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清先生
-
2 # 大相無形
從戰略上看,衛青與霍去病是互為相輔的動、靜結合的互動關係。
衛青兵團相對持穩,由正面步步緊逼,軍威赫赫
霍去病軍團驃銳疾馳,凌厲側後迂迴,刀鋒森森!
衛青與霍去病之間相對有快有慢的戰略配合,本質上是一種戰略協同關係,互為呼應、互為支援,非要生硬的用常規的斬獲根本不足以衡量功績的大小,對於二人也有失公允。
軍功不一定只是限定於斬獲,斬獲的多少隻是對於參戰將士們論功行賞時的一個引數和依據。例如,使己方獲得戰略主動權、扭轉敵我戰略態勢、攻守轉換、完成對敵分割包圍……等等,都是大功,卻不見得一定會斬獲頗豐。戰役層面的軍功相對容易獲得,至少足夠多的斬獲就是功勞,但戰略層面的功勞就難度大很多,需要達成的因素和條件也要難很多、多很多。
例如,衛青作為車騎將軍第一次出征,率領一萬騎兵由上谷至龍城,來回飆進近千里,斬獲僅為700多,若論數字就微不足道,但作為漢軍對匈首次主動出擊作戰,孤軍奮進直插匈奴龍城聖地,這背後所反映的漢王朝戰略意志和戰術能力,對於驕橫慣了的匈奴在心理上造成的震懾是巨大的!而對漢軍的將士的鼓舞更是難以估量的,僅這條訊息,就夠提升三成戰力。因此,衛青首戰便被封為關內侯不是沒有原因的。
再比如像四渡赤水這樣的經典案例,戰略研判是重要前提,但情報支援亦是關鍵,類似這樣的戰例是無法簡單用戰功來評判。
再說霍去病,同樣是騎兵軍團遠距離奔襲作戰,卻遠比匈奴更為迅捷和凌厲,將騎兵速度、靈活、運動這些關鍵特點幾乎發揮至極致。匈奴騎兵的特點基本是以速度為核心的單一戰法,雖然也有佯動和側擊這樣的戰術配合,但相比霍去病的大範圍迂迴和包抄,就顯得單一和死板。在戰略的突然性上,更不及霍去病軍團的凌厲和驃銳,打擊效果自然漢軍遠遠佔優。
面對衛青軍團的厚重,匈奴吞不下、嚼不爛,面對霍去病軍團的飄忽和凌厲,匈奴忽然覺得一直所擅長的騎兵竟被人上了一課,自己戰略詞典中再也找不到更為有效的應對辦法,只好消遁漠北,結果等到的依然是漢軍的雷霆一擊!
這就是為什麼劉徹後來冊封衛青和霍去病都是大將軍大司馬,因為這兩位軍事天才的軍功實在難以區分出大小。後期的抑衛而重霍,也並非是軍功大小或能力強弱問題,只是劉徹本人作為政治家,他必須考慮外戚對於政權影響的一種被迫決策而已。
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
-
3 # 小劉解讀
《史記·衛將軍驃騎將軍列傳》中記載:
最大將軍衛青,七次出擊匈奴,斬捕首虜五萬餘級。一與單于戰,收河南地,遂置朔方郡,再益封,凡萬一千八百戶。封三子為侯,侯千三百戶。並之,萬五千七百戶。其校尉裨將以從大將軍侯者九人。其裨將及校尉已為將者十四人。
最驃騎將軍霍去病,六次出擊匈奴,其四出以將軍,斬捕首虜十一萬餘級。及渾邪王以眾降數萬,遂開河西酒泉之地,西方益少胡寇。四益封,凡萬五千一百戶。其校吏有功為侯者凡六人,而後為將軍二人。
可以看出單從斬首論功,那霍去病比他舅衛青多了一半還多,所以有多數的網友認為霍去病比衛青的功勞高。本人卻覺得不以為然。
因為戰爭並不是因為你殺的人多寡就證明你的輸贏。
第一,衛青是自漢建國以來,對匈奴作戰轉變方略的第一人。從此以後對匈奴作戰由被動變為主動。極大的提高了漢軍將士的信心。
第二,衛青是“閃電戰”的第一個實施者。霍去病只是給它加以改進,進一步強化了“閃電戰”
第三,戰爭打的是人和錢。衛青的打法是“以戰養戰”,以繳獲戰利品,佔領土地為主。而霍去病的“閃電長途突襲戰”以斬首俘虜重要人物為主,深入敵境,搞完就撤。如果沒有衛青的“以戰養戰”節省出來的物資良馬,漢王朝當時還真沒有這麼大財力支援霍去病的“閃電長途突襲戰”。
第四,衛青是歷史上記載第一個使用“武剛車”的將軍並與騎兵配合達到車守騎衝的機動效果。
所以說,如果沒有衛青前期做鋪墊,霍去病的戰法在短時期內是無法實現的。他們戰略目標一致,戰略方法各有千秋。還有如果沒有衛青大將軍這個舅舅的得寵,漢武帝怎麼會發現霍去病這個小孩的存在呢?
