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清風一笑醉江湖

    “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二月二”又到了,天氣也一天天的暖和起來啦!

    而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二月二,一直承載著許許多多的華人的心情。

    “二月二,龍抬頭,金銀財寶往家流。”

    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賦予了“二月二”一個美好的祝福。

    每年的二月二都幾乎時值“驚蟄”前後,萬物復甦,大地回春,地下的害蟲開始蠢蠢欲動,每當這個時候,雨水開始增多,天空中開始有春雷響起,向人們預示著春天來了。

    而且,在中國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在二月二這天都會流傳下來一些地方風俗,傳統民俗。

    且不說中國地大物博,地域遼闊,各地都有著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風俗。現在我們就來聊一聊我們東北的“二月二”。

    “二月二,剃龍頭,一代更比一代牛!”

    在我們塞外雪域,冬天非常寒冷,為了取暖,幾乎很少有人剃頭的,而到了二月二,氣溫回升,豔陽高照,正是剃頭的好時候。更何況二月二有龍抬頭之說,所以,二月二“剃龍頭”便成了東北人在二月二必須做的一件事。

    同時,在我們這嘎達,還有個風俗習慣就是

    “二月二,啃豬頭!”

    每年的春節我們東北幾乎家家都要殺頭年豬來慶祝春節,同時也為一年的忙碌畫上個圓滿的句號,殺頭年豬來犒勞犒勞自己及辛勤勞作了一年的家人們。而此時,人們總會把豬頭、豬爪留到二月二來吃。

    希望在新年裡有個好的開頭,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五穀豐登,吉祥幸福,美好的生活能夠富得流油。

    古老的風俗穿越了數千年的歷史長河,在紅塵間用那兒綿綿不斷的牽掛,承載著多少華夏民族的渴望與期待。

    撿拾生命的遇見,

    感悟紅塵裡的絲絲縷縷,

    用跳動的字元,

    尋找心靈的方向。

  • 2 # 單燕獨飛

    大家好,農村燕姐

    二月初二,龍抬頭。

    在我家鄉,二月初二父親一大早就開始忙了,因為我的家鄉出名的臘肉好吃,因為是用柴火下面燒火上面煙,所以吃起來特別香,而且能放兩三年,不變質不變味,時間越長的臘肉越好,父親首先把半邊豬頭煮熟,再拿一隻豬腳也煮熟,拿塊肉也煮熟,現在的人應該不知道要幹嘛吧

    全煮熟了,擺上八仙桌,把神紙,香,臘燭,鞭炮全準備好,就擺放在大門口前面的大坪裡,一切就緒,開始點燃臘燭,再把香點著就開始行拜大禮,大禮過後再燒點紙錢,跪下求龍神保佑今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財源廣進,家庭幸福,健康快樂,這就是我農村人二月初二龍抬頭的風俗

    我主養殖竹鼠兔子魚雞全程直播打造竹筒酒

  • 3 # 高山流水szw

    “二月二龍抬頭”,二月二又叫“春耕節”、“春龍節”。我是山東膠東的,二月二我們這風俗很多。

    1.炒玉米,爆豆花:傳說武則天奪唐室江山做了皇帝,惱了玉帝,下令龍王三年內,不得降雨人間。龍王不忍,違旨給降了一場雨,玉帝便將龍王貶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並立碑敬世:“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百姓為了救龍王,二月二這天,家家戶戶炒玉米,爆豆花。玉帝看到人間一片金黃,以為金豆真的開花了,就放龍王。龍王抬頭,騰空而起,並帶來一場春雨。從此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也有了二月二,炒玉米、爆豆花的習俗。

    2.敬碾子:青石碾子是龍的化身。過去有敬碾子的風俗,不過現在沒有碾子了。

    3.理髮:有“正月不理頭,理頭傷舅舅”之說,二月二,出了正月,新春伊始,萬物復甦,理理髮,以新的面貌,開始耕作,博個好彩頭。

    4.灑灰囤:用草木灰,在院中灑成糧囤圖形,喻意五穀豐登,糧滿囤。

    還有串“龍尾”,剪“燈籠尾”等等好多習俗。

  • 4 # 姜姜姜丸子呦

    農曆二月二,龍抬頭,又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春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

