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穩哥幸福獵手
-
2 # 自強成功
深圳育智融合兒童康復中心老師認為:能語言交流的孩子,遊戲療法、繪畫療法、音樂療法、沙盤療法都可以起作用,這些方法主要是透過激發孩子心靈內部健康的部分起作用,自我療愈,不需要治療師太多言語干預。
如果是不能語言交流的孩子,需要準備彩筆、白紙、橡皮泥、多種玩具等做工具。
電話26418900
-
3 # 謝耀德
孩子,生下來就是一張白紙。如果孩子有了情緒,那肯定是父母為她造成的!
所以說,孩子的情緒做父母的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
那麼,怎樣才能很好的管理好孩子的情緒呢?
首先,要幫助孩子識別壞情緒,並幫助孩子找到解決或控制的方法。
我家剛滿2歲的二寶,最近中了抖音的毒。每當她耍抖音的時候,很容易不知道碰到什麼地方就找不到抖音的播放畫面了。然後就大聲的哭。每當這時候我就會慢慢走過去,說找不到了,就自己再找找,如果實在找不到就找爸爸媽媽幫忙,哭是不解決問題的。不信你再大聲哭一會兒,看看手機裡會不會再演。
跟二寶說了幾次以後,現在我明顯看到了她的變化,雖然有時候還有播放畫面消失的時候,但二寶卻不再用哭來解決問題了。現在,都是找我或她媽媽重新給她找出來。
其次,要告訴孩子時常換位思考。
大寶每次回家,都會常常對著媽媽說,哪個老師太嚴了,一點都不喜歡他的課云云。這時,我都會告訴孩子,假如你作為老師,你是希望你的學生成績優秀好呢還是差勁好。無疑我得到的是肯定的回答。既然得到肯定的回答,我就會會說,這麼多孩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如果老師不嚴厲一點,你們會有幾個聽進去的?要知道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只是每個老師的做事方法不同罷了,而做為學生,要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即使老師有什麼做的過火的事情,也要明白老師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大家,這樣,你的心裡就會平靜下來了。到了初三,再沒聽到大寶回來抱怨說哪個老師太嚴的問題。
第三,如果孩子明明知道做錯了事情而不去改正或認錯,那必須對孩子進行嚴厲的批評,直到孩子認錯或改正為止。
你的堅決的態度,會讓孩子知道做錯事情的嚴重後果,會讓他產生敬畏之心,讓他知道有些底線不能夠去觸碰。
如果此時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那麼肯定會助長孩子無所謂的心理,那麼他的情緒也會悄悄起了變化。
總之,要想幫助孩子管理好情緒,要把功夫下在平時。對孩子的一些行為的表現細節進行梳理和引導,使她向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
4 # 兒童哲學啟蒙
十六世紀的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留給我們一句名言——
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這句話就像一個魔咒,初看並不怎麼特別,但是仔細琢磨之後,卻又意味深長,對映著我們思考自己、認識這個世界的秘密。
對此,你或許心存疑慮,但倘若你嘗試著將這句話反過來說,或許就會有不一樣的發現——
你也如一面鏡子:(世界)對你皺眉視之,你也皺眉看它;(世界)對你頷首以笑,你也會笑著看它。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
望著窗外連綿不絕的陰雨,心中會生出“滯雨通宵又徹明,百憂如草雨中生”的感慨;在雨過天晴的城市中抬頭仰望湛藍的天空,則心生“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驚喜,充滿希望。
似乎,大自然在用這司空見慣的現象啟發我們——
你怎樣看待世界,世界就回饋給你怎樣的感受;
世界怎樣對待你,你也會回饋給世界怎樣的感受;
你總是與這個世界相偎相依,情愫難了。
當我們把這種哲學視界代入我們的現實,面對那個還在襁褓之中的嬰兒,你忽然會意識到——
你不就是他的世界嗎!
你是他的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他也是你的一面鏡子:當他皺眉看你,它也皺眉看你;當他笑著對你,你也笑著對他。
重要的是,你所帶給他的這一切,將決定未來他會採取哪種態度來擁抱的這個世界。
因為,你的愛,你的行為,你的情緒,……,以及你那些看似不經意的行為,正在改變和塑造著這個嬰兒。
事實確是如此嗎?
