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蝸牛老四
-
2 # 痴人十三郎
這個問題有意思,本人並不是專家,所以以下只是個人觀點, 不做專業學術考究。
政治上不正確
八國聯軍事件引發的起因是慈嬉發動政變,囚禁了光緒皇帝引發多國公使的干涉,在老太婆的眼中這就是干涉大清內政,於是老太婆引進了以封建迷信為根基的義和團來壓制洋人。
導火索是大清一名官兵在大街上公然射殺了德國公使(八國聯軍,德國帶頭,也是最起勁的)。老太婆不光不認錯,還派人用大炮轟擊東交民巷(去的人是個鬼精,打了幾個禮拜都沒打下一個使館),由此才此引發了八國聯軍的侵略。
說白了,這事有點不講理,老太太還以為自己家跟鄰居弄糾紛呢,卻不知道這一系列行為已經造成了極大的外交醜聞。放在世界上也是聞所未聞的惡性外交事件。
這裡面最重要的是真正握有兵權的開明大臣的看法,例如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這些人,他們明知道老太婆在胡鬧,也無力相勸,八國聯軍打過來,他們並沒有積極的上京勤王,而是與洋人簽訂了互保協議,見死不救。
所以抗擊八國聯軍的只是滿清嫡系一些戰鬥力不強的部隊罷了。
反觀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清朝中期,此時滿清的氣數未盡。儘管各地綠營,八旗兵也十分沒用,但忠君愛國的思想還是深入知識份子的心中,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曾國藩(剃頭哥)
此時的太平天國運動,在當時來看就是亂民造反。太平軍也沒有什麼正經的綱領,領袖就想著吃喝玩樂,爭權奪力,還有一些政策太過於奇葩,非人類(只有老大才能結婚)。也沒有國際上的支援,比滿清強不了多少,政治上是亂臣賊子,被擊敗是正常的。
所以,政治上是否正確往往是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好的將軍都是先打政治牌。
群眾基礎喪失
太平軍主要是以戰養戰,軍紀奇差,到一個地方基本以搶掠為主,跟土匪強盜沒什麼區別。地方上稱他們為“長毛賊”。這種情況下,清軍反而成了救世之師。
八國聯軍時,清政府與百姓已經完全離心離德,老百姓過老百姓的,那你皇帝家過皇帝家的。以至於八國聯軍打進來時,只有清軍在抵抗,老百姓全是看熱鬧的心態。八國聯軍基本上都是各國正規軍,除了小日本不是東西外,戰爭初期極大限度上沒有擾民。到達北京城外時,甚至有中國民眾自發給八國聯軍帶路從水道進入北京城。可見清政府民心已經失到什麼程度。另外義和團來了之後,在前門殺人放火,無惡不作,北京的老百姓早已經恨之入骨。
軍事實力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太平軍是誰打敗的?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這些自籌軍餉的漢軍大員,這些湘軍,淮軍都是以鄉情為紐帶的強大戰鬥力部隊。
滿清嫡系的戰鬥力因為腐敗,吃空響等原因,可謂是不值一提。
打八國聯軍呢?唯一有點戰鬥力的嫡系名將蒙古王爺僧格林沁,在抗擊八國聯軍前早已經身亡。他留下蒙古騎兵,面對敵軍的機槍火炮還保留著決死衝鋒的傳統。八國聯軍一戰,也是昔日強大的蒙古騎兵最後的謝幕演出了。剩下滿清嫡系跟八國聯軍都不在一個戰爭位面。
地理位置不利於防海
北京所在地理位置,離天津太近了,沒有防空沒有防海的大清朝,天津簡直就是不設防的大門,從天津衝到北京,一路上連個險要的關口都沒有。這就是為什麼清朝在天津練兵的原因(加強防衛)。八國聯軍這麼快的速度,給南方不想勤王的地方勢力充足的藉口(能救他們也不救,更合適來不及救呢)。太平軍在南方起兵,與大清有長江天險,自身又不思進取,失敗只是時間問題。
總之還有很多客觀的原因,武器裝備,戰術思想等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應該是前面四個原因。最後補充一下,輸給八國聯軍大清最多賠款,還不割地。輸給太平軍,大清就亡了。
