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蒜君雜談

    奸臣矯詔,被逼自殺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巡行天下。當年七月,行至沙丘時病重,秦始皇命中車府令趙高寫遺詔給扶蘇,遺詔內容是讓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趕快回咸陽主持喪事並繼承帝位。當時遺詔已經封好,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去,秦始皇便不幸去世。秦始皇死後,趙高和丞相李斯等人與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陰謀篡改秦始皇的遺詔,立胡亥為太子。同時偽造一封遺詔賜給扶蘇,列舉扶蘇和蒙恬的罪過,命令他們自殺。

    胡亥派使者將遺詔送到上郡給扶蘇,扶蘇看到遺詔內容,就哭泣著走入內宅,準備自殺。蒙恬阻止扶蘇說:“陛下如今在外,還未立太子,派我率領三十萬大軍把守邊疆,讓公子你來監督,這是關係天下安危的重大任務!如今只因一個使臣到來,你就想自殺,你哪裡知道這不是奸詐的詭計呢?我請求你重新去請示一下,等請示之後再死也不遲!”使者在旁邊一再逼迫催促,扶蘇對蒙恬說:“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些什麼呢?”說完便自殺而死。扶蘇死後,胡亥登基,是為秦二世。

    扶蘇評價

    司馬遷《史記》:“扶蘇為人仁。”“剛毅而武勇, 信人而奮士”。扶蘇是正統的秦皇繼承人,有仁義之心,重綱常。

    因其母鄭妃是鄭華人,喜歡吟唱當地流行的情歌《山有扶蘇》,始皇便將兩人之子取名“扶蘇”,“扶蘇”是古人對樹木枝葉茂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顯見對此子寄託著無限的期望。

    年少時的扶蘇機智聰穎,生具一副悲天憫人的慈悲心腸,因此在政見上,經常與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馳。始皇偏執的認為這是扶蘇性格軟弱所致,於是下旨讓扶蘇協助大將軍蒙恬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北方的匈奴,希望籍此培養出一個剛毅果敢的扶蘇。

    幾年的塞外征戰果然使扶蘇成長得與眾不同,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敏銳的洞察力與出色的指揮才能讓眾多的邊防將領自嘆弗如。他愛民如子、謙遜待人更深得廣大百姓的愛戴與推崇。

    秦始皇統—中國後,扶蘇曾多次議政,對於治國、安定天下頗有見地。秦始皇三十五年,侯生、盧生等人議論皇帝,並雙雙逃走。秦始皇聽到訊息後極為憤怒,下令御史進行追查,把460多名儒生全部“阮之之咸陽”。身為秦始皇長子的扶蘇不同意父親焚書坑懦的舉措,多次上書諫議,勸阻秦始皇。他認為“天下初定,遠方黔首未集,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希望皇帝明察秋毫,趕快中止錯誤的舉動。扶蘇的勸諫觸怒了秦始皇。被秦始皇派到北方,在上郡監蒙恬的大軍。

    作為太子,在朝能夠勸諫父皇行仁義之事,在軍,能夠協助蒙恬築長城,御匈奴。做為兒子,能夠奉行父命,捨棄性命,雖然現在看起來是很愚孝愚忠的。是秦朝統治者中具有政治遠見的人物。他認為天下未定,百姓未安,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

  • 2 # 九萬里飛鵬

    在公元前210年的冬天,秦始皇去民間巡查,突然在沙丘那個地方生了重病,於是他命令趙高寫了一封遺詔給扶蘇。遺詔上是這樣寫的,讓扶蘇將兵權交給蒙恬,而且要扶蘇繼承皇位。但是這封遺詔使者還沒有送出去,秦始皇就已經死了。

    秦始皇死了之後,於是趙高和丞相李斯兩個人就謀劃著改了秦始皇的遺詔,想讓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當皇帝,聽他們兩個人的差遣。於是他們就把遺書的內容改成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為太子。而且在這個時候,他們還給扶蘇偽造了一封遺詔,意思是說胡亥當上皇帝之後,命令公子扶蘇自殺。

    當公子扶蘇收到胡亥派使者送上的遺詔,讀了以後非常傷心,於是就準備在家裡的內宅上吊自殺。在這時候蒙恬就阻止扶蘇說:“現在公子您是在外面,而且還沒有立太子,我先率領30萬軍隊,把守邊疆讓公子您來監督,這是關係到天下人的安危的最主要的事情,而且只有一個使臣到了,也不能說明這是真的,可能是敵人設下的詭計,所以你要想自殺還是要確認一下情況是否屬實,等到那時候再死也不遲啊!”

