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渾噩噩”相同意思的詞:糊里糊塗、混混沌沌、昏頭昏腦
【詞目】 渾渾噩噩
【拼音】 hún hún è è
【解釋】
1、渾渾,渾厚質樸貌;噩噩,嚴肅正大貌。後連用謂淳樸。
2、形容無知無識,糊里糊塗。
3、形容一片模糊的景象、狀態。
4、迷迷糊糊,虛軟無力。
【出處】
1,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2,明·胡應麟《詩藪·內編》第三卷:“兩京歌謠,便自渾渾噩噩,無跡可尋。”
3,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四卷:“藍鹿洲先生作《餓鄉記》雲:‘忽氣象頓寬,別有天地,山茫茫,水淼淼,人渾渾噩噩。’”
4,清·鄭燮《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而春秋已前,皆若渾渾噩噩,蕩蕩平平,殊甚可笑也。”
5,茅盾《一個女性》:“他自己在十六七歲時渾渾噩噩的,所以覺得十六歲的女孩子便那麼練達人情世故,不是‘壽相’。”
6,孫中山《心裡建設(孫文學說)》第五章:“三代以前,人類混混噩噩,不識不知。”
【色彩】貶義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 糊里糊塗、混混沌沌、昏頭昏腦 。
“渾渾噩噩”相同意思的詞:糊里糊塗、混混沌沌、昏頭昏腦
【詞目】 渾渾噩噩
【拼音】 hún hún è è
【解釋】
1、渾渾,渾厚質樸貌;噩噩,嚴肅正大貌。後連用謂淳樸。
2、形容無知無識,糊里糊塗。
3、形容一片模糊的景象、狀態。
4、迷迷糊糊,虛軟無力。
【出處】
1,漢·揚雄《法言·問神》:“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
2,明·胡應麟《詩藪·內編》第三卷:“兩京歌謠,便自渾渾噩噩,無跡可尋。”
3,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第四卷:“藍鹿洲先生作《餓鄉記》雲:‘忽氣象頓寬,別有天地,山茫茫,水淼淼,人渾渾噩噩。’”
4,清·鄭燮《範縣署中寄舍弟墨第三書》:“而春秋已前,皆若渾渾噩噩,蕩蕩平平,殊甚可笑也。”
5,茅盾《一個女性》:“他自己在十六七歲時渾渾噩噩的,所以覺得十六歲的女孩子便那麼練達人情世故,不是‘壽相’。”
6,孫中山《心裡建設(孫文學說)》第五章:“三代以前,人類混混噩噩,不識不知。”
【色彩】貶義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
【近義詞】 糊里糊塗、混混沌沌、昏頭昏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