“進化論”的鼻祖達爾文認為,人的一切都是自然選擇與進化的結果,人的情感情緒也不例外。
後來,科學家在人的體內找出了情緒所對應的“神經處理系統”。
換句話說,人類所共有的基本情緒都來自於相對應的神經元和神經系統,讓人外化出普遍而固定的表情和表現形式,如悲傷、快樂、恐懼、憤怒等等。
據此,上個世紀美國傑出的心理學家保羅•艾克曼逆向思考,提出——
改變或控制面部表情,則會“啟動”特定神經元的活動,引發特定的情緒。
在後來的實驗中,保羅•艾克曼證實了當受試者“啟動”相應表情並保持一段時間時,其體溫、心跳等生理指標均會發生變化。
保羅•艾克曼由此認為,情緒可以決定表情,表情也可以影響情緒。
通常我們認為情緒決定表情,其實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相互決定對方。
根據保羅•艾克曼的這一發現,更進一步來說——
環境可以透過影響我們的生理反應,塑造我們神經系統的活動和習慣。
明白了這一道理的父母,可能再也不會把孩子不愛笑、不愛說歸結為“天生”。相反,你完全可以透過改變自己的點滴行為,塑造和養育出一個樂觀的孩子。
因為,你給孩子創造的養育環境,決定著他們神經系統的活動和習慣。
事實還不止於此,除了情緒,還包括孩子的認知、興趣、能力等等都與這一機制有關——
環境給予的反饋,深刻地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趨勢。
例如,當孩子不停地問你“這是為什麼”、“那是為什麼”時,你的選擇至關重要——
是“一問就煩”,還是“不厭其煩”?
答案雖然不言而喻,但更重要的是,你已經意識到了這樣一個事實——
孩子意識世界的建構,或是精神世界富饒與否,都與你的選擇息息相關。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如果我們期望孩子和我們自己變得更好,僅僅擁有和依靠這樣一副身軀是遠遠不夠的,它還必須依賴於我們大腦和意識的進化。
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欣賞的微笑和鼓勵的眼神,傳遞給眼前這個小傢伙呢?
這將會喚醒未來他們擁抱這個世界的能力。
因為,無論對你還是對他們來說——
世界就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著對它,它也笑著看你。
-
5 # 育兒心科學
在我懷孩子的時候,就開始研讀各類的書籍,用以貯備足夠的知識來引導葡萄,我一直在思考,包括現在仍舊在問自己:葡萄長大後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目前為止,占主導地位的答案是:低頭看看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給寶寶“澆了多少水,施了多少肥”,這些是騙不了人的,所以可能父母所處的狀態將很大程度上決定孩子未來的可能性。
每次想到這,我都會督促自己,成為更好的家長,這樣才能在寶寶需要我的時候,給她更恰當的引導和幫助。
在我讀的眾多書籍中,有一本印象比較深刻的,那就是《培養高情商的孩子》,書的作者是約翰.戈特曼,他是20世紀最後25年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家。今天我將其中一些我認為很有用的觀點分享給大家。
書中是希望我們爭做“情緒管理訓練型的家長”。
什麼是情緒管理訓練型的家長?其實就是指能與孩子共享情緒,懂得管理情緒的家長,善於掌控自我,善於調節情緒,對生活中矛盾和事件引起的反應,能以積極的方式應對,及時緩解緊張的心理狀態。這種型別的家長就像運動教練,他們能夠教會孩子如何去應對生活中的艱難與坎坷。
當自己的孩子表現出憤怒、悲傷、以及恐懼等情緒時,他們不會置之不理,他們會把解決孩子的消極情緒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積極去應對,把孩子情緒化的瞬間當成教會孩子處理自己情緒的重要課程,多個這樣的瞬間積累,就能慢慢培養出一個如何正確處理自己情緒、感知他人情緒並正確應對的高情商的孩子。
不會正確管理孩子情緒的家長是什麼樣的?在約翰.戈特曼的研究中,一個5歲女孩的媽媽這樣說道:如果女兒傷心了,這就是她需要我陪伴的重要時刻,我會對女兒說,我想跟她談談,想知道她的感受。
女兒的爸爸認為,女兒傷心或者生氣時,也是最需要他的時刻,他覺得給女兒安慰會讓他感覺自己最像一個父親,而且這種感覺是與女兒相處的其他時刻所沒有的。“我需要在女兒身邊,告訴她一切都會好的,她能戰勝這個問題,甚至收穫更多”。
對於這樣的父母,人們往往用“溫暖”“積極”來形容他們,但並不是所有溫暖積極的家長都知道如何傳遞給兒女情商的真諦。事實上,不少溫暖而體貼的父母往往不能有效的處理孩子的消極情緒。這些家長可以分為以下三類:
1、忽視型家長:他們漠視、忽略或輕視孩子的消極情緒。
2、壓抑型家長:他們對孩子的消極情緒持批評的態度,經常會因為孩子表現出消極情緒而訓斥或懲罰孩子。
3、放任型家長:他們包容孩子的情緒,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但不能提供必要的指導,也不能給孩子的行為劃定界限。
為了向大家展示情緒管理訓練型的父母與上面3種父母的區別,我來舉個例子,假如葡萄不想去幼兒園,那麼我會有哪些應對方式呢?
