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君不見,看朱成碧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倘若你從未讀過此詩,要你猜一猜此詩出自哪位佳人的筆下?多數人怕是會想到李清照這樣天生哀怨憂思纏綿的女子吧!但其實這首《如意娘》出自一代女帝武則天。
首句“看朱成碧思紛紛”出自梁王僧孺詩“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夜愁示諸賓》的典故。
一來表明自己相思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五色不辨。二來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見花紅褪盡,枝頭只剩下綠葉。三來借喻自己隻身獨處,花紅葉綠不能相扶。
看朱成碧後來成為唐宋人常用成語。李白詩:“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柳亭詩話》載:李白的《長相思》一詩中有“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之句,據說李白的夫人看了這首詩,對他說:“君不聞武后詩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李白聽了後“爽然若失”。
後來有“劌目鉥心、掐擢胃腎”之稱的孟郊又寫出了“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這樣語出驚人的句子。
看朱成碧又可作看碧成朱,宋代辛棄疾詞雲:“倚欄看碧成朱,等閒褪了香袍粉。”
“憔悴支離為憶君”一句直抒胸臆。從外表寫入內心,盡言思婦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這兩行詩輾轉寫的是悽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緒的流向較為單一。
接下來,筆鋒一轉,打破一二句的和絃,“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意謂: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而流淚,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李白的《長相思》寫“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去明鏡前”與此句構思相似。
豆蔻之年的她入了宮,被封了才人,太宗皇帝賜號武媚。當她的雙腳踏入宮門,石榴裙被風吹得翩躚而舞,或許從那一刻她便知曉她的一生將勢必與李氏王朝休慼相關,但她不知道的是她將成為漫長曆史長河裡的一顆璀璨明星。
她匍匐在地上,偷偷抬頭看著她的夫君,那個在玄武門之變中笑到最後的男人,那個開啟了“貞觀之治”的男人,那個被少數民族稱之為“天可汗”的男人。
是的,她愛慕他,但她也明白那種愛慕不是女子對男子的那種深情。
那時的她畢竟年幼,總不過要調皮貪玩一些。那一日,春光旖旎,她心情也極為舒朗,於是她帶著丫鬟前往御花園玩耍嬉戲。
那日的桃花開的極為絢爛,明媚了她的十四歲的心。
她想起那首甚是喜歡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只是,她一入宮門深似海,她再也無法得到那種年少時夢寐的粗茶淡飯,相夫教子的生活了!
她想著擷兩枝桃花置於屋裡的花瓶中,給一下自己寒冷的寢宮添一抹春意,也給自己的心上添一抹暖意。
於是她不顧丫鬟的阻止爬上桃樹,折了幾枝桃花枝,歡喜著笑出聲來。
而此時太子李治恰好路過此地,聽得這樣純粹爽朗的笑聲,他一時痴了。
忽的,她望見更高處有一枝開得更為明豔的花枝,於是右腳向上踩了一步,卻一不小心腳滑了一下,整個人從桃花枝的間隙中摔落下來。
他忙得上前接住了他,四目相對,天地間的萬物彷彿都無所有了,只剩下他和她而已。懷裡的女子,燦若春華,皎若秋月,秋水淡眉,清風玉肌。
或許那一刻他便深刻地明白:她是他逃不過的劫,躲不過的難,她是那一朵他命中註定的罌粟花,一輩子註定將他蠱惑致死。
而此時她內心是歡喜而悲哀的,歡喜的是她遇見了那個觸碰到她內心深處那根弦的男子,悲哀的是使君有妻,羅敷有夫,並且他們同樣身處在這高高的城牆之中,無力自渡,又如何渡他人?
後來,他總是故意的假裝邂逅她,而她也只是禮貌地回禮,處處躲避。
而後太宗駕崩,她入了感業寺為尼。寺廟裡的生活清貧孤苦,又加之老尼的處處為難,她倍感世態炎涼。
在一個又一個冷月無聲的夜裡,她一次又一次地想起那個曾讓身處深宮裡的她感到溫暖的男子……於是她提筆寫下這樣一首《如意娘》。
他終究是看到了,終究是來尋她了。當無數次出現在她夢裡的檀郎正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她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哀慟與欣喜?
她死後自己的墓碑上並沒有刻下任何墓誌銘,我想她希望歷史記住的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一個因思念情郎而哭泣將石榴裙染的淚跡斑斑的平凡女子,而非一代女帝?
