕王的朱棣根本沒有能力和身經百戰的父親朱元璋一決高下!

    明太祖與唐高祖對兒子的態度不同

    李淵在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間一直比較糾結,他既想搞“嫡長子繼承製”,又不得不倚重李世民為自己開疆拓土,為此甚至不惜給李世民與太子李建成幾乎平起平坐的地位。而這也一步步縱容了李世民的野心,也給了李世民培植私人勢力、尤其是軍中班底的機會。等李淵反應過來想要限制李世民時,李世民早已尾大不掉。為了自保、李世民先下手為強,發動了“玄武門之變”,之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逼李淵“退休”!

    這一點朱元璋就做得非常到位了,為了防止其他皇子威脅到太子朱標的地位。朱元璋強令皇子全部就藩,不準留在京師。未經允許,也不得擅自回京。如此一來,朱標在南京就算想鬥,也找不著對手。其他皇子也一樣,就算想搞小動作也沒機會。與此同時,明太祖對朱標也是深信不疑,放手歷練。自洪武十年起,朱元璋命群臣有事先找太子請示彙報,然後奏聞。換言之,朱元璋一直在刻意強調朱標的太子地位並且在不斷壓制其他兒子以鞏固朱標的地位。還是那句話,朱棣根本沒有實力和朱元璋對著幹。

    明成祖遠離京師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能夠得手的一個最重要原因就是他身處京師長安,而且是發起的突然襲擊,事先不僅李建成、李元吉沒有收到半點風聲,李淵也毫不知情,更別說是提前準備了。等李淵知道後想要調兵時,李世民早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收拾了李建成二人並且讓尉遲恭拿著兵器去“保護”李淵了。這個時候,李淵只要有半個不願意,恐怕李世民未必做不出弒君殺父的事情!在整個京師被李世民控制之後,李淵的身家性命都在兒子手裡,也只能是兒子說什麼就是什麼了。

    朱棣不同,他遠在北平,也就是今天的北京。現而今從北京坐飛機到南京還得飛上老半天呢,更不要說那個時候,朱棣想要搞突然襲擊根本不可能。明火執仗從北京打到南京,朱元璋可不是後來的朱允炆,而且彼時明王朝的開國元戎們也還沒有被清洗,朱棣能不能打到山東都很難說,更別說是南京了!

    明成祖兄弟太多

    李世民逼李淵退位並沒有遭到什麼阻力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武德九年時,李淵除了三個嫡子之外,其他活著的兒子都未成年,最大的連十歲都不到,而且還是庶出。在李建成、李元吉被殺之後,李世民成為唯一的嫡子,而且他殺絕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在“嫡長子繼承製”的大框架下,彼時李世民是唯一的“合法”繼承人。李淵退不退位,皇位早晚都是他的,沒有誰願意用自己的身家性命趟這趟渾水。

    朱棣則截然不同,他有二十幾個兄弟。除了朱標之外,在朱棣之前還有兩個嫡出的哥哥,並且這兩個哥哥中有一位一直活到了朱元去世的那一年。雖然朱棣後來標榜自己是嫡出,但據史家考證,他很可能是庶出。正所謂,名不正、言不順,庶出的朱棣可以當皇帝,意味著二十幾位庶出的皇子都可以。不用朱元璋動手,光是這幫兄弟就會在南下一路上要了朱棣的命!要知道,明初的藩王可不是宣德之後的錦衣囚徒,手裡都是有兵、有權、有錢的,絕對夠朱棣喝一壺的!

