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全福202540981EU
-
2 # 本草行者17612170246
說之前先要問問自己懂不懂?經歷過沒有?如何解決的?
坐,要先知道坐是什麼!
土上面兩個人。席地而坐,哪裡來的兩個人?
一個人是肉身,另一個是神。坐的核心是覺察到自己的神,正所謂“精神內守”。這裡面是有方法的。用什麼去守練的就是什麼。意是陽中之陰,用意去守的,練的是意,最後練習出來的就是偏陰的。你們去看看所有的練習冥想的,時間長了都是冰涼的,眼睛空洞的,無神的。舉例圖片做對比
西派的修法裡面,一年來我所經歷的,從童子坐開胯開始,配合下丹田的收和放,整個過程不能夠用意去想的,去做就行,注意力關注身體的感受,身體傳遞出來的是什麼就是什麼。
第一個階段叫做內息,裡面包含“五氣朝元,金水相生,神息相依,息息相依,心腎相交……”。
第二個階段為體息。胸腔的呼吸和內息已經分開,互不干擾。本人也只在此階段,後面的尚未經歷。
第三個階段為踵息。
……
最後一個層次是胎息。
聽老師說驗證的標準是缸內水下49分鐘以上,並且水上面要有油珠子(沒有油珠子怎麼證明你不是閉氣還是胎息)。
寧可不修,也不修錯。耗損點兒錢財不重要,把這個身傷害了,造成不可修復性的傷害是很可惜的!
修,一定要明師帶!簡單來說就是跟健康的人修!
健康的標準可以用中醫來判定。
1,溫暖仁慈。
2,後天脾胃好。體現為地倉飽滿,鼻頭肉飽滿,嘴唇飽滿,嘴角自然微微上翹似危險。
3,先天足。腎藏先天一氣,腎氣足,耳朵要飽滿,沒有眼袋,七十歲八十歲都不能有。上眼袋腎陰虛,下眼袋腎陽虛。
4,心臟功能。心主神明,其華在面。就是蘋果肌。修為越高,心力越足,蘋果肌越飽滿。
跟健康的人學,才能夠健康!
以此為簡單中醫常識性判斷標準,是有真貨還是騙子騙子一目瞭然。
-
3 # 禹貢陽子有練功功法嗎?
如果有,請嚴格按功法的要求,對應自己的層次來練,且不可操之過急。
沒有的話,別守丹田,跟著你的氣走,逆腹式呼吸。跟氣一進一出的走。
走順了後,溝通內外,讓氣成迴圈,無始無終,迴圈往復。
意念,守靜、守恆、守不動如山。切記,
泰山崩而不驚,
金玉滿堂而不喜。
-
4 # 無玄24984697
推磨,再好的方法都不是速成捷徑。就是一點一點積累出來的,方法只是個鋪助,實在是推磨都沒一點效果,那就放棄吧
-
5 # 我真的不是歌神
我在這方面特別有經驗,可以說研究的比較透徹了。
辦法有很多,簡單的也有,複雜的也有,但是他們的核心就是要增加抵抗雜念的能力。
怎麼增加這種能力呢,比較簡單的有兩類辦法。
第一類辦法,心理暗示法。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數息、意守、唸佛,凡是比較正宗完整的方法,都要求一旦生成了雜念就要從頭開始。
這麼做是為了給你一個暗示,雜念的生成,讓我做了白用功,我又要重新開始,雜念是一個很不好的東西,我不要再有雜念。
第二類辦法,轉移注意力法。
其實在第一類辦法裡那些方法,也有一些轉移注意力的功能。
80%的人的注意力在同一時間裡,只能集中到一件事情上面。大家用第二類方法之時,一定要有規律的動起來。
為什麼要有規律的動起來呢?
