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vivi遨翔雲端

    我覺得肯定是自己教育孩子好。具體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隔輩親容易對孩子造成溺愛

    如果讓爺爺奶奶來教育孩子,隔輩親容易溺愛孩子。這樣會給孩子慣出很多壞毛病來。生活中看到的爺爺奶奶帶的孩子,很少會有不溺愛的。

    2.爸爸媽媽教育孩子沒有太大心理壓力

    如果讓爺爺奶奶教育孩子,管的太嚴別人會說對孫輩不好,管的太鬆會說溺愛,儘管是孫輩可不是自己的孩子總是沒有太大許可權一般。

    而爸爸媽媽教育孩子就沒有這樣的心理負擔,可以在該嚴厲的時候嚴厲,改溫和的時候溫和就好。

  • 2 # 壹父母

    這還用說嗎?自己的孩子當然是自己生自己養了。

    從情感層面來說,孩子天然就會去尋求跟父母的聯結。這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心理基礎。從責任和義務來說,既然生了,就要盡到為人父母的責任,盡其所能地給予孩子充分的愛和關注。

    現在隔代養育的情況非常普遍。老一輩的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可能會有一些錯誤觀念,但最最重要的是,老人家容易對孩子沒有足夠的規矩和界限,很容易溺愛孩子。

    爺爺奶奶雖然也很親,但是跟親生父母相比,意義是完全不同的。一方面是跟親生父母的連線處斷裂狀態,另一方面又有,爺爺奶奶五原則,無條件的溺愛,就非常容易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各種問題。

    另外,爺爺奶奶畢竟年紀大了,照顧孩子是一件非常耗費心力和精力的事情。

    年輕的父母因為工作關係,在顧不過來的時候可以請長輩幫忙搭把手,但是一定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轉嫁到老人家的身上。

  • 3 # 賢惠151688966

    自己的孩子還是自己教育好。隔代人他們會很疼愛,有的老字輩人就容易產生溺愛!無止境的愛!就容易把孩子嬌慣壞了。有道是:慣什麼有什麼。孩子就寵壞了——好逸惡勞、愛慕虛榮、自私自利、有手好閒、……因為給予他(她)們都是最好的享受。若不注重思想教育,就是玩完的一代、敗家的一代、絕望的一代。祖父母、父母有百年的一天,就是留一個金山如此的揮霍也有坐山吃空的時候,錢完他(她)也完,更別提在社會上立足。所以說家長要在孩子成長的一生真要起著積極的作用。用心把自己的孩子調教好。她(他)可以不成才,但必須成人。成為對社會有用的好人。

  • 4 # 五音山人1

    現在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現象已成了社會問題,把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看管,教育,有百害而無一利!

    首先爺爺奶奶天生就有一種溺愛孫子孫女的情懷,喜歡縱容孫子孫女,會把小孩慣習得特別嬌氣!

    公婆礙於媳婦的面子,有時想管教小孩,也會畏手畏腳,最後只好放任自流了!

    過去有句俗話叫"嬌子不孝,嬌女無人要",這樣的小孩長大了,往往都會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根本不會把父母放在眼裡!

    最可怕的是留守兒童走上岐路,因為缺少父母的疼愛和管教,留守兒童最容易自暴自棄,又沒有正確的道德觀來引導,三五成夥,就會幹出出格的事來了!

    小孩一旦走上邪路,這時再想拉他回頭,哪怕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也是難於上青天了!

  • 5 # 水弋月

    我認為自己教育孩子好,同時我也會讓爺爺奶奶教育孩子。

    沒錯,我們作為年輕的一代,有許多新的觀念和教育理念,對孩子來說可能更好。

    而且孩子由自己帶,彼此之間才會有更好的交流,更深的感情。這樣,在他成長的路上才能更好地陪伴他,適時地引導他。

    在孩子從小的智力開發和學習上,我們可能會更擅長,對孩子有更大的幫助。我們能夠帶給他更先進的知識理念,以及更好的生活方式與習慣。

    但我覺得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孩子也需要爺爺奶奶的關懷和教育。

    我也希望孩子能得到爺爺奶奶的愛(但不是溺愛,我會在旁邊把關)和教育,即使有可能會帶來好的與不好的影響,但我會在旁邊默默地守護,幫助他辨別,幫助他懂得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

    但是他們身上有許多更質樸的東西,更懂得珍惜生活、知足常樂、勤儉節約等,在這些方面,可能他們做的更好。

    我一直認為,對於孩子的教育,是言傳身教,而其中的身教更重要。我們的一言一行,在很多時候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我希望,我們的教育方式和觀念能和爺爺奶奶身上存在的傳統的優良品質,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孩子的成長與品性的形成。

  • 6 # 牽住夕陽的手

    當一個新生兒來到這個世界上時,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懂,這個時候,孩子跟誰接觸的多,就會逐漸喜歡誰,而且在成長的過程中就會最聽誰的話。從教育角度看,自己教育孩子利大於弊。