    可是這時候,旁邊的侍者卻害怕了了,怕他們發現了端倪,於是在旁邊逼迫催促著他們。因為公子扶蘇為人非常的仁慈,而且很軟弱。所以他對蒙恬說:“如果父親真的讓兒子自殺的話,那還需要什麼請示呢?我也只好聽從父親的意思。”於是說完他就自殺了。

  • 3 # 亙古懷念說史

    歷史上的扶蘇是自殺身亡的!扶蘇為人仁義,與自己的父親秦始皇形成鮮明對比。

    扶蘇因為直言上諫秦始皇焚書坑儒有失仁義,秦始皇大怒之下把扶蘇發配到上郡監蒙恬軍,協助蒙恬處理北方軍中事務。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沙丘病故遺詔傳位於扶蘇,但是卻被趙高和李斯合謀篡改遺詔改立公子胡亥,並且偽造了一份遺詔命扶蘇自殺。扶蘇接到詔書之後,雖然有蒙恬的勸阻,最後還是決定不能違背自己父親的意願,於是揮劍自刎!

    太史公司馬遷曾評價扶蘇為人仁,剛毅而勇武,信人而奮士。扶蘇非常的有政治遠見,認為要想天下長治久安就必須實行仁政,所以多與自己的父親政見不合。就連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的時候都是打著扶蘇的旗號,由此可見,扶蘇仁德的形象在當時已經深入人心。

    但是從扶蘇自身的表現來看,個人覺得扶蘇雖仁德,卻有一種愚忠的思想,過於追求儒家的仁義道德。這樣的性格特徵顯然放在君主身上是不合時宜的,所以即使扶蘇順利繼位,也只可能是延續秦朝的國祚而已。至於扶蘇能否力挽狂瀾,我們心中不禁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 4 # 高廣銀

    扶蘇一直主張溫和的仁政,打出扶蘇的旗號,說明陳勝只是反對暴政,而不反對秦朝。陳勝自己也說過:“天下苦於秦國統治很久了,秦二世胡亥本來不應該被立為皇帝,應該立為皇帝的是公子扶蘇”。所以反暴政不反秦政,這個說法看似有些道理,但是這裡還是存在矛盾的地方。

    我們說戰爭是政治的延續,因此中國古代戰爭最講究要名正言順,既然已經打出了復興楚國的旗號,而楚國又是被秦國所滅,復興楚國本身就是反對秦朝的統治。所以陳勝如果真想凝聚楚國民心,就不可能再打出扶蘇的名號。這樣看來,陳勝要以扶蘇為名號,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打出扶蘇的名號是對他復興楚國、推翻秦朝統治是有幫助的,換句話說,扶蘇應該與楚國有著某種淵源。

    關於扶蘇與楚國的這種淵源史書上並沒有明確記載, 但是李開元先生推斷,這可能與他的母親有關——扶蘇的母親很可能是出身楚國的王女。在秦國,君王的婚姻大多都是由太后操辦的,就像秦武王,他的母親惠文後是魏國夫人,所以秦武王迎娶的也是魏夫人;秦昭襄王的母親宣太后是楚華人,而昭襄王迎娶的也是楚夫人。之後到了嬴政的祖父秦孝文王,孝文王做王子時,還是宣太后當政時期,所以孝文王的正妻還是楚夫人,也就是我們開始提到的那位華陽太后。而嬴政到了結婚的年齡時,他的母親帝太后已經因為嫪毐之亂失去了政治影響力,所以決定他婚姻的應該就是華陽太后。那麼華陽太后自然也會為嬴政選一位楚國夫人,而這個人應該就是扶蘇的母親。

    如果這個推論成立的話,那就表示扶蘇身上流著一半楚國王族的血,那麼扶蘇可以說就是另一個昌平君了,而陳勝打出扶蘇的名義來複興楚國,也就說得通了。但是到這裡我們就不禁要問了,為什麼對於扶蘇的母親,史書上會隻字未提呢?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那麼扶蘇的母親很可能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對於這樣重要的一個人,史書上卻沒有記載,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 5 # 目西

    從名字中看始皇帝對兒子的喜愛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詩經·鄭風》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山上長著繁茂的扶蘇樹,河裡長著漂亮的荷花,沒有看見美男子,卻看見了一個狂小子!