因為規律的存在,就是為了告訴你下一步該做什麼了。下面我以一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我現在正在練習的基礎氣功,要求在走路之時,把注意力集中在腳上面。
開始之時,我往往都會走一段路,注意力就開始分散轉移到其它的地方。後來,當我無意中按照某種規律節奏去走路之時,竟然大大的延長了注意力集中的時間。
這是兩類方法,第一類方法屬靜,第二類方法屬動。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從這兩類方法裡面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
在這裡,我要提醒大家一句。這是兩類方法,不是兩個方法,每一類方法裡面都可以分出無數個方法。一定要根據自己的環境、狀態、性格來選擇適合自己的。
-
6 # 靜心隨緣30
試試出入息觀,方法是數呼吸,從一數到一百,再回頭從一開始數,一到九前面加零,如01。這樣全部是二位數。呼和吸分別數二位數中一位。
-
7 # 中老年保健雜誌
靜坐的時候心猿意馬,較難意守丹田,這就是還沒有做好調心。
調心是靜坐中最主要的一環。具體說來方法很多。
一是意守法。把意念守持在身體特定部位,或體外特定的景物上,以一念代萬念。最常用的是意守丹田。不要過分用力,要似守非守,逐漸進入靜的狀態。否則,過分用力反會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反而容易出偏。
二是默唸法。可以默唸一個句子,也可以從1數到10。抱病的人,也可以念“消炎,止痛,痊癒”等。
三是觀想法。就是觀想身體的某個部位,比如,觀想眉心,觀想丹田。也可以觀想病灶,觀想能量向病灶彙集,觀想病灶在好轉,在痊癒。還可以觀想遠處景物。
調心,誰都會遇到兩個難題----散亂和昏沉。因此,我們需要練就兩套功夫。
首先,是練就平息散亂的功夫。
靜坐首先遇到的一個麻煩,就是散亂。所謂散亂,就是心裡有妄想與雜念,意念不專。沒靜坐的時候,也沒覺得有什麼雜念,好像心裡挺安靜似的。可是,一想靜坐讓心靜下來,反而感到心更不靜了,總是雜念紛飛,心猿意馬。
如何平息散亂呢?
一是默唸一個句子 防止散亂的最好辦法,就是心無雜念地默唸一個句子,或者是從1數到10,要念得至誠懇切。
二是手不能動 上座結好手印後,手就不能動了。因為手動,一定會散亂。所以,應避免這裡抓抓那裡撓撓,努力做到手不動。只要手不動,頭動,身子動,都不會有多大影響。這樣用功久了,自然就能平息散亂了。
三是善待雜念 這裡說的善待雜念,就是不對抗雜念。靜坐的時候很難說沒有雜念。如果雜念來了,不迎不拒,只是靜靜地觀照,雜念也就慢慢地停止了。這叫“念起不隨既無念”。
其次,是練就平息昏沉的功夫。
靜坐遇到的另一個麻煩,就是昏沉。所謂昏沉,就是精神提不起來,昏昏沉沉。有時候,我們練習靜坐,好容易不再散亂了,好容易讓心安靜下來了,一不留神卻又陷入昏沉,昏昏欲睡了,甚至鼾聲響起了。
如何平息昏沉呢?
一是提起信願 精神提不起來,最重要的原因,是對靜坐沒有很強的信願。每個靜坐者,都應該深信靜坐給自身帶來的好處顯現出來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每次上座重新將信願提起來,內心對未來充滿希望,就能使昏沉減少。
二是微睜雙眼 感到昏沉不好平息時,可以微微睜開雙眼,讓光從眼睛照進來。這個方法有助於平息昏沉。
三是調整姿勢 為了避免昏沉,時常直直腰,時常正正頭。到什麼程度呢?脖子後面碰到自己的衣領為度。發覺身子向左歪或右歪,也要趕緊正起來。
四是補足睡眠 調理好睡眠,是靜坐容易進入狀態的必要條件。如果睡眠不足,就容易昏沉。所以,如果昏沉是因為太缺覺,那就不要勉強靜坐,乾脆先躺下來,安安靜靜睡上一覺,補足睡眠。然後再靜坐,自然不再昏沉。
——追隨您的心聲 提供專業回答——
-
8 # 能量加持
這種情況不單單在打坐時候出現,也會在讀經書時出現,即使不信佛教,也可以找本經書試讀一下,一定也會出現心猿意馬的狀態。靜不下心是因為人體場受到負能量影響,虛空中遍佈擾人心智的負能量場,俗稱,魔能量場,魔能量透過"貪、嗔、痴、慢、疑",侵入人體場。靜坐目的是為了清除這些負能量。當自身的能量還不能壓制住這些負能量的反彈,就會出現心猿意馬現象。解決方法之一是利用叢集打坐效應,特別是身邊有能量場強的人一起打坐,效果尤其明顯。叢集打坐效應,英文"one giant mind",實際就是,眾人拾柴火焰高,在一個區域產生能量場共振,合力驅魔,達到個人短期難以修煉到的層次。
