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歲月流年一陽指

    《老子》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明白的人不說,說的人不明白。再通俗點講就是;聰明的人不隨便說話,隨便說話的人並不聰明。當然那是老子對於政治所說的言論。

    個人理解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結合到現在的生活中來,很多的事物和理解的背後,存在有很多的不確定性。你不能斷定一件事情的真偽前,不要隨便的去發表自己的結論,做個智者。就像當下很流行的每天喝可樂等於慢性自殺、桃子和西瓜一起吃會有劇毒等等。各種各樣的謠言漫天飛,簡直防不勝防。

    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握自己的立場,辨別事情的真相。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隨潮流一起指鹿為馬。對於事物的發展,我們是無知者,就保持無知者的立場,不該說的不說,避免擴大輿論,引導了更多的無知者。如果你是知情者,那麼你就要站出來,用你的正確的言論來開解更多的無知者。

    社會需要智者,我們鼓勵知者能言無不盡,不知者虛心好學。

  • 2 # 不是看客1

    《老子》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這是老子對道的理解。翻譯過來就是,智慧的領悟了道的人是不會說出道來的,說出道來的人是不知道道的。

    為什麼這樣理解呢?因為在開篇第一章就說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翻譯過來就是,道一旦被說出來了,道的定義就固定了,就背離了道的本意,因為道是變化的,比如說,在春天,果樹開花是道,動物蟄伏甦醒是道,但是這個道到了夏天就變了,我們看到的道是千變萬化的,但是內在的驅動是說不清楚但可以被理解的。同樣,一個事物一旦被命名了,就被固定成某個事物了,就違背了名的本來含義了,比如說,春夏秋冬對同一顆樹來說,表現形態應該是不一樣的,那麼應該取不同的名,但是每個名字不同,表達的本質是一樣的,如果取同一個名,那麼不能表達四季的變化。

    道的思想出自易經。按照易經的理解,天行健,地勢坤。天地之道在於恆變,變化是道的本來面目,就如同四時之變,天道迴圈變化,地道因循四時而化成萬物,萬物訊息時變而生生不息,因此道不是可以被定義的,萬物不可以被命名,一切都是因為恆變。

    所以不是知者不言,而是沒法言說。但是言者不知,是真實的沒有領悟道的原則。

  • 3 # 熱帶雨林的午後

    剛接觸《道德經》,對類似“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樣的話十分不理解。不僅我們不理解,做專門研究的名家也批評這些話是不講條件,把話說絕對了。那就是說,這些話不合情理。到底是古人說話不負責任,還是另有原因?

    後來在讀書中逐漸認識到,也許不是古人亂說話,可能是我們理解這些話的方式有問題。我們對各種不夠妥帖的解釋,覺得它們存在幾個弊端,一是作者用自己的意思,替代古書的原意,讓我們對古人產生了誤解;二是作者就字面意思代替內層意義,造成釋義扞格不通;這些問題都與釋讀者不求甚解、應付了事的態度有關,估計釋讀者在拿出來給別人看的時候,連自己都沒有說服。具體到《道德經》的理解,要得到比較確切的釋讀,應該儘可能應用“以經解經”的方法,很多初看不近情理的話,就比較容易得到合乎情理的理解,原來各種批評作者自相矛盾的地方,那些矛盾也就不存在了。我們試著來看看這句話應該如何理解。

    看字面,“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就是智者是不說話的,說話的不是智者。

    這好像有點絕對了。老子留下《道德經》難道就不是智者嗎?寫作《道德經》反倒讓老子失去了智者的名聲?不大像。

    這句話在《道德經》第五十六章,這一章的意思是統一的,有中心的。並且這一章的思想和整部《道德經》是完全一致和相通的。掌握了整章的中心,按照《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檢視這句話,再看“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意思,就會有不同的認識。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後面是“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 這句話說的是不要出風頭、與人爭鋒,而是要和環境協調妥協,混同一色,中心意思是要君子做到“玄同”。“玄同”,就是“同於玄”,“玄同”是“同玄”的倒文。“玄”就是“道”。“塞其兌,閉其門,” 曾經在第五十二章出現過。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在《道德經》第四章出現過。第五十二章、第四章,都是解釋道的性質和形態的。無疑,這裡就是要君子“玄同”並解釋如何算“玄同”。