    扶蘇在先秦是美麗、繁殖力強的象徵,始皇對這些應該有所瞭解,孩子被起名扶蘇,也可以看出始皇帝對他的喜愛。

    另外根據孫詒讓的考證,扶蘇又叫做扶胥“蓋 秦漢間語, 周之藩盾也。建之乘車,以蔽左右;軍旅會同,前後拒守,在車兩藩,故曰藩盾。”

    可見這個名字在外形和核心上都極具非凡的象徵意義!

    從史書評價中看扶蘇的形象

    現在人們多根據扶蘇的自殺來斷定扶蘇是一個軟弱的人,這是大錯特錯的!

    司馬遷的《史記》說扶蘇“剛毅而武勇, 信人而奮士”這怎麼看也不是軟弱的形容詞。

    而且根據扶蘇的事蹟來看,他還敢於直接頂撞始皇帝。

    當初術士欺騙始皇帝並誹謗他,於是始皇開始了坑術士殺了很多人,於是扶蘇提議說“諸生皆誦法孔子。今上皆重法繩之,臣恐天下不安”。這樣直接指出老爹的不對,不是和老爹對著幹又是什麼?

    怎麼能說扶蘇軟弱呢?

    從兩個事例來看當時的價值觀

    第一個衛國的公子急

    衛宣公和父親的小妾通姦生了公子急,後來又在給公子急娶媳婦的時候霸佔了公子急的媳婦兒,是為宣姜。宣姜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做公子壽、一個叫做公子朔。

    宣姜為了讓公子朔繼位,打算害死公子急。於是陰謀讓公子急出世齊國,並在半路安排了殺手。

    公子壽和公子急關係很好,就把這事兒告訴了公子急,你猜公子急怎麼說?

    他說“老爹的命令不可違抗”

    第二個伍子胥的哥哥

    楚平王抓了伍奢,要殺他的兩個兒子伍子胥和伍尚,於是說只要他們來見楚平王就放了伍奢。

    伍子胥對哥哥說,這明顯是騙人的,我們過去都得死。

    您猜伍尚怎麼說?

    他說“我知道去了父親也得死,但是父親在哪裡呼喚我,你叫我不去,我做不到啊!”

    這種事例在春秋戰國的時候還有很多,比如晉國的太子申生就是一個!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在當時有很多人信奉,“爹叫你死你就得死”這就價值觀,很顯然公子扶蘇就是一個!

    如何評價扶蘇

    他是一個謹守當時一種價值觀的人,他維護自己價值觀的時候勇敢,剛毅。他的自殺也是因為自己抱著這種強烈的價值信仰!並不是懦弱無能!

    不過話說回來,這種為了價值觀寧折不彎的態度雖然很剛,但是卻是太容易折了,他不太能夠在爾虞我詐的世界裡生存。

    他的死不就說明這麼一個道理嗎?如果他不死守自己的價值觀,也許不會死去,還有可能成為新一代的秦皇呢!

  • 6 # 扶蘇有酒

    扶蘇自殺而死,《史記》說,秦始皇東巡的路上病重去世,趙高聯合丞相李斯矯詔立胡亥為太子,還命令在河套前線蒙恬、扶蘇自殺,所以扶蘇自殺,可見也是一個沒主見,性格軟弱之人。當然史記說的,就跟他見到一樣,繪聲繪色的記錄,我持懷疑態度。這是個機密事件,怎麼會有第三人在場並加以記錄呢?

