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作為一代氣吞萬里如虎的偉大帝王,秦始皇橫掃六合,並且將天下書同文車同軌,第一次統一了度量衡。這些舉措使得中華大地不僅僅從地理上合為一體,也從文化、認知上凝成了一起。但是為什麼秦始皇他老人家不統一方言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做不到,沒必要。

    先說做不到。為什麼做不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朝,那是個地道的資訊基本靠吼的時代,沒有現在這麼豐富的傳媒手段,根本沒法子將一種語音無誤地傳達到廣袤的帝國各地。你說靠口口相傳?別鬧了,不可能的,同樣一句話連續傳十個人都能變味,更別說一種讀音了。

    再說沒必要。之所以沒必要,是因為在統一文字以後,資訊的載體就已經被固定了下來。而在這個時候還要大費周章去統一那個兩千多年以後都統一不了的方言體系,那不是純粹自己和自己搞不痛快嗎?

    所以,始皇帝不是笨,也不是想不到這一層,而是他高瞻遠矚,早就有了自己的打算阿。

  • 2 # 這些歷史要讀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哦!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鄉音難改!

    書寫、車軌甚至禮節等外在的東西,帝國統一後都可以透過行政手段,強行統一起來,這麼做是為了方便國家的管理。但是同口音就不同了!

    事實上,天下百姓的嘴是最難管!要知道在古代,通訊是很不發達的。在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內部,各個郡縣之間的人員交流都有限的。那時候的人口流動很稀少,如果不是朝廷的調遣,很多人從出生到死都未曾離開過自己的村子。因此,即便是同一個縣內部,由於生活習慣的千差萬別,都會產生不同的口音。尤其是在一些邊遠多山的地區,組群之間就更為封閉。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此外,當時的條件是無法普及教育的,因此百姓大部分都是文盲。所以,強行推行同文,只需要讓那些為數不多的文人執行就好了。但如果要實現同口音,就相當於今天的推行普通話。這在當時來說,是很不現實的。

    因此,口音自古以來就是無法統一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方言眾多,而且同一種方言體系下面,有分成眾多支派的原因。

    而對於秦始皇來說,要實現帝國的完全統一,達到有效統治各郡的目的,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其實就已經足夠了。沒必要花時間和精力去改變人們的口音,。

  • 3 # 蘇綻

    古代一般人生活的地域都是固定的,只有小地方有交流,大地方普通人根本就沒有交流的機會,怎樣做到所有人語同音呢?

    秦始皇掃六合以後,如果要語同音,在哪裡去找這麼多通音的老師去各個不同的鄉村或區域去教?

    就算秦朝能做到語同音,問題是普通人還是不能擅自離開居住的鄉鎮的,時間久了,一個地方的方言總會有差異的,如何做到何時都一樣?

    做不到的。

  • 4 # 子語有云

    首先,書同文,車同軌。都是有形的,物質層面的東西都很好推行;書同文的主要目的是推進官方統治的需要,官方檔案都需要用文字傳遞,如果全國文字不統一,那麼中央政府的政策在官府之間都難以傳達;車同軌,主要是在地理上加上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聯通,都是從維持統治角度出發,中央政府有動力去做。

    其次,秦朝和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都是農業,農業社會的特點就是穩定,安土重遷,不存在經常的全國性的人口流動,人們的交往都是本地化的交流,沒有全國同音的必要;語同音勢必會減少各地交流的成本,促進全國各地的遷移交流,與秦朝中央把農民固定在土地上,不鼓勵遷移的政策不相符。

    第三,秦朝實行的愚民政策,民眾大多不識字,要想實現語同音,就要幫助民眾識文斷字,與秦朝的國策原則相違背,所以秦朝沒有意願實行語同音。

    總之一句話,不是不能,是不想。

  • 5 # 枯榮說

    反問一句,為什麼一定要做到語同音呢?

