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廣銀
-
2 # 東北豐
其實,吃粽子嗯,跟屈原沒有什麼大的關係,但是鄭子在古代是祭品嗯,吃粽子,為紀念屈原都是民間的一些錯誤的傳法額言導致現在說遲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屈原
端午節大家都會去吃粽子,粽子是人們在古代用來祭祀的物品,其材料主要為稻米,中間包裹的東西很多,比如豬肉、紅棗、板栗等等,由於大家飲食習慣的不同,形成了南甜北鹹的風味習慣。到了晉代,粽子才被大家應用到節日食品,宋朝時候把從中亞引進過來的蔗糖等加入粽子,被稱為蜜餞粽。明清時期,大家喜歡喜歡在粽子裡包一隻筆,寓意為必中(筆粽),討個好彩頭。
最多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是,紀念屈原的了。屈原不姓屈,在先秦時期的稱謂和現在的稱謂差異很大,屈原不但不姓屈而且名字也不是原,據《史記》記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意思是說屈原的名字是平,和楚王同一個姓。那麼楚王姓什麼呢?姓羋,對就是前幾年大火的《羋月傳》的羋,羋月就是楚國的公主。
古代的姓氏代表著你的等級,所以屈原在楚國是實打實的貴族。羋只是一級姓,特別是創業的元老都會賜予自己高貴的姓作為獎勵,將來你的子孫都會享受到這份榮耀。二級姓叫氏,分給哪些呢?在當時楚國有三個二級姓比較有名,分別是:屈、景、昭。所以屈原愛國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的家族是楚國的創始人之一呀。
那麼屈原為什麼不叫羋原呢?這就要提到春秋時期男女在姓氏叫法上的區別,一般男人要以自己的氏為重,也就是二級姓,女人要以一級姓為重。以前起名字要先起名,比如我們小時候,先有個小名比如:狗蛋、狗剩等等,等到13或16歲過了成年禮後,再請先生給起一個字。在成年人交往的場合要叫字,而不能再稱呼“狗蛋、狗剩”了,所以不能叫屈平,尊稱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取自《爾雅》,其中有一句“大野曰平,廣平曰原”,大意是像曠野一樣寬廣。屈原在《離騷》中用了很大筆墨介紹自己,“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古人書寫沒有標點符號依靠兮這一類感嘆詞分開語句,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感嘆詞,啊!屈原這裡說他的名是正則,字靈均。是不是我們把屈原名字都搞錯了,後來註釋家解釋:正則與靈均即平和原,是對自己名字的一種隱喻。
根據《史記》記載,屈原本是楚懷王身邊的紅人,受到同僚的妒忌與排擠,後來我們在《離騷》中看到濃濃的哀傷。屈原覺得楚懷王是受到奸臣的蠱惑,才中了秦國的奸計。其實歷史上是楚國開了扣留來使的先例,楚國趁著開會時機,扣留宋襄公,後來才遭到秦昭襄王扣押。
屈原被流放以後,走到江邊,心力憔悴披髮吟詩。為什麼要披著頭髮呢?因為當時的貴族要求把自己頭髮挽起來,顯示一種高貴,而此時屈原披著頭髮非常有畫面感,顯示內心的悲涼。這時候江邊有一個漁夫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屈原說出了千古名言: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都醒。
