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石佛山下小醫生

    很多人可能都有這樣的經歷,健康體檢後被告知存在頸動脈斑塊,或者因為高血壓或者糖尿病就診,醫生給查了一個頸動脈超聲,發現存在頸動脈斑塊。查出頸動脈斑塊,我想很多人都想知道這樣幾個問題:斑塊大不大?嚴不嚴重?要怎麼辦?

    先介紹一下頸動脈斑塊頸動脈斑塊,顧名思義是長在頸動脈處的斑塊,與長在身體其他動脈的斑塊原理是一樣的,只是地方不一樣。比如長在心臟冠狀動脈,叫做冠狀動脈斑塊。人體的頸動脈位於頸部,是左右對稱的。先是頸總動脈,然後分為頸內動脈頸外動脈。其中頸內動脈的作用是給大腦提供血液,我們大腦2/3的血液都是透過頸內動脈運輸的。頸動脈斑塊並不少見,《中國國家腦卒中預防專案》對中國31個省,共84880名大於40歲人群的頸動脈超聲進行調查結果顯示:頸動脈斑塊的患病率在13.9%左右。有些地方性的調查頸動脈斑塊的患病率更高,比如北京曾經做過一個調查,檢查了1600多名50歲以上的人,結果頸動脈斑塊的檢出率在49%。頸動脈斑塊的危害

    頸動脈斑塊最嚴重的後果就是出現腦梗死,頸動脈斑塊一旦破裂,會導致血栓的形成,血栓脫落,堵塞到某一根腦血管,就會形成腦梗死。研究表明,所有的腦梗死裡面和頸動脈斑塊有關的佔30%左右。

    研究表明,對於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患者,狹窄70%-79%的患者,腦梗死風險為19%;狹窄程度80%-99%的患者,腦梗死風險33%。而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患者,當狹窄>75%,每年腦梗死風險5%左右。

    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指的是之前6個月內有過一過性黑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和頸動脈狹窄同側的腦梗死(比如右側頸動脈狹窄出現右側腦梗死)。

    無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指的是沒有以上這些情況。比如有些人會頭暈、輕度的頭痛,這些都不算有症狀。

    頸動脈斑塊嚴不嚴重,如何看頸動脈超聲報告?

    頸動脈位置比較淺,頸動脈超聲就可以看到斑塊,因此,檢查起來也很方便。拿到頸動脈超聲報告,可以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頸動脈內中膜厚度

    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可以用來預測心血管風險,正常情況,頸動脈內中膜厚度在1毫米以下。研究表明,厚度每增加0.1毫米,腦梗死的風險增加13%-18%,心肌梗死的風險增10%-15%。

    超聲沒有報告頸動脈內中膜增厚,也沒有報告存在斑塊,那說明血管挺好的。超聲報告頸動脈內中膜增厚,但是沒有報告存在斑塊,那說明斑塊目前還沒有產生,但是已經快要形成了。超聲報告頸動脈內中膜增厚,同時報告了存在斑塊。

    2、斑塊的大小

    如果存在斑塊,超聲上通常會彙報斑塊的位置,是在頸總動脈、還是頸內動脈,或者在分叉處。其次還會報告斑塊的大小,超聲報告上常常用「長度mm X厚度mm」表示。比如7.5mm×1.9mm,就說明斑塊長度在7.5毫米,厚度在1.9毫米。斑塊的厚度跟動脈狹窄程度有關,更關注一些。透過超聲是可以測量出斑塊狹窄的,但是我見過很多超聲報告,都是沒有狹窄程度這一項。可能是因為狹窄還不嚴重,所以沒必要測量。但是我們可以自己大致的估計一下。頸內動脈的內徑在5-6毫米左右,狹窄程度=厚度/頸動脈內徑就可以了。如果斑塊厚度在2.0毫米的話,狹窄大概在30%-40%左右。當然很粗略的估計,畢竟每個人頸動脈內徑可能使有差異的。

    3、看斑塊穩定不穩定

    斑塊穩定斑塊還是不穩定斑塊,是最被關注的,因為穩定斑塊比較安全,相反不穩定斑塊就坑導致腦梗的發生。但是斑塊穩定不穩定不太好講,除了斑塊本身客觀因素決定外,還跟患者因素有關。所以超聲上也不會明說,斑塊是穩定斑塊還是不穩定斑塊。