    秦始皇統一文字的根本是為了鞏固皇權,以便於更迅速的推行秦國的政令。而這些政令老百姓是看不懂的,那個年代,讀書習字的人本就不多,一般情況下都是縣令推廣政令。作為百姓,知道秦法好,照做就是了,這樣秦始皇的目的就達到了。

    (這張圖是告訴你,不管你以前是哪一國的,現在馬就得這樣寫,法就得按我的來!)

    而我們說的統一文字延續了中國文化命脈這一方面,秦始皇根本不會去考慮的。文化什麼的不都是為皇權服務的嗎?“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所以說,不是做不到,是完全沒有必要去做到語同音。

    而每個朝代的“官話”不同,中國是建國後才全國範圍內推廣的“普通話”,時隔六七十年,直到現在我們國家還是保留了很多方言,畢竟“鄉音難改”。

    秦始皇初統天下,已經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事了,何必要求那麼高?畢竟二千多年前。。。

  • 6 # 衣賜履讀通鑑

    書同文,即李斯帶一幫人,在六國文字基礎上(當然以秦為主),統一於小篆。

    關於車同軌,我多講幾句:

    很早以前,就對“車同軌”有些迷惑,現代的卡車、轎車、貨車就沒有“同軌”,古代的馬車,牛車,又不是軌道列車,為什麼要“同軌”?

    車同軌,最早見於《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所以,車同軌,並不是嬴政的發明,但是,作為一種制度的真正落實,應該說嬴政功不可沒。

    360百科詞條對“車同軌”是這樣解釋的: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列國向來是沒有統一的制度的,各地的馬車大小就不一樣,因此車道也有寬有窄。國家統一了,車輛還要在不同的車道上行走,多不方便。從那時候起,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距離相同。這樣,全國各地車輛往來就方便了。這叫做“車同軌”。

    嗯,衣賜履捻了捻鬍子:說的很有道理!

    喝一口二鍋頭,就一顆花生米,搖頭晃腦一陣子,突然想到,車在路上軋出了相距六尺的兩條深深的車轍,這樣,每輛車都在車轍上行進,又快又省輪子;不過呢,如果後面的車跑得快,想超車時怎麼辦?這個可是有難度了,萬一前面的車伕鬧肚子,鑽路邊野地裡方便去了,那後面的車豈不是都堵在那裡了?

    有了這個疑問之後,就得看看,兩個輪子之間的距離是“六尺”,這是誰說的?

    哦,原來還是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推終始五德之傳,衣服、旄旌(讀如毛京,古代祭祀時用的一種物件,用來接引神祇)、節旗皆上黑,數以六為紀,而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

    我們繼續推敲哈:

    1.如果輪距是六尺,一尺約23釐米,六尺就是138釐米,古時的車輪在車廂兩側(如圖),這就限制了車廂寬度,估計也就120釐米左右,總體感覺,有點窄。

    2.前面說過,如果都在車轍裡行駛,後車想超車時怎麼辦?這是個難題。另外,古代對來往車輛走哪條道,沒有特別明確的要求,並不是像現在一樣都向右行駛,兩個車在同一條車轍上面對面碰上了,怎麼辦?

    3.如果路面平坦,馬可以跑得起來,如果路上是深深的車轍,那麼,當馬跑起來的時候,萬一踩車轍裡,豈不是要翻車?我們分析一下哈,車轍之間的距離是138釐米左右,一匹馬拉車,行駛在兩道車轍之間,馬蹄應當不會陷到車轍裡;兩匹馬拉車,對於訓練有素的馬,估計也能安全駕駛;不過,如果是三匹馬、四匹馬拉車呢?我敢說,如果馬車能正常行駛二百米,而沒有陷進車轍裡互相打成一團,我把名字改成履賜衣!