而我更喜歡漁夫的那句:“何故懷瑾握瑜而令見放為。“大意就是何必握著美玉不放手呢?用我們現在流行的話,手心裡的沙子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屈原說我不願與這些骯髒的人同流合汙,要乾乾淨淨的死去,然後投到汨羅江而死 。之後漁夫還有句名言: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止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說,水清了我就洗頭,水髒了我就洗腳。做人要隨遇而安,不能執著。我想這也是屈原不能承受生命之中這種大起大落。
屈原投江之後,百姓擔心遺體會被魚吃掉,於是包粽子扔到江裡,扔粽子的時候需要划船,於是產生了龍舟競賽。據江紹原的考證,他有一篇《端午競渡本意考》介紹:划龍舟在很多文獻裡有記載,在吳國也就是江蘇徐州那邊,人們為了紀念伍子胥,而在越國,揚州附近,人們認為是為了紀念勾踐。
進一步考證,發現與屈原、伍子胥、勾踐都沒有關係,而是為了避災。他的依據是《武陵競渡略》裡的記載,書中記載划船直奔河流的下游,燒掉祭品,把酒等倒進江裡,詛咒一切災難、瘟疫都隨江而去。和現在不同的是,回程的時候大家不打鼓,偷偷把船劃回來。如果家人有生病,做一個紙船,拿到水邊燒掉
雖然屈原和端午節的關係是後人附會上去的,但是最後的故事大家都會相信,在這樣一個故事裡,大家沒有因為是個惡節日而去悲傷,節日裡完成家人的團聚,共同品嚐粽子,共同品嚐
端午節的屈原傳說
屈原的離騷古詩
端午節和屈原的故事
國服第一白起出裝
屈原為什麼跳江
端午節的來歷
-
3 # 使用者57577225845
屈原投江,離騷均真實。
紀念端午,紀念屈原乃人民。就好象中原人民吃月並,表示吃“元“一樣,表達人民意願。
-
4 # 歪史
為什麼會有這麼可愛的問題?
公元前700年的時候別說白起的祖先不知道在哪裡,即使秦國先君也沒有入主關中,更加別說踏出函谷關了。公元前770年秦國才列為諸侯,主要功能就是和西戎作戰。在話夏文化圈看來,這個時期的秦國和夷狄沒有區別。
然後楚國這邊,公元前700年時候,屈氏先祖屈瑕人生中倒數第二年,隔年他率兵攻打羅國失敗自殺,他是楚武王的兒子,因為封地在屈,成為羋姓熊氏分出來的屈氏。
白起,死於公元前257年,這個時候別說楚國,山東六國都在。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257年將近450年,他又不是老妖怪!
屈原,死於公元前278年,白起攻破楚都是公元前278年,屈原灰心投江。他投江的時候距離屈氏從熊氏分裂出來不少於420年了,對楚王來說,他和路人甲沒什麼區別了,他這一的人不說滿地,找一火車還是不成問題的。勉強算是楚國公族的他的出現非常突兀,不知道如何發跡,一開始就是楚國楚懷王的左徒僅次於令尹的高官,但是沒有身世,能找到的還是400年前的屈瑕?別說完整世系,最少他的父祖應該能找到吧,這樣的高官,但是父祖都不見了,好像從天而降的?
端午節,現在是一個全國性的節日,影響在漢字文化圈都是很大的節日之一。在古代也非常的重要,歷史上的附會紀念人物有四個,伍子胥、屈原、曹娥、介子推。假設真的有紀念人物的傳統,也不一定必須是屈原。
何況,這個節日遠比屈原出現的早,而且,因為地域不一樣,紀念形勢不一樣南方划龍舟,北方沒有水,劃不劃?南方有米,北方大部分地區沒有米,不吃了啊?節日是要過的,但是不一定是要划龍舟吃粽子!
西北一帶的風俗端午時候,門上會插上艾葉,沒有艾葉怎麼辦?這是個柳絮剛剛飄過的季節,那就拿留置代替!目的,防五毒,蛇蠍蟲子之類的,給小孩子手上腳上綁上五種有顏色的繩子,目的,辟邪!甚至連牲口都綁,因為民間人物五月五日是毒日惡日。
吳越一帶的風俗是划龍舟,有說起源於漁民出海討生活或者勾踐訓練水兵,於是有了龍舟比賽。1976年出土的羽人競渡紋銅鉞是戰國時代的,顯示這個活動早在屈原以前就有這個傳統,屈原肯定很納悶!為啥是紀念他?
最後說一下本來這種民俗節日是為了歡樂,高興,恁是被無良商家和無聊文人搞成如喪考妣的紀念屈原和吃粽子日真的很無聊!
