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也

    有漢字,中國才會統一,按歐美標準,中國南北好多語音,妥妥的不是方言,都是語言。如果沒有漢字,改用拼音書寫,聽著和看著都是外語。這樣中國就不會有凝聚力。

    兩種完全不能通話的語音就算語言,所以有吳語,閩語,粵語等區分。以上舉例的語言,內部雖然有語音差別,但不是完全不能通話,所以歸為各種語言。都是漢藏語系,漢語族下的語言。

    個人覺得,漢語語音多樣化可以維護各地民俗民風,保留漢文化的多樣性。不然從南到北,都一個特色,太單調。漢民族能有凝聚力,不是語音起的作用,是漢字!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漢語語音多樣性,絕對是文化寶藏,不是糟粕。

  • 2 # 韋異才

    有一定道理吧,南方方言分割槽細,分支多。但北方方言也不是都能互相溝通啊,像山西晉語區跟其他方言差別就很大。另外,河南一些地方也存在十里不同音的情況,我河南的同學都說普通話的,因為可能一個村子一個樣。

  • 3 # 巴山赤腳板兒

    整體說來,北方相對來說地勢較為平坦,在以前北方主要以遊牧民族為主,而此北方可以被概括為長江以北大片區域,包括西北也涵蓋在內,北方的少數民族明顯少於南方特別是西南方,其地域廣袤,流動性大,有更多的溝通交流機會,在交流中各種不同的地方口音就會逐漸被糅合同化為一種共通的口音,在唐朝以前除了東晉,大多政權經濟中心都在黃河流域。

    而南方,也只有南宋一朝和明朝前期的一段時間才在長江流域,南方多山多水,加上交通閉塞,在流通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約,各縣市各民族自成一體,形成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語言,有些民族甚至還有自己的文字,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地域廣大,但一直不被中原各諸侯所待見,主要還是因為交通的不便利,屬於不開化的蠻荒之地,嶺南之南和雲南的地方被稱為煙瘴之地,嶺南之南更被喻為百越之國。加上後期民族大融合之後,北方的口音融入到地方,更加豐富了南方的口音。

    當然長江流域,四川盆地和雲南貴州,湘西鄂西陝西漢中的語言實為一個體系,四川方言,目前除普通話以外,說四川話的人口應該是最多的區域。

  • 4 # 曉帆輕舟

    大致上如此。但是,這個說法恐怕太絕對了,並不都這樣。

    南通位於長江以北。我認識一位在湖北定居數十年的南通籍張先生,與他通話不下於二十次。作為湖北省中部之人,我聽他老人家的一口南通話,聽起來一直頗為費勁。與他相處多年的同事們,也感嘆“老張的話不容易懂”。

    北方的方言中,膠東、陝北這些地方的方言,也不是那麼容易聽懂的吧。我生活中有過這樣的體驗。

    可見,長江以北地區,方言並不是都好懂。只能說是大致上較容易溝通。

    至於長江以南,是不是“一個地方一種方言,難以溝通”呢?不完全如此。

    西南官話區域十分遼闊,北起陝南,中經川、渝、湖北(大部)、湖南(區域性)、黔,南到滇、桂(北部),從漢江上游直到祖國大陸西南邊陲。該方言區的大多數區域是在長江以南(最南邊甚至到達雲南邊緣)。但是,西南官話區的方言一般是比較好懂的,西南官話區內部也存在較大的一致性。

    我有一個貴州籍同學(而且是少數民族的),他日常與我交談時,經常使用當地漢族方言(黔東南,屬西南官話),我聽起來毫無障礙,甚至沒什麼陌生感。

    南京一帶位於長江以南,但是,這一地區並不屬於吳越方言,而是屬江淮官話區,方言大體上較容易聽懂。

    長沙在長江以南,屬於“新湘語區”(官話系統之外)。我作為湖北省西南官話區的人,與長沙人交談時,只要對方說方言稍慢一點,我聽起來並不覺得太吃力,能夠聽懂多半。

    所以,長江以南的方言是不是都不好懂,不能一概而論。

  • 5 # FUCFAN54359

    舉個反例

    江蘇南通

    誰來誰知道

    本地人

    都都不一定能把6種地方方言說到全會

  • 6 # 汪丫魚的記憶

    基本贊同,北方的語言只要說得慢,基本能猜個大概,但有些地方還是方言氣息很濃,比如說:甘肅,山西,陝西等。長江沿岸地區的話也有很大區別,就安慶地區來講,就有五里一鄉音之說。南方就更不必說了。所以,推廣普通話勢在必行。