    “玄同”就是“同於道”。

    接著說,“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這些話,是說不要因為懂得了一些道的智慧和知識,就利用這種智慧和知識要分一分自己和外部的親疏、利害、貴賤,做到不分,自己才是天下最尊貴的。這顯然是對 “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的進一步解釋和告誡。

    “玄同”是理解這一章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的關鍵。那麼到底何為“知者”?何為“言”和“不言”?是不是不言就是不說話?既然是同於道,就要看同於道本質上是什麼意思,用道的意義來解決這些問題。

    《道德經》本身是入世的,它並不主張脫離現世,所以在論述道和德時,都是論述如何遵道而行,而不是消極遁世,毫不作為。賦予了特定的涵義。在面對現實事物時,老子對遵循“道”的原理,有幾條非常重要的介紹: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 甚是過分,奢是過多,泰是過度。 “治人、事天莫若嗇。”說的是同樣的意思,——寧少勿多,以少勝多。

    為什麼要這樣?《道德經》解釋,“是以聖人自知不見,自愛不自貴。”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恃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概括這些話,“道”的性質在於不自大、不自有。

    所以“不言”一類的表述中的“不”,意思不是日常我們所說的絕對否定,而是“去甚、去奢、去泰”的“去”,是“嗇”。言是說話,那麼“不言”就是不要說多餘的話、不說過頭的話、不說浮誇不實的話,要少說、慎說、不該說的不說。

    老子對此有其它和這個意思一致的告誡: “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多言數窮,不如守中。”“致虛極,守靜篤。”“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知者不言,”是要“言善信”,“不自見”,汲取“多言數窮”的教訓。“言者不知”,就是多言、不慎言、表現自己,不是瞭解道的智慧和知識的人應該做的。“知者”,是指了解道的知識、掌握道的智慧的君子。《道德經》裡的“知者”,不是泛指一般所謂的有知識的人,“知者”是知“道”的人,《道德經》是不主張過多博學多知的。所謂“慧知出,有大偽。” “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都可以看做是對知者定義的限定。

    所以“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意思是,掌握道的智慧和知識的君子,是不會多言、浮誇、刻意表現自己的。那些多言、浮誇、刻意表現自己的人,不可能是掌握道的智慧和知識的人。《道德經》對此另有個概括:“希言自然”,知者是懂得自然的君子,希言就是這裡的“不言”,意思基本上是一樣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玄同的表現。

    人們對《道德經》裡的“無為”的困惑和爭論,問題就出在對“無”的理解,沒有把對道本身的理解方面,轉移到對人們行為中所要追求的“無”的理解和認識上來。《道德經》對道描述得很清楚,一般讀過全文者都能理解,明白道的屬性是“無”,這個“無”不是什麼也沒有,而是無形無象,不可直接感知,道本身無所不有、無所不在。道的屬性也是“虛”和“靜”,守道而行,與道同行,即玄同,就是“致虛極,守靜篤。”

    但是,《道德經》給出的玄同的途徑,不是導向絕對的“虛”和“靜”,絕對的“虛”和“靜”,似乎迴歸了道,但是不合乎“德”,脫離人的實際社會生活,也是違反“道”的“反者道之動”的原理的。實際上玄同的途徑應該是這樣的: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十五章)

    所以,玄同,表現在社會行為上,“無為”不是不做,而是守柔示弱,做事要“動之徐生”、“不欲盈”,從而做到“致虛極,守靜篤。”

    道對自己變出來的事物都要收回去,但徐生、不欲盈者,雖然不能超越不死不滅,但可以保持得長久和不速亡。這就是《道德經》的“無為”中的現實主義精神,也是許多讀者忽略或誤解的方面。

    “無”是在行為方面對“有為”的“去甚、去奢、去泰、不欲盈”,“不”在這個意義上,和“無”是同樣的意思,“不”和“無”,只是表述方式和修辭上的不同,意義上沒有區別。