-
5 # 劉坤坤628
時間上有錯誤。端午節原本是上古先民擇“龍昇天”吉日祭祀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五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也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
6 # 至道中庸
很早中國古代就有了端午形式的紀念性節日,只是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形成了一種定式的紀念節日,延續到現在。秦國之前已經存在端午節,並且我們作為幾千年後的後來人,並不完全理解古人的文化價值觀,所以以我看來,回顧秦國的歷史、當年的端午節,我覺得並不矛盾。後人總是以自己所處的時代來理解前人的時代,殊不知前人所處的時代跟我們所處的時代並不是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的。
-
7 # 榮耀歷史
這個題目就是錯誤百出!公元前700年,白起還要再等大約500年才出生;題目應該是要表達公元前278年白起率領秦軍攻破楚國都城郢都,屈原聞訊悲憤投江的事情;另外這場戰役發生在秦昭襄王時期,50多年後秦始皇時楚國才被王翦攻滅!
然後再來談端午節!
端午節的起源說法很多,有的說是為了紀念屈原,有的說是為了紀念伍子胥,有的說是紀念孝女曹娥,還有的說是百越族用來祭祖的節日。
無論上面那種說法,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南方過的節日!
紀念屈原是楚華人,位於淮河以南;
紀念伍子胥是吳華人,位於長江以南;
紀念曹娥的是東漢時期的紹興地區,位於長江以南;
祭祖的百越則是現在貴州、廣西、廣州等大片地區,更加位於南方!
那麼秦國是在哪兒?函谷關以西,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甘肅那一帶,加上後來的巴蜀地區。
在文化交流極其不同的戰國時期,南方的端午節習俗根本不可能傳到秦國,再加上端午節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根本不適合秦華人,因為他們那邊水少,沒有糯米,更不用喝雄黃酒!
所以秦國過端午節是個偽命題,端午節之所以後來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應該是民族不斷融合的產物。
-
8 # 東辰752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這裡僅介紹以下四種:源於紀念屈原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源於紀念伍子胥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華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後,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源於紀念孝女曹娥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後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後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髮紋身的習俗,生活於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罈罈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誌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餘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
9 # Boss爆史
感謝邀請,爆史君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首先題主的這個問題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錯誤,楚國並非滅亡於公元前700年,而是滅亡於公元前223年。當時滅亡楚國的秦將也不是白起,而是王翦。我猜題主想說的是白起帶兵攻破楚國國都郢都那一次歷史事件。公元前278年,白起率軍攻破楚國都城郢都,楚頃襄王與國內貴族們狼狽不堪的逃到陳城避難。屈原聽聞此事,在極度鬱悶的情況下投汨羅江自盡。那天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
其次,端午並不是為了紀念屈原而設。早在屈原出生之前,古越族便有了過端午的習俗,不過他們不是為了紀念誰,而是為了祭祀龍神。古越族的圖騰崇拜是龍,每年五月初五都要搞一次盛大的祭祀儀式。在端午那天,古越族的族人們“斷髮文身”,使自己看起來像龍子一般,然後將獨木舟刻成龍形,通過水麵競渡的形式來祭祀龍神。
那端午是如何與屈原掛上鉤的呢?此事與南北朝南梁文學家吳均有很大的關係。吳均當時寫了一本神仙志怪小說,名為《續齊諧記》。在裡面,吳均寫道:“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輒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從此,人們便認為端午就是古人為了紀念屈原而設立的。但還有人認為端午是為紀念伍子胥、介子推、曹娥等人所設,說法不一而足。秦國過端午,可能是在全國統一後受楚地風俗的影響,並不是為了紀念屈原。
隋唐之後,端午紀念屈原的習俗就不僅限於荊楚地區,而成了全國統一性活動。時至今日,端午已經與春節、清明、中秋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各地也出現了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與菖蒲、放紙鳶、洗草藥水、拴五色絲線等種種習俗。
-
10 # 瘋哥哥l
端午節並非是因紀念屈原而起,後世確因紀念屈原這一說法流傳最廣。不僅僅紀念屈原,還是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人。
1.端午節(農曆五月五日),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春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等。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日子,即如《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曰:“飛龍在天”;此時龍星既“得中”又“得正”,處在大吉之位,恩施普也,龍德顯揚。
中秋是秋收的時候,而端午是夏收的時候,是作為農業文明的國家最主要的兩個節日。
所以,在屈原以前,早已經有了端午節。
2.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干地支。古人以天干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干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干地支,根據干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即“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
3.白起發動的“鄢郢之戰”,並非是公元前700年,而是在秦昭襄王,公元前279年。那時候,屈原應該就是因為楚國被滅而死。
4.秦國在黃河流域,過端午該是早已有之的習俗,於屈原無關。
-
11 # 武漢小市民咵天
端午節風俗之一 ——裹角黍
端午節風俗之一 ——觀競渡
通常,人們認為端午節是為紀念戰國時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現代漢語詞典》等權威書籍就是這樣解釋的。那麼,秦地端午節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嗎?
