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陀飛輪330

    因為現在造新能源車最容易融到資金。也就是容易圈錢。

    所以現在樂視格力蘋果百度小米恆大……還有很多阿貓阿狗八竿子打不著的公司都在造車。

    就這麼簡單。超過100字的答案都不用看了。

  • 2 # 艾澤尼亞不需要眼淚

    雖然人們還不知道細節,也不知道小米何時會給出公告,但似乎很多人都相信,小米一定會造車。那麼我們就來分析下,為什麼小米一定要造車。why?

    第一個原因,消費佈局的需求。

    為什麼最近汽車,尤其是電動車市場風生水起,因為很少有人將乘用車當成生產工具,如果說貨車,我們認為是謀生的工具,但乘用車,就是一個大的消費。

    這裡不僅是買車的費用,還有過路費,油費,保養費,配件費,保險費,停車費,可以說帶動一連串的消費。而現在的汽車市場的趨勢,是年輕人可能5到6年就會消費一次。

    小米雖然已經做了米家,打造了手機+AIoT的雙戰略,但對於極大的消費市場,汽車市場,卻是缺席的。因此,佈局汽車,電動車,也是小米佈局消費市場、搶佔消費趨勢的需求。

    第二個原因,年輕人喜歡汽車。

    最近幾年,城市化興起,城市一圈圈外擴,打造環城公路,年輕人也積極買車,開車上下班,週末出去玩。如果買不起35萬的特斯拉Model Y,那就買3.5萬的五菱宏光,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態度,買來“在路上”就是了。

    現在,越來越多人喜歡具有私密性的乘車空間,城市也配合其節奏,造更寬敞的道路。這樣的情況下,汽車消費還會更為旺盛。

    第三個原因,手機已到天花板。

    據中國信通院表示,2020年1-12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累計3.08億部,同比下降20.8%。

    雖然2021年1月有所增長,但肯定是沒有過去的輝煌了。同樣,IoT裝置雖然是個新興市場的,但主要大件依然是電視、冰箱、空調等裝置,而這些裝置已經開始陸續升級,與網路連線。IoT裝置與白電、黑電、電腦的融合,讓整個競爭從增量競爭又變成了存量競爭,又從藍海變成了紅海。可以想見,企業需要更大的市場來發展。

    第四個原因,汽車製造產業鏈完備。

    國內在經過多年發展後,具備多個汽車製造產業鏈區域,比如長春、北京、重慶、武漢、廣州、深圳、上海等,對於一個新品牌來說,造車已經不像過去那麼難如登天了。比如理想,蔚來,小鵬,都有與之合作的造車企業,比如江淮汽車。

    而雖然是江淮製造的,但人們並不懷疑這是一輛蔚來汽車,這就是人們在瞭解產業,瞭解產品後做出的理性判斷。這麼寬鬆的環境,小米不造車就說不過去了。

    第五個原因,小米正處於上升期。

    目前的小米,股價上漲,手機出貨量上漲,小米之家遍地開花,處於全面上升的時期。在不缺使用者,不缺品牌,不缺資金,不缺代工企業的情況下,小米不造車,可能不僅會讓投資人失望,使用者失望,也會讓自己失望。

    而且,電動車越來越呈現出一些手機特質,十幾個攝像頭,鐳射雷達,十幾個喇叭,更多螢幕,這些不都是手機常談到的嗎?

    現在商場中,除了手機專賣店,小米之家這種數碼專賣店外,還有蔚來、吉利、小鵬、威馬等汽車的店面,汽車已經出現在消費市場的最前沿,甚至引導時尚。有一輛好車,不僅是一次消費,也意味著未來5-8年的一種生活方式,人們難以拒絕的生活方式。

    小米不加入?怎麼可能。

  • 3 # Seattle531

    除了小米還有其他的科技公司、網際網路公司都在合資或者投資進行造車,這歸結於近幾年城市社會發展的邏輯。第一是因為趨勢:汽車是消耗品但是又成為大多家庭的必需品,所以大佬些們很看好汽車;第二是因為環境,這就是很顯然的原因了。

  • 4 # 良一九九一

    現在這個市場正是最熱門、風口的存在,小米想進來分一杯羹不難理解,市場的攪局者,從消費者角度講挺好的,拉拉價格下來。年輕人第一輛電動車。從汽車行業講就是“不講武德”

  • 5 # 你打不過我的灬

    小米在群眾之間有很好的基礎,用極客精神做產品,用網際網路模式幹掉中間環節,還有雷軍極富魅力幽默有料的老闆。

    作為小米集團,其上市以來,其一直保持的低利潤的口號,使得其股票並沒有像其他網際網路巨頭市盈值那麼高,相對而言,瑞銀持續看空小米,過年前一週將評級從中性下調至沽售,目標價22港元,對網際網路業務盈利判斷有下行分線,而主營又對手機業務期望過高,而其他相關業務的潛在盈利貢獻有限,同時美國的投資禁令將於3月21日生效,或又是利寡。