  • 7 # 藍天雄鷹173113165

    長江以北淮河以南說話很難懂,你比如江蘇的揚州、泰州還有安徽的幾個地方當地方言我們蘇北人跟聽外語的一樣。應該以淮河劃分差不多。

  • 8 # 一覽眾山小觀四山五嶽

    北方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政治中心,在古代也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在中國的歷史上,北方由於“開化”的時間早,北方人互相交流的機會和範圍遠高於南方。古代北方已經很發達了的時期,南方還是蠻夷不毛之地,是流放犯人的地方。

    由於北方交流的頻繁,各地就形成了便於溝通、被大多數人採用的語言,這就是所謂的“官話”,官話是中國人民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母語。據統計,全國70以上的人口,都把官話做為母語。

    官話具有語言通用性,一致性程度大的特徵,除了南方地區的部分地區之外,大部分地區都能夠彼此之間相互交流。

    現代標準漢語,包括臺灣的國語、大陸的普通話,是以官話中的北京話為基礎。 官話大致分為華北官話、西北官話、西南官話和江淮官話,分別以北京話、成都話、西安話、揚州話為代表。華北官話、西北官話分別通行於中國北方的東部和西部。西南官話、江淮官話分別通行於中國南方廣大區域。

    中國不說官話的區域,只有吳、贛、湘、粵、閩、客家等方言區的部分割槽域,所代表的人口,大約在20左右,剩餘的人,流行少數民族語言(如:蒙古語、藏語、北韓語)。

    長江以北所使用的官話,有70%人口使用。其它30%的人口使用的地方方言,只是在吳、贛、湘、粵、閩、客家居住區及少數民族地區使用,這些方言繁雜多變,相互之間交流困難。所以說,掌握了北方官話,與全國70%的人交流都不成問題。

  • 9 # 源應文化

    書同文早已做到了,對民族對國家作用至大。言同聲也會做到,但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方言會消失嗎?也許會的,更可能永遠不會。

  • 10 # 汪學智

    《普通話來交流》:

    @高等學校的一門重要課程→→《現代漢語》。開篇一張地圖就是中國各地區方言圖。

    @什麼是普通話?以中國北方方言為基礎,以首都北京話為參照的漢民族共同語。以《漢語拼音方案》為準繩。

    @北方方言地區:江蘇,安徽的長江以北。河南全省。魯,冀,晉,陝,京,津,黑,吉,遼,內蒙,寧,甘,青,新漢語地區。四川,貴州,雲南,重慶,湖北襄陽十堰等地。以上地區的人們學習普通話很容易。

    @中國東南部各地方言濃厚。有吳方言(蘇南,上海,浙江,皖南,江西)。楚湘方言(湘,鄂,廣西大部)。閩粵方言(福建,廣東,臺灣,海南,廣西東南部)。客家話夾雜北方方言,潮汕話等是粵方言的下屬分支。

  • 11 # 飛揚的寶

    所以方言,就是地方性語言。中國的語言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千奇百怪。單單一個河北省,就可以分為,石家莊話,滄州話,保定話,唐山話,張家口話等等。一個唐山一個縣城,都可以分為不同的鎮的方言口音。

    我們是說,北方話基本可以溝通,是因為,如果北方人,語速慢一點,很多的詞我們的知道所指的的是什麼物品,什麼意思。因為普通話就是以北方語言為基礎的。

    而南方的語言,更加是紛繁複雜。往往一個物品的詞,他的發音,是一個意思,但是結果卻是另外一個意思,音意和真實的意思是不同的。例如,北方人跟爺爺,就是稱呼為爺爺。到了南方,呼喚,耶耶,指的是父親。差了一輩分。廣東話,客家話等,有些方言通常,主謂賓的位置和書面語法不同,所以你可能不知道他麼在說的是什麼。有些詞,完全和書面用於不同,比如,北方人說,我吃飯,南方人,吃飯不說吃,說夾飯,說嗑飯,說洽飯等等。

    聽懂了中國不同地區的語言,你一定是一個愛好旅遊的人。語言真的是魅力無窮,越是懂得很多,越是發現,自己還有更多的不懂。

    中國八千年文明古國,傳承了悠久的歷史。漢語和漢字,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獨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再創偉大復興的文化基因。我為中華各個民族不同語言的魅力而自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D max和UG pro/e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