    可以肯定的是,是胡亥命令扶蘇自殺的。據網上有人推斷,扶蘇的母親是楚華人,秦楚世仇,肯定不會立扶蘇為太子的,胡亥不一定是篡位。據後來的陳勝吳廣起義來看,打著扶蘇和楚國大將項燕的旗號,這本身就矛盾的,如果不得志的扶蘇,母親是楚華人就好解釋了,也和項燕並不矛盾。

    扶蘇什麼樣的人,可以肯定是沒主見,懦弱之人,至於他的政治主張,以性格來推斷,是個主張仁政之人,也和始皇帝的政治制度格格不入。

  • 7 # 古時歷史

    公子扶蘇,秦始皇嬴政的長子,為人宅心仁厚,而且從小就博覽群書,天資聰慧過人,自身又非常有政治遠見。也正是扶蘇善良正直的性格與秦始皇嬴政恰恰相反,自己所認為的統治政策思想方面更是與秦始皇背道而馳。

    扶蘇自幼天資聰穎,這一方面深受秦始皇的喜愛,但扶蘇的仁政和身懷悲憫之心卻成了秦始皇眼中的懦弱,根本就不符合秦始皇對當時帝皇認知的氣質。而在治國政策方面,扶蘇經常直諫秦始皇的不對之處,反對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統治政策,所以秦始皇一怒之下就把扶蘇派到上郡去抵抗倭寇和修築長城,不僅是生扶蘇的氣,更多是想培養扶蘇成為自己的繼承人,更加勇猛精進。

    但世事難料,在秦始皇第五次出巡時候,在途中勞累過度而暴斃,自己立下的遺詔也被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合謀修改了。趙高本是秦始皇幼子胡亥的老師,當然是為胡亥謀朝篡位,而且胡亥更加昏庸無能,可以被趙高更好管制。趙高把遺詔改為了胡亥繼承秦始皇的帝位,逼扶蘇自殺身亡。因為扶蘇的政治理念根本就不適合當時混亂黑暗的秦朝,影響了趙高謀取權勢,所以趙高逼死扶蘇也是理所當然的。

    扶蘇最終迫於無奈,自殺身亡,但在那個情況之下,自願和不自願根本就不重要了。整個朝政的統治官僚都沒有可憐和同情扶蘇,讓他隨之隕落。更是的是扶蘇也是悲傷絕望,自己的大秦皇朝沒有一個正直之人,都在這權利的威迫下屈服,這是一個讓人悲觀的時代。扶蘇的死亡之後,秦二世在趙高的引導把持下,比秦始皇統治的更加殘暴,使得民不聊生,最終也使大秦帝國走向滅亡。

  • 8 # 曉話曉聲

    扶蘇被忽悠死的!

    秦始皇臨死前寫好遺書,把皇位傳給扶蘇,結果遺書還沒送出去,秦始皇就死了。趙高、李斯覺得扶蘇做皇帝對自己沒好處,於是把遺書改成:秦始皇列舉扶蘇各種罪狀,要求他自殺。

    扶蘇傻乎乎的就信了,也傻乎乎的自殺了,可以說,扶蘇一是被忽悠死的,二是被自己蠢死的!

    當時扶蘇跟蒙恬在一起,手中有三十萬大軍,擱一般人,生死關頭,奮起一擊,率領三十萬大軍造反都有可能,然而扶蘇不敢奮起一擊還不算,蒙恬勸他說:你爹現在出門在外,至今未立太子,卻叫你監管三十萬大軍,很明顯,他就是想磨鍊你,把你培養成接班人。如今一個送信的跟你說,你爹要你死,如此事關重大,你怎麼可以說信就信呢?我建議你親自問問你父親,是不是真的要殺你,如果是真的,你再死不遲,怎麼可以想都不想就去死呢?

    豬一樣的扶蘇竟然說:如果我爸要我死,我還有什麼好說的,我就死給他看。——說完就自殺了!

    根據這些描述,扶蘇是不是被忽悠死?是不是被自己蠢死?

    至於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史記》說他“為人仁……剛毅而武勇,信人而奮士”,看著評價很高很牛逼,實際上根據他自殺前後的表現,活脫脫就是一頭豬,豬都未必有這麼蠢;就這種智商,還能做國家領袖?我看吃屎都搶不到熱的!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蠢成扶蘇這樣,誰也救不了,你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蒙恬和三十萬大軍都救不了他,很驚訝他這種智商是靠何等的運氣才能活到這麼大的?

    燕雙鷹表示:像扶蘇這麼蠢的人,要怎麼去改變?啊?你不會改變,只有死!

    事實證明,在燕雙鷹的BUG裡,不聽他勸的,都死得很慘,扶蘇就是其中之一!