    有人可能會說,四匹馬可以分成前後兩排,每排兩匹馬,咳!看看秦始皇的銅車馬,人家可是四匹馬並駕齊驅啊!因此,我們可以斷言,車轍不會那麼深,所謂的軋出車轍,輪子在溝裡跑得更穩更快,是個偽問題。

    4.嬴政的車寬六尺,1.38米,而馳道中間皇帝的專行道寬三丈(見拙文《秦始皇的馳道、直道、甬道、複道閣道,都是什麼道?》),6.9米,是不是寬得有點過分了?呵呵。

    以上幾個問題,如果不能給出合理解釋,車轍說就不能成立。

    下面,我們再看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想,恐怕“同”字,指的是一個標準體系,而不僅僅是隻有一個指標,比如,書同文,指文字書寫規範的同一,即文字統一於小篆,至於每個字怎麼寫,還是各寫各的,不能全是一個字吧?行同倫,指大家要遵守同一個倫理規範,但男人有男人的要求,女人有女人的規範,父親怎麼做,兒子怎麼做,君王怎麼做,臣子怎麼做,都有各自的規範,不是所有人遵守的都是同樣的規範。因此,我個人大膽提出,車同軌,並非所有車輪距離都一樣寬,而是車輪距離符合一個標準體系,比如,皇帝的車,車輪之間距離是多少,有規定;大臣的車,有標準;拉人的車,有標準;拉貨的車,有標準,這些標準並不是以前沒有,而是各國標準不同,秦統一後,想來是把秦的標準體系推廣到了全國,這才是所謂的車同軌。

    車同軌的意義是什麼?

    車同軌代表的是一個標準體系,輪距相同的車,其各種零件可能也是標準化的,有利於車輛維修,不管車在哪裡壞了,只要拖到了“4S店”,一說我的輪距是多寬,哪個零件壞了,修車師傅馬上就知道給你換什麼件兒,啪啪幾下,修好走人,呵呵。

    那路面上會不會出現車轍?

    估計會有,畢竟那時的路不是混凝土的,即使是高質量的“馳道”,也是土質的路,路面夯得再實,車走的多了,恐怕總會軋出車轍來。這問題怎麼解決?我想,在馳道上,每隔十里二十里,應該都設有路況維護工,出現了較深的、影響車輛通行的車轍,立即就會有人進行修補維護。特別是秦時工匠的責任心比較強(不強不行,出了問題可能要殺頭),築路時用金屬重物把路面夯實,且那時的車並不很普及,想要輕易壓出車轍,恐怕也沒那麼容易。

    那麼,這樣的車轍是怎麼壓出來的?我想,這些地方多為關隘,運輸的貨物非常沉重,透過的時候,山路很窄,各種貨車遵循同一個標準,來回都是同一條道,經年累月,壓出了車轍,這是可以理解的。

    輪距六尺究竟什麼意思?

    上面說了,嬴政全面接受了陰陽家鄒衍的五德之說,數字裡以六為單位,輿六尺,六尺為步,乘六馬。注意,“輿六尺”,是指車廂六尺,車輪在車廂的兩側,輪距恐怕就得七到八尺了。再看哈,“乘(讀如剩)六馬”,意思是拉車需要六匹馬,我了個去!誰家敢用六匹馬拉車?除了始皇帝本人外,其他人如果敢用六匹馬拉車,有多少腦袋都不夠砍的!

    如此看來,輿六尺、乘六馬應指的是嬴政自己的車,而非天下所有的車。因此,那些認為秦時所有車輛的輪距都是六尺的看法,顯然錯得無可辯駁,呵呵。但秦陵銅車馬是四匹,與六馬不符,應該另有原因。

    至於為什麼沒有語同音,這個很好解釋,因為,書同文、車同軌,都是有標準的,便於檢查核實,而語同音,不那麼好驗收啊,想想看,所謂的南越國、東越國這樣的地方,你派誰去監督檢查糾正他們的發音呢?呵呵

  • 7 # 大秦鐵鷹劍士

    因為車與文是後天產生的,可以透過國家強力進行統一,時間短見效快;聲音則是先天產生的,不是人力可以短時間內控制的。人們可以在一定範圍內統一語音,也可以用幾十代人來統一語音,但是難度太大,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成的事。

    秦始皇雄才大略,在統一華夏後積極的盤整了華夏文明:統一了度量衡;構建了全國交通網、水利網;修建了萬里長城;對思想文化進行了統一。但是秦始皇就沒有想去統一語音,因為與天鬥是必敗無疑的事。言不及文,文不達意,在意、文、言三者中,秦始皇統一了兩個高階的意和文,最基礎的言不作統一!