    結合美國的禁令,榮耀的獨立,其在2020年打了翻身仗的手機業務又遇到剎車,可見小米集團,必須要找到可以持續增長的領域。

    放眼全行業,適合網際網路基因的最熱的領域,莫過於新能源汽車+汽車新四化。

    新能源行業早已是最大的風口,總量千億級的資本,爭奪萬億級的藍海市場。

    而雷軍作為順為資本的創始合夥人和董事長,必定很熟悉他們投資過的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在去年順為資本的許達來直言不諱的認為電動汽車領域在未來十年中,將會產生市值至少千億美金的公司。

    傳出這樣的訊息和小米的及時闢謠,絕不是空穴來風,讓我們拭目以待。

  • 6 # 做一條有思想的鹹魚

    現在新能源行業正處於風口之上,誰如果能夠迅速出圈,那就可能成為第二個特斯拉,甚至超過他,所以現在很多大佬都開始準備進入這個行業

  • 7 # 單眼皮老王

    小米為什麼要造車?

    雷軍在昨天小米新品釋出會的最後,宣佈了一個重磅訊息,小米將10年投資100以美金,進入電動汽車領域,並且是獨資的形式正式開始了小米造車之路。

    那小米為什麼要造車?

    我是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也就是外部環境和小米自身的發展。

    外部環境。現在新能源汽車絕對是國內最熱的賽道之一,除了國內的傳統車企統統加碼電動汽車以外,各個網際網路公式也是紛紛入場,阿里、騰訊、京東和華為紛紛入局。在這種情況下面,小米怎能錯過了這個“風口”。小米自身發展。小米現在手機市場的發展很快,現在的市場份額已經是全球第三,但是小米的股價卻一直不是那麼的理想,處於這個角度,小米為了提升自己的市值,進入電動汽車領域,絕對是一個提升股價的好辦法,事實證明確實如此,今天小米的股價已經升了不少。另外現在的電動汽車更像是一個移動的終端裝置,小米有手機的基礎,切入電動汽車領域顯得是非常正常。小結

    進入電動汽車領域,既是機會,也是挑戰,就看小米後面的進展了。

  • 8 # 國寧律師

    雷軍搞新能源汽車有一個其他人沒有的優勢就是對產業鏈的整合,一樣的產品別人能壓縮到90塊,雷軍就能壓縮到80。雖然肯定是貼牌汽車,但成本低,而且使用習慣貼近華人。人民需要什麼車,五菱就造什麼車。五菱的貢獻在於讓人民有車開。小米要扮演的歷史角色就是把友商所謂的高階電動車的遮羞布扯下來。至於PPT造車不會在蹦躂下去了

  • 9 # 馬暘克思

    小米在3月30日釋出通告,宣佈將在未來十年時間,投入100億美元進入智慧電動車行業。這也更符合小米的集團效率,在今天最熱的科技領域小米絕對不會缺席。

    凡是一個大的專案開始執行,都是量變到質變。小米集團扛把子雷軍早在2013年就開始對汽車行業開始關注,並在近期持續幾個月進行了密集的深度調研,最終確定了進入風險巨大的智慧汽車行業。

    那麼雷軍為什麼要開始進軍汽車行業?如何去降低風險順利造車?未來小米汽車將是一個怎麼樣的存在?

    雷軍為什麼進軍汽車行業?

    小米集團在釋出通告後,雷軍在第一時間接受了央視財經頻道《第一時間》的專訪。親自帶隊汽車子公司CEO的雷軍表示,自己從2013年開始已經悄悄投資了接近十家汽車行業的配套公司,在這個行業重新開始創業也是雷軍人生中最後一次啟動重要的新徵程。

    沒有一個身處戰場的將軍會打無把握的仗,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基於各種深入調查研究以及前期的投資,雷軍對這個行業有了深刻的認識。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小米的產業鏈裡不能缺少智慧汽車的加入。

    未來如何去平穩低風險的造車:

    雖然小米管理層深度而廣泛的調研已經完成,但是未來還需要有很多工作要做。通告後第一步就是如何規劃,這個時間需要接近一年的時間,並且在未來三年造車的過程中會起一個好名字。我想如果叫大米的情況應該不會出現,三年時間還比較遙遠,會在最終敲定。

    製造汽車離不開晶片,小米集團也投資了相關的產業,在未來晶片市場會越來越缺貨,價格也會越來越高,所以對比小米集團已經提前做好了佈局。

    小米汽車在未來前景如何:

