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詹思丁
-
2 # 冷眼觀察室
伊朗的政教合一,是因為巴列維王朝採用了激進的改革措施,大力推動世俗化,被伊朗的宗教勢力所不容。在伊朗伊斯蘭革命後,為保證國家不偏離伊斯蘭教,故採用了政教合一的體制。
不過總體來說,伊朗的體制有悖於現代文明,但是卻是伊斯蘭世界比較成功的體制。
一個體制最重要的是什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並沒有思考。在夕惕若認為,一個體制最重要的職責是提供一套秩序。民眾可以在這個體制下,按照既定的規則能夠過上平靜的生活。
只有民眾過上平靜的生活,政治體制才能夠穩定,社會經濟才能發展,從而實現現代化。同樣的社會在發展,政治體制變革才有可能。
從人類的需求來講,只有先保證安全,才能講究吃喝,吃飽喝足的日子過多,才會想著吃喝健康。吃喝的問題解決了,才會想著怎麼過的有尊嚴、有自由、法治。
所以一個體制最起碼的作用,是先保證安全。對於伊斯蘭世界來講,有沙特為代表的君主制國家,有土耳其、埃及為代表的世俗民選政府,比較特別的就是伊朗。
這三種體制都有各種問題。君主制的沙特,其核心問題是薩勒曼家族為什麼是國王,如果以拳頭大為國王,那麼來個拳頭更大的,國王是不是要移位?所以沙特的問題是政權合法性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遲早會有改朝換代,從而引發內戰。
以埃及、土耳其為代表的世俗民選政府,主要問題是伊斯蘭教的傳統和民選之間的矛盾。由於中東國家根深蒂固的伊斯蘭教習俗,民眾有天然的意願往宗教靠攏,所以政客通常會以鼓吹宗教的方式獲得權位,繼而引發國家總體轉向宗教化。
但是這些國家立國基礎都是世俗化的軍人,比如土耳其國父凱末爾,埃及總統納賽爾。這些職業軍人對於現代文明瞭解比較透徹,深知宗教化的危害,故多會扶持起世俗化的軍人團體,以對抗民選的宗教化政府,造成國家政局的不穩定。
土耳其歷史上軍方5次政變驅逐民選政府,埃及人民在選出穆爾西之後,也被軍方逮捕。無不顯示出中東的世俗化知路有多艱難。
所以無論是君主制國家,還是民選,在中東都有天然的弊端,其深層的問題在於,政府的合法性問題。
按照現代概念,國家屬於全民所有,由全民公投選出的政府,有天然的合法性。但是在中東,民選和宗教化基本化等號。軍方推翻政府後建立的軍政府,雖然是世俗化的方向走,符合國家長遠利益,但是其政府的合法性又成問題。
所以在中東,民選和現代化基本上是兩者不可兼得。而伊朗的體制,恰好可以兼具兩種特點。
伊朗的政府採用民選,保證了政府的合法性,就算政府的作為差強人意,再次民選即可。伊朗的最高領袖,作為什葉派的精神領袖,把握國家的大方向,以保證政策不與宗教有牴觸行為,所以伊朗的國家穩定是有雙重保險,使伊朗成為中東世界最穩定的國家。
穩定的政局可以安心發展經濟,伊朗成為中東世界工業化程度最高的國家。在參與工業化程序後,伊朗人民的思想也在悄然變化,伊朗的女運動員已經在參加國際賽事,從事恐怖行為的人,也幾乎看不到伊朗人的身影。
所以伊朗為保證伊斯蘭教地位而選擇的政教合一,實際上帶來了伊朗變革的希望。中東的很多強人政府,為推動世俗化造成動盪,造成經濟凋敝,民眾在毫無希望中,只有把精神寄託在宗教上,即精神鴉片,進一步增加世俗化的阻力。
這世間有太多的求而不得和不求而得。滿清為穩定政權,大力發展新軍,但是滿清卻滅於新軍之手。袁世凱求皇帝不得,溥儀卻在不經意間三次登基。世界有時候就是這麼反諷,求什麼和得什麼並不是直接劃等號的。
-
3 # 真實星球
並不是伊朗人民選擇了政教合一,而是當時巴列維王朝執政失措,引發國內經濟危機後,伊朗人民沒想到,流傳已久的伊朗民主象徵,自美國歸來的霍梅尼居然會一反前態,一舉將伊朗從當時的巴列維王朝世俗專制退步到了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可以說這是當時伊朗各個階層都出乎意料之外的。