    我記得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到二月二,三月三,因為有廟會可以逛不知道現在隔壁村上的二月二廟會還是不是有很多人去,反正我已經很久沒去逛過廟會了。

    二月二的時候大家都會去剪頭髮,尤其是男孩,因為龍抬頭,大家都圖個好彩頭。

    二月二我們這裡還會吃棋子豆,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不過很好吃

    因為驚蟄和二月二日期離得很近,所以二月二的時候小時候媽媽還會給我們編“花花繩”

    有時候還會擦雄黃酒,因為驚蟄過了,天氣回暖,春天來了,各種毒蟲蛇蟻比較多。

    可能還有其他風俗,但是我已經不記得了,還是很懷念童年,有那麼多的樂趣。

  • 5 # 李玉斌2021

    我家在山東,我們這裡的風俗是二月二炒豆粒(黃豆),即黃豆放在鍋裡炒,炒完直接吃,有的還要加入糖,糖包裹著,黏黏的,很甜。小時候條件不好,這就是最好的小吃。二月二,龍抬頭,這裡的人們為了討一個好彩頭,小孩子會在這一天理髮。

  • 6 # 竹木草蟲魚

    二月二龍抬頭,其實主要還是男生剪剪頭髮,漏出耳朵和額頭,寓意好運頭,時來運轉,新的一年能夠出頭,能夠出人投地之類的。

    當然理頭還有說法是正月是不能理頭的,雖然大家都知道是思舊的傳統,但是不知道怎麼就流傳到正月理頭死舅舅上了,還越來越傳播的廣泛,而老一輩孩子多,姐姐有兄弟是幾乎非常普遍的事,所以舅舅算是遍地有,然後舅舅就都不讓外甥正月剪頭,這個說法就越來越廣了,因為基數太大了。所以傳播的速度就越來越快,而且舅舅本來就是很直屬的親戚,所以正月不讓理髮的說法也肯定會經久不衰的。以至於各種姐姐正月領孩子順帶拿剪刀管孩子舅舅要壓歲錢的這種幽默方式,給的不夠就要給孩子剪頭髮,然後舅舅就不得不多給壓歲錢,哈哈,又幽默,又直擊當舅舅的要害,所以到二月,尤其是二月二這種有美好寓意的時候理髮,是最合適的時候。

  • 7 # 麗姐喜歡簡筆畫

    我是小麗,我們有這些習俗

    1:二月二剪頭髮2:吃豬頭肉3:敲房梁!嚇走蛇蟲鼠蟻

    4:嫁出去的姑娘回孃家了!你們呢?你們那裡還有什麼不一樣的習俗?

  • 8 # 法重情深

    我們家鄉的風俗可能與大家不一樣。按我小時候在記憶中,過了正月,就開始要過二月二節日了。

    在我們當地,都有“二月二,炒炒豆”的說法。原來在農村生活,物資水平非常匱乏。過了年之後,油氣就下去了一些,嘴也開始饞了。到了二月初二,家家戶戶都有炒炒豆的規矩。

    記得小時候,農村家庭到二月二這天,就開始把一些黃豆放到鍋裡用油炒,並放一些辣椒、鹽以及五香粉什麼的。豆子本來就很香,等炒熟了之後就更香了,吃到嘴裡那是嘎嘣脆。

    還有些人家把豆子也炒出一些花樣來,就是在炒豆子的過程中拌一些麵粉什麼的,炒出來的豆子別有一番風味。

    小時候把炒好的一些豆子,用紙包好放在衣兜裡,高興的時候就抓幾粒放在嘴裡,可香了。感覺到比現在所有的零食都好吃。

    另外,我們的家鄉在二月二這天也有攤煎餅的習俗,煎餅裡面最好摻一些“賴包棵草”之類的野菜,在打兩個雞蛋。這樣煎出的煎餅可好吃了,既清熱解毒又香鮮可口。如果再喝一碗撒湯,那更是最美的早餐了。

    當然,這都是過去的一些習俗了,現在的人也不太講究這麼過了。但是仍希望這一些習俗能夠保留下來,一代一代傳下去。

    你同意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流浪地球》中劉啟管他外公叫“老東西”,聽著很不舒服,你有同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