有趣的事還有,消滅太平軍促成了慈嬉登上政治的巔峰,迎來了大清的中興,而八國聯軍一役正代表著這個禍國殃民,只顧家不顧國老太太政治影響力的滑坡,為滿清敲響了最後的喪鐘。
-
3 # 靜澱海
其實,無論是八國聯軍,還是甲午日軍,清朝都是有可能贏的。
可惜的是清朝,始終有個致命缺點,那就是他們是以滿族建國的皇室。他總要防止漢族官僚做大。一場太平天國運動,暴露出八旗軍的腐敗。滿清不得不,重視發展漢族武裝。但是漢人官僚做大以後,滿清貴族又處處提防。雙方互相都沒有真心。一個國家權力機構都不能同心協力,還怎麼可能打贏外人?甲午時北洋軍跟日本較量,而另外三大水師卻按兵不動。庚子時天津在抗擊八國聯軍,南邊卻東南互保。
教科書上總說清朝時武器落後,拿大刀跟別人火槍打。這怎麼可能,早在康熙與葛爾丹的烏蘭布通之戰。滿蒙雙方部隊已經有一半以上的兵力是熱兵器,何況二百年後經歷了幾十年洋務運動的晚清。
其實真正落後的是制度。李鴻章的淮軍和北京清朝的官軍主力,其實武器並不差。甚至有好多比聯軍還要先進,比如當時的早期機槍,清軍稱之為快炮,早已裝備部隊,清軍火力並不差。甚至連義和團都有很多部隊裝備火槍。晚清時期甚至曾經有一篇科舉考題是討論美國經濟。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也並不是教科書裡說的那麼愚。
說到底清朝還是敗在漢人官僚集團和滿清貴族的內鬥。滿清貴族為了自己的權力,不斷壓制漢人官僚集團。好比甲午戰爭,為什麼外華人稱之為李鴻章一個人對抗日本的戰爭。就是因為滿清貴族為了壓制李鴻章淮軍的地位。並不給於支援。什麼海軍軍費都給慈禧修園子,都是扯淡。慈禧確實修園子,但肯定也不想讓李鴻章做大。讓北洋海軍強大,對國家好,慈禧心裡沒逼數嗎?一個縱橫近代幾十年的老女人,這點智商都沒有嗎?別被教科書騙了。北洋海軍是誰的海軍?是李鴻章淮軍和漢人的海軍。你覺得慈禧可能讓北洋越來越牛逼嗎?滿清貴族和日本一起針對北洋軍,他們怎麼可能贏啊?
放到庚子國亂也是一個道理。義和團白天拼命進攻東交民巷,而晚上滿清貴族就派人給他們去送吃喝和彈藥。在天津,淮軍還沒和八國聯軍打呢。先跟義和團幹了一架。。。著名的愛國名將聶士成就被義和團打傷過。。說到聶士成,你真以為清軍戰鬥力不如聯軍?那得分人,人家聶士成在天津,先幹義和團,再幹八國聯軍。擊退了了聯軍開始的統帥西摩爾,連洋人都配服。結果居然沒有一隻部隊去支援他,最後死在戰場上。僅僅天津方面就讓聯軍有了很大困難。如果全國一心抗敵,怎麼可能打不過區區幾萬聯軍。
-
4 # 毛1937679
首先那時候中國經過和洋人幾次交手都是大敗,當年英法聯軍八里橋一役把滿清第一驍將增格林心的蒙古馬隊打得幾乎全軍覆沒,那可是滿清的壓箱底的本錢,從此見了洋人就怕。庚子時湘淮軍都已走上末路,八旗綠營早就解散了,袁世凱的新軍還沒有誕生,只有榮祿的武衛軍。那是淮軍和左宗棠西征留下來的甘軍,滿人的將領和軍隊幾乎沒有了,平時沒有訓練,根本指望不上。
看董福祥的甘軍,有近萬人的實力,加上義和團十幾萬人,攻打東交民巷,防守的只是一些像保安的人員,硬是幾個月打不下來。等到八國聯軍大沽口登陸,只有聶士成率領武衛軍去抵抗。紫竹林一戰本來還可以,可是聶士成平日得罪了義和團,得了一個聶鬼子的綽號,義和團趁機把聶士成的家給燒了,家眷全部擄走,結果武衛軍大敗,聶士成戰死。裕祿擋了一下也是全軍覆沒自己也“殉國”了。
太平天國滿清開始也是一路敗,向榮是跟在太平軍屁股後面追,到了南京建立了江南大營,那也是擺擺樣子,八旗綠營已經是空架子了。不過增格林心和勝保還是在華北把太平軍北伐的林鳳祥給消滅了。江南是水鄉,北方的軍隊不敢來,只有啟用漢人曾李左胡,成立湘淮楚軍。太平天國又犯了思想上錯誤,不和洋人合作,攻打上海。這觸動到洋人的利益,於是洋人全力支援李鴻章,太平天國自己又搞內亂,開始的六個王殺的只剩天王,翼王領兵出走,元氣大傷,天王只會忽悠,不會打仗,只有李秀成和陳玉成在撐著。敗亡大部分原因是自己找的,滿清是運氣好,否則雖然不一定回老家,南北分裂是一定的。
-
5 # 巴山夜雨涮鍋
道理很簡單啊,因為這所謂100萬太平軍的實力遠不如三萬八國聯軍……
衡量兩個軍事團體的實力,人數當然是重要的比較方面,但裝備、訓練、戰術等差距較大,同樣可以拉平甚至反超人數的差距。同為冷兵器時代,斯巴達和希臘聯軍幾千在溫泉關殺死了超過自身人數好幾倍的波斯軍隊,亞歷山大更是以4萬人擊敗20萬波斯大軍。