    我侄子媳婦有孩子後,幾乎每天是我弟給孩子穿衣服,抱孩子。孩子除了我弟媳,就跟我弟在一起。

    因此,這個小孩除了媽媽,最近親近的就是爺爺。

    我侄子很少抱孩子,所以孩子小時候跟他之間猶如陌生人一樣。侄媳婦曾經告訴我,有一次早晨,她忙著去上班,孩子姥姥去水房提開水。孩子睡醒以後,看見身旁睡的是爸爸,就像看見陌生人一樣,哇的一聲大哭起來。我侄子趕快起來,把孩子包住,抱著在房子裡轉,孩子的頭扭向門外方向,尋找姥姥和媽媽。侄媳婦笑著說,你侄子從來不抱孩子,只顧自己玩。後來找機會我跟侄子說,有時間多陪陪孩子,不然,孩子長大後會疏遠你。之後,他們經常一起帶孩子出去玩,漸漸地,孩子跟爸爸沒有了生疏感。

    孩子爺爺因為從孩子出生,就一直管孩子,所以,孩子跟爺爺似乎特別親。孩子才7個月的時候,有次弟弟帶我去侄媳婦單位,幫忙帶幾天孩子。我和弟弟進門時,孩子正跟姥姥在床上玩。看見爺爺後,孩子笑著往前撲,伸手讓爺爺抱。以後孩子會說話了。不管做什麼,都是爺爺優先。我母親還在世的時候,有次母親過生日,一大家子人在一起吃飯。孩子爺爺在外邊忙,沒有到餐桌邊。孩子奶奶端著碗,坐到孩子身邊的椅子上,孩子馬上回頭看了一眼奶奶,然後說,這是爺爺的椅子,你不能做。奶奶說,我就要坐。孩子哭著說,這是給爺爺的。

    因為奶奶平時很少管孩子,同在一個屋簷下,孩子喜歡爺爺,不喜歡奶奶。

    這些小事情,充分說明,孩子是誰帶跟誰親。

    如果孩子降生後,年輕的爸爸媽媽能自己帶孩子,一是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跟爸爸媽媽的感情會越來越深,同時也會聽爸爸媽媽的話;二是爸爸媽媽帶孩子,可以從小教育孩子為人處事的方法和必要的幼童知識教育,這一點是許多爺爺奶奶做不到的。

    譬如,我侄媳婦是老師,人家對孩子的教育就是和一般人不一樣。

    1.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爭玩具時,她會告訴孩子,好玩具要跟小朋友一起分享。孩子就記住了,也會照著做。

    2.孩子吃飯總掉飯粒或菜,她會告訴孩子不能浪費,孩子記住了。吃飯時,飯粒掉到茶几上,孩子自己用手撿起來,放進嘴裡吃了。我侄媳婦就是一個很節儉,很會過日子的人。

    3.侄媳婦不讓孩子多吃糖,孩子就能記得住。有次家裡過事,我給孩子一個水果糖。孩子說,媽媽說糖吃多了壞牙齒。

    總之,自己有能力,有時間,孩子還是自己帶,自己教育比較好。

    你說是不是呢?

  • 7 # 心還在跳12

    小孩子讓父母帶還是讓爺爺奶奶帶,毫無疑問是父母必帶!說出這句話可能會得罪天下爺爺奶奶們。

    孩子經過十月懷胎呱呱落地,上世以後第一聲會喊的是媽媽,其次是爸爸!孩子感情也傾向於父母。做為父母孩子沒上世以前,父母們千方百計的給孩子起什麼名字,補助什麼牌子奶粉,上幼兒園去那所,教育孩子不能像以前父母管教我們那樣了…等等!一個時代不同,爺爺奶奶們帶孩子經驗值會和現在年輕父母有偏差代溝。

    我兩個女兒,大女兒上大三,是我從小帶大的,性格自信獨立個性堅韌Sunny,做事情雷厲風行。讓我欣慰的是學習上從高中到現在都任班級學習委員!柔弱靦腆身上沒有(單親家庭缺乏母愛)反觀二女兒(我孩子她媽離婚有十個年頭)雖然是她媽帶著,但一直都由外公外婆操心經管!女兒和外公外婆走的特別近,去年前妻去世以後,二女兒開始我做她的監護人!從二女兒我觀察出來,也從她身上暴露出來很多問題,簡單講講,任性貪玩沒自信依賴感很強尤其特別愛犟嘴脾氣暴躁惰性很強三觀具無!學習上一塌糊塗反面教材的例子!經過我和大女兒耐心管教有所改變!因此我一百個不同意孩子讓爺爺奶奶來經管。最好父母帶。

    爺爺奶奶把我們撫養大也不容易,讓他們也該歇歇啦,時間允許的話,每個週末帶著孩子探望老人,補一下咱們對父母的愛和孝心,增加爺爺奶奶和孩子感情,何樂而不為。爺爺奶奶在農村的話,放假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豈不是美哉!

