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是人造革——真的皮
-
2 # 擼串兒小魔頭
我不是完全否定一見鍾情怦然心動,我只是覺得這個機率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是很大。放在前面那題的前後關係裡,就是一個25歲加的女孩子,那麼多年還沒有方向,這不說周圍沒有絕對優秀的人,那起碼互相沒看上的機率很大吧。對我來說,談戀愛就和打遊戲一樣,這一上手爆到寶的機率雖然不能說沒有,但大部分人,都是從老老實實刷經驗開始比較穩妥,不是說見個男人就考慮和他愛的死去活來了,但吃幾頓飯,互相交流下不足為外人道也的輕鬆幼稚的話題,度過幾個美好的晚上或者下午,就算最後沒有在一起,也是一段美好且有意義的人生經歷,什麼才是對的人,也會在這些交往中慢慢地顯現的更清晰。
那麼說到這題的題主,我仍然是這麼建議的。給自己多點機會,不要老抓著第一感覺不放。對的人,就是合適的人,而合適不合適,不是一眼看出來的,而是慢慢交往,慢慢摸索,慢慢領悟的。我們要學會欣賞一本書,一副畫,一首好曲子,甚至我們的氣質要壓住一個大牌,都需要反覆嘗試,思量,領悟,學習,那麼憑什麼說,我們要學會欣賞一個對的異性,只給幾分鐘就可以下決定了?
操之過急,一步登天,永遠是戀愛裡的大忌,也是做任何事情的大忌。
而且我順便吐槽下微博上瘋轉的某些語錄,比如,那個對的人啊,是你想捻也捻不掉揍也揍不跑的人,那些真愛啊,是你隨便怎麼樣都會不離不棄的存在——你知道這些“真愛”語錄抓住了人的什麼觀念麼?好逸惡勞的觀念。培養了一個個公主病,國王病的青年,好像一個哪怕沒有獨立的經濟能力和人格,哪怕性格在差,哪怕慾望在強也不懂控制的人,只要有真愛這個魔法,一切都解決啦。你們不喜歡我,不是我性格有問題,不是我需要努力,不是我要變的更好,而是……你們不夠真愛。
別開玩笑了,天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如果我們把愛情比作一件藝術品,我們要做其中的大師,那麼真正的愛情需要1%的靈感和99%的努力,對,你會說1%的靈感沒有你做不了好作品,但我記得知乎上也有一句名言,大部分時候我們努力的程度,壓根就沒到拼天賦的時候。
任何一個大師,哪怕沒有任何靈感,他們也會每天全神貫注於鍛鍊技藝裡好幾個小時。那麼想尋找真愛的人們呢?何必又太早對別人下定義而放棄進一步發展的機會呢,只要看起來不討厭的男人,只要有機會,那麼就多吃幾次飯,多聯絡聯絡,多對他笑笑,多逗他說說話,多用體諒和寬容的善意去接近一個人,多用淡定和豁達的心態控制事態發展的節奏。
一般來說,讓一個人從形象大使打回本人的形象,基本需要三四個月的時間,我就假設從來不空窗一個人交往三四個月,那一年也就兩三個而已啊,花幾年時間,認識十來個形形色色的異性,慢慢知道什麼才是對的人,這對今後的生活把握也是受益無窮的。要知道,不是找到那個對的人,然後事情就一直對下去了,對的人是一顆樹,自己的眼光,脾氣,對他的態度,對自己的態度是一盆水,什麼時候灌溉,怎麼灌溉,那又是另一個話題了,而且這些私密的話題,外人還大幫幫不了,乘年輕早早加油,早早學習,拿起,放下,瞭解試錯也是找對的一部分,培養自己輸的起也贏的起的心態,沒什麼不好的。
一顆樹在一片樹林裡,與其站在邊緣幻想或者問別人這顆樹的樣子,不如進去走走吧。
回覆列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一下:什麼叫“對的人”?為什麼得要是“遇上”?
現在的社會是個忙碌的社會,也是個浮誇的社會,90後人均欠費12萬,普通人過分的預支著未來,好讓自己過得如想象中的那樣光鮮,再去吸引另一份想象中的靚麗…
什麼叫“對的人”?是對你好?又是怎樣一種好法?大小節日買花送禮發紅包?節假病旅全照看?
什麼叫“遇上”?中彩票一樣撿著個迷戀者?拐個彎撞上個高富帥?還是逛個街就有人撲上來要聯絡方式???
我對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相當的反感,因為說出這個問題的潛意識就是——怎樣不勞而獲得個完美物件?
“怎樣做才能找到一位鐘意的且相配的伴侶”,我覺得這個才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應該考慮的,重點是“怎樣做”、“找到”、“鐘意的”、“相配的”、“伴侶”。
在這個浮誇的社會中,人經常被花花綠綠的事物迷住雙眼,被扭曲的人性“教導”出扭曲的三觀,導致好逸惡勞的思想到處傳播,導致圖個新鮮的渣男渣女遍地都是。而“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不扳正思想,聚在一塊兒的就註定是所謂的“不合適”的,因為相互之間只會拖累,無法共同進步!試想,無法創造更多,只能互相消耗的兩個人,長久的在一起,會有好結果嗎?扳正觀念,是找到理想伴侶的第一步。
其次,伴侶是“找”到的,不是撞天婚得來的。對於女方來說,請你想想,什麼樣的男人會迫切需要一個女人?會迫切的跟不認識的女人去認識?答案很明顯——被雄性荷爾蒙激發了原始本能,卻無處得以釋放,或者以獵奇與謀利等心理,帶功利性目的去認識女性的男人。他們迫切的需要女人,尤其是“傻女人”。剩下的以正常結交或者結伴為目的的男人數量是有限的,且他們有自己的原則,不是“來者不拒”。對男方來說,同理。所以,你們覺得自己真的運氣很好,可以不用去“找”就能遇上個“合適的人”嗎?帶著自己的原則與非功利的目的去結交周圍優質的人,結果會比干坐著好很多。
再者,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合適”,只有“相配”、“相知”、“相惜”:“相配”決定了外界(人力、物質)是否會阻撓你們成為一對;“相知”決定了你們是否能相互理解;“相惜”決定了你們是否會拆珍惜,共同度過憂喜的人生旅途。不要老想著找著一個跟自己特別默契的人,那種機率在這個忙工作、忙生活的時代無異於中彩票的頭獎。相互接觸,相互認同,相互改變,這才是共同前行的凝聚力,不靠外在因素,僅考內心的力量就能抵擋外界的侵蝕。
最後,記得相互尊重,Ta是你的“伴侶”,跟你有同等的人權,既然選擇跟Ta在一起了,就請為自己和Ta的感情、身體、未來負責。
最後的最後,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寫了半天,手打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