-
9 # 靜中乾坤大
練功人分兩類人,一類是初學練功者,一類是練功歷史較長的人。對初學練功者來說,在相當長一段日子裡,練功難以入靜,這是很正常的。但練功有挺長時間了,還每每煉功時難以入靜。就得全方面分析查詢原因了。道家氣功有個練功的方法叫悔過遷善法,此法門是在練功之前,將自己一天的所做所為徹底回憶一遍,如果有什麼錯誤的言行,一定要深刻懺悔,並保證今後絕不犯相同的錯誤。只要每天練功之前堅持練悔過遷善法,認真悔過,並且在日常生活中,能積德行善。肯定對練功入靜會有很大幫助。練功要活煉,忌死煉。想過入靜關,練功之人可以在練功時,可以進入自己事先編好的一種意境之中去修練,蘭天白雲、碧蘭碧蘭的大海等等,只要個人喜歡的美好景物,都可以進行觀想與意守,如此對練功入靜會有一定的幫助。如果你修練的功法需要意守下丹田,你·又很喜歡蓮花。你就可以在練功時意想小腹中有一朵潔淨的白色蓮花,吸氣,腹中的蓮花在慢慢地盛開,呼氣,蓮花花瓣慢慢地合攏。吸氣時小腹慢慢鼓起,呼氣時小腹漸漸凹陷。如此意念呼吸高度協調地練功,我想你應該可以刻服入靜難這一問題的。僅僅提一點小小初建議,不知正確與否,供參考。
-
10 # 易數一說
靜下來心猿意馬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雜念,這是正常現象,首先要搞清楚一個問題,靜坐練習的不是不讓雜念出現,這是壓抑不住的,就像大禹治水一樣,採取順勢疏導的方法處理要好一些,關鍵是不要和雜念過不去,可以去觀察它的來去,由它來去,不能來硬的,這就和忘記一件事情一樣,刻意去忘恰好相反起了加強記憶的作用。
所以,靜坐的時候只管放鬆自己,以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去內觀自己和隨時出現的念頭,守丹田只需不忘,不能死守,觀察它的存在即可。另外,當雜念來臨時如果實在無法放下,可以睜開眼睛看一眼,然後重新意守丹田。
說意守不是很準確,意照丹田才更貼切一些,這個“照”字知易行難,萬緣放下,多練習慢慢就掌握了,一起精進呀
-
11 # 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實修打坐要拜觀音為師,常隨觀音學習圓通法,入耳根修行,學習觀音教的不生雜念的方法。一般可以聽念聲,不用力提速,輕柔快速流暢相續不絕,輕柔是不用力的意思,用速度來相續不絕,避免打妄念與昏沉瞌睡。
回覆列表
靜坐,重在一個靜字,其實在靜前還有就是松,這個松不是鬆垮垮的像沒有骨頭一樣的松,而是一種放鬆,全身性的放鬆。
放鬆有兩種,一種腦袋先停思考任何問題與事,將意念放在全身,讓全身慢的鬆下來,如果真是不會,就想象成自己勞累一天後躺在溫水中那種四肢百骸通透的感覺。
第二種,配合呼吸,綿綿若存,在這裡呼吸就要有這種狀態不能猛吸,要將空氣緩緩的吸入,同時要體會全身毛孔像花骨朵一樣收縮,將空氣中的各種能量吸到體內。
呼氣的時,要體會毛孔像花骨朵一樣張開,每一次一吸轉到一呼時中間要有所停頓,同樣撥出轉吸入時也是。
另外借得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強吸猛吸,那樣,別說入靜了。連放鬆都難,最後靜坐近個把小時。身體累不說還沒精神,那就違背了靜坐的初衷。
上面說的入靜方法一種為觀想法,第二種以呼吸配合觀想。
現在說說第三種,放任自流,當你攪動一桶水時,你會發現無論你用什麼方法,水都只會越攪越晃盪的厲害,相反你不管它,要不多久就平靜了。
不過這裡要注意的是,放任自流不代你就真的讓它亂想,而是不加念頭,比如靜坐時你在想明早吃什麼,想好吃油條,馬上又想中午去哪玩,那這樣就沒完沒了了。
應該是想完吃油條,就到這裡為止,不繼續想這個問題也不加另外的問題。
第四種,意守一處,似守非守,若既若離,用功不用力,你可以守守丹由,可以守手,守腳,守病灶,理論上可以守任何地方,但不建議守頭部,意守頭部剛學的容易出問題。
似守非守,用功不力也值得注意,意守時不要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意守的部位這樣就是死守了,用通俗講這是九分睡一分醒是那種朦朦朧朧中的感覺。
用功不用力,就要用到前面的放鬆,你不能意念一守著這一塊,就將肌肉崩的緊緊的那還怎麼入靜。以一分注意力守著要意守的這一塊,慢慢慢讓它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