    管教孩子沒有實驗沒有重來。珍惜我們給孩子這一生做父母的機會,讓孩子擁有美好的未來和前程。

  • 8 # 我是小趙老師

    最好是自己帶孩子

    首先說的其實爺爺奶奶對孩子的是愛,但你卻不能因此來要挾爺爺奶奶帶孩子。爺爺奶奶帶孩子是情分,不帶才是本分嘛。有鑑於此,最好還是自己帶孩子。

    再加上爺爺奶奶年齡一旦大了,帶孩子生活是有著各種各樣不便的。本身爺爺奶奶的身體就需要修養,能給孩子的精力是極為限的。這時候再讓他們替父母照顧孩子,多於心不忍啊。

    第二,孩子尚處於朦朧的起步階段。完整的良好教育離不開一個溫馨的家庭生活,而父母是第一責任人。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和習慣養成是非常重要的,爺爺奶奶們的生活娛樂休閒和青年人的興趣愛好是有很大的區別。孩子尚小,不適宜束縛甚至是需要給孩子心靈以自由飛翔。爺爺奶奶們對孫子孫女疼愛有加,可給孩子嘗試的機會不多,乃至對於孩子的發展方向規定較為寬泛。這於孩子而言是不妥的,當然您要是喜歡4歲的孩子跳二人轉或者孩子沒有規矩的話請無視我。

    第三,科學顯示個體生命生長必然存在一些階段,這就要求孩子需要逐步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良好素質教育的人。孩子看著父母長大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是不一樣的,舉個例子爺爺奶奶多數都是不講普通話的。那當孩子操著一口地道的方言和老人近乎熟透了的口吻時,請問他還怎麼和其他同學一起玩一起學習?如果孩子交流溝通都出現不小的障礙,以後還怎麼健康成長?老人那種安於現狀、盡享天倫之樂的心態,實在是太不合適作為帶整體找刺激的孩子了。

    第四個,拋開一切去看,人們都是喜歡追逐美麗的風景和美好的人了。試問壯年的父母是如此英俊美麗,孩子如果有選擇權的話會選擇年老體衰的爺爺奶奶嗎?我想這個問題孩子最有發言權了。

    最後說一下,父母帶孩子和爺爺奶奶帶孩子也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父母每天的陪伴儘量不要低於2個小時,越小的孩子越需要把陪伴時間拉長,不讓父母之愛遲到早退。

    祝您及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家庭和睦幸福。

  • 9 # 我是全職不是太太

    爺爺奶奶教育的話,有的只是一味地溺愛孩子,根本不是教育,還有的只管吃飽穿暖就行了。當然也有部分老人教育得很好的,但畢竟是少數。所以教育的重擔還是留給自己吧!

  • 10 # 董永根

    生完孩子後,筆者認為是自己教育孩子好些。因為孩子是從媽媽十月懷胞中,不知吸收媽媽多少營養的血液,從子宮胎盤中降生了。孩子自從來到陌生的世界上,每天就依偎在媽媽懷胞的搖籃裡,吃著媽媽的乳奶液,一天一天的健康成長。孩子有了媽媽的貼心照顧,自然就有親情血肉感,畢竟十指連心吧!再說爸爸媽媽年輕,有一定的文化素質教養,在照顧孩子上更細心服務周到。至少說年輕的爸爸媽媽在孩子個人衛生上,穿作上,生活上都利於孩子身心健康成長。

    然而很多年輕的農村家庭戶,自從夫妻倆結婚有了孩子後,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可以說年輕的夫妻倆上有老,下有小,光靠在農村種莊稼維持一家人生活,真的很困難。無賴之下,年輕的夫妻倆為了養家餬口,逼上梁山,狠心的放下一歲左右的嬰幼兒,背井離鄉,踏上千裡迢迢的城市,過著打工生涯的生活。孤苦伶仃幼小的嬰兒由爺爺奶奶看管,並教育孩子。由於爺爺奶奶已經是五十歲左右的年齡,很可能上有老,下有小(兒子、兒孫),生活承受包袱的壓力也相當大,甚至為了討兒媳婦買車買房欠了一些外債。五十歲左右的年齡在城市根本不好找工作,唯一的辦法只有在農村種莊稼,並照顧孫兒孫女讀書。對於50歲的人來說,有可能書讀得少,說普通話不標準,加上生活壓力大,平常生活需要勤儉節約。因此50歲當爺爺奶奶,必定在教育幾歲的孫兒孫女上,肯定捨不得花錢幫孫兒孫女買生活零食,在讀書上就沒太多時間去管教。孫兒孫女沒有爸爸媽媽的精心照顧,自然就學會了玩手機,學習不努力,初中未畢業就輟學了。綜上所述,生完孩子後,由自己教育好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華為筆記本會超過聯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