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777751262525

    課文主旨

      這篇課文節選自《莊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個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

      內容分析

      全文可分為兩層。

      第一層(“秋水時至”至“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寫黃河的壯闊和河伯的驕傲自滿。第一句寫黃河的壯闊。秋水氾濫,“百川灌河”,是何等的雄壯;“兩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是何等的開闊。第二句寫河伯的驕傲自滿。他暗暗地高興,“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個“天下”,一個“盡”,把河伯那躊躇滿志、飄飄然的神態描寫得淋漓盡致。兩句之間,用了一個“於是焉”,說明河伯是在這個時候,在這種情況下欣然自喜的,等到他見到大海時又會是另一番景象。

      第二層(“順流而東行”至“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寫河伯見到大海後自嘆不如。“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由第一層過渡到第二層。寫大海的廣闊只用“不見水端”四字,然而與黃河的“不辯牛馬”相比則不可同日而語。兩相對比,河伯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然後向海神若發出由衷的感嘆。這裡又用了一個“於是焉”與第一層呼應,情況不同,時間不同,認識也就不同了。河伯感嘆的那番話,是作自我批評。先引俗語“聞道百,以為莫己若”,批評自己“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狂妄自大;然後說自己曾經不相信“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批評自己的盲目自大,如果不是看到大海的寬廣,那自己的錯誤認識則永遠也得不到改正;最後,河伯認為自己的淺陋將長久地被大方之家所恥笑。

      寫作特點

      這篇文章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通篇都是設喻。在寫河神認識的前後變化時,用了對比的手法,如寫黃河與北海的壯闊,前者是“百川灌河”,“兩渚崖之間,不辯牛馬”;後者是“難窮”“不見水端”。寫河伯的認識,先前是“欣然自喜”,後來是“望洋向若而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防止色斑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