1、如果我是忽視型的家長,我可能會告訴葡萄,她不想去幼兒園的想法是很不對的,離開家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根本不需要感到難過,我也會想辦法將孩子從消極的情緒中掙脫出來,比如用餅乾哄她,或者告訴她幼兒園的老師今天安排了一個非常好玩的遊戲。
2、如果我是一個壓抑型的家長,我可能會因為葡萄的不配合而責罵她,告訴葡萄媽媽已經煩透了她不聽話的行為,如果再不聽話,媽媽可是要揍人的。
3、如果我是一個放任型的家長,看到葡萄傷心、生氣,我可能會去擁抱她,和她一起共享情緒,告訴她不想去幼兒園這種想法沒有錯,我可能會建議:媽媽陪你玩10分鐘,然後你乖乖去學校。可是很有可能第二天早上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4、那麼,如果我是一個情緒管理訓練型的家長,我會怎麼做呢?我先開始會和放任型家長一樣,先跟葡萄進行共情,讓她知道,媽媽理解她為什麼難過,但接著還會給葡萄提供指導,告訴他如何應對自己並不想去學校的消極情緒,我們之間的對話可能會這樣進行:
媽媽:寶寶,趕快穿好衣服,我們該走了。
葡萄:不要,我不想去幼兒園。
媽媽:你不想去?為什麼呢?
葡萄:因為我想和你待在家裡。
媽媽:是這樣啊。
葡萄:是呀,我就想在家玩。
媽媽:媽媽知道你為什麼不想去,有好幾次,我也想和你一樣,待在家裡坐在沙發上一起玩,而不是趕著要出門,但是你知道嗎,我對辦公室的同事承諾過,我會在9點準時到的,我不想騙他們。
葡萄(開始哭了):可是我就是不想去。
媽媽:過來寶寶(把葡萄抱到自己腿上),媽媽很對不起,我們不能待在家裡,你一定很不高興是不是?
葡萄(點頭):是的。
媽媽:還有點失望?
葡萄:嗯
媽媽:我也很傷心! 我知道我們該怎麼辦了,想想這週六,我不用去上班,你不用去幼兒園,我們就能整天待在一起了,週六你想幹什麼呢?
葡萄:吃好吃的餅乾,看動畫片。
媽媽:不錯,那一定很好玩。還有呢?
葡萄:我能帶著我的腳踏車去公園裡玩嗎?
媽媽:我覺得可以。
葡萄:**(她的小夥伴)能跟我們一起嗎?
媽媽:可能吧,我得先問問她的爸爸媽媽,但是現在我們來不及了,得出發了,可以嗎?
葡萄:好的。
表面上看,情緒訓練型家長和忽視家長有相似之處,兩類都想引導孩子想一些除了留在家裡之外的事情,但兩者又有著很大的區別。作為前者,媽媽認同孩子難過的情緒,幫助她認清自己的這種不舒服的感受是什麼,允許她體會自己的情緒,在哭的時候陪在她身邊,從始至終媽媽沒有試圖把孩子從這種情緒中轉移出來,也沒訓孩子,相反他讓孩子知道媽媽尊重她的感受,並覺得她的願望是合情合理的。和放任型家長不同的是,情緒管理訓練型家長懂得給孩子劃定界限,她會讓孩子明白,媽媽會因為遲到而違背對同事們許下的承諾,接著媽媽又讓孩子知道,週六在後面等著,媽媽可以滿足她的願望。
所以重點來了,如何成為一位情緒管理訓練型家長?1、覺察孩子的情緒。
2、把情緒化的瞬間當做增進親密感、對孩子進行指導的好機會。
3、對孩子的情緒感同身受,傾聽孩子的聲音,認可孩子的情緒。
4、幫助孩子表達情緒,用言語給孩子的情緒貼上標籤,教孩子明白自己這種感受叫什麼。
5、劃清界限,指導孩子解決問題。
簡單的5步你覺得有用嗎?
這只是這本書精華的一小部分,其他感悟我會在後續的文章中和大家共同學習,請你持續關注哦~ -
6 # 宛若好時光
事實證明:
沒有什麼比“閱讀經典”更具有完善人生的魔力!
“閱讀經典”是直接、強大的生存方式之一,是身陷知識迭代大潮中鮮有的、可以幫助閱讀者安身立命的生存大法。
孩子們自幼會聽得兒歌、童話、故事。這種“聽得”的過程本身其實已經具有了“閱讀”的模式。成年朋友們的閱讀偏好、價值取向、生活經歷都會深刻地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
經典閱讀一點點地能給予孩子們的世界絕對是遙遠、夢幻、富有啟示的。
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可以無限次激發起孩子們對於未來世界的憧憬,孩子們可以憑藉經典的力量,盡情地展開想象的翅膀,天馬行空,暢意抵達創造了的、或還未創造出的世界。
其疆域之開闊,或年代之久遠,抑或是成年朋友們原本所不及的,同樣註定是“遙不可及”的!