總之,衛青與霍去病都是中國歷史上百年難遇的良將,為漢王朝為中國的歷史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勳。華人民應該記住這個偉大的朝代誕生的兩顆將星。
-
4 # 淨月暖陽
衛青和霍去病都是抗擊匈奴的漢武帝名將,兩人戰法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各佔勝場,應該沒有太多高下之分,硬要比較,也就說點不同之處。
漢武帝繼位之時,漢朝經過惠帝、文帝、景帝三朝,推行無為而治,於民休養生息,讓國力得到極大發展,造就封建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這為漢武帝打下了很好的經濟基礎。漢武帝,少年天子,算是有志之君,坐穩了皇位後,想要建立不世之勳,而國內一統,雖有藩王割劇的內患,但自景帝平七國之亂後,矛盾己大為緩解,主要敵對勢力只餘匈奴。總結前朝屢被匈奴欺凌,最重要是馬匹不足,軍隊機動性不夠,只能憑關口拒守,於是全國推行養馬令,透過十幾年準備,建立起數量不低於匈奴的騎兵,決心與匈奴開戰,改變戰略防守勢態。而衛青、霍去病恰逢其時,脫穎而出。
兩位將軍的共同之處,都是主動出機,尋敵而戰!不同之處,衛青是最早執行戰略進攻的將軍,自然慎重得多,靠先收集情報,再製定作戰計劃,調集軍馬糧草,設伏出擊。打的都是匈奴王庭的主力部隊,正面對決。這種打法,有板有眼,穩重老辣,而每次勝利都在大量消耗雙方硬實力,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作用就是勝利後,確定了國內信心,匈奴不是不可戰勝。同時,對匈奴主力的打擊巨大,對耗國力、人口、資源的情況下,匈奴遠不是己經興旺起來的大漢對手。再就是積累了大量騎兵作戰經驗,鍛鍊了隊伍。衛青先後七戰匈奴,基本都是這種打法,殺敵五萬餘,這五萬首級可真是匈奴的精兵,對匈奴實力打擊巨大。
霍去病是在對匈奴作戰的中期才開始領兵,這時漢對匈奴的心理恐懼己沒有了,同時大量實戰經驗得到總結,加上漢武帝的偏愛,軍士任挑,戰馬一人三匹,人數上雖然不多,但裝備戰術等都是上上之選,用現在話說,就是建立了一支特種部隊,個個都是特種軍。霍去病完全學習了匈奴騎兵戰法,突襲草原腹地,打到那兒算那兒,遇上誰滅誰。在敵縱深不設防的情況下,縱橫千里,封狼居胥。六次出擊匈奴,斬首十餘萬級,而自身損失極小。心理上對匈奴的打擊極大!
兩人從兵法上看,應是衛青用正,霍去病用奇,正奇相扶相成,終於逐匈奴王庭出漠北,解中原之患。可從戰報上,如霍去病這樣,信馬由韁,縱橫千里,自然灑脫飄逸,而且損耗國力極少。同時少年心性的漢武帝,自是更加喜歡霍去病。相信心理上,漢武帝把霍去病當自己的影子替身,兩人一體。所以後來衛青遠沒霍去病受寵。但從戰略貢獻上,衛青更大!
回覆列表
《衛青霍去病戰功一樣偉大,李廣自殺、李敢被射殺罪有應得。》
霍去病17歲以驃姚校尉出塞擊匈奴,生前共出塞七次,斬殺匈奴騎兵13萬多,俘虜渾邪王、休屠王兒子金日磾、金倫及其他貴族數百人,俘虜匈奴人眾五、六萬人。
衛青出塞擊匈奴二十多次,生前指揮漢軍斬殺匈奴十萬,俘虜匈奴人眾三萬多,俘獲牛羊牲畜幾百萬頭。
霍去病是西漢著名抗匈將領,是一位少年將軍。霍去病出生在一個傳奇性的家庭。他是平陽公主府的女奴衛少兒與平陽縣小吏霍仲孺的兒子,這位小吏不敢承認自己跟公主的女奴私通,於是霍去病只能以私生子的身份降世。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命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于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且俘虜了單于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於春、夏兩次率兵出擊佔據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區渾邪王、休屠王部,殲敵4萬餘人。俘虜匈奴王5人及王母、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120多人。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在部分降眾變亂的緊急關頭,率部馳入匈奴軍中,斬殺變亂者,穩定了局勢,渾邪王得以率4萬餘眾歸漢。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為打通了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漢武帝命霍去病(時年22歲)率騎兵5萬,步兵10萬出代郡,深入漠北,尋殲匈奴主力。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70400人,俘虜匈奴屯頭王、韓王等3人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在姑衍山(今蒙古肯特山以北)舉行了祭地禪禮,兵鋒一直逼至瀚海(沙漠別稱或曰即今俄羅斯貝加爾湖)。
經此一戰,匈奴被漢軍在漠南盪滌,匈奴單于逃到漠北,“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他和衛青發起的對匈奴的進攻性戰爭,改變了漢朝長此在對匈奴戰爭中的守勢狀態,一舉打敗匈奴。從而長久地保障了西漢北方長城一帶,也就是在漠南地區的邊境安全,此戰為漢朝進擊 匈奴最遠的一次。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設定大司馬位,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均被封大司馬,而取代太尉掌管軍隊。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卒,年僅24歲(虛歲)。陪葬茂陵。諡封“景桓侯”。取義“並武與廣地”,彰顯其克敵服遠,英勇作戰,擴充疆土之意。
漢武帝對霍去病的死非常悲傷。他調來鐵甲軍,列成陣沿長安一直排到茂陵東的霍去病墓。他還下令將霍去病的墳墓修成祁連山的模樣,彰顯他力克匈奴的奇功。
