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海岸線5385
-
2 # 數碼科技觀察員
這是劇情設計的需要,一方面為了襯托出戶口的性格,另一方面也看出戶口和外公關係如此親密!因為在戶口三歲的時候,劉培強就去執行任務了,一直和朵朵還有外公生活在一起。那是家的歸屬是親情的寄託。
看完電影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場景就是外公為了救朵朵和戶口最後氧氣耗盡活活凍死,簡直催淚啊!
老東西這個稱呼凸顯出了親情的珍貴!
-
3 # hey洋
電影中劉啟本身的設定就是一個帶一點叛逆的少年,在年初一的時候拿著外公的駕駛卡帶著妹妹外逃。
從這裡看出,他從小跟妹妹接觸的多,爸爸去了空間站,外公又經常跑車,所以缺少對家人的親情,但是話又說回來了,老東西雖然難聽,也是男主對外公的一個“愛稱”,在外公將死之際,男主喊的老東西又恰好提現了他對外公特殊的愛。
-
4 # 煤礦工人小田
1.劇情的刪減導致人物感情不夠細膩。下圖是一些。
2.由劇情可以知道,戶口從小缺乏父愛母愛,一直由姥爺帶大,可以說是一個十分叛逆桀驁不馴的小孩。但是他心底裡還是愛自己父親和姥爺的。而且他並不是從頭到尾都一口一個老東西,只有那一段是這麼叫。
3.“老東西”這個詞真的讓人如此難受嗎?我們先看看國內影視劇,經常有“老東西,你給我撐著!”這種橋段,沒人噴;再看國外,英文可能大家聽不太出來,字幕裡面“老東西”“老玩意兒”也不少吧,沒人噴;所以這個詞並不一定就如此需要吐槽。
4.個人認為,戶口在這麼喊的時候是帶著希望的,帶著倔強的,他那時還認為自己的姥爺是有救的。事後真的死了之後他叫的是爺爺。把自己帶入情景中,那種倔強下,桀驁不馴下感覺“老東西”這個詞也沒什麼需要diss的…而且聽多了
-
5 # 渤206901497
編劇這麼設計應該是為了突出戶口的叛逆。但是從吳孟達的角色設計來說,戶口的叛逆應該不是針對他,針對的應該是他父親。
-
6 # 馬尾山張真人
有個大前提,70億人口,只有35億能透過抽籤進入地下城,航天員有特權可以有一張票。因為劉啟的媽媽生病,劉培強和他姥爺,放棄治療了他媽媽,來讓姥爺獲得地下城資格。劉啟認為他爸和姥爺都是剝奪他媽生命的儈子手 。所以,青春期的他對他爸、姥爺態度不好。韓朵朵她爸媽都是沒有獲得入城機會,死在外面,她一直想上去看看,在上海有一幕,很多人凍在冰塊裡 。
-
7 # 一路上有你91449
流浪地球特效還是可以,但劇情明顯過於支離繁雜 。閱讀這部電影評論明顯看得出民族焦慮感。我想說的是,就核心創造力而言,中國在一百年內是不可能超越美國的,全世界都不可能超越美國的,中國做世界第二不錯了,就是做世界第五、第十都可以得不得了,幹嘛大家如此焦慮。當然,如果被當成主流國家另類而被集體打壓,就靠大家集思廣益獻言獻策了,我相信是有辦法的。
-
8 # 翼翼歸鳥1
我看了,《流浪地球》是一部很不錯的影片,無論劇本 還是製作還是音樂。確實,幾位年輕演員演技比較弱一點,尤其喊老東西感覺不爽,可以說他她陪襯不了如此宏大場面。
萬事開頭難,有了一個好開頭,以後會越來越好。
-
9 # 盧森侃大山
1大背景變了,那是一個抽籤決定死活的年代,倫理崩壞與否,崩壞到何種程度都是難以預料的,《流浪地球》小說中提到人們的婚姻制度不再侷限於1v1。可見,在生存面前,物質生活是第一要務,精神生活無暇顧及。
2稱呼的物件變了,未來的老人就是我們啊,別忘了這個姥爺是九五後,這個年齡的人現在在幹啥?自拍,自稱寶寶,巴不得小十歲(我是九零後,有類似感覺),而我們這一代希望得到的稱呼極可能是“小韓韓”、“阿昂”、“小昂”一類,顯得自己依然活力四射。如此,諸如“老傢伙”、“老東西”、“死老頭”等,理論上極有可能不會引起反感
3一個細思極恐的可能性:老東西≈老不死,還記得開篇說的為啥劉培強要去空間站咩——名額。劉啟的媽死於什麼呢——名額,曉得了伐,對於劉啟來說,父親用母親的命換了姥爺的命,雖然理智上能夠理解——母親即便來到地下,也可能沒法救,那時自己還小,必須有人照顧。但能理解和能過去這個坎兒是兩碼事啊,劉啟從小就埋怨老輩人,所以這種叛逆就顯得極其合理了
4我們看美劇時,經常看到人和人之間直呼“名”,感覺人家特別不禮貌,其實看看唐頓莊園就可以發現,過去他們也稱呼稱謂,稱呼是隨著時代而改變了。
-
10 # 就是尼
洗的好白 中國這麼多年的尊老愛幼 因為你們喜歡這個電影就說了這麼多 罵自己人或外面人老東西 證明沒家教 在農村是要捱打的
回覆列表
知道現在這部電影很火,晚上去看了,裡面還是有些劇情可以精煉的,也有槽點,希望可以聽進意見,這樣才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