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核算你提供的引數: 15W/米,20段/米,從圖中可看出每段是可以剪開,就意味著段與段之間是並聯的。所以15/20=0.75W/段。 而12燈/段,故單燈功率為0.75/12=0.0625W,額定電壓為3V,則額定電流為0.0625/3=0.0208A≈20ma,可看出提供引數正確。 然後我們來計算電阻: 每段12顆燈如果是全部串聯的,則電壓需求3V*12=36V,超過輸入電壓24V,故不成立。 為達到最高效率,常見做法是6串2並,電壓為3*6=18V。考慮到弱電輸電線路的壓降,24V到遠端通常只有20V樣子,所以設計18V額定電壓是很有實際施工經驗的。而此時每段輸入電流為0.02*2=0.04A(2並)。電阻應該是串聯在電路之中起限流作用,假設電阻是在串聯在乾電路中,故流經電阻的電流也為0.04A。(串聯在分電路中結果也一樣,故統一按按此方法計算) R=U/I,現已知電流為0.04A,欲知道電阻數值,還需要知道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因為兩顆電阻都是串聯在電路之中,暫且先看成一個電阻,然後再計算單個電阻阻值。 加在總電阻兩端的電壓U=24V-18=6V,故總電阻R=6/0.04=150Ω,單個電阻R1=R2=150/2=75Ω。電阻總功率P=UI=6*0.04=0.24W,單個電阻額定功率為P1=P2=0.24/2=0.12W,按照電路設計4倍冗餘量,單顆電阻功率應選用0.12*4=0.48W,即0.5W 75Ω電阻。當然,實際能夠用3倍功率冗餘已屬不易,畢竟考慮成本等等。 至於為何不用一顆大電阻而用兩顆小電阻,是因為考慮散熱均勻,是一種比較有經驗的設計思路。當然,75Ω只是理論值,你還要考慮電壓衰減問題,燈帶覆銅層電阻率如何要考慮,如果把電阻用小一些,雖然燈帶遠端亮度衰減小,但是離供電電源近的段就會超額定功率,如何取捨就自行決定了。
首先核算你提供的引數: 15W/米,20段/米,從圖中可看出每段是可以剪開,就意味著段與段之間是並聯的。所以15/20=0.75W/段。 而12燈/段,故單燈功率為0.75/12=0.0625W,額定電壓為3V,則額定電流為0.0625/3=0.0208A≈20ma,可看出提供引數正確。 然後我們來計算電阻: 每段12顆燈如果是全部串聯的,則電壓需求3V*12=36V,超過輸入電壓24V,故不成立。 為達到最高效率,常見做法是6串2並,電壓為3*6=18V。考慮到弱電輸電線路的壓降,24V到遠端通常只有20V樣子,所以設計18V額定電壓是很有實際施工經驗的。而此時每段輸入電流為0.02*2=0.04A(2並)。電阻應該是串聯在電路之中起限流作用,假設電阻是在串聯在乾電路中,故流經電阻的電流也為0.04A。(串聯在分電路中結果也一樣,故統一按按此方法計算) R=U/I,現已知電流為0.04A,欲知道電阻數值,還需要知道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因為兩顆電阻都是串聯在電路之中,暫且先看成一個電阻,然後再計算單個電阻阻值。 加在總電阻兩端的電壓U=24V-18=6V,故總電阻R=6/0.04=150Ω,單個電阻R1=R2=150/2=75Ω。電阻總功率P=UI=6*0.04=0.24W,單個電阻額定功率為P1=P2=0.24/2=0.12W,按照電路設計4倍冗餘量,單顆電阻功率應選用0.12*4=0.48W,即0.5W 75Ω電阻。當然,實際能夠用3倍功率冗餘已屬不易,畢竟考慮成本等等。 至於為何不用一顆大電阻而用兩顆小電阻,是因為考慮散熱均勻,是一種比較有經驗的設計思路。當然,75Ω只是理論值,你還要考慮電壓衰減問題,燈帶覆銅層電阻率如何要考慮,如果把電阻用小一些,雖然燈帶遠端亮度衰減小,但是離供電電源近的段就會超額定功率,如何取捨就自行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