    因此,朱棣在朱元璋活著時根本沒有實力發動軍事奪權行動。即便是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間,實際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也是冒著極大風險的。如果不是朱允炆用人不當、昏招頻出,鹿死誰手還真不一定!更不要說朱元璋在世了。“靖難之役”有朱棣野心使然,但很大程度上朱棣也是因為被朱允炆的暴力削藩逼到了牆角,狗急跳牆、拼死一搏了。

  • 5 # 優秀的米老鼠96

    唐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了一兄一弟,逼迫唐高祖李淵退位,開創了“貞觀之治”。在皇帝在位的情況下,皇子發動政變殺太子、逼宮皇帝的事件,在南北朝乃至隋唐時期很少有成功者。李世民不僅是唐朝的一代英主,而且是在殺兄逼父的事變中一舉成功者。而在唐後的明朝,也發生了一件重大事件,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即位,燕王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推翻了建文帝朱允炆,奪權成功,那麼為什麼朱棣在其父朱元璋生前為什麼不敢像李世民一樣發動政變呢?我來淺談一下,請大家指正。

    第一,明太祖朱元璋,暴虐專斷,濫殺功臣,實行特務統治,在一片“暴力恐怖”之下,造反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首先來說,朱棣所處的環境是在明初的朱元璋統治時期,明太祖朱元璋,為人暴虐好殺、殘忍專斷,在位期間大殺功臣,34個功臣被殺了30個,被殺功臣佔到功臣總數的70%還多,這個佔比在歷朝歷代都是高資料。可以說,朱元璋統治時期是一片“人人自危”的恐怖狀態,在這種極端狀況下,想造反幾乎是不可能的,朱棣別說造反,能保住自己性命就是燒高香了。

    其次,朱棣此時只求自保,他深深瞭解老爹的為人,決不敢以卵擊石。朱元璋統治時期,皇權高度集中,實行錦衣衛特務統治,所有文武百官和皇親貴胄都在皇權的直接監視之下,誰敢輕舉妄動就是找死。

    第二,唐高祖李淵昏庸無道,重用奸佞,貪婪好色,李世民功高震主,具備發動政變的基本隊伍。

    唐高祖李淵雖然是唐朝的開國皇帝,但為人並不具有文武韜略和強大號召力,他在起事和稱帝的過程中,主要是得到了次子李世民和一幫文武大臣的輔佐,在位期間,沉湎酒色,重用裴寂,冤殺劉文靜,又廣徵民女,充斥後宮。李淵雖然具有開國皇帝的身份,卻行亡國的末代皇帝之道。

    李淵次子李世民,在勸父起兵和平定全國割據勢力的過程中立有大功,特別是他注意培養人才、禮賢下士,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像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秦叔寶、李世勣這類的文武全才。李世民在建立唐朝的過程中立有不世之功,遭到李淵和太子李建成的妒忌和忌憚,李淵徒有開國皇帝之名,而李世民早已是天下歸心,具備稱帝的外在條件和基本隊伍。

    第三,明太子朱標為人寬厚仁慈、禮賢下士、兄友弟恭,唐太子李建成嫉賢妒能、排斥異己。

    致使朱棣不敢造次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當朝太子朱標,朱標是嫡長子,又是太子,被朱元璋所重視、寵愛,他的地位不可動搖,而且他為人寬厚,親近儒雅人士,禮遇士大夫,對待兄弟姐妹仁義、親和,營造了極為團結的氣氛。人心換人心,對於哥哥朱標的仁愛之心,朱棣也不敢貿然起異心。

    李世民所面對的是太子李建成,李建成為人雖然也收買了大量文武人才,但其心胸狹窄,對弟弟李世民不能相容,他妒忌李世民的軍功,與李元吉結成死黨,多次加害李世民,製造兄弟間的矛盾,致使政局不穩,為日後的玄武門之變埋下禍端。

    第四,李世民與朱棣並不在一個檔位上。

    最重要的一點,是李世民與朱棣並不能同日而語,首先來說,李世民在唐朝建立以前就具有開國元勳的身份,他平竇建德、滅王世充、北定突厥,在建唐後,又平定劉黑墶叛亂,在統一天下方面,他功勳卓著。李世民不僅具備奪權的隊伍,也具備奪權的人心所向。