    結論:

    扶蘇被自己蠢死。

    扶蘇就一蠢貨。

    《王者榮耀》關羽送他一句臺詞:關公面前耍大刀,蠢!

  • 9 # 江漢秋穎

    扶蘇,姓嬴,秦始皇長子。扶蘇一詞出自《詩經》,是《國風-鄭風-山有扶蘇》裡“山有扶蘇,隰(xí)有荷華。”原意是枝葉繁茂的大樹,秦始皇把這個作為自己長子的名字估計是很有深意的。有傳說是因為扶蘇的母親是鄭華人,喜歡吟唱《鄭風》,所以秦始皇乃用扶蘇一詞給兒子命名。再一個扶蘇是秦始皇第一個兒子,取這個名字估計是對他的寄予了厚望與期待。

    秦朝從商鞅變法開始信奉法家思想理論,實行依法治國,雖然在百廢待興的亂世獎勵軍戰,刺激生產是一劑良藥,但嚴苛的刑罰,殘暴的統治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扶蘇,《史記》記載“為人仁,剛毅而武勇, 信人而奮士”。因為生性善良,為人寬仁,所以恰恰與秦始皇性格相反,執政理念也不相同,對秦始皇的所作所為常常勸諫。後來因為反對“焚書坑儒”惹怒了秦始皇,被髮配上郡,協助大將軍蒙恬修築長城,抵禦匈奴。

    秦始皇37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臨死前可能因為扶蘇的賢德讓秦始皇醒悟,又因為他是長子,遺詔讓扶蘇治理喪事,然後繼承皇位,但詔書還沒發出秦始皇已經死了。秦始皇近侍太監趙高因為扶蘇對他極其反感,所以怕扶蘇登上皇位後他自己沒有好下場,所以就和丞相李斯串通偷改了詔書,立胡亥為皇帝,賜死公子扶蘇。

    扶蘇接到假遺詔後,不知真假,因為秦始皇死去的訊息被封鎖,他並不知道。加上秦始皇生前也時常對他有不滿的地方,所以他也就信以為真。自殺前蒙恬曾阻止他,勸他先不要自殺,向秦始皇請示明白。而他卻說:“如果父親命令兒子自殺,那還要再請示些什麼呢?”說完便自殺而死。

    綜合來看公子扶蘇是一個有著儒家思想的忠孝仁義之士,懷有安邦定國策略,並且有勇有謀。只可惜胸有大志還沒來得及施展,卻被奸佞小人所害。可悲!可嘆!

  • 10 # 黃老夫子

    對於扶蘇的死,我一直是覺得惋惜的,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後,橫徵暴斂,民間怨聲載道,所以他的繼任者應該是一個寬厚仁義之人,這樣能夠穩定剛剛統一的帝國,保證帝國能夠延續更久。扶蘇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機警聰穎,驍勇善戰,同時能夠體恤百姓,愛民如子 ,同時也非常具有政治遠見,是近乎完美的帝國繼任者。可惜,一份偽造的詔書葬送了整個秦王朝,嗚呼哀哉!

    春秋戰國的時候還沒有太子的說法,秦國初創,政治體系還不完備,國君的兒子大家都叫“公子”,所以經常看到“公子扶蘇”的叫法。秦時,北方匈奴經常襲擾邊界,秦始皇就派大將蒙恬帶兵30萬抗擊匈奴和加固長城,作為長子的公子扶蘇認為天下初定,百姓未安,所以反對“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政策,被秦始皇貶到蒙恬軍中,但是我們要知道蒙恬是秦始皇愛將,所以名義上被貶,實則是鍛鍊。公子扶蘇也不負所望,有大將之才,驍勇善戰。

    可惜的是,秦始皇死在東巡路上,趙高害怕扶蘇即位後,收了他的榮華富貴,而李斯知曉扶蘇和蒙恬較好,害怕蒙恬奪了他的相位,於是趙高就夥同李斯,修改詔書,立胡亥為皇帝,然後利用扶蘇的性子,斥責他戰事不利,耗損兵士,無尺寸之功,是個不孝之人,然後詔令賜死,扶蘇不辨真假,悲憤中自刎了。有人說,這是他的性格缺陷,但是當時古禮就是如此,君君臣臣,時代的悲哀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暗戀的物件其實也一直喜歡你是一種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