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荔荔子英語

    不同國家的人剛開始的時候肯定也是這樣慢慢熟悉對方的語言,並加以總結,並告知後人,然後我們才有了各種的翻譯.按照中國基督教史研究專家顧長聲的說法,《聖經》在中國的翻譯最早可推至唐朝(618-907)。公元635年,有國外傳教士抵達當時中國的首都西安傳教譯經,並有一部份《聖經》譯本出版與流傳,但並非全譯,譯本也已失傳。

    就我個人而且,我也認為最早是由進入中國的西方傳教士和其他外華人學習了中文,再將他們本國的知識和生活用語翻譯過來的,只是現在很多譯法已經不為我們所用而已。

    另外就是中國近代對外派遣很多留學生,他們到了西方,就像新生兒童學習一門新語言一樣學習了英語,然後十九世紀中葉,五口通商的結果使廣州成為華人從實用角度開始學習英語的最早地方。當時在廣州出現了一本英語教科書,叫做《鬼話》(Devil’s Talk)

    其實,這部旨在教華人學習英語的課本不過是一種粗淺的、用漢語注音的英語詞彙入門書。例如:把today注為“土地”,把man注為“曼”。1884年上海的點石齋石印了一本可以被稱之為最早的英語900句的會話書,書名叫《無師自通英語錄》這部書突破了《鬼話》只以單詞為核心的編排方式,而代之以譯成漢語的英文句子為核心。當然,它仍採用漢語的字詞來標註英文的讀音。

    還有一個原因是可以追溯到元或者以前,就有中國的商人去海外,逐漸的也就產生了移民

    語言永遠都只是工具,當你在國外呆久了你就會了當地的語言,而你的親戚在中國,你自然而然就會用進行雙語的翻譯溝通但是如果是正規的話,中國最早的外語學校,是成立與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同文館”.它培養出嚴復、汪鳳藻等一批翻譯人才,還編譯了一些外語辭典和外語文法書籍.

    祝生活愉快

  • 2 # 九微札記

    漢語和英語之間最早的翻譯,民間和學界各有不同。

    【民間】

    近代上海有些人被稱為“露天通事”,是早期天然的“翻譯官”。

    1887年,葛元煦在《滬遊雜記》中寫到:“洋船水物登岸,人地生疏。有曾習西語無業之人,沿江守候,跟隨指引。遇有買賣則代論價值,於中取利。因衣多露肘,無室無家,故以‘露天通事’名之。”

    當時是光緒年間,閉關鎖國的大清朝已經在上海等地開啟國門。西方人在當地生活或開展經濟活動,有交流的需要,就產生了這樣一類人。他們外語水平也沒有多高,借住手勢和簡單的詞語,勉強能夠溝通,成為當時的翻譯、導遊。他們經濟水平不高,社會地位不高,手肘等磨損部位的衣服經常是破的,當地人起了個“露天通事”的綽號。

    從這些“露天通事”的翻譯經驗,我們可以看出,所謂“翻譯”就是在兩種語言需要溝通的時候,自然產生的,最初並不能準確交流,多用手勢,在溝透過程中進一步學習對方語言,完善“翻譯”。

    【官方和學界】

    其實,中國翻譯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禮記·王制》提到“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周禮》中的“象胥”,就是四方譯官之總稱。

    從漢代開始,佛經逐漸傳入中國,佛經譯者在“譯”字前加“翻”,成為“翻譯”一詞。自漢至宋代,一千多年間,翻譯逐漸成熟,晉代道安提出了“五失本、三不易”的主張。而在佛經方面翻譯水平最高的就是唐玄奘了。

    明代末期,西學東漸,翻譯工作更活躍起來。但此時翻譯的方向已完全改變,不再是印度的佛經,而是歐洲的天文、幾何、醫學等方面的典籍,中國翻譯史已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清末,西方列強用炮火打開了中國大門,西方文化對中國文化產生劇烈沖劑。救亡圖存的有識之士從翻譯著手,嚴復《天演論》之類的翻譯書籍層出不窮。西方文字經過日本翻譯,中國學者又從日文翻譯成中文。隨著中國學生留學,學英文的人越來越多,才漸漸有了直譯英文的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低血糖的高中女生建議採用輕斷食的減肥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