屈原以前已有端午節。從端午節的起源來看,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代就有了這個節日。儘管這時節日是朦朧的。古代傳統節日多是節令。古人對正月初一、二月二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等這些重數日非常重視。五月初五也叫重五節、重午節、端五節、端午節、端陽節,五月五日與夏至接近,也叫夏節。陝西農村又叫五月節。《事物原始》引《越地傳》雲:五月初五,龍舟“競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踐,今龍舟是也。”越王勾踐生活在春秋時期,比屈原要早幾百年。而且,在屈原之前已有端午龍舟競渡之風。屈原的《涉江》詩中有這樣的句子:“乘舲船余上沅兮。”舲船是比賽用的又輕又小的快船。
幾千年前人們住茅屋窩棚,在野外耕作或漁獵,過著自然生活,更能感受月份及自然氣候的變化。《詩經·七月》就有“五月鳴蜩”、“五月斯螽動股”,表現了人們對五月節氣的敏感。人們發現端午節後,逐漸進入炎夏酷暑,五毒即多種毒蟲滋生,則瘴氣易生、疫病易犯、瘟疫流行,威脅人們的生命。為了預防夏季暑熱和毒蟲侵害,古代先民們就採用了一系列的措施 ——比如,用雄黃研末和於酒中,能消毒防毒,毒蛇蚊蟲十分畏懼它。是古代防蟲防病的妙藥;透過艾草散發的香氣,驅蚊驅蟲,防瘟疫之氣;用香草香藥做香包,不僅淨化空氣,而且祛邪防疫。
荊楚一帶紀念屈原的節俗是後來插入端午節的。屈原是戰國後期楚國的愛國詩人。當時楚懷王不聽屈原的諫言,而相信張儀的鬼話,貪圖秦六百里土地之誘餌,與齊國斷交。向秦要土地時,張儀卻說只給六里土地。楚王大怒,與秦作戰大敗。楚懷王被秦軟禁,後死在秦國。從此,楚國勢力急轉直下。頃襄王即位,信任奸佞而放逐屈原。秦國大將白起大舉伐楚,攻破鄢、郢,國都淪喪,屈原絕望,於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投汨羅江而死。南朝梁代吳均的《續齊諧記》等書籍都說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這種說法對後世影響很大。
秦楚為敵,秦人是站在屈原對立面的。秦自商鞅變法以來,國力越來越強盛,長期以來想要併吞六國。秦要統一天下,楚國是主要對手,是巨大障礙。所以,秦必須打擊楚國,使其衰亡才能征服天下。於是,秦國獎勵軍功,作戰殺敵授予爵位,而且封爵較多,包括農民也有一點爵位。所以,秦國百姓都願意打仗立功。秦朝末年,關東六國紛紛爆發反秦起義,而秦國本地幾乎沒有起義。甚至連秦的刑徒、罪犯和奴隸都被組織上前線鎮壓六國起義了。這說明秦人和被征服的六華人的思想是不同的。屈原熱愛楚國,希望楚國強大,打敗秦國;而秦人要征服楚人,與屈原的思想相對立,所以,在當時秦地百姓是不可能用端午節來紀念屈原的。
秦地端午節風俗與江南不同。江南的端午節要向江中拋扔粽子,使魚鱉吃粽子而不吃屈原的屍體,同時還要龍舟競渡。而秦地地處西北,不是水鄉澤國,自古沒有這些風俗。據記載,漢代,五月五日正當夏至之時,人們蓄採眾藥,並踏百草,插艾為人懸於門上,以蠲除毒氣。又蓄木蘭浴,避邪防病。以後演以為節俗;唐代長安端午節時,主要有四種風俗:吃粽子、將長命縷(又名百索、五彩縷)繫於臂上、互贈扇子以及懸掛艾草。而沒有龍舟競渡之風。古代的這些風俗一直流傳下來。