霍梅尼跟巴列維王朝的積怨已久,自流亡之後,霍梅尼就依靠錄音帶、錄影帶等方式秘密向伊朗境內傳播自己反抗巴列維王朝的思想,其中固然有伊斯蘭的傳統經教,但同樣也有著對民主的傳播,再加上霍梅尼被美國收容,而巴列維王朝又不是美國的夥伴,在爆發了反抗巴列維王朝的全國抗爭之後,人們甚至美國中情局都相信,回到伊朗的霍梅尼會給伊朗帶來民主。
巴列維王朝治下的伊朗其實並沒有現在經過國內美化過的那麼美好,在最初巴列維王朝確實是一個君主立憲的國家,可隨著伊朗在美蘇爭霸中的地位抬升,再加上伊朗又獲得了大量的西方援助(其中就包括核技術),經濟繁榮奠定了禮薩的政治地位,到了八十年代末期,伊朗已經成為了事實上國王專制的國家。
然而獲得了大量西方援助的巴列維王朝將大量的資金花費到了德黑蘭等主要大城市的營建上以及皇室的奢侈開銷,雖然也有農村高速計劃,試圖將經濟成果也均沾到廣大農村地區,但卻見效甚微,以至於到了八十年代後期,伊朗貧富分化嚴重,伊朗中、富階層人士過著西式生活,但在腹地的深山農村中卻依然與世隔絕,而哪怕在城市裡,來自農村的青年人由於缺乏足夠的技能,就算不失業,也只能拿到微薄的工資。
在這種情況下,廣大飢寒的人民在對西方政治失望後,必然會轉向宗教尋求安慰,最終使教士集團的影響力在伊朗重回巔峰,巴列維王朝兩代數十年的抑制宗教策略可謂功虧一簣。
而隨著1973年和79年兩輪石油危機爆發,巴列維經濟策略徹底破產,到了1979年不僅大量底層民眾缺乏工作機會,就算是大學生也有接近一半的人口處於失業之中,因此爆發了推翻巴列維王朝的革命,最終伊朗迎回霍梅尼,伊朗變成了神權國家。
但伊朗神權政府能夠屹立多年不倒,自是因為其具備著廣泛的民意基礎。
巴列維時代雖然推動了教育普及,中產以上人家的子弟均有機會成為大學生,可在更廣大的農村,卻依然被教士集團所掌握,世俗教育既不普及,教學也不深入。
因此在霍梅尼推動神權政府的程序中,除了德黑蘭等大型城市曾爆發了抗議以外,伊朗境內的大部分受教士影響的中小城市和農村卻呈現出了接受的態度。
此外,霍梅尼掌權不久,就爆發了兩伊戰爭,大量青年入伍,變相的將國家資源進行了一輪重新分配,失業率大大降低,最終使伊朗人民接受了神權政府的現實——而先經內亂,又經外戰後的伊朗民力也趨於疲憊,再加上經濟危機平復下來,最終使伊朗社會形成共識,接受了神權政府的現實,不願意再興波瀾。
- END -
看見我們,發現世界
-
4 # 使用者56516108301
其實宗教也是一種打著神旗號的主義,對於統治者來說,神權主義和非神權的世俗主義、其統治效果有異曲同工之妙。兩種不同形式的主義都相信洗腦的巨大功能,都相信把謊言宣傳一千遍就能變成真理的效果。這就思想統治,當然思想統治還必須配有強大的武裝力量,當思想統治失靈時,就用軍警強力鎮壓。伊朗最高領袖一方面用神權主義給民眾洗腦,但絕對死抓住武裝力量――革命衛隊不放,當神權主義不靈時,就動用革命衛隊血腥鎮壓。如果軍隊再反叛,那神權領袖就屁放光了。
-
5 # 勿以善小而不為144
一九七八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美國的民主黨總統卡特軟弱無能,幻想和後來的伊斯蘭教神棍建立友好關係,放棄支援巴達維國王,不允許軍隊鎮壓,執意勸國王離開,由看守政府巴尼薩德爾負責,國王一離開,局勢失控,軍隊將軍被殺,什葉派領袖霍梅尼取得政權,為了維持神棍對國家的控制,神棍採取政教合一的體制,由神棍決定總統的選舉權,被選舉權,神權不於政權。
-
6 # 大東北的小豆包
神權政治是宗教最高追求,因為宗教追求不僅是要控制你的思想,掌握神權,還要控制你的肉體,獲得最高的世俗權力。
在歐洲的基督教誕生傳播的時候,羅馬帝國的皇帝擔心基督教的神權會影響到羅馬帝國的皇權,因此對基督教進行大肆的迫害,於是耶穌被釘在了十字架上,後來基督教還傳播開來,而且和羅馬皇帝建立了良好的關係。羅馬帝國分裂後,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此後在西歐中的基督教成為了天主教,而且天主教獲得了高於王權的地位,而在東羅馬帝國則是羅馬皇帝仍然兼任著東正教的教主地位,直到東羅馬帝國的滅亡。
歐洲傳奇人物拿破崙的皇帝稱號也是教皇來加冕
中國三國時期,漢中之地被五斗米道的張魯佔據,張魯也建立政教合一的漢中割據政權,後來被曹操所滅。清代時期太平天國運動也是政教合一政權的代表,洪秀全就是上帝教的教主,也是太平天國的天王。