    《道德經》第八十一章,開頭有三句話的句式和本題“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句式一樣。當然也同樣是在解釋方面很令人困惑的幾句話:“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著不善”。如果用我們在前面的解釋結論來解釋這幾句話,就不存在困惑了。這裡的“美”、“博”、“多”都是甚、奢、泰、盈的表現。(這裡的“知”主要是認識、識別的意思。) 比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就是指,可靠的話都不是經過過分修飾的,過分修飾的話不大可靠。

    一定意義上,玄同是理解和實踐《道德經》的關鍵。那麼玄同就是修道了,日常如何算是修道呢?真正的修道,首先是在現實的事業和生活中,返樸歸真、崇尚樸素,去甚、去奢、去泰,做到慈、儉、嗇,事功要守住“徐生”、“不欲盈”,以至常生久長。那些向內心追求無的境界的修道者,與此保持一致,應該才是遵行“道法自然”的規律。過於急切地追求得道,以至走火入魔,或者只沉迷於自己的內心,不合理地剝離現實慾望,想完全脫離“有”,是不是也屬於“甚、奢、泰、盈”呢?

    透過《道德經》研讀,對“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做出合理的解釋,這個過程能夠加深我們對“無為”、“自然”和“玄同”的修道方法的認識和理解。

  • 4 # 酸腐之人

    出自道德經,但很多人的解釋博古論今,卻沒有自己的看法,既然沒你的看法,也不過是復讀機,何必出來說。

    這句話在我看來就是:懂了不一定說,說的人往往不懂。

    懂了不一定說,因為說了,你也不會懂。

    我懂是關於我的經歷與思考,你不是我,有怎麼會有我的經歷與思考,那麼怎麼能懂得我說了什麼?

    你想說,也是因為你的經歷與思考,那就與我根本沒有關係,只是關於你自己的。

    而回答問題,很多人引經據典,都是別人的話語的羅列,貌似他們懂了,其實他們根本不懂。

    懂了,就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每一個都是獨特的認知,沒有人是相同的。

    你與古人相同,只能說明你是抄襲古人的言論,而你自己根本不懂。

    懂是懂自己的認知,如果逆懂得自己的認知,別人的認知也是別人的事,與你無關。

    這段話看似繞口,就是那句話,我懂了,是我的事情,與你說,你也不懂,所以,很多人選擇不說,讓你去想吧。

    你只有找到自我,才會懂你自己,你說不說,也只有你懂得你自己,與別人無關。

  • 5 # 鶴之飛翔

    謝邀,我的理解就是,這也是做人的一種境界,抱撲守拙,表面上裝作不知,什麼都不說出,若無其事的樣子,其實內心裡比誰都清楚,也不是吶於言,而是知道什麼值得該說還是不說,防止禍從口出,往往就是,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沒有城府的人呢,往往心直口快,愛說,不愛動腦子,閒話也多,可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就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 6 # 男兒當自強1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知道萬物變化無窮無常的人,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質,故而不言。 言者不知,能描述出來的道理的人,還是沒有了解大道之變化無窮的本質。

  • 7 # 搞笑的大白

    首先,這句話是出自《老子》一書的五十六章的第一句話,我們通俗的理解就是知道的人不說話,說話的人不知道。

    這句話的第一個“知”應該讀做“智”音,雖然從理論上來說“知道”與“不知道”也就是“知”與“不知”所對應的應該是“智”與“不智”,但是從這句話的本意上來理解的話,應該就是“知道”與“不知道”的意思。在竹簡本中這句話是這麼說的,“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這就對應了我上面的分析。

    我們再來看“知之者弗言,言之者弗知”這句話,“知”字後是“之”,所以“知”自然就不能讀作“智”了。而在古漢語之中的“不智”是不能寫作“弗智”的,所以“弗知”中的“知”也是不能讀作“智”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這句話是對一般德性的論斷,並不指某一種實質性的行為。這句話也可以理解為分辨是一種智慧,但是超越分辨更是一種智慧,因此我們應該知道“不言”的可貴,應該知道老子的玄奧高深之言並非沒有根據的。

