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蘑菇雅說
-
2 # 成功男士40
想簡單說幾句:
將不在多而在謀
兵不在多而在強
戰爭中衝在前面的永運是勇敢者
苟且偷生的永遠是鼠輩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別有多少士兵,多好裝備
皇帝都沒鬥土,多少士兵都是一盤散沙
-
3 # 晴空遠望史
一、劉禪投降前的廷辯。
1、當時的形勢
綿竹失守,震動成都,劉禪急招文武商議對策。成都只有五千兵馬,姜維在劍門關與鄧艾相持,不能及時回援,白帝城與南中雖有駐軍,卻嚴防著東吳與南蠻,不能動。所以,成都唯一的出路就是謀求自保,以待轉機。選擇的方向就是出逃和投降。劉禪選擇了投降。
2、劉禪與大臣商討對策
朝廷上下聞聽鄧艾即將兵臨城下,根本無心抵抗。紛紛勸劉禪出逃,要麼奔南中,偏安一隅,要麼投東吳,寄人籬下。光祿大夫譙周的對策:南蠻久反之人,平昔無惠,今若投之,必遭大禍。東吳雖是盟友,然自古無寄他國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吳,吳不能吞魏。若稱臣於吳,是一辱也,若吳被魏吞,陛下再稱臣於魏,是兩番之辱矣!不如不投吳而降魏。面對譙周公然的投降言論,除了北地王劉諶強烈譴責外,滿朝文武竟無一人反對。
其實就實力和趨勢分析來看,譙周的分析是對的。吳蜀滅亡已經是趨勢,只是時間問題了。巴蜀集團朝廷內部呈現的整體狀況,說明長期的政治、軍事、經濟演化等因素綜合演化,蜀國滅亡已是必然。
二、蜀國當時國內政治情況:
客觀上,政治上蜀漢原來的“漢室正統”政治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漢室”已失去了合法性;主觀上,劉備死後,元老派(如魏延),益州派(李嚴為代表)受打壓,諸葛亮都要自貶,人才也匱乏,國力益衰。諸葛亮死後,劉禪政治上毫無主見,無所作為,後期寵信奸臣黃浩,內部爭鬥激烈,政治腐敗。諸葛亮給他的三個建議 :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遠佞。他基本上沒有認真採納執行。朝政已經腐敗不堪,劉禪糊塗,黃皓專權,賢人去位,百姓離心,私毫沒有鬥志。一個精神已經完全垮掉的可亡之國已經呈現在世人面前,連劉禪的老師譙周都是力主投降,政治上徹底垮掉了。
三、蜀國當時的經濟情況:
經濟上。巴蜀地區雖號稱天府之國,但實際上蜀中的生產力非常落後,其綜合國力跟本無法和東吳甚至曹魏相提並論,生產力的落後就決定了教育水平的落後。加上連年征戰人才非常匱乏,加上荊州已失,從中原和江南再無人才輸入,沒有人才的支援,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就會一塌糊塗,蜀國基本坐困蜀中,已不能自保,不得不亡。生產力的落後也註定了人口的缺乏。再加上連年征戰,窮兵黷武,從諸葛亮到姜維,全都一致的在北上的道路上一往無前。每一次艱苦跋涉的討伐都以失敗告終,國力消耗殆盡。
四、蜀國當時的軍事情況:
