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雕塑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王陽明認為,“良知”不在外面,而在心裡,“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是在笑自己從前照朱子方法去格竹子,也在笑當下程朱理學的先生們。
“致知”是《大學》首發,然而《大學》對如何致知並沒有講,朱熹開始大講“格物致知”。王陽明十八歲時,曾拜謁朱子學的信奉者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陽明聽後非常高興。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按照朱熹的方法去格物致知,下決心格竹子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格出來,自己卻病倒了。
王陽明由此意識到:向外尋理,這是顛倒,原來“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這個“定盤針”就是決定人生方向的指標,就是人的良知,就是人的本心。“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仲尼就是孔子,人人心中都有孔子一樣的心,都可以成為仲尼那樣的聖人,只是耳目之官不思,就把這個“聖心”遮迷了;現在告訴大家“聖心”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聖心”。
龍場悟道
由是王陽明重新解釋格物致知,他說: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陽明先生集要·答顧東橋書》)
致知格物在王陽明的解釋下,知是良知,是我們本心自具的良知,心即理,我心的良知就是天理。物是事事物物,在王陽明那裡,事事物物主要是指道德的實踐活動,如事親、忠君等等。致知格物就是將吾心之良知作用於事事物物,尤其是道德的行為或實踐上去。將吾心之良知作用於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就都得其理,意思是說,做得恰到好處,事親自然知孝,事兄自然知悌,事君自然知忠,孝、悌、忠就是事親、事兄、事君之理。
朱子的物是天地草木器用無不是物,是客觀之物。王陽明的物不是客觀之物,而是“心外無物”之物,是主觀物、行為物;朱子的格物致知是“即物窮理”,也就是接觸這些客觀之物而窮究、研究它存有的理,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格是“格君心之非”之格,格是正,格物是使物由不正到正;朱子的格物致知主要是知識論的,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主要是道德實踐的。
王陽明《行草手札》
“致良知”是作聖功,是成就聖賢人格,因而他告訴他的弟子:“爾身各各自天真,不問求人更問人。但致良知成德業,謾從故紙費精神。”每一個人都有“聖心”“良知”,這個心與良知圓滿自足,不需外求。努力致良知就可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事業,不需要鑽進故紙堆裡去耗費自己的精神,浪費自己的生命。讀書能明理嗎?王陽明的回答是不一定。讀書有可能鑽進故紙堆中迷失了自己,不但不能明聖賢之理,反而遮迷了自己的良知本性。陽明心學簡捷明快,活潑好用,原因就在這裡。
王陽明將成聖成賢的大門向四面八方開啟,向全社會開放,向所有人開放,“個個人心有仲尼”,人人可以成就聖賢。上至堯舜,下到愚夫愚婦,何人不能成聖?有誰不能成賢? 成就聖賢是為不為的問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成聖賢不必背多少經書,擺多少學案,聽多少次講座,致吾心之良知,將良知在生活中呈現,在行為中呈現,當下即是,無怪乎他的後學能說出“滿街都是聖人”的驚人之語。
王陽明雕塑
“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王陽明認為,“良知”不在外面,而在心裡,“卻笑從前顛倒見,枝枝葉葉外頭尋”,是在笑自己從前照朱子方法去格竹子,也在笑當下程朱理學的先生們。
“致知”是《大學》首發,然而《大學》對如何致知並沒有講,朱熹開始大講“格物致知”。王陽明十八歲時,曾拜謁朱子學的信奉者婁諒。婁諒向他講授格物致知之學,王陽明聽後非常高興。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按照朱熹的方法去格物致知,下決心格竹子之理,格了三天三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格出來,自己卻病倒了。
王陽明由此意識到:向外尋理,這是顛倒,原來“人人自有定盤針,萬化根源總在心”。這個“定盤針”就是決定人生方向的指標,就是人的良知,就是人的本心。“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仲尼就是孔子,人人心中都有孔子一樣的心,都可以成為仲尼那樣的聖人,只是耳目之官不思,就把這個“聖心”遮迷了;現在告訴大家“聖心”就是“良知”,“良知”就是“聖心”。
龍場悟道
由是王陽明重新解釋格物致知,他說: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謂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於事事物物,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與理而為一者也。(《陽明先生集要·答顧東橋書》)
致知格物在王陽明的解釋下,知是良知,是我們本心自具的良知,心即理,我心的良知就是天理。物是事事物物,在王陽明那裡,事事物物主要是指道德的實踐活動,如事親、忠君等等。致知格物就是將吾心之良知作用於事事物物,尤其是道德的行為或實踐上去。將吾心之良知作用於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就都得其理,意思是說,做得恰到好處,事親自然知孝,事兄自然知悌,事君自然知忠,孝、悌、忠就是事親、事兄、事君之理。
朱子的物是天地草木器用無不是物,是客觀之物。王陽明的物不是客觀之物,而是“心外無物”之物,是主觀物、行為物;朱子的格物致知是“即物窮理”,也就是接觸這些客觀之物而窮究、研究它存有的理,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格是“格君心之非”之格,格是正,格物是使物由不正到正;朱子的格物致知主要是知識論的,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主要是道德實踐的。
王陽明《行草手札》
“致良知”是作聖功,是成就聖賢人格,因而他告訴他的弟子:“爾身各各自天真,不問求人更問人。但致良知成德業,謾從故紙費精神。”每一個人都有“聖心”“良知”,這個心與良知圓滿自足,不需外求。努力致良知就可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事業,不需要鑽進故紙堆裡去耗費自己的精神,浪費自己的生命。讀書能明理嗎?王陽明的回答是不一定。讀書有可能鑽進故紙堆中迷失了自己,不但不能明聖賢之理,反而遮迷了自己的良知本性。陽明心學簡捷明快,活潑好用,原因就在這裡。
王陽明將成聖成賢的大門向四面八方開啟,向全社會開放,向所有人開放,“個個人心有仲尼”,人人可以成就聖賢。上至堯舜,下到愚夫愚婦,何人不能成聖?有誰不能成賢? 成就聖賢是為不為的問題,不是能不能的問題。成聖賢不必背多少經書,擺多少學案,聽多少次講座,致吾心之良知,將良知在生活中呈現,在行為中呈現,當下即是,無怪乎他的後學能說出“滿街都是聖人”的驚人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