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海拾貝

    寫詩本是以精練的文字,組合各種不同體裁的詩體。寫詩的人透過文字的表現形式,直抒對生活的憧憬,對愛情的嚮往,對祖國的熱愛。凡是生活中的點滴感受,都可能勾起,或者成為詩人最好的素材

  • 2 # 天意如刀

    詩是一種高度凝練的語言文字藝術。

    馬克思主義的藝術理論認為:藝術是人類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主觀反映的結果。

    我們所說的藝術,從表現形式上看,分為文學、繪畫、音樂、舞蹈、雕塑、戲劇、建築、電影八大類別。

    詩歌作為文學藝術的一種,能夠表現所有人類社會生活在人類頭腦中的主觀反映,它透過特有的文字結構,抑揚頓挫的韻律來表達我們能夠產生的一切情感,包括愛與恨、憤怒、憂傷、思念等等。

  • 3 # 清亮人

    詩:文學體裁的一種,透過有節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情感:~歌。~話(a.評論詩人、詩歌、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行事的著作;b.古代說唱藝術的一種)。 詩的本質:是人類精神附麗在自然和民族文化上的富於音樂性的濃縮與放大。 詩.讀音:【shī】 中國古書名,《詩經》的簡稱。 組詞...”

  • 4 # 魯東居人1

    詩是生命裡豎起的堅定之歌

    靈魂裡哭訴,精神裡的執著

    在人心中傾心攢一束希望

    無任嘹亮或闇然與否

    語的言燦燃劃過

    屬於詩的你

    我們佇立

  • 5 # j星西x

    詩的本質是願望

    美好無法實現

    就變成另一種存在

    成為反覆的心事

    反覆的淬鍊

    有了可能

    成為詩

  • 6 # 塗之人995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為事”,有事情,不說出來不舒服,說了,舒服了,意氣平了。

    作詩於作者,意見表達了,氣順了——達意。於讀者,或同氣,或同聲,或反對,或不屑,都是在思想上留一痕跡。這是詩的教育作用。詩源於生活,影響生活。

  • 7 # 學海漫談

    詩歌的本質是情感的迴音,語言文字不過是一個載體,詩最基本的一個要求是要有韻,才能體現詩歌與散文的區別。詩歌是透過有節奏的語言,和諧的音調來表達真實情感的一種方式,不是隨便抽調幾個詞把句子縮短就是詩歌。詩歌的本質是要表現出人的感情。

      鍾嶸在《詩品序》中指出:作品都是作者文體心靈,是作者感情活動的外在表現。《詩經》中的作品,內容十分廣泛,深刻反映了周時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流露出人們的各種情感。《詩經》中有些是讚頌詩。上古祭祀活動盛行,許多民族都產生了讚頌神靈、祖先以及祈福禳災的祭歌。中國古代特別重視祭祀,讚頌了后稷、公劉、太王、王季、文王、武王的業績,反映了西周開國的歷史。

      《詩經》中有些戰爭詩,描寫天子,諸侯的武功,表現了強烈的自豪感,充滿樂觀精神。《詩經》中的徭役詩,表現了戰爭和徭役的承擔者征夫士卒的痛苦,與夫妻離散的思婦哀歌。

      鍾嶸強調詩歌是體現了人的性靈,是以抒發感情為主,“物之感人”,感物起情“。他在《詩品》中特別強調要抒發“怨”,大多是封建社會中遭受迫害,或理想抱負不得實現,因而激發出來的對黑暗現實之不滿。

  • 8 # 姑妄聽之

    詩的本質,百度知道上是這樣說的,詩的本質:是人類精神附麗在自然和民族文化上的富於音樂性的濃縮與放大。

    簡單來說,就是濃縮或放大關於自然的,生活的詞句,並讓它有音樂性的美感!個人比較喜歡古詩詞,認為古人是這方面的巨匠!多少美好的詩詞都是從他們那裡產生並流傳。

    當然,由於時代不同,所經歷的東西也不盡相同,人生感悟就不會相同。也不用全然效仿古風,畢竟也“今非昔比”!但有的東西卻是相同,想通的,那就是美感。一首詩詞讀來,讓你覺得――妙啊,就是這種感覺!這就是美感,要做到這樣,至少我們需要多學習,多思考,多練習。我們不是詩仙詩聖,也不能七步成詩,更不能,“斗酒詩百篇”,所以望劇友們在發表您的作品時稍微斟酌下!

    古人留下來的好東西,我們學習它,珍藏它,發揚它,但不要糟蹋它!――共勉!

