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從邊後衛轉型為邊鋒,再到前場自由人,其實這個轉型是很成功的。畢竟貝爾和卡洛斯或卡福這些頂級“攻擊型邊後衛”不一樣,貝爾早期打左後衛,本身就是無奈之舉,南安普頓和熱刺,都只是因為隊中缺乏頂級邊後衛,看貝爾跑動能力很強,就讓貝爾踢左後衛了。
實際上,貝爾早期在熱刺時,以左後衛身份出場的連續二十多場比賽,貝爾所在的球隊都沒贏過球。直到2010年1月,因為熱刺球星阿蘇·埃克托離隊參加非洲杯,熱刺在邊鋒位置無人可用,讓貝爾踢左邊鋒,結果熱刺在足總盃和英超迎來連勝——貝爾總算品嚐到首發獲勝的滋味。
2010-2011賽季,貝爾最後一個賽季打左後衛,以歐冠完爆衛冕冠軍國際米蘭的左後衛麥孔上演帽子戲法為經典戰役,2011-2012賽季熱刺主帥雷德克納普,將貝爾轉型為邊鋒甚至是前場自由人,與範德法特等人做配合。博阿斯接手熱刺以後,貝爾在單賽季44場比賽打進26球,並以天價轉會皇馬,已經成為頂級攻擊手的貝爾,當然沒必要再踢邊後衛了。這樣說吧,在大部分情況下,邊鋒比邊後衛拿獎的機率要更高,不信?看看歷年金球獎排名,邊鋒是不是比邊後衛更容易排名靠前?
如果邊後衛有辦法轉型為邊鋒,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高度是有好處的。至於卡洛斯或贊布羅塔由邊鋒轉型為邊後衛,那是特例,卡洛斯贊布羅塔的防守能力遠高於貝爾,傳中也更好,所以他們打“攻擊型邊後衛”更具威脅。而貝爾防守不好,但遠射和頭球能力超強,如果放在邊後衛位置上,雖然也能繼續突破過人,但是浪費了貝爾的遠射和頭球搶點能力,並暴露了貝爾防守不好的弱點,這就得不償失了。
貝爾從邊後衛轉型為邊鋒,再到前場自由人,其實這個轉型是很成功的。畢竟貝爾和卡洛斯或卡福這些頂級“攻擊型邊後衛”不一樣,貝爾早期打左後衛,本身就是無奈之舉,南安普頓和熱刺,都只是因為隊中缺乏頂級邊後衛,看貝爾跑動能力很強,就讓貝爾踢左後衛了。
實際上,貝爾早期在熱刺時,以左後衛身份出場的連續二十多場比賽,貝爾所在的球隊都沒贏過球。直到2010年1月,因為熱刺球星阿蘇·埃克托離隊參加非洲杯,熱刺在邊鋒位置無人可用,讓貝爾踢左邊鋒,結果熱刺在足總盃和英超迎來連勝——貝爾總算品嚐到首發獲勝的滋味。
2010-2011賽季,貝爾最後一個賽季打左後衛,以歐冠完爆衛冕冠軍國際米蘭的左後衛麥孔上演帽子戲法為經典戰役,2011-2012賽季熱刺主帥雷德克納普,將貝爾轉型為邊鋒甚至是前場自由人,與範德法特等人做配合。博阿斯接手熱刺以後,貝爾在單賽季44場比賽打進26球,並以天價轉會皇馬,已經成為頂級攻擊手的貝爾,當然沒必要再踢邊後衛了。這樣說吧,在大部分情況下,邊鋒比邊後衛拿獎的機率要更高,不信?看看歷年金球獎排名,邊鋒是不是比邊後衛更容易排名靠前?
如果邊後衛有辦法轉型為邊鋒,對於自己的職業生涯高度是有好處的。至於卡洛斯或贊布羅塔由邊鋒轉型為邊後衛,那是特例,卡洛斯贊布羅塔的防守能力遠高於貝爾,傳中也更好,所以他們打“攻擊型邊後衛”更具威脅。而貝爾防守不好,但遠射和頭球能力超強,如果放在邊後衛位置上,雖然也能繼續突破過人,但是浪費了貝爾的遠射和頭球搶點能力,並暴露了貝爾防守不好的弱點,這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