半個世紀前,我童年時,端午節前一天,大人已採回艾草懸掛於門上,用其香氣驅蚊蟲。並將雄黃研成末,泡在酒中。端午節天未亮,我還正在睡夢中,母親就用筷子沾雄黃酒點在我的額頭、眉心、鼻孔和耳朵等多處,醒了之後還要我喝一點雄黃酒。意思是毒蟲遠避,邪氣不得進身,夏天不生疫病。之後則佩戴上香包,這也是唐代五彩縷的衍化和流傳。香包既漂亮好看,又香氣馥郁、驅邪氣。而且,這天一定要吃粽子,或甑糕。另外,漢代端午節蓄採眾藥、踏百草的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祖國醫學認為端午節這一天採的草藥最好,之前的太嫩,之後的太老。而且最好是在端午節太陽沒出來前去採藥,那時陰氣未散、陽氣未來、陰陽交替。據說這時採的有露水珠的草的藥性最好,曬乾研末,為止血的刀劍藥。我按老人所說,做過這種草末,確有止血功能。其實,過去我們家鄉的老人並不認為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是他們沒文化不知道屈原嗎?不是。因為他們人人牢記正月二十日是紀念女媧氏補天補地的節日。女媧氏距今六七千年了,比屈原早得多。
慶賀夏糧豐收的節日。 陝西關中一帶歷來重視小麥,以夏糧為主,而以秋糧玉米、穀子為輔,所以特別重視夏收。自古以來,夏收十分緊張而且勞累。從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觀刈麥》即可知。不過,雖然十分勞累,但農民心中還是充滿了豐收的喜悅。端午節恰好在夏收這一時期,也有一種慶祝豐收的含義在裡面。當人們把好吃的粽子、香噴噴的甑糕送到田間或麥場時,犒賞慰勞之意油然而生。在關中農村,還有出嫁女第一年在夏忙之前給孃家“看忙”、孃家在端午節給女家“追節”的風俗。有的地方是端午節女兒給孃家追節,以前主要是出嫁女第一年追節。這些年,由於經濟狀況好了,許多出嫁女和女婿每年的端午節都要帶上禮物看望父母和岳父母。
用多元文化的視點看待端午節。除了中國,東亞地區有許多國家也過端午節,各個地區的端午節內容不同,或有些許差異,甚至不同時代的端午節的內涵也不相同。前些年,南韓將端午節申請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一些華人甚為不滿。其實,從多元文化的觀點看,我們應當有更大的包容。因為各地端午節的文化內涵不同,所以應當允許別人“申遺”,而且中國的不同地區也應當將各自的端午節“申遺”,因為這樣才更能表現節日文化的豐富多彩。
回覆列表
對屈原的誤會
端午節大家都會去吃粽子,粽子是人們在古代用來祭祀的物品,其材料主要為稻米,中間包裹的東西很多,比如豬肉、紅棗、板栗等等,由於大家飲食習慣的不同,形成了南甜北鹹的風味習慣。到了晉代,粽子才被大家應用到節日食品,宋朝時候把從中亞引進過來的蔗糖等加入粽子,被稱為蜜餞粽。明清時期,大家喜歡喜歡在粽子裡包一隻筆,寓意為必中(筆粽),討個好彩頭。
最多關於端午節的傳說是,紀念屈原的了。屈原不姓屈,在先秦時期的稱謂和現在的稱謂差異很大,屈原不但不姓屈而且名字也不是原,據《史記》記載:“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意思是說屈原的名字是平,和楚王同一個姓。那麼楚王姓什麼呢?姓羋,對就是前幾年大火的《羋月傳》的羋,羋月就是楚國的公主。
古代的姓氏代表著你的等級,所以屈原在楚國是實打實的貴族。羋只是一級姓,特別是創業的元老都會賜予自己高貴的姓作為獎勵,將來你的子孫都會享受到這份榮耀。二級姓叫氏,分給哪些呢?在當時楚國有三個二級姓比較有名,分別是:屈、景、昭。所以屈原愛國是有原因的,因為他的家族是楚國的創始人之一呀。