    小米汽車概念圖

    隨著恆大加入與馬斯克的特斯拉的穩定發展,以及其它汽車企業進軍智慧汽車行業,競爭會越來越激烈越來越血腥。有資金有準備並不表示一定會成功。不過對於中國的科技企業領軍人物雷軍來說,他將會是至今唯一一個可以和馬斯克抗衡的。

    智慧汽車在未來離不開智慧導航,而雷軍也投入了相關的衛星發射公司銀河航天,並且已經成功發射了低軌通訊衛星,已經在這個行業有了巨大的門檻優勢。在未來一個好的汽車名字,充足的資金以及完整的汽車產業鏈已經形成。個人還是非常看好雷軍的小米集團汽車的未來。

    中國科技在逆境中有雷軍這樣砥礪前行,不斷冒險的企業家是幸運的。

    最後我只想說兩個字:祝福!

  • 10 # 快樂遊者1

    小米手機在當今時代比較成功,有很多粉絲,讓小米品牌乜家喻戶曉,資本也願意追捧小米這種科技企業。強勢品牌有了,管理經驗和團隊也有了,錢也有了,如是就能象微信和支付寶樣跑馬圈地搞擴張了,進軍汽車行業也就能理解了,資本上贏者都想通吃嘛!格力董明珠還想造過手機呢,不過小米汽車如能否象小米手機一樣成功就很難講了。

  • 11 # 西瓜客

    這有啥難以理解的?自己原來的費率只是幹膩了,或者說幹不下去了,或者說看不到希望了,就藉此來改變生產其他的東西轉移別人的視線,照樣貸款照樣花錢玩玩而已,說不定哪天還造火箭呢,你管得著嗎?

  • 12 # 朔風長歌

    再回答小米為什麼要造車的問題之前先要闡述三個概念。

    第一,跨界打劫。

    何為跨界打劫,看下康師傅的例子就知道,眾所周知泡麵的核心在於方便,對於很多上班族或者宅男宅女其實是必備的,很多年來一直以為擊敗康師傅的也只能是令麥郎等等各種各樣的泡麵而各家泡麵企業重點防範也在於此,但美團等外面的出現給人上了一課,兩者不在同一行業缺給了相當的打擊,為什麼嘞?其實很簡單,泡麵有得外賣也有而且更多更好,方面沒有的外賣也有,被打得毫無還手之力,連應對方法都沒有,這已經不是加量加品種可以解決得了,基本上慢慢等死。這就是跨界打劫,也可以說是降維打擊,

    第二,生態鏈閉環。

    什麼叫生態鏈閉環勒?你看看自己手機上的APP就知道了,基本上每個APP都想包含吃喝玩樂花,如果一個APP做不到,那麼結盟也是一個選擇,如果缺失了其中一環那麼就相當於留下了一個破綻,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想做到這點,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壟斷。

    第三,風口。

    中國在2020年,進口的石油佔比總量高達百分之七一,這遠遠超過了能源警戒線,新能源領域的推出已經成為必然,從去年開始一直在加大對這一領域的支援,固然電動汽車有諸多毛病,那也必須克服,這事關國運只能死磕,中國的市場受政策的影響極大,而新能源汽車總佔比不到整個汽車市場的百分之四,所以中國會在未來加速進入這個擁有萬億極規模的市場,在這風口之下誰不心動?

    電動車的發展方向註定不僅僅只是車那麼簡單,晶片,資料處理器等等手機上有得,車上也會有,電動車將會是一個超級平臺,包含諸多領域比如家電,這就可以對比泡麵和外賣一樣的局勢了,不是願不願意而是必須如此,誰也不願錯失未來。

    試想一下,現在做電動車,有政策支援高融資率,還能得個口碑為什麼不做勒?

    看看隔壁恆大都不一個行業,做電動車都融資了260億,股票暴漲了千億,還拿下了幾十塊地,還好好的賺了一波口碑,何樂而不為。

  • 13 # 千尋位置行業應用

    先來回顧一下雷軍在2010年創辦小米時的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

    而當時間來到2020年,小米財報顯示小米智慧手機業務實現收入1522億元,同比增長24.6%。2020年第四季度,智慧手機收入426億元,同比增長38.4%。根據Canalys的統計,2020年第四季度,小米全球智慧手機出貨量位居第三名,市佔率為12.1%,在全球前五大智慧手機廠商中同比增速最快。

    智慧手機收入佔比小米集團營收超六成,仍佔據著小米業務的主力。這是優點,卻也是軟肋。

    在全球手機市場逐漸趨向飽和,增長逐漸見頂的背景下,手機未來的想象空間有限,小米也需要找到一個更大的“風口”。

    而智慧汽車無疑是雷軍口中的下一個風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三十的人了,是繼續工作,還是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