而伊斯蘭教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政治緊緊相連,穆罕默德衝破阻力建立並傳播了伊斯蘭教之後,依靠強大的宗教影響力,建立了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帝國,所以默罕默德不僅僅是伊斯蘭教的先知,而且也是阿拉伯帝國的最高統治者,後來阿拉伯帝國哈里發們都是這樣的配置,他們既是伊斯蘭教的現實教主,也是現實中的國家元首。
然而這一切在13世紀被蒙古人打破,蒙古帝國的第三次西征目標直指阿拉伯帝國,旭烈兀率領的蒙古大軍攻克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巴格達,將屈膝投降的末代哈里發處死,阿拉伯帝國滅亡,此後不僅沒有了統一的阿拉伯帝國,也沒有了政教合一的國家。宗教人士和梟雄們分享著神權和世俗權力,只不過世俗權力受到神權的影響河大。
蒙古大軍終結了阿拉伯帝國也一度摧毀伊斯蘭神權政治
而伊朗自7世紀被阿拉伯帝國征服後,就成為了徹底的伊斯蘭國家,而且在伊斯蘭教分裂後,就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什葉派聚集區,因此什葉派的宗教一直對於伊朗人有著深刻的影響。歷代伊朗的王朝都深受什葉派伊斯蘭教的深刻影響。
近代的伊朗巴列維王朝,當然也是什葉派穆斯林,但是為了能夠鞏固更多的權力,巴列維王朝試圖削弱什葉派宗教勢力的影響,追隨美國進行世俗化改革,但是作為穆斯林國家,想要削弱伊斯蘭教的影響是非常難,也遭到什葉派宗教勢力的影響,於是1979年伊朗的什葉派精神領袖霍梅尼在伊朗領導發動了伊斯蘭革命,顛覆了伊朗的巴列維王朝。建立政教合一的神權政治。
所以在伊朗神權與世俗權力的爭奪後,代表著神權的什葉派教士們終於建立了他們夢想中以伊斯蘭經典為國家最高法律的神權政治。
伊朗伊斯蘭革命恢復了伊斯蘭世界的神權政治
而且還要多說一句,其實二戰之前的日本也是政教合一的神權國家,當時的日本天蝗以天照大神的直系子孫自己,以神的名義來統治日本,而日本戰敗投降後,日本被美國佔領,美軍駐日本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特意要求日本裕仁天皇釋出《人間宣言》,向日本人宣告他是人,不是神,日本才得以真正建立起政教分離的國家。
-
7 # 遼東落雁
伊朗政府首腦和宗教領袖不是一個人,雖然名義宗教領袖高於政府首腦,但政府首腦是民選的,宗教領袖不敢過份干涉。因此伊朗算不上政教合一。
倒是沙特,赤裸裸的君主專制,王室還是瓦哈比派的實際後臺,比伊朗更像政教合一。
-
8 # 陶短房
不知道要科普多少遍這個問題——伊朗並不是政教合一的國家。
伊朗是典型的二元政體,即權力架構分為“神權”和“世俗”兩個部分。
“神權”部分由阿亞圖拉和烏理瑪組成的“專家會議”選出一名大阿亞圖拉掌握,稱為最高精神領袖,“專家會議”成員透過普選產生,但要由12人組成的憲法監督委員會甄別批准,這12人由阿亞圖拉遴選,其中6人由最高精神領袖直接指定。
“世俗”部分則和一般共和制國家別無二致:實行總統制,不設總理,總統四年一屆由普選產生,內閣由總統提名,議會實行一院制,同樣由普選產生。
在伊朗,總統就是世俗社會的最高國家元首,內政、外交、經濟、軍事(伊朗正規軍部分)等都總成於總統,在不威脅到“神權”核心利益的情況下,後者很少對前者進行“超越干預”。
當然,在這個二元架構中,“神權”的地位高於“世俗”,前者不僅有自己的一套平行機構(相當於“神權議會”的“專家會議”,相當於“神權武裝”的革命衛隊,相當於“神權執法機構”的宗教裁判機構,等等),而且在他們認為必要時可以透過讓憲法監督委員會篩選候選人、由最高精神領袖發表“訓令”等方法進行干預,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多見,伊朗最尖銳的政治矛盾,往往發生在“神權”內部爭奪最高“神權”,或“世俗”內部爭奪最高世俗權力的情況下,前者如現任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打壓蒙澤塔利和拉夫桑賈尼(拉夫桑賈尼任總統時和哈梅內伊相安無事,退休改任阿亞圖拉轉入“神權領域”兩人就勢同水火),後者如內賈德對自由派的窮追猛打,道理很簡單,只有同層面的對手才會相互構成利益威脅。
