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秋水篇
1、本文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學問是無止境的,在客觀上:因為宇宙是無窮大的,人在宇宙中顯得很渺小,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出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它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
2、文章一開頭,作者用“秋水時至……不辯牛馬”寥寥二十二個字,就把漲水時那種洶湧澎湃、氣象萬千而又浩淼無邊的壯闊景象毫不費力地描繪了出來,給讀者以不盡的吟味。文章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寫黃河,則浩浩蕩蕩,奔騰澎湃,氣魄雄偉;寫北海,則渺茫空曠,無邊無際,意境開闊;寫河神,則有喜有嘆,逼真傳神,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具有強烈的文學色彩。
3、這篇文章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通篇都是設喻而這些比喻又是透過奔放新奇的想象和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抒寫出來的。莊子把一切自然事物、神話傳說都具體化、人格化。河伯這一神話傳說中的神便被莊子任意驅使為其觀點服務:先讓河伯因受環境和習見習聞的限制而自傲,然後讓河伯從小圈子裡跳出來,看到了大海而對自己以前的自滿羞愧不已。莊子正是透過這個寓言,表達了自己對自然、人生的思考和認識,並使文章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4、巧妙運用對比手法
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使得優劣得以辨明,正謬得以彰顯,主題得以突出。文中運用了多種對比,現分述如下:
1、兩次所見情形之比
第一次所見,是河伯在自己的領域之內的所見,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涘渚涯之間,不辯牛馬”,此景是何等雄壯!但當他來到大海邊,見到的卻是“不見水端”的廣闊。一個是“不辯牛馬”,一個是“不見水端”,兩者孰廣孰闊,自不待言。
2、兩次兩次所見後的感受之比
有所見必有所感。第一次,河伯在見到自己的領地之後,“於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個“天下”,一個“盡”字,把河伯那種躊躇滿志、飄飄然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第二次,河伯見到大海後,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與不足,向海神發出了由衷的感嘆:“‘以為莫若己者’,我之謂也。”為自己的孤陋寡聞感嘆,為大海的廣闊無垠感嘆。一個是“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個是“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前為驕傲自滿,後為虛心認錯,甘拜下風,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兩次所見後的動作神態之比
第一次,河伯的神態為“欣然自喜”,第二次則為“望洋向若而嘆”,這一“喜”一“嘆”鮮明地表現出了河伯兩次所見後的不同神態。“喜”所表現的是河伯志得意滿的神態,“嘆”表現的則是河伯在正視自己的不足之後的羞愧佩服的神態。
所見後的動作也形成鮮明對比。第一次所見後,河伯是“順流而東行”,第二次見後,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順”一“旋”表現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順”字反映連河伯“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那種春風得意之情,而“旋”字則表現河伯改變了認識,掉轉頭來重新審視自己。
4、兩種做法所產生的結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結果將“見笑於大方之家”,自高自大會使人產生錯誤的認識,導致錯誤的做法,甚至導致他人的恥笑、鄙視。而第二次所見所體現的是河伯虛心認錯的態度,知恥的精神風貌,這使河伯在認識上達到了一種昇華,實現了從無知到有知的轉化。做法不同,結果也必然不同。正確的做法帶來的是收穫,錯誤的做法帶給人的是失誤。
《莊子?秋水篇
1、本文以河神見海神為喻,說明學問是無止境的,在客觀上:因為宇宙是無窮大的,人在宇宙中顯得很渺小,人的見識有限,經過比較,就會顯出不足,如果驕傲自滿,就難免貽笑大方。它體現了莊子的哲學思想。
2、文章一開頭,作者用“秋水時至……不辯牛馬”寥寥二十二個字,就把漲水時那種洶湧澎湃、氣象萬千而又浩淼無邊的壯闊景象毫不費力地描繪了出來,給讀者以不盡的吟味。文章的形象寫得十分生動,寫黃河,則浩浩蕩蕩,奔騰澎湃,氣魄雄偉;寫北海,則渺茫空曠,無邊無際,意境開闊;寫河神,則有喜有嘆,逼真傳神,使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具有強烈的文學色彩。
3、這篇文章用河神見海神的寓言故事說明哲理,通篇都是設喻而這些比喻又是透過奔放新奇的想象和濃厚的浪漫主義情調抒寫出來的。莊子把一切自然事物、神話傳說都具體化、人格化。河伯這一神話傳說中的神便被莊子任意驅使為其觀點服務:先讓河伯因受環境和習見習聞的限制而自傲,然後讓河伯從小圈子裡跳出來,看到了大海而對自己以前的自滿羞愧不已。莊子正是透過這個寓言,表達了自己對自然、人生的思考和認識,並使文章生動形象,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4、巧妙運用對比手法
對比手法的巧妙運用,使得優劣得以辨明,正謬得以彰顯,主題得以突出。文中運用了多種對比,現分述如下:
1、兩次所見情形之比
第一次所見,是河伯在自己的領域之內的所見,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涘渚涯之間,不辯牛馬”,此景是何等雄壯!但當他來到大海邊,見到的卻是“不見水端”的廣闊。一個是“不辯牛馬”,一個是“不見水端”,兩者孰廣孰闊,自不待言。
2、兩次兩次所見後的感受之比
有所見必有所感。第一次,河伯在見到自己的領地之後,“於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個“天下”,一個“盡”字,把河伯那種躊躇滿志、飄飄然的神態刻畫得淋漓盡致。第二次,河伯見到大海後,認識到了自己的渺小與不足,向海神發出了由衷的感嘆:“‘以為莫若己者’,我之謂也。”為自己的孤陋寡聞感嘆,為大海的廣闊無垠感嘆。一個是“天下之美為盡在己”,一個是“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前為驕傲自滿,後為虛心認錯,甘拜下風,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3、兩次所見後的動作神態之比
第一次,河伯的神態為“欣然自喜”,第二次則為“望洋向若而嘆”,這一“喜”一“嘆”鮮明地表現出了河伯兩次所見後的不同神態。“喜”所表現的是河伯志得意滿的神態,“嘆”表現的則是河伯在正視自己的不足之後的羞愧佩服的神態。
所見後的動作也形成鮮明對比。第一次所見後,河伯是“順流而東行”,第二次見後,河伯是“旋其面目”。一“順”一“旋”表現出了人物不同的心情。“順”字反映連河伯“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的那種春風得意之情,而“旋”字則表現河伯改變了認識,掉轉頭來重新審視自己。
4、兩種做法所產生的結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高自大,結果將“見笑於大方之家”,自高自大會使人產生錯誤的認識,導致錯誤的做法,甚至導致他人的恥笑、鄙視。而第二次所見所體現的是河伯虛心認錯的態度,知恥的精神風貌,這使河伯在認識上達到了一種昇華,實現了從無知到有知的轉化。做法不同,結果也必然不同。正確的做法帶來的是收穫,錯誤的做法帶給人的是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