話說大量的經典閱讀還能夠塑造孩子們樂觀、堅毅、自信的性格。
環顧四周,你會發現身邊的孩子們性格迥異,相去很大。
多愁善感者不少見;
易怒激憤者不少見;
不知所為者不少見;
怯弱鬱悶者不少見……
你急不得,打不得,怨不得
因為這些招術雖說是司空見慣的,但是,肯定沒效!
和孩子一起靜下心,多讀一些經典,孩子會慢慢地明白自己和自己、自己和他人、自己和生活、自己和團隊之間存在著豐富、生動的相處規則和相處方法。
孩子慢慢地習慣閱讀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地嘗試著和自己進行內心交流的過程。在這種正常、美好的閱讀過程中,孩子會本能地尋找到宣洩情緒的出口,平添一些自我處理事宜的經驗、方法,學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待任何無禮取鬧、或衝撞魯莽真的需要修正。
你會驚喜地發現:
孩子從閱讀中走出來時,會興奮地和你分享更多不同於同學的各種人物、不同家庭的各種生活、不同於學校的各種地方、不同於老師的各種行事策略……太多太多的發現都是“建構”,這類“建構”無不關乎著性格、心智、價值、視野。
只有經典閱讀能為願意閱讀經典的人開啟一個無形的視窗。向內,看清閱讀者本人的內心;向外,看清大千世相的百態。
如你所願——
透過經典的文字真的能打量世界。
-
7 # 心理於玲玲
▲兒童情緒管理與社會性培養
有個13歲的孩子在考試前總是出現焦慮、緊張、恐懼。他敘述了 前不久期末代數考試的情形,由於他沒有好好學習這門功課,當時特別 焦慮,他描述當時在考場的情景,考場是他們上很多次課的教室,但是 他說他什麼也看不到,當時只按照考號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來,盯著眼 前的一塊地板發呆,耳邊響起心臟“怦怦”的聲音,胸口一陣陣的緊張, 他快速的瀏覽下試題,感覺毫無希望,就這樣盯著試卷足足看了一個小 時,想象即將到來的可怕後果,大腦一片空白,在這一個小時內,他沒 有嘗試解答一道題,也沒有做白日夢,只是嚇傻了,一心等待痛苦的折 磨結束……
在1995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正式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並概括為認識自身的情緒、妥善管理情緒、 自我激勵、理解他人情緒、人際關係管理五個方面。如今,“情商開 發”已經非常流行,從幼兒、學齡兒童、青少年,甚至家庭、職場, 情商開發課備受歡迎。科學研究表明,青少年時期,尤其是兒童期是 培養情商最為關鍵的時期。由於這時期大腦發育最迅速,在這階段的 孩子若能在關鍵的神經迴路上得到持續經驗的塑造,透過學習、訓練 和有力的指導,就能形成良好的情緒習慣,甚至能改變孩子天生的性 格傾向。在我們的課程設定問卷調查中,發現期待開展兒童情緒管理 與情商開發類課程的比例達90.8%。由此可見,無論從科學研究的角 度還是從對大家課程設定的調查中,情商教育的開設都是勢在必行的。
在本門課程中,你會學到:
1.有關延遲滿足
2.有關同理心
3.與情商有關的心理特質
4.幼兒、學齡兒童、青少年的情緒情感特點
5.兒童情商培養要點
6.兒童獨立性與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方法
7.青少年自信心提升技巧
在這門課程中,家長和相關兒童領域的從業者,不僅可以學習到兒 童情緒管理與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方法、具體的培養技巧,也能幫助自 己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孩子一起提升情商。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
回覆列表
要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最重要的其實是首先讓孩子能夠正確的看待自己有情緒這件事,更通俗一點就是讓孩子能夠客觀的看待自己目前處於什麼樣的狀態、什麼樣的情緒,這件事情其實蠻不容易的,因為如果說情緒可以能夠客觀的描述、評價的話,這個情緒一旦加上自我這個標籤,就完全不一樣了,因為自己總會給自己找藉口,自己總有特殊的掛念和渴望。因此,如果想讓孩子能夠更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緒,首先就要讓孩子能夠客觀的識別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從自我抽離出來,以第三者的視角來看自己的情緒。家長應該多跟孩子討論情緒的話題,或者多提問,比如說“你現在的情緒怎樣?”,“我感覺你有點生氣!”,“快到期末考試了,這回讓你感到焦慮麼?”,“這種情緒會對你有什麼樣的影響呢?”。這其實是一種引導,引導孩子從這個角度開始思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