    而朱棣的奪權資源,就相對虛弱很多了,明朝建立時,朱棣還很幼小,建功立業沒有他什麼事,明朝建立後,他只是一個養尊處優的皇子,並不具備奪權的資本,此時皇帝朱元璋是一個殘忍嗜殺的暴君,大權在握。而太子是朱標,朱標重視士人,重臣宋濂、劉伯溫、李善長、蘭玉、胡惟庸都歸於太子門下。太子掌握眾多人才,又得朱元璋力挺,作為朱元璋並不重視的一個皇子,朱棣更不具備奪權的時機、環境和人脈。朱棣奪權路上的障礙太多太多了。

  • 6 # A走走停停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弄清李世民和朱棣這兩個人。

    李淵自太原起事到最後一統天下建立李唐王朝,李世民在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可以說唐朝的天下至少一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從太原起兵,李世民就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班底,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之輩,他只不過是差了一個嫡長子的名分罷了。玄武門之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死,他就是唯一的繼承人,再加上他自己的實力就是李淵也不得不將大唐的江山交於李世民。

    反觀朱棣,朱元璋能成就大明王朝,與他毫無關係。開國文臣武將也與他沒有什麼交集,沒有自己的勢利這是他不可能反抗朱元璋的根本原因,加上朱棣非嫡非長兄弟甚多,也不一定就是他成為明朝的繼承人。

    自明朝建立後,朱元璋興起多起大屠殺,幾乎殺盡開國功臣為太子朱標鋪平道路。朱元璋對待功臣不同於李淵也是朱棣不敢反抗的原因。李淵建立唐朝後是善待功臣,這也間接助長了李世民的勢利成長,朱元璋揮起屠刀,將大明的權利靠靠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使得他在世時無一人敢覬覦其位。

  • 7 # 納蘭談史

    李世民之所以敢奪李淵的權,原因在於李世民無論是政治支援、軍事實力還是名聲威望都遠遠超過了太子李建成和皇帝李淵,奪位的條件已然成熟,剩下的就剩下逼宮奪權了。

    而朱棣不敢奪朱元璋的權,原因就在於不具備李世民的造反條件,所以只能等到朱元璋駕崩後,才敢造侄子朱允炆的反。李淵雖然是大唐帝國的開國帝王,但在大一統開國皇帝裡算是沒什麼成就和存在感的了。李淵出生於北周的貴族家庭,姨母是隋文帝的正妻獨孤皇后,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富二代”、“官二代”,在七歲時就襲封唐國公,後來在隋朝即將垮臺之際,趁人之危拿下了隋都長安,建立了大唐王朝。

    李淵雖然沒什麼本事,但幸運的是有一個很厲害的兒子李世民,依靠李世民的南征北戰才得以鞏固大唐社稷,所以李淵心裡也認可老二的才能和功績,李淵也有傳位給李世民的意向,但因宗法制的束縛始終沒有沒有一個合適的由頭讓李世民承繼大統,最後李世民只能用暴力手段幹掉大哥,逼老爹下臺,李淵既委屈又無奈,畢竟自己實力不濟。再來分析一下朱棣,朱棣的個人能力不遜於李世民,是戰場上的常勝將軍,也是玩弄政治的一把好手,但可惜他的老爸不是怯懦無為的李淵,而是白手起家做到皇帝的朱元璋。

    朱元璋的軍事才能自然不用多說,而其下領兵的將帥也都是自己忠實的心腹,再加上朱元璋本人手中也緊緊的握住軍權、政權死不撒手,想奪權基本沒有可能。而且朱元璋的兒子很多,其中不乏能力強的實幹派,加上固有太子朱標在朝廷裡大臣的支援率遠高於朱棣,還是法定的嫡長子,朱元璋也不會考慮讓庶出的老四朱棣繼位。朱棣被分封后,如果想靠燕地的那一點兵馬造朱元璋的反,結果一定是很悲催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夫妻吵架,妻子老是喜歡到外面去住,住很長時間都不回家,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