  • 8 # 藥行得天下

    鼓聲敲得再響,終究也掩蓋不了中空的本質,真正博學的智者,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臺。水深則流緩,人貴而語遲。智者知道何時該說那時該講,特定的場合或複雜的背景,有些話說了反不如不說。歷史和現實中有很多人用慘痛的代價告訴我們:不看物件,不看場合,說話口無遮攔,最後惹火上身麻煩不斷,甚至蒙受不白之冤,造成一生悔恨。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讓我懂得沉默與否的根本原因在於自己的內心是否清靜平和。一個人修為養性,心懷平常,閒話自然就少。那些自視才高八斗喜歡雜言碎語的人,內心貪、嗔、痴、慢、疑,五心太重。總想找話題顯擺自己,家長裡短,道聽途說,人言亦言,高談闊論。似乎這樣的日子來的快活。其實,這是內心空虛愚昧無知顯露。說者無意,但聽者有心,閒話太多傷情也傷人。

    在很多聚會或酒會上,那些妙語連珠、高談闊論,看似學識淵博、風趣幽默的人,是大家關注的焦點與中心。其實他(她)大聲的喧囂是為引起大家的注意來掩蓋內心的空洞虛無。而真正的智者,往往是那些微笑不語,謙和平靜的人。偶爾的隻言片語,卻有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智慧。“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只要心似湖水,就不會被外境所惑,才能做到“不見他人非,只見自己過”而“靜觀其變”。

    言為心聲,境由心造。心歸自然,隨遇而安!

  • 9 # 千里之外May

    本人才疏學淺!沒能真正理解“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高度境界!只能簡單地從字面上來解!所謂“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個人理解為:懂的人明白的人不隨便言語,而不懂或一知半解的人卻口若懸河,言之鑿鑿!……謝了!

  • 10 # 百谷王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我不再贅述。

    直 接來看這句,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句話省略 了什麼?省略了一個字”道”。

    為了方便 請允許我暫且把這個字新增上:智者不言 道,言道者不智。現在是不是好理解了 呢?

    我就勉強理解理解李耳先生的道是什 麼呢?他怕人們不理解,做了很多說明。 最後說了這麼一句,肯定一點,道不是嘴 裡說的,說也說不完整的。

    孔子日:一陰 陽之謂道。你說陰就很難說陽,說了陽就 很難說陰,如果還不清晰,那大家看看太 極圖,就是雙魚圖。道就是有陰,有陽。 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不可分。道好 比磁鐵,有兩極但是不能分割,所以怎麼 說,因為種種只能說一部分。

  • 11 # 亮月半

    知者不言,知道而不說哪有這句話,這句話本身就值得推敲。言者不知,說的人不知道,還有什麼可信,這句話就也不可信。這句話本身矛盾重重。說這句話本身是知也不知,不知道為何把這句話說出,說出也不知道,誰能信服?那就好別說話,說者即不知。

    一個人知道的是有限的,不可能全知。知而不言,知而不說是自私,不說是不知。言者不知,說者知,不知不說。哪怕知道得少,說出即知一些。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道不說還不讓別人說,說人家說者不知道。這句話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說出來了,知,還是不知。知,不應當有這句話。不知,說出這句幹什麼?一個人一個思想,人家有腦袋,有嘴巴,有思維。憑什麼由別人的思想嘴巴決定。只有遁世在一個人沒有的地方生存。什麼也不說。

  • 12 # 宋建華8026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就是智,有智慧人不隨便發言,說出來的就不是智慧。所以後世白居易才提出疑問,既然說出來不智,你老子為什麼要寫五千字的《道德經》發表意見。可見,白居易也是這樣理解的。這與佛家“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就是錯"的意思相似,就是有智慧的人懂得了"道”,明白了天地萬物的規律,對事物的本質明瞭通達之後,知道悟了的人自然瞭解,不必說。不悟的人就是說了也聽不懂,所以就不說。能說出來的,是摻雜了各人自己的意思,就不是真正的“道”。綜合這一章全文,理解為智者不言,低調不顯露,能解決紛爭,和光同塵,淡然無慾。使人不太親近也不太疏遠,不能利益也不能傷害,不能讓你貴也不能讓你賤,是最珍貴的品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含有妍和晶的四字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