太平天國巔峰時候確實擁有號稱百萬的部隊,但這百萬部隊是連同編入隊伍的軍民男女一起算的,其中大部分都是戰鬥力很弱的烏合之眾。而八國聯軍入侵的,都是近代化裝備的各國正規軍。兩者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戰鬥力。
更何況,太平軍百萬人並沒有集中起來與清軍展開一次大會戰,而是分散在多個戰場與清軍交鋒。如果從太平天國後期歷程來看,甚至可以認為清軍鎮壓的主力(湘軍、淮軍)是在各個戰場逐漸對太平天國各部打擊,逐一擊破。相反,在八國聯軍入侵中,反過來是兵力兩三萬的聯軍主力集中,向清軍各部逐一打擊。當時清軍能夠出動的總兵力也只有幾萬人這個量級,在對抗八國聯軍的戰鬥中沒有絕對數量優勢,而雙方在軍事戰術上差距甚大,那麼遭到慘重失敗也就毫不奇怪了。
-
6 # 銳度何老師
清軍和太平軍是同一時代的軍隊,同一性質的軍隊,都是古代農業文明的軍隊。而八國聯軍已經是近代化的軍隊,是西方海洋文明的軍隊。清軍、太平軍與八國聯軍的代差要大於海灣戰爭時期,美軍和伊軍的代差。
古代戰爭的節奏非常緩慢,春秋戰國、秦漢時期的軍隊打仗是要登臺拜將的,然後再來個歡送儀式,因為部隊這一去,可能就是好幾年。部隊光到達戰場,可能就要走兩個月。尤其是像中國這種農耕文明,打仗更費事。想打仗,還得提前幾年做準備,攢夠了糧食,攢夠了錢才能開始動員部隊。
像太平軍跟清軍打。開始,太平軍聚集到了某個要塞,準備圍攻。然後朝廷得到了訊息,開始準備錢和糧食,然後再召集部隊,派哪支部隊過去,還要再研究,全國考察一下。部隊選好了,朝廷發聖旨過去,部隊開始集合,老婆孩子先安頓好,武器準備準備,出發?別鬧,不行。得等朝廷的銀子和糧食到位才行,部隊開拔是要開拔費的。銀子糧食到位了,出發。走過去......這一套下來,清軍到達戰場需要三個月。不著急,太平軍還原地等著呢。
就算清軍三個月、五個月到達戰場,按照當時的效率,太平軍仍然會在那裡等他們。見面了,打吧?別鬧,讓內行笑話。大家受影視劇、小說的影響,以為古代戰爭就算兩撥人馬見面就開始衝做一團,開始群毆?不是的。見面先挖溝!到達戰場,挖溝,挖工事,先把寨子立起來。大家研究軍事特別熱衷:狙,飛機大炮。實際上鐵鍬是古往今來,不可或缺的裝備。沒有鍬鎬你打不了仗。
寨子建好了,先保證自己的安全,然後挑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先試探進攻一下......一年就過去了。當時兩軍圍繞著江南江北大營的爭奪,都是用了好幾年。
以中國當時農業文明的部隊跟八國聯軍是沒法打的。就像有人總問,清朝為什麼不發動全華人民跟洋人拼命?答案是拼不了,沒機會,打不了。
八國聯軍是坐軍艦來的,他們在天津登陸,然後向北京進發,那時候天津到北京已經有火車了,半天的時間,聯軍就抵達北京城下了。這在當年屬於閃擊戰。一千幾百萬的平方公里的大帝國,幾十萬的部隊,還沒明白咋回事呢,人家就已經打到京師了。你調兵來救駕?等你研究好調哪路兵,聖旨沒出城呢,八國聯軍就進來了。
哪有時間讓你去戶部調銀子,然後把銀子拉到地方上的部隊那裡,部隊集合,動員,再走到京師勤王。等你到了,已經是三個月以後的事了,這還得是忠臣,急著趕來的那種。三心二意的大臣那就得來年開春再說了。
清末,從第一次鴉片戰爭起,朝廷就面臨著這個戰爭沒法打的難題。全國雖然有百萬的兵,但洋人根本就不給你準備時間,不給你集結部隊的時間,所以,雖然全國的兵多,人多,但每一場戰爭,都往往是洋人佔數量上的優勢。三萬洋人部隊,打你兩萬清軍,你剩下那90萬人趕不過來。
與洋人打仗,清朝只能是原地蒐集出來一萬兵,兩萬兵,其他的幾十萬,上百萬的部隊只存在於紙面,根本不頂用。
當初清朝與洋人作戰就面臨這樣的苦惱:你坐軍艦過來要打我廣州,我辛辛苦苦組織起援軍,花三個月時間,趕過去了,你看我人多,準備充分,不容易打,上船走了。換另一個地方打。我怎麼辦?再讓廣州那裡的部隊走過去支援?定海你打完了,直接來天津。我的部隊要是跟你走這一圈,不打仗也就崩了。就像八國聯軍進北京,首先朝廷就沒時間調兵,就算有又能怎樣呢?你調來五十萬大軍守在北京外圍?可以啊,洋人要是撤了,不打了,你怎麼辦?部隊永遠留在這裡?你把部隊遣送回各地,洋人又回來了,你怎麼辦?