    西方有一個神話,傳說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人,人類的語言是一樣的。因此人類發展極快,最終威脅到了上帝的地位,於是上帝發滔天巨浪毀滅了語言統一的人類。上帝再次造人時,就讓各個地方的人語言不一樣,讓他們無法彼此暢快交流,彼此之間有難以逾越的隔閡,這樣人類內鬥就多,發展就慢,難以再次威脅到上帝!

  • 8 # 嚴師說字

    人的發音受環境影響而變化,不同的區域對同一字會有不同的發音變化。就像我們在音樂大廳演奏,和在露天廣場,會有不同的效果。生長在開闊地帶的人們,上聲較多,因為他們之間的交流必須放大聲音,提高嗓門。就像山東人闖關東,去了那裡四聲增多。東北地廣人稀,種地和鄰居交流,聲音小了也很難聽見,就必須提高嗓門。生長在平原人口密集的地帶,平聲較多。普通話雖以北方方話為基礎,要想四聲都統一的每個字普通話也是難以做到的。

    推廣普通話,還要保留地方方言,沒有地方方言,就沒有各地不同的文化。甚至我們有些漢字的根會丟失。普通話就像原來的官話,西安話和河南話在很長的時期是官話,我們所用的很多漢字的音源在那裡。最好不要把不同聲調的字當多音字,只是你說話的語氣不同而引申不同的字義,本義基本相同。

    漢字是維繫我們民族統一的基礎,讀音可以多樣化。就如孩子小時候兒音多。同一字一個家庭,年齡不同,發音的聲調也不一樣。沒法完全統一。

  • 9 # 社會生活博覽

    “語同音”談何容易,要知道,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方言與口語。而且,主要是因為。聲音是先天產生的,又是一種無形的東西,所以不是人力可以短時間內控制的。像現在普通話推廣都極為困難,莫說2000多年前的秦帝國了。

    秦始皇之所以能做到書同文,車同軌,是因為車與文是後天產生的,也是有形的,並可以管理的事物,所以可透過國家強力進行統一,時間短見效快。

    其實,書同文,車同軌,已經非常難了,畢竟當時六國也只是剛剛被滅的。並且,車同軌,最早見於《禮記·中庸》中: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所以,車同軌,並不是嬴政的發明,還有李斯,呂不韋,和早期改革家商鞅等眾被害死的知識分子。但作為一種制度的真正落實,秦始皇也可謂是功不可沒。

    據說,秦朝實行的愚民政策,民眾大多不識字,要想實現語同音,就要幫助民眾識文斷字,與秦朝的國策原則相違背,所以秦朝時期,即使有能力,也不會真的實行語同音。

    話說,十里不同俗,百里改規矩。口音自古以來就是無法統一的,因為每個地方的人都有自己的口音,加上古代大量的移民,更是沒辦法是口音統一。這也是為什麼我們今天方言眾多,而且同一種方言體系下面,有分成眾多支派的原因。

    我們現在大力推廣的普通話,還要保留地方方言,沒有地方方言,就沒有各地不同的文化。所以,漢字是維繫我們民族統一的基礎,讀音可以多樣化。

  • 10 # 文蹤旅跡

    統一規範的文字是治理國家的需要。而要求發音相同在那個時代對治國理政的意義就小得多了。

    39歲的秦始皇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強大國家——秦朝,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和政權機構,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也奠定了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稱為“千古一帝”。他很重要的貢獻就是“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