思君不見,看朱成碧
《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
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
倘若你從未讀過此詩,要你猜一猜此詩出自哪位佳人的筆下?多數人怕是會想到李清照這樣天生哀怨憂思纏綿的女子吧!但其實這首《如意娘》出自一代女帝武則天。
首句“看朱成碧思紛紛”出自梁王僧孺詩“誰知心眼亂,看朱忽成碧”(《夜愁示諸賓》的典故。
一來表明自己相思過度,以致魂不守舍,恍惚迷離中竟將紅色看成綠色,五色不辨。二來暗指美好春光的流逝,眼見花紅褪盡,枝頭只剩下綠葉。三來借喻自己隻身獨處,花紅葉綠不能相扶。
看朱成碧後來成為唐宋人常用成語。李白詩:“催弦拂柱與君飲,看朱成碧顏始紅。”《柳亭詩話》載:李白的《長相思》一詩中有“昔日橫波目,今成流淚泉。不信妾腸斷,歸來看取明鏡前”之句,據說李白的夫人看了這首詩,對他說:“君不聞武后詩乎?‘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李白聽了後“爽然若失”。
後來有“劌目鉥心、掐擢胃腎”之稱的孟郊又寫出了“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這樣語出驚人的句子。
看朱成碧又可作看碧成朱,宋代辛棄疾詞雲:“倚欄看碧成朱,等閒褪了香袍粉。”
“憔悴支離為憶君”一句直抒胸臆。從外表寫入內心,盡言思婦的瘦弱不支和心力交瘁。至此,這兩行詩輾轉寫的是悽切,是寂寞,是深深地哀怨。情緒的流向較為單一。
接下來,筆鋒一轉,打破一二句的和絃,“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意謂:如果你不相信我近來因思念你而流淚,那就開箱看看我石榴裙上的斑斑淚痕吧!
李白的《長相思》寫“不信妾斷腸,歸來看去明鏡前”與此句構思相似。
豆蔻之年的她入了宮,被封了才人,太宗皇帝賜號武媚。當她的雙腳踏入宮門,石榴裙被風吹得翩躚而舞,或許從那一刻她便知曉她的一生將勢必與李氏王朝休慼相關,但她不知道的是她將成為漫長曆史長河裡的一顆璀璨明星。
她匍匐在地上,偷偷抬頭看著她的夫君,那個在玄武門之變中笑到最後的男人,那個開啟了“貞觀之治”的男人,那個被少數民族稱之為“天可汗”的男人。
是的,她愛慕他,但她也明白那種愛慕不是女子對男子的那種深情。
那時的她畢竟年幼,總不過要調皮貪玩一些。那一日,春光旖旎,她心情也極為舒朗,於是她帶著丫鬟前往御花園玩耍嬉戲。
那日的桃花開的極為絢爛,明媚了她的十四歲的心。
她想起那首甚是喜歡的《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只是,她一入宮門深似海,她再也無法得到那種年少時夢寐的粗茶淡飯,相夫教子的生活了!
她想著擷兩枝桃花置於屋裡的花瓶中,給一下自己寒冷的寢宮添一抹春意,也給自己的心上添一抹暖意。
於是她不顧丫鬟的阻止爬上桃樹,折了幾枝桃花枝,歡喜著笑出聲來。
而此時太子李治恰好路過此地,聽得這樣純粹爽朗的笑聲,他一時痴了。
忽的,她望見更高處有一枝開得更為明豔的花枝,於是右腳向上踩了一步,卻一不小心腳滑了一下,整個人從桃花枝的間隙中摔落下來。
他忙得上前接住了他,四目相對,天地間的萬物彷彿都無所有了,只剩下他和她而已。懷裡的女子,燦若春華,皎若秋月,秋水淡眉,清風玉肌。
或許那一刻他便深刻地明白:她是他逃不過的劫,躲不過的難,她是那一朵他命中註定的罌粟花,一輩子註定將他蠱惑致死。
而此時她內心是歡喜而悲哀的,歡喜的是她遇見了那個觸碰到她內心深處那根弦的男子,悲哀的是使君有妻,羅敷有夫,並且他們同樣身處在這高高的城牆之中,無力自渡,又如何渡他人?
後來,他總是故意的假裝邂逅她,而她也只是禮貌地回禮,處處躲避。
而後太宗駕崩,她入了感業寺為尼。寺廟裡的生活清貧孤苦,又加之老尼的處處為難,她倍感世態炎涼。
在一個又一個冷月無聲的夜裡,她一次又一次地想起那個曾讓身處深宮裡的她感到溫暖的男子……於是她提筆寫下這樣一首《如意娘》。
他終究是看到了,終究是來尋她了。當無數次出現在她夢裡的檀郎正活生生地站在她面前,她應該是怎樣的一種哀慟與欣喜?
她死後自己的墓碑上並沒有刻下任何墓誌銘,我想她希望歷史記住的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一個因思念情郎而哭泣將石榴裙染的淚跡斑斑的平凡女子,而非一代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