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階婚戀獵頭唐風
-
2 # 柯仔魚
一部好的作品必定有一個精彩的開頭,這點百年孤獨做到了,我們來欣賞一下: 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而且,本部書充滿了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而且文中僅僅扣住了“孤獨”二字,不論是何塞·阿爾卡蒂奧·布恩迪亞,還是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或是阿媽蘭妲,都被孤獨包圍,說到底,孤獨與融入世界有什麼區別呢?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好了,不繼續這個話題了,這就有些哲學意味了,我還不能很好的解答。
開頭是一部文學作品的點睛之筆,接下來跑一會題,我最欣賞的小說的開頭就是狄更斯的《雙城記》,也可認為是譯者的絕筆妙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智慧的年代,這是愚蠢的年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的春天,這是絕望的冬天;我們眼前無所不有,我們眼前一無所有;我們直奔天堂,我們直入地獄。
最後,說一下我的結論,任何一部獲得諾貝爾獎的文學作品都有值得讀的價值,據我所知,《百年孤獨》偏魔幻,《靜靜的頓河》偏現實,哪個更好看絕不可一言概之,個人認為就情節邏輯方面自是《靜靜的頓河》更勝一籌,《百年孤獨》既然選擇了魔幻現實主義,那麼情節一定不會符合理性邏輯,而是勝在寫法方面,這是兩者的區別,絕無優劣之分。
-
3 # 睿智天成
兩本書都看過,感覺百年孤獨體現一種宿命輪迴的無奈,女人孕育的男人如煙花一般,無論飛的多高,綻放的多絢麗都要最終回到馬孔多,孤獨而終。百的構思巧妙,用荒誕的情節展現歷史和現實,作者駕馭文字能力強,遣詞造句獨特新穎,文學功底深厚。靜靜的頓河可讀性強,寫作源於生活,忠實於生活,文筆流暢,資訊量大。
-
4 # lacey21
兩種完全相反風格的小說。百年孤獨用綺麗輕靈且彎繞奇幻的文字描述了一個家庭六代人的生活經歷和一個村鎮從無到有進而幻滅的變遷,靜靜的頓河用樸實厚重的文字譜寫了一個大變局的時代。
讀完第一遍百年孤獨,你感受最深刻的是好多何塞和一些奇詭的故事情節。讀完靜靜的頓河,歷史和人物命運的無常會讓你的心靈長久的震顫。
二者都是值得一讀的小說,有時間何不都看看。當然靜靜的頓河更厚些,這本不是消遣性小說,如其書名,要“靜靜”的看。
-
5 # 大洲文苑
兩部小說都看過,都喜歡看,若說哪本更好,這還真不好說,因為文無第一,而這兩部小說又都是世界頂級名著,應該是都好看,要真說哪本更好看,我想百年孤獨更好看,這本書我買過三次,兩本送了好友,自己也看了三遍,以後有時間還會再看。
《靜靜的頓《靜靜的頓河》讀的早,是八十年代讀的,偉大的史詩,當然,這史詩不僅是頓河哥薩克民族的戰爭與愛情的史詩,也是人類的一部心靈史。雖然卷帙浩繁,卻是一氣讀完,有強烈的心靈震撼感:力量與美。而且又因為作者的真偽有爭議,也成為一部充滿神秘感的誘人文學世界。
《百年孤獨》一出版就洛陽紙貴,引起轟動,馬爾克斯的魔幻現實主義影響了一代中國文學,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就是其忠實信徒。習慣傳統文學閱讀的我,一開卷便被其魔幻住了,為作者文筆汪洋恣肆神秘莫測想象天外而震撼而著迷。大開眼界,總覺得文字後面有生命體在躍動。也是史詩,是拉美民族史詩,也是世界人類精神史詩。而其藝術的獨創性更具有開創性,讓人感嘆:文學原來可以這樣!生活可以這樣!世界遠比我們認識與想象的更遼闊而神奇!
-
6 # 文潤心
《百年孤獨》,時空交錯的筆法,充滿想象力的綺麗之作。是一部石破天驚的帶有劃時代意義並開創了整個現代文學新局面的天才之作。另一部《靜靜的頓河》,只是一個延用傳統敘述方式講故事的尋常的大部頭小說。二者的影響力不是一回事!