    我是分享菌,如果認可我,請關注,新人需要你的支援,3Q!

  • 9 # 沙漠漁夫6

    “詩以言志”,是說“志”是詩詞歌賦的靈魂,而“律”即平仄格律,則是詩詞歌賦的形式。“文以載道”,是說“道”是經史子集的靈魂,而“文”即文字篇章,則是經史子集的形式。究竟是靈魂重要,還是形式重要,自然是一目瞭然。《道德經》一書,版本眾多,註解無數,楚簡本義勝而辭法不一,通行本規範而義遜一籌,如何抉擇取捨,向來甚難。試以詩詞歌賦例言之。

    首先,詩言志,因為詩文,詩志才得以表現和流傳。“文以載道”,文字不過是闡述大道的一種工具而已,因此,“盡信書不如無書”;然而離開了文字,大道卻無從傳承,因為真正參悟大道的大聖人老子,早已得道成仙,隱居世外,無暇與我們這些凡夫俗子面授機宜,當面佈道,因此我們只有透過《道德經》經文字身,體悟參詳大道本身。因此,離開了文字,大道就無以流傳,因此,文字必不可少。創造文字的倉頡,是有大功於人類文明,當受頂禮膜拜。其次,詩言志,因為詩志,詩文才有靈魂。《易經》之所以千載流傳,是因為道出了自然變易之規律,以及王道變易之規律,誕生至早,是以被譽為“萬經之首”;《道德經》之所以千載流傳,是因為道出了自然之概論,以及王道之概論,境界至高,是以被譽為“萬經之王”。之所以千古流傳的根本原因,還是在於二者都蘊含大道,佈道於世人。再次,詩言志,詩志詩意如身體,平仄格律如衣服。身體雖然很美,但是不穿衣服,不穿衣服,一目瞭然,缺乏味道;而穿上衣服,半遮半掩,隱約含蓄,大得中華文化含藏內斂之妙。因此,“猶抱琵琶半遮面”是最美的,不遮面太直白,有斑痣,則難以掩蓋;全遮面太無趣,得之太過容易,缺乏探索的樂趣,所以,“半遮面”方才妙趣,以為距離產生美,太近而缺陷畢彰。對於詩詞歌賦來說,“志”與“律”,乃是本體與形式的關係,二者相得益彰,互為表裡,方得詩詞歌賦之奧妙韻味。《道德經》:詩以言志,文以載道——要形式,還是要靈魂?彼姝之美,閉月羞花;心若碧波,美玉無華詩詞歌賦,本是韻文,與散文相對, 各句押韻, 文采優美,正因為押韻和優美,所以為文人雅士所樂,深入民心,而得以錄於典籍,千載流傳。“言之無文,行之不遠”,這裡的“文”,至少有兩重含義,一是形成文字,二是具足文采,因為有了文字,才得以記錄在書籍之中,廣為流傳;因為有了文采,大家才願意看,願意講,用心品,用心藏,所以才可以大行其道。

  • 10 # 自在七天七四

    移風易俗,我覺得寫詩的本質就是移風易俗。

    給我們的偉大人物多傳揚傳揚,樹立榜樣,樹立年輕人奮鬥的精神榜樣!

    這是我寫詩最主要的目的。

    有什麼革命戰鬥英雄啊,不要藏著掖著,把他們都宣揚出去;有什麼民族偉人,也不能讓他淹沒,成為籍籍無名的人;有什麼功績偉業或者大小善事,也不能讓他隱沒在人潮中。

    為什麼?這些揚善多了,那些正確價值觀也就起來了!

    我們知道以前有一代人是看著古惑仔長大的,所以有大量古惑仔崇拜者,這就是錯誤的價值觀!

    第二是揭露陰謀。有什麼陷阱,有什麼社會不平,掙著老百姓人血饅頭的事,必須揭露出來。不能看著老百姓受委屈,讓仇人快,親人痛吧!

    前些天那個黑護車的,人家送最親的人回家調養或者轉院吧,他在車上直接拔人家氧氣管,強橫地加錢,這掙的就是人血饅頭錢啊!

    這兩者加在一起,就是移風易俗!

    所以,我覺得寫詩就是為了移風易俗。

    ––––––––––––––––––––這幾天又有了新的感想,寫這些移風易俗的詩本質是孟子所說:“吾善養浩然正氣!”

    浩然正氣啊,這好像比詩和遠方還好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往屆生跨專業考研,想考211和985高校,有哪些專業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