    超聲會報告是低迴聲斑塊、等回聲斑塊或者高回聲斑塊。低迴聲斑塊是軟斑塊,通常不穩定,腦梗死的風險比較高。高回聲斑塊,說明斑塊內含有鈣化成分,屬於硬斑,相對穩定,腦梗死風險也小。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硬斑塊是裡面鈣化比較多,但是如果鈣化位置不對,在斑塊表面,分佈也不均勻,這種硬斑塊也不一定就是穩定的斑塊。另外,上面說了,斑塊穩不穩定除了和斑塊本身有關之外,還涉及到患者本身。比如患者血壓控制的不好,血壓波動明顯,斑塊也比較容易破。發現頸動脈斑塊怎麼辦?

    一、頸動脈內膜增厚階段

    上面說了,如果只是頸動脈內膜增厚,還沒有斑塊的形成。這個階段就要小心了,說明斑塊已經快要長了。這種情況下,可以先不吃藥,進行生活方式干預,並對危險因素進行干預,比如吸菸的戒菸,有高血壓、糖尿病的好好治療等。並且每年查1次。

    二、頸動脈斑塊形成

    頸動脈斑塊已經形成的,根據狹窄程度,嚴重程度,可以分成藥物保守治療,以及手術治療。

    1、手術治療

    症狀性頸動脈狹窄,且無創檢查頸動脈狹窄度≥70%或血管造影發現狹窄超過50%,建議進行手術治療。(超聲、CT成像(CTA)、磁共振成像(MRA))

    2、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包括藥物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預,危險因素的干預這些方面。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主要是他汀類藥物,包括阿託伐他汀以及瑞舒伐他汀,這兩種是最好的。有研究證實是可以使斑塊逆轉的。臨床上,也可以看到,有些患者服用他汀半年後,斑塊消失了。有些醫生不建議一發現斑塊,就服用他汀類藥物。認為要斑塊大一些再吃藥。有症狀的還要服用阿司匹林。

    危險因素的干預:

    斑塊的危險因素都是差不多的,比如吸菸的要戒菸,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的要及時的治療。肥胖的要減肥,喝酒比較多的,要限制飲酒等。

    生活方式干預:

    生活方式干預是治療的基礎,要堅持。主要包括飲食、運動、作息等方面。

    在飲食方面,要做到低鹽、低脂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作息方面:按時睡覺,不要熬夜。堅持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總結:頸動脈斑塊7.5×1.9,應該並不算很大,狹窄程度不是很嚴重。建議服用他汀類藥物,並且半年後複查頸動脈超聲。另外,要進行危險因素以及生活方式的干預。另外,服用他汀類藥物需要進行轉氨酶、CK的監測。

    我是堅持醫學科普的陳大夫,對我回答滿意的,請給我點贊和關注。你的支援,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

  • 2 # 小荷醫典

    頸動脈斑塊7.5×1.9算大嗎

    頸動脈斑塊7.5×1.9毫米算大,屬於較為嚴重的情況。

    內膜厚度大於1.2mm為斑塊形成,而斑塊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狹窄程度及斑塊的性質。頸動脈斑塊由頸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在中老年人多見,其危害主要包括狹窄導致的腦供血不足和斑塊破裂脫落導致的栓塞。其症狀可表現為頭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肢體運動感覺異常等。

    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發現頸動脈的內膜增厚,當內膜厚度超過1.2mm考慮斑塊形成,斑塊導致血管腔內狹窄率可分為輕、中、重度。其中需要對不穩定斑塊等引起注意,此類斑塊有機會脫落導致腦卒中。頸動脈狹窄>80%存在手術指徵。有頸動脈斑塊不一定有頸動脈狹窄,頸動脈狹窄患者應積極評估,目前頸動脈斑塊和頸動脈狹窄主要治療包括藥物保守治療,手術治療及介入治療。

    本內容由北京安貞醫院 心血管內科 主任醫師 李敏稽核

    點這裡,檢視醫生回答詳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有沒有為將來要做什麼工作感到迷茫過?你是怎麼度過那段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