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此話自有一番“心思”,倘不用心最易流入簡單化、庸俗化,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因而首先應當以正知正見認清這本是凡聖不同“質”的範疇,二者不是自然等同的,其間蘊藏著重要的起轉化作用的因素。就這口頭禪而說,就是要在“即”和“乃”的背後,深解意趣,狠下功夫。即,表明煩惱轉成菩提要靠“觀必修證”;乃,意謂著失敗導致成功來自“檢討總結”。此之大事哲理落在日常瑣事上,或可通俗地說“想開點”。想者,如理作意,明見事理因由也;開者,策發真智,悟出對治方法也。是說即、乃、想、開,實為就事明理、依理處事者。 明、依之理,首當為菩提。菩提乃佛果正覺,覺了宇宙諸法緣起性空、因果不昧。性空說生滅無常,示我人不可執事象為“實有”;因果顯作用不空,告我人造作之業力“勢用”昭然。圓融空不空,是說中道義;依此空不空之中道正見,發起親證“正覺”之大願,說為“發菩提心”;唯以無我大悲菩提心才可於空不空上現觀煩惱事,是說內證自我,心行本分,轉化功夫。 “就事”之事,原為煩惱;“處事”之事,可體現“即”的轉化。煩惱者,《大智度論》雲:“略說則三毒(貪?痴),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百法明門論》則歸納為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此二十六法皆為“不善心所”,屬我人生起煩惱之心態、根由。於此當下一心上觀染觀淨、觀自觀他,才能捉住那“轉化”的能動因素。 染淨者,凡聖有別也,此可以督審自我依佛知見自淨真意;自他者,是非之“主”也,此可以悟見自我,自責自律。染淨自他者,實則自責之覺生於自淨之念,不明自淨定不肯自責。筆者已往每遇煩亂事,總在心頭上懊惱呀懊惱……丟不開,原因就在不明不肯上。自聽聞佛說知見,學著正觀心行,才恍然察覺在煩惱是非上,總是“自是非他”;進而思之,不期然懵有醒悟:自是緣由“貪著”生。或問原本確屬他非,於我何貪?殊不知此中正在:貪如我意,?他無明——事事總想趁自己心願而怪他人不懂事。倘能反觀自心,去貪著、淨自意,自責自律,既便一時無力轉“他”之無明,只要在不逗引他生髮無明上悟見今後的妙策,那自我煩惱就迎刃化解了。以此之體驗,定轉化功夫似乎可以說:就煩惱事相上,觀照自心;從今後應對上,如理作意。也就是:以性空知見,站在煩惱事上觀因緣——無住;以因果昭然,從自我轉化上想對治——生心,是謂圓融事理,策發真智。久而久之,當那應對善巧悄然湧上心頭時,自會頓覺心曠神怡,其樂無窮。此或可權喻煩惱即菩提之妙趣也。 何說權喻?實在是煩惱與菩提在佛法中更有深切的旨義,決非如此淺薄。要知道,上說種種,皆屬心識分別,而“分別心”正是眾生執我的根由,以我執分別心是斷不了煩惱的。只有如法修證,轉識成智,依無分別真智現觀性空實相,那才能真的破我執、斷煩惱。再進而更有,智用亦屬世間有為法,此菩提正智只是涅?寂靜的無為法的體現,成就無為法才是佛法的真諦,只有契入真如無為境界,才能於諸法上說空說有,方便度眾。除此皆為“戲論”。當然,倘肯乘此樂趣而如法修證,則定會親證《維摩詰所說經》稱道之“一切煩惱為如來種”。
然而此話自有一番“心思”,倘不用心最易流入簡單化、庸俗化,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因而首先應當以正知正見認清這本是凡聖不同“質”的範疇,二者不是自然等同的,其間蘊藏著重要的起轉化作用的因素。就這口頭禪而說,就是要在“即”和“乃”的背後,深解意趣,狠下功夫。即,表明煩惱轉成菩提要靠“觀必修證”;乃,意謂著失敗導致成功來自“檢討總結”。此之大事哲理落在日常瑣事上,或可通俗地說“想開點”。想者,如理作意,明見事理因由也;開者,策發真智,悟出對治方法也。是說即、乃、想、開,實為就事明理、依理處事者。 明、依之理,首當為菩提。菩提乃佛果正覺,覺了宇宙諸法緣起性空、因果不昧。性空說生滅無常,示我人不可執事象為“實有”;因果顯作用不空,告我人造作之業力“勢用”昭然。圓融空不空,是說中道義;依此空不空之中道正見,發起親證“正覺”之大願,說為“發菩提心”;唯以無我大悲菩提心才可於空不空上現觀煩惱事,是說內證自我,心行本分,轉化功夫。 “就事”之事,原為煩惱;“處事”之事,可體現“即”的轉化。煩惱者,《大智度論》雲:“略說則三毒(貪?痴),廣說則三界九十八使”,《百法明門論》則歸納為根本煩惱六、隨煩惱二十。此二十六法皆為“不善心所”,屬我人生起煩惱之心態、根由。於此當下一心上觀染觀淨、觀自觀他,才能捉住那“轉化”的能動因素。 染淨者,凡聖有別也,此可以督審自我依佛知見自淨真意;自他者,是非之“主”也,此可以悟見自我,自責自律。染淨自他者,實則自責之覺生於自淨之念,不明自淨定不肯自責。筆者已往每遇煩亂事,總在心頭上懊惱呀懊惱……丟不開,原因就在不明不肯上。自聽聞佛說知見,學著正觀心行,才恍然察覺在煩惱是非上,總是“自是非他”;進而思之,不期然懵有醒悟:自是緣由“貪著”生。或問原本確屬他非,於我何貪?殊不知此中正在:貪如我意,?他無明——事事總想趁自己心願而怪他人不懂事。倘能反觀自心,去貪著、淨自意,自責自律,既便一時無力轉“他”之無明,只要在不逗引他生髮無明上悟見今後的妙策,那自我煩惱就迎刃化解了。以此之體驗,定轉化功夫似乎可以說:就煩惱事相上,觀照自心;從今後應對上,如理作意。也就是:以性空知見,站在煩惱事上觀因緣——無住;以因果昭然,從自我轉化上想對治——生心,是謂圓融事理,策發真智。久而久之,當那應對善巧悄然湧上心頭時,自會頓覺心曠神怡,其樂無窮。此或可權喻煩惱即菩提之妙趣也。 何說權喻?實在是煩惱與菩提在佛法中更有深切的旨義,決非如此淺薄。要知道,上說種種,皆屬心識分別,而“分別心”正是眾生執我的根由,以我執分別心是斷不了煩惱的。只有如法修證,轉識成智,依無分別真智現觀性空實相,那才能真的破我執、斷煩惱。再進而更有,智用亦屬世間有為法,此菩提正智只是涅?寂靜的無為法的體現,成就無為法才是佛法的真諦,只有契入真如無為境界,才能於諸法上說空說有,方便度眾。除此皆為“戲論”。當然,倘肯乘此樂趣而如法修證,則定會親證《維摩詰所說經》稱道之“一切煩惱為如來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