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周荘軒人
-
2 # 老街味道
問題: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有沒有隱喻四夷各族的意思?你怎麼看?
前言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的“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有沒有隱喻四夷各族的意思?
這個“有沒有”是有區別的,是作者有沒有?還是讀者眼中的作品有沒有?
西方有一種理論,就是說一個文學作品寫完以後,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讀者來完成, 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他們甚至會聯想到作者都意識不到的內容。
至於作者有沒有這個意思,不重要。
一、張惠言 《菩薩蠻》 “初服”之意文學作品的最終完成是和讀者的二次加工分不開的,但是讀者之間還是有所不同。張惠言在溫庭筠的《菩薩蠻》中看出有屈原“初服”之意,王國維就笑話其“深文羅織”:
“固哉,皋文之為詞也。飛卿《菩薩蠻》 、永叔《蝶戀花》 、子瞻《卜算子》 ,皆興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羅織。“張慧言認為《菩薩蠻》中的“初服”之意是溫庭筠有意為之,所以受到了王國維的嘲笑。
二、王國維 晏、歐諸公所不許王國維的三重境界說,他從晏殊、柳永、辛棄疾作品中品出了人生三種境界,
第一境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認為只是”自己“看出三種境界,並沒有說作者一定有這三種境界,因此王國維說道:
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注:蝶戀花作者有歐陽修、柳永兩說)三、 譚獻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晚清譚獻的《復堂詞錄序》
......而後側出其言,旁通其情,觸類以感,充類以盡。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西方文學理論也和前人觀點有異曲同工之處。就是說一個文學作品寫完以後,只完成了一半,另一半需要讀者來完成, 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他們甚至會聯想到作者都意識不到的內容。
結語在前言裡說了,題主的問題中的“有沒有”是兩個問題,第一、作者有沒有?第二、作品有沒有。
第一個問題,可以用譚獻的回答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杜甫也許有也許沒有。
第二個問題,可以用譚獻的回答: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也可以用西方的認識來回答:你自己心裡有,就有,你能看出來,就有。
此詩寫於成都草堂。
不要無端引申猜測,這只是杜甫親身感受,抒發自已心情。豈有它哉。
有感而發是人之常情,是現實的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