軍事上,劉備彝陵大戰的失敗就已經為蜀漢大傷元氣,荊州失陷前,蜀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基本上實現了《隆中對》中諸葛亮謀劃戰略態勢:“……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荊州失敗,劉備決策失誤,彝陵大敗是蜀國損失慘重,一大批老成宿將或病死或陣亡,一大批久經戰陣計程車卒或被俘或戰死,據估計損失精兵4萬多人,軍事上實際已經失去了本錢。劉備死後,諸葛亮六出祁山,在軍事上實際上也只是以攻為守,禦敵於國門之外。而且,諸葛亮和後來的姜維對魏國不斷的騷擾也有利於吳蜀同盟的穩固,使魏國難以騰出手來收拾吳國。但是到了後期,隨著魏國越來越強,原來的均衡已經被打破,魏國(或說司馬父子)已經擁有了消滅兩個國家的實力。
景耀六年,姜維聽說了魏國有取蜀的動向,就急忙上書後主:“聞鍾會治兵關中,欲規進取,宜並遣張翼、廖化督諸軍分護陽安關口、陰平橋頭以防未然。”對未來的戰事做出了積極防禦的部署。但這個計劃被迷信鬼巫的黃皓壓下,說魏軍不會來,後主聽了黃皓的,不讓群臣知道此事。
姜維扼守劍閣,擋住了鍾會的進路,戰爭於此出現了轉機。
但鄧艾的另一支部隊偷過陰平成功,直抵成都,一下子扭轉了戰爭局勢。本來,鄧艾的偷襲成功,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偏師深入,沒有後援,一拖就垮。蜀軍只要堅守成都,支援上一陣子,鄧艾就完了。
但劉禪投降了,並下命令讓姜維也投降。物質上的實力還很大,但精神上垮了,就支援不住了。
總之,歸根結底,蜀國的敗亡,是長期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積累而成的趨勢。當然,蜀國民心盡失才是實質。
-
4 # 史海泛舟擺渡人
劉禪並不是輕易投降,而是在諸葛瞻被鄧艾擊敗,姜維棄守劍閣之後被迫投降的。在曹魏發動伐蜀戰爭之前,蜀漢的國內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危機,姜維、諸葛瞻、黃皓相互碾壓爭鬥,為了躲避黃皓的迫害,姜維帶領蜀漢一半的軍隊去沓中避禍。由於姜維連年征戰北伐,蜀漢境內的百姓怨聲載道,益州本土士族已經不再支援蜀漢。
在費禕去世之前,蜀漢一直奉行休養生息的策略,因為曹魏的人口基數更大,在經過二十多年的相對和平後,蜀漢和曹魏的國力差距越拉越大。姜維掌權之後,為了改變魏強蜀弱的現狀,姜維開始頻繁的對曹魏用兵。
從公元253年-公元257年,姜維連續5年出兵北伐,蜀漢不僅沒能打垮曹魏,反而把自身的國力消耗殆盡。因為這一時期曹魏剛剛爆發了淮南叛亂,無力出兵攻打蜀漢,蜀漢才得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
曹魏發動伐蜀戰爭的時候,蜀漢的總兵力只有10萬人,曹魏的參戰兵力達到了18萬人。鍾會攻佔漢中後,蜀漢的漢中守軍全軍覆沒,劉禪能夠依靠的軍隊只剩下了姜維在沓中的部隊,成都附近的部隊,以及蜀漢在南方部署的軍隊。
姜維在沓中的部隊是蜀漢的主力,在伐蜀戰爭開始後,鄧艾帶領三萬多人進攻姜維,諸葛緒負責阻擋鄧艾的撤軍之路。鄧艾的軍隊都是曹魏精銳,姜維先在沓中被鄧艾擊敗,後來又被諸葛緒和鄧艾一路圍追堵截,最後突圍逃到了劍閣。
姜維退守劍閣的時候,蜀漢軍隊已經損失了數萬人。雖然姜維的軍隊只有四五萬人,但是劍閣的地勢險要,曹魏的十幾萬軍隊都被姜維阻擋在了劍閣。為了能夠開啟局面,鍾會派遣偏師圍攻江油,鄧艾帶領三萬多精兵偷渡陰平。
鄧艾軍隊從陰平繞到了蜀漢的腹地,江油守將看到鄧艾神兵天降,趕緊開城投降。劉禪派遣諸葛瞻帶領成都附近的軍隊抵擋鄧艾,諸葛瞻被鄧艾擊敗後自殺,姜維聽說諸葛瞻戰