《百年孤獨》拓寬了文學的審美經驗,使文學的樣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基本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就沒有莫言的《紅高粱》和他所獲得的諾貝爾文學獎。
-
7 # 作家達度
我推薦《百年孤獨》,這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代表作,也是整個拉美魔幻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品。該作以一個與世隔絕的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濃縮了一個世界,世界上各色各樣人,也濃縮了世上所有的孤獨,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雲變幻的歷史,並融入宗教神話,民間傳說,聖經故事等神秘因素,運用魔幻語言,給人以現實虛幻,想象奇特,真假莫辨的世界,風靡了幾十年,也影響了幾代人。中國如莫言、餘華等一批先鋒現代派作家也深受其影響。
-
8 # 東方清雲
靜靜的頓河,一本好書。十五歲在閣樓一氣讀完,至今難忘。百年孤獨,大概幼童可當童話胡亂看看。或者放到精神病院讓那些異類去解讀,翻譯。或許別有洞天。
-
9 # 風裡的花兒香
首先中國的讀者把馬爾克斯神話地太厲害,當然需要承認的是《百年孤獨》的確是20世紀以來最偉大的小說之一,但這並不足以說明它真的足夠強大,我前前後後大概讀過四五遍,讀的次數越多,越深入,書中的時間線感覺越短,《百年孤獨》並不具備像《佩德羅巴拉莫》一樣的深度。人們之所以把它捧上神壇,純熟的魔幻現實主義起了很大的作用。
《靜靜的頓河》只看過一遍,它帶給人的震撼無疑遠大於《百年孤獨》,一方面它的現實主義本身足夠成熟,這種文章很難把握,但《靜靜的頓河》做的很好。其次在時間線的把握上,後者似乎更加有深度,涉及的層面也更廣,而且作者的功底也深厚很多。畢竟,肖洛霍夫用了一輩子寫了這一部書,馬爾克斯僅僅用了十幾分之一的時間就完成了《百年孤獨》。
-
10 # 遙望左岸
《百年孤獨》的直觀感覺來說,是非常的微妙且有意思的。平時的我很容易走進故事情節中去,《百年孤獨》裡的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生離死別似乎和我之間隔了一層下雨中的玻璃牆。好文學通常要麼探索外部世界,要麼探索人類內心,而能夠將兩者合二為一又不顯得怯場或者拙技的,可稱為不可多得的傑作。馬爾克斯不僅做到了,而且毫不吝嗇他的超卓天才。而這種天才,又完全不妨礙表現他的憐憫之心。在這種憐憫之情的籠罩下,再荒誕不經、不可理喻的人物都顯現出一種人性的合理。
我想在看這本書時能夠聽到內心強烈震盪的人,並不是因為一種嘲諷,也不是因為自憐,而是突然感到由來已久的悲慟有了迴音。如果人類在千萬年以來從來都不曾彼此理解過,不曾愛過,只能借文學的微光獲得一點點暖意,這算不算一種宿命,又或者,這已經是在荒漠之海中的,僅存的燈塔……
《靜靜的頓河》整個故事從主人公葛利高裡年青時候展開,緊接著就是戰爭,各式各樣的戰爭,期間也穿插著他的愛恨情仇,但就是這些足以轟轟烈烈的故事,始終以一種像靜靜的頓河一樣安靜以淡定的筆調寫出來,彷彿一個老人坐著河邊靜靜地觀察著,心裡早就瞭然於胸。
葛裡高利與阿克西妮亞的愛情貫穿全本,雖說阿克西妮亞最終也死了,但不能說這是一個悲劇,畢竟她死在了愛人的懷裡,也算是安靜的死去吧。
書的最後部分,葛利高裡回到了家,雖然這個興旺的家庭已是破敗不堪,但他也算實是現了自己最後的心願:看著自己的兒子長大。生活留給他的最後一點是那麼殘忍而又美好。
回覆列表
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更好看 政治歷史地緣的關係吧,蘇俄作品更能引起內心的共鳴…
南美大陸,又是所謂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隔得太遠,也有飄渺無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