那麼屈原為什麼不叫羋原呢?這就要提到春秋時期男女在姓氏叫法上的區別,一般男人要以自己的氏為重,也就是二級姓,女人要以一級姓為重。以前起名字要先起名,比如我們小時候,先有個小名比如:狗蛋、狗剩等等,等到13或16歲過了成年禮後,再請先生給起一個字。在成年人交往的場合要叫字,而不能再稱呼“狗蛋、狗剩”了,所以不能叫屈平,尊稱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取自《爾雅》,其中有一句“大野曰平,廣平曰原”,大意是像曠野一樣寬廣。屈原在《離騷》中用了很大筆墨介紹自己,“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古人書寫沒有標點符號依靠兮這一類感嘆詞分開語句,類似於我們今天的感嘆詞,啊!屈原這裡說他的名是正則,字靈均。是不是我們把屈原名字都搞錯了,後來註釋家解釋:正則與靈均即平和原,是對自己名字的一種隱喻。
根據《史記》記載,屈原本是楚懷王身邊的紅人,受到同僚的妒忌與排擠,後來我們在《離騷》中看到濃濃的哀傷。屈原覺得楚懷王是受到奸臣的蠱惑,才中了秦國的奸計。其實歷史上是楚國開了扣留來使的先例,楚國趁著開會時機,扣留宋襄公,後來才遭到秦昭襄王扣押。
屈原被流放以後,走到江邊,心力憔悴披髮吟詩。為什麼要披著頭髮呢?因為當時的貴族要求把自己頭髮挽起來,顯示一種高貴,而此時屈原披著頭髮非常有畫面感,顯示內心的悲涼。這時候江邊有一個漁夫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屈原說出了千古名言: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都醒。
而我更喜歡漁夫的那句:“何故懷瑾握瑜而令見放為。“大意就是何必握著美玉不放手呢?用我們現在流行的話,手心裡的沙子握得越緊,越容易流失。屈原說我不願與這些骯髒的人同流合汙,要乾乾淨淨的死去,然後投到汨羅江而死 。之後漁夫還有句名言: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止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意思是說,水清了我就洗頭,水髒了我就洗腳。做人要隨遇而安,不能執著。我想這也是屈原不能承受生命之中這種大起大落。
屈原投江之後,百姓擔心遺體會被魚吃掉,於是包粽子扔到江裡,扔粽子的時候需要划船,於是產生了龍舟競賽。據江紹原的考證,他有一篇《端午競渡本意考》介紹:划龍舟在很多文獻裡有記載,在吳國也就是江蘇徐州那邊,人們為了紀念伍子胥,而在越國,揚州附近,人們認為是為了紀念勾踐。
進一步考證,發現與屈原、伍子胥、勾踐都沒有關係,而是為了避災。他的依據是《武陵競渡略》裡的記載,書中記載划船直奔河流的下游,燒掉祭品,把酒等倒進江裡,詛咒一切災難、瘟疫都隨江而去。和現在不同的是,回程的時候大家不打鼓,偷偷把船劃回來。如果家人有生病,做一個紙船,拿到水邊燒掉。
雖然屈原和端午節的關係是後人附會上去的,但是最後的故事大家都會相信,在這樣一個故事裡,大家沒有因為是個惡節日而去悲傷,節日裡完成家人的團聚,共同品嚐粽子,共同品味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