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唐·王貞白。出自《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首句“讀書不覺已春深”,言自己專心讀書,不知不覺中春天又快過完了。“春深”猶言春末、晚春。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讀書入神,每天都過得緊張而充實,全然忘記了時間。春天快過完了,是詩人不經意中猛然發現的。這一發現令詩人甚感意外,頗多感慨。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許多知識要學,時間總不夠用似的。次句寫詩人的感悟。“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指極短的時間,這裡以金子喻光陰,謂時間寶貴,應該珍惜。這是詩人由第一句敘事自然引發出來的感悟,也是詩人給後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來一直勉勵人們,特別是讀書人珍惜時間、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三、四句敘事,補敘自己發覺“春深”,是因為“道人來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開玩笑。道人修禪養性是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的了,而詩人需要道人來“引笑”,才肯放鬆一下,休息片刻,可見詩人讀書之專心致志,非同尋常。王貞白的文學成就:王貞白著有《靈溪集》7卷行世,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中國文學家大詞典》(上海書店)和《江西曆代文學藝術家大全》(江西人民出版社)等人物辭書均有條目介紹。據傳《靈溪集》收王貞白自選的詩作300篇以及文、王貞白七絕詩《白鹿洞二首》賦、自序等。惜因年久散逸,《全唐詩》中僅存王貞白詩1卷計73首(包括“補遺”),今《全唐詩外編》據《文苑英華》、《唐詩品彙》、《永樂大典》等書籍增補12首及散句若干,此外據廣豐縣橫山鎮山頭村王姓宗譜《三求王氏宗譜》所載,也另有10餘者散逸之作,共計有近100首詩傳世。王貞白的詩在唐末聲名遠揚,其文學地位在歷代均獲很高評價。宋人潘若同的《郡閣雅言》說:“貞白,唐末大播詩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傳》稱王貞白“學歷精贍,篤志於詩,清潤典雅,呼吸間兩獲科甲,自致於青雲之上,文介可知矣”。五代人孟賓於在《碧雲集序》中把王貞白與同時期的著名詩人鄭谷並稱。而在唐代當時,與王貞白同時代的王定保(公元 870— 954)也在《唐摭言》中評價說:“然如王貞白、張蠙詩……,皆臻前輩閫閾(達到前輩的水平)者也”,將王貞白置於張蠙諸人之前。由此顯見王貞白在唐末詩壇上的地位與影響。王貞白平生作詩很多,亦頗自負。他的《寄鄭谷》詩道:“五百首新詩,緘封寄與誰?只憑夫子鑑,不要俗人知!火鼠重燒布,冰吞乍吐絲。直須天上手,裁作領中披。”鄭谷在王貞白登第後不久去世,唐末時聲名蓋蕊,王貞白作為晚輩自然視其為偶像。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同時期詩人,在王貞白看來則都是一些“俗人”,甚至沒有品評鄭詩的資格。王貞白年紀輕輕就已如此自許,倘若在詩壇上沒有一定的聲譽,當不至於如此狂妄。同時,“新詩五百首”也說明了他詩的數量之多,證實了他平生的確“篤志於詩”。王貞白傳世不多的詩中頗多佳作。譬如以寫景而論,其詩筆致清婉,清俊自得,每有獨到之處。“虹截半江雨,風逐大澤雲”(《雨後登庾樓》),描寫江湖氣象,視覺開闊,意境高遠。“邊聲動白草,曉色入枯河”(《從軍行》),描寫疆場景色,有聲有色,蒼涼壯闊,其意境比之岑參的“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有過之而無不及。參考資料來源:
作者是唐·王貞白。出自《白鹿洞二首》:“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首句“讀書不覺已春深”,言自己專心讀書,不知不覺中春天又快過完了。“春深”猶言春末、晚春。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詩人讀書入神,每天都過得緊張而充實,全然忘記了時間。春天快過完了,是詩人不經意中猛然發現的。這一發現令詩人甚感意外,頗多感慨。他覺得光陰過得太快了,許多知識要學,時間總不夠用似的。次句寫詩人的感悟。“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陰,指極短的時間,這裡以金子喻光陰,謂時間寶貴,應該珍惜。這是詩人由第一句敘事自然引發出來的感悟,也是詩人給後人留下的不朽格言,千百年來一直勉勵人們,特別是讀書人珍惜時間、注重知識積累,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三、四句敘事,補敘自己發覺“春深”,是因為“道人來引笑”。“道人”指白鹿洞的道人。“引笑”指逗笑,開玩笑。道人修禪養性是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的了,而詩人需要道人來“引笑”,才肯放鬆一下,休息片刻,可見詩人讀書之專心致志,非同尋常。王貞白的文學成就:王貞白著有《靈溪集》7卷行世,是唐代的著名詩人,《中國文學家大詞典》(上海書店)和《江西曆代文學藝術家大全》(江西人民出版社)等人物辭書均有條目介紹。據傳《靈溪集》收王貞白自選的詩作300篇以及文、王貞白七絕詩《白鹿洞二首》賦、自序等。惜因年久散逸,《全唐詩》中僅存王貞白詩1卷計73首(包括“補遺”),今《全唐詩外編》據《文苑英華》、《唐詩品彙》、《永樂大典》等書籍增補12首及散句若干,此外據廣豐縣橫山鎮山頭村王姓宗譜《三求王氏宗譜》所載,也另有10餘者散逸之作,共計有近100首詩傳世。王貞白的詩在唐末聲名遠揚,其文學地位在歷代均獲很高評價。宋人潘若同的《郡閣雅言》說:“貞白,唐末大播詩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傳》稱王貞白“學歷精贍,篤志於詩,清潤典雅,呼吸間兩獲科甲,自致於青雲之上,文介可知矣”。五代人孟賓於在《碧雲集序》中把王貞白與同時期的著名詩人鄭谷並稱。而在唐代當時,與王貞白同時代的王定保(公元 870— 954)也在《唐摭言》中評價說:“然如王貞白、張蠙詩……,皆臻前輩閫閾(達到前輩的水平)者也”,將王貞白置於張蠙諸人之前。由此顯見王貞白在唐末詩壇上的地位與影響。王貞白平生作詩很多,亦頗自負。他的《寄鄭谷》詩道:“五百首新詩,緘封寄與誰?只憑夫子鑑,不要俗人知!火鼠重燒布,冰吞乍吐絲。直須天上手,裁作領中披。”鄭谷在王貞白登第後不久去世,唐末時聲名蓋蕊,王貞白作為晚輩自然視其為偶像。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同時期詩人,在王貞白看來則都是一些“俗人”,甚至沒有品評鄭詩的資格。王貞白年紀輕輕就已如此自許,倘若在詩壇上沒有一定的聲譽,當不至於如此狂妄。同時,“新詩五百首”也說明了他詩的數量之多,證實了他平生的確“篤志於詩”。王貞白傳世不多的詩中頗多佳作。譬如以寫景而論,其詩筆致清婉,清俊自得,每有獨到之處。“虹截半江雨,風逐大澤雲”(《雨後登庾樓》),描寫江湖氣象,視覺開闊,意境高遠。“邊聲動白草,曉色入枯河”(《從軍行》),描寫疆場景色,有聲有色,蒼涼壯闊,其意境比之岑參的“長風吹白茅,野火燒枯桑”有過之而無不及。參考資料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