武帝時期,是中國軍制史上由車騎並用向以騎兵為作戰主體這一重大轉折得以完成的重要階段。大規模使用騎兵集團,快速機動,長途奔襲,是漢軍前期戰勝匈奴的主要原因之一。
突襲作戰戰術的運用。霍去病的作戰方略可以說是對漢軍戰術觀念的革新。他的作戰可謂是迂迴縱深,穿插包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迴穿插,對匈奴實行合圍,從最薄弱的環節入
漢武帝曾經為霍去病修建過一座豪華的府邸,霍去病卻斷然拒絕,說:“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市)人。西漢時期名將,漢武帝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弟弟,漢武帝在位時官至大司馬大將軍,封長平侯。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漢武帝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率領一萬騎兵,迎擊匈奴。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治代縣,今山西大同、河北蔚縣一帶),輕車將軍公孫賀從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驍騎將軍李廣從雁門出兵。四路將領各率一萬騎兵。
衛青首徵,果敢冷靜,深入險境,直搗匈奴祭天聖地龍城,首虜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衛青勝利凱旋,封衛青為關內侯。龍城之戰是自漢初以來對戰匈奴的首次勝利,為以後漢朝的進一步反擊打下了良好的人心基礎。
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秋,衛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領三萬騎兵,長驅而進斬首虜數千人。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武帝派李息從代郡出擊,衛青率大軍進攻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黃河河套地區),攻佔高闕(今內蒙古杭錦後旗),切斷了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同單于王庭的聯絡。而後,衛青又率精騎,飛兵南下,進到隴縣西,進攻白羊王、樓煩王。漢軍活捉敵兵數千人,奪取牲畜數百萬之多,控制了河套地區。設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
此仗漢軍全甲兵而還,衛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蘇建、張次公以校尉從衛將軍有功,封平陵侯、岸頭侯。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春,車騎將軍衛青率領三萬騎兵,從高闕出兵;帥衛尉蘇建、左內史李沮、太僕公孫、代國之相李蔡當,從朔方出兵;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從右北平出兵。漢軍俘虜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1.5萬餘人,牲畜達千百萬頭。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春、夏,衛青為大將軍兩次領十萬騎兵出擊匈奴。殲滅匈奴軍過萬。二月,以公孫敖為中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信為前將軍,蘇建為右將軍,李廣為後將軍,李沮為強弩將軍,分領六路大軍,統歸大將軍衛青指揮,浩浩蕩蕩,從定襄出發,北進數百里。戰後全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後再次出塞,斬獲匈奴軍一萬多人。張騫隨從大將軍出征,獲封張騫為博望侯。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春,武帝命令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五萬騎兵、十萬步兵,各自跟隨十餘萬運輸物資的軍隊,兵分兩路,跨大漠長征出擊匈奴。衛青命前將軍李廣和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併,從右翼進行包抄。自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從正面對抗單于主力。
名不符實的“名將”李廣,因為沒有理解漢武帝的戰略意圖,牴觸情緒很大消極怠慢,丟失了匈奴嚮導,迷失了道路。致使李廣趙食其率領的2萬騎兵、5萬步兵,沒有及時到達指定戰場,導致衛青圍殲單于匈奴主力的決戰,打成了“擊潰戰”,斬殺匈奴一萬九千人,單于帥主力5萬多逃跑了。
衛青在歸途中,遇到迷路的李廣軍,並慰問了李廣。衛青讓李廣到軍中幕府對質,李廣走到幕府時,才恍然大悟,由於自己遲到,錯失了全殲匈奴主力活捉單于的機會。李廣自知罪責難逃,以自殺的方式逃脫漢朝法律的制裁。
李廣的兒子李敢追隨霍去病,出征匈奴左賢王部,霍去病部斬殺匈奴7萬多人,李敢因此而封侯。李敢回到長安後,誤以為衛青“逼死李廣”,因此“以下犯上”毆打大將軍衛青,霍去病當場射殺了李敢。李廣誤期自殺,李敢毆打領導被射殺,李廣李敢父子之死是“罪有應得”。
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戰功,特加封他們為大司馬,得以管理日常的軍事行政事務,以代太尉之職。
衛青受封長平侯,後又經兩次益封,按《史記》記載其所得封邑總共有一萬六千七百戶,《漢書》則有為二萬二百戶和三萬戶的不同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