人家做軍艦繞兩圈,你整個國家都消耗乾淨了。如果八國聯軍說半年以後,我打你首都,肯定打。要是這樣清朝也能打,調過來五十萬部隊也沒問題。問題是咱這個前提本身就不成立,對不對。他不給你準備時間,還是次要,就怕你準備好了,他不打。等你散了他再打,或者乾脆換的地方打。
清朝的這種尷尬局面得是到了北洋海軍的建立,才得到了緩解。但是,甲午戰爭,北洋海軍被消滅,清朝又重新面臨這種困境,日軍在青島、大連登陸,還是威脅首都,然後你的陸軍還需要時間去準備......
-
7 # 秋雨魯北說歷史
太平軍並沒有100萬這麼多,而打敗太平軍的是曾國藩的湘軍也就是綠營兵,清軍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戰鬥力和意志力早已喪失,被打敗也不足為奇。
為打敗太平軍湘軍也是下了苦功夫,雖然陸軍戰鬥力不及太平軍但湘軍水師實力比太平軍強大的多。因此曾國藩曾說過湘軍四戰最為重要,一是在武昌外圍和太平軍對峙,於1856年攻佔武昌,二是九江,湘軍水師於1859年攻佔九江,三是安慶1862年攻克安慶,四是南京1864年攻克南京。由於湘軍水師實力強大而太平軍水師相對弱小導致長江航道被湘軍控制,在水師配合下陸軍可以從容圍困,最終使戰局逐步轉為主動,加上太平軍天京事變內訌實力銳減,取勝也是成了必然。
然而1900年的大清國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義和團運動的興起讓清政府已經是疲於應付。八國聯軍看到清政府無力反抗進而可以隨意瓜分的局勢,隨後派出部隊3萬人在天津登陸,由於清政府指揮系統運轉不利加上慈禧太后求和的態度,清軍被一擊而潰,不到幾十日北京被攻陷,慈禧太后協光緒帝出逃西安。
此時腐朽的清王朝已經名存實亡,在如此局勢下是不可能取勝的,1894年的甲午海戰和同是被殖民的國家日本作戰都是一敗塗地更何況是八個西方強國。隨後八國聯軍增兵至10萬人進駐北京,而慈禧太后卻一路到達了西安,最後的結局自然是割地賠款。只能說此一時彼一時,鎮壓太平軍時候的清王朝在洋務運動的刺激下國力還是有的,而到了1900年清政府已經是病入膏肓離滅亡不遠了,打勝仗也就成了奢望。1911年的辛亥革命更是驗證了清朝的不堪一擊,一個武昌起義也就推翻了它,只能說清朝到了滅亡時。
回覆列表
我們可以分幾個角度來看不正經的先上
1.太平軍綽號長毛,他們不會像滿清士兵一樣剃個豬尾巴,從頭髮髮量來看,他們應該是必勝的,那為什麼遇到洋人會敗呢,大概是因為洋人也是長毛並且還是其他顏色的毛毛,沒見過啊,心裡怕呀,就像你遇到一個七彩髮色的殺家貴族你心裡不會發毛?那時候大家都是農民,打仗遇到怪物,心裡一毛,有一個一跑不就成群結隊的跑了?
2. 數量對比,清軍扯開了說不過是一個國家的隊伍一個系列的旗幟,你說的這個八國聯軍,八支隊伍,八種旗幟,長毛之前都是農民,有理由相信他們沒什麼好的,專業的斥候,老話又說,人一上萬,無邊無垠。這時候長毛一看,我的媽呀這得多少人啊,不跑等著包餃子?
正經回答來了
3. 在我的記憶裡,雙方並不處於同一時空,鬧長毛是1851到1864,八國聯軍是1900,隔著四十年來一仗,難度和關公戰秦瓊有的一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