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永遠追不上的巨人

    莎士比亞的悲劇注重的是人物的對話和旁白,舞臺提示比較粗簡。他強調悲劇人物的行動必須出自他們本人的意志和內心,即悲劇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結局,不能歸咎於客觀原因,而應該自己負責。另外,他的悲劇還存在人物被命運擺佈,逃不出命運的宿命論色彩。 莎士比亞身處資產階級文化與封建文化開始發生衝撞的文藝復興時期,作為一個人文主義者,他更加關注的是人存在的意義,把造成戲劇矛盾衝突和解決衝突的方法上升到了哲學的層面,探討了人受控於命運或者命運掌握在人手裡的哲學問題,而且表現了改變社會階級結構以及對人性本身迴歸的追求。 莎士比亞的語言則精緻華麗得多。劇中臺詞有許多隱喻和象徵,採用多種修辭手法構築語言,詞彙豐富,句式多變,並且以長句為主,潛臺詞繁多。作者飛馳的想象力帶來了優美婉轉的語言,在讓人回味無窮的同時,也造成了艱澀難懂局面,以致戲劇不易在民眾間普及。 四大悲劇《哈姆雷特》、《 奧賽羅 》、《 李爾王 》、《麥克白》和悲劇《雅典的泰門》標誌著作者對時代、人生的深入思考,著力塑造了這樣一些新時代的悲劇主人公:他們從中世紀的禁錮和矇昧中醒來,在近代黎明照耀下,雄心勃勃地想要發展或完善自己,但又不能克服時代和自身的侷限,終於在同環境和內心敵對勢力的力量懸殊鬥爭中,遭到不可避免的失敗和犧牲。哈姆雷特為報父仇而發現“整個時代脫榫”了,決定擔起“重整乾坤”的責任,結果是空懷大志,無力迴天。奧賽羅正直淳樸,相信人而又嫉惡如仇,在奸人擺佈下殺妻自戕,為追求至善至美反遭惡報。李爾王在權勢給他帶來的尊榮 、自豪 、 自信中迷失本性 ,喪失理智,幻想以讓權分國來證明自己不當國王而做一個普通人,也能同樣或更加偉大,因而經受了一番痛苦的磨難。麥克白本是有功的英雄,性格中有善和美的一面,只因王位的誘惑和野心的驅使,淪為“從血腥到血腥”、懊悔無及的罪人。這些人物的悲劇,深刻地揭示了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已開始出現的種種社會罪惡和資產階級的利己主義,表現了人文主義理想與殘酷現實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具有高度的概括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佳能5D2怎麼能顯示照片的拍攝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