現任伊朗總統魯哈尼是普選產生的,任期四年,連任最多一屆
真正的政教合一體制下,宗教領袖既是世俗的最高行政首長,也是精神層面的教長,且不論在神界、“人界”都會竭力實行權利集中和壟斷,這種體制,歷史上的蘇丹馬赫迪政權(馬赫迪及其繼承人既是教長也是國君),現實中的沙烏地阿拉伯(國王既是擁有絕對權力的世襲君主也是瓦哈比派的庇護者和“兩聖地守護者”,且這一切都不來自選舉或憲法)才是如假包換的“政教合一”。
沙特才是當代政教合一國家的典範
-
9 # 一顆心一身情
聽到這個問題,真是想笑。伊朗為什麼選擇政教合一,估計有專家、學者會說這是伊朗人民的選擇,是伊朗歷史的選擇。就想說伊朗人民有選擇的權利嗎,他們手裡有著權力和武裝還是暴力武器?而伊朗的歷史是人民寫的,還是當權者寫的。如果是當權者寫的,那當權者也就是人,為何還要吹成了神。
-
10 # 蓉蓉侃侃
伊斯蘭世界總是在世俗和宗教之間左右搖擺,這個問題中西方早已經解決,所以如果伊斯蘭世界目前是看不到什麼希望的。
回覆列表
感謝邀請。當今世界,各個國家之所以被稱作是民族國家,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威斯特伐利亞會議後,政教分離成為一大趨勢,到今天政教分離仍然是國際社會的主流,但也有像伊朗這樣的國家,宗教與政治依然緊密聯絡在一起,而宗教的地位是高於政治的。本來伊朗已經走上政教分離的道路,但一場伊斯蘭革命又似乎開了歷史的倒車,回到了政教合一的老路。之所以或這樣是因為一下原因。
伊朗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稱為巴列維王朝,第二任國王禮薩巴列維時期實行所謂“白色革命”,試圖用改革的方式來解決國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本無可厚非。但其革命的核心就在於三個字:“世俗化”,說白了就是“西方化”。國王的出發點並不是一無是處,除了根本目的在於維護家族統治外,也的確是針對伊朗國內一系列問題,比如貪汙腐敗、土地等問題。國王的想法是走西方民主化道路,實行君主立憲,限制宗教的世俗權力等,並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為國家的發展創造和平的外部環境。但由於問題太過嚴重,這樣近乎於休克式式的療法,沒有解決多少實際問題,反而導致老百姓生活水平下降,貧富差距嚴重,西方自由化思想嚴重侵蝕了穆斯林的傳統生活宗教界與政府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國內矛盾激化,以宗教勢力為代表的反對勢力把矛頭直指國王及其代表的政府,宣揚只有結束封建制度,才能救伊朗。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伊朗國內的什葉派領袖霍梅尼,大肆宣揚伊斯蘭的傳統思想,提出“不要西方,也不要東方,只要伊斯蘭”,針對國記憶體在的各種問題,以霍梅尼為代表的宗教勢力提出各種伊斯蘭的解決方案,做具有高度針對性的宣傳。直接的後果就是伊朗百姓也開始相信,只有伊斯蘭才能救伊朗,才能讓他們過上好日子。後面的歷史大家都知道,國王被迫流亡國外,巴列王朝被推翻。霍梅尼成為伊朗最高統治者,並創立伊朗自己特殊的體制。總統之上還維有精神領袖作為實際上的最高統治者。原來的西化程序被打斷,伊朗社會重新回到嚴格的伊斯蘭制度,走伊斯蘭化的道路。就是作為的政教合一。宗教勢力上臺後,順應民心,與西方國家走上對抗道路,徹底放棄與西方簽署的協議。從此走上伊斯蘭式的發展道路。依賴之所以,選擇政教合一,就在與宗教勢力針對伊朗的特殊國情,把宗教宣傳與解決實際問題緊密聯絡在一起成功挖了世俗政權的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