    在秦統一之前,列國的文字很不統一,即使使用了一樣的文字,但是寫法五花八門。儘管有作為官方文字的金文,而在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器、兵器、陶文、帛書、簡書等器物中有大量民間文字,這些文字差異很大。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文字的亂象嚴重阻礙了政策法令的推行,影響了經濟文化的交流。文字改革勢在必行、不改不行。於是,他下令李斯等人從事文字的整理和統一工作。

    李斯以戰國時候秦人通用的大篆為基礎,吸收其它地方文字簡潔的筆畫,創造出形體勻圓齊整、筆劃簡略的新文字,人們稱之為“秦篆”“小篆”,作為官方規範文字,同時廢除其他異體字。

    和統一文字不同,秦始皇統一語音的現實意義不大。那時候,各地方的語音系統已經相 對成熟,粵語、吳語、湘語、齊楚語音等等都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模式,有了統一的文字,發音不同並不重要,秦始皇沒有必要用北方語音作為統一文字後的發音基礎。

    “十里鄉俗各不同,十里鄉音各相異”,廣東人聽不懂陝西口音,黑龍江人聽不懂客家軟語實在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就是今天,我們使用的普通話,也有“百里不同音”的情況。

  • 11 # 陳廣逵

    秦始皇制定的“書同文”“車同軌”的統一的國家標準,無疑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舉措。但要做到“語同音”實在太難。

    一是當時聲音不可複製。遼闊的疆域、眾多的族群和太多閉塞的環境,一個聲音經過成千上萬人的傳遞,原來本是A的聲音,傳來傳去可能變成Z的聲音。

    二是當時還沒有條件形成注音符號系統。即使是同音相注、反切注音在當時都不具備條件,更別說符號注音了。我們今天使用的《漢語拼音方案》公佈六十週年了,也沒做到完全普及,更何況當時了。

    假使秦始皇那個時代有了注音系統,再假使當時語音可以複製重現,秦始皇完全可以用強制手段實現“語同音”的。

  • 12 # 通古博今農民工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不能功歸秦始皇一人?還有李斯,呂不韋,和早期改革家商鞅等眾被害死的知識分子,比如,被坑殺的儒生,皇陵裡被害死的化學工匠師付等人,還有工人農民等無辜的平民?!

  • 13 # 天外村藥房

    秦始皇能夠做到書同文、車同軌,而不能做到語同音,這個道理是很簡單的。

    書同文,車同軌都是硬體。硬體是可以透過國家強制行政來確保實現的。對秦始皇來說,只需要下達行政命令,確保各地的車輛輪距調整歸一,對各地的公文、書籍字型統一為小篆即可。前者只是一個工程問題,後者對於秦朝的最多幾十萬斷文識字者而言,也不過是學習寫一種新的字型寫法,都不算太難。即使經過這道行政命令後,還存在一些人在寫各國字型,還存在一些不符合規範的車輛,但只要主流如此,未來新生產的車輛和新培養的學生符合標準,那麼逐漸就在統一。

    至於語同音,那就麻煩多了。因為中國土地萬里,各地語音都是經過千百年傳承發展而來的。想要用一道行政命令,讓大家從此不說方言,談何容易?而且,即使假設某一時刻真能把語音統一化,但在隨後的生活中,各地不同的風俗氣候,又會促使語音發生不同的變革。換言之,語音這種更加自然和個性化的事情,是沒法一勞永逸的。因此別說秦始皇,即使到了今天,中國語音依然是南腔北調。

  • 14 # 學大漢武立國ss

    秦朝新立,中國何其大?六國各地文字風氣標準各不相同。嬴政立小篆為天下字,六尺輪為天下輪等。就是為了建立一個新的秦的標準,更好的統治中國。一樣的文字讓中國各地的文化逐漸融為一體,一樣的標準讓國內的經濟,軍事,極其便利。這件事給中國帶來了極大的影響,被後世所沿用。逐漸形成中國曆代以來追求的大一統思想。可以說,秦皇這件事,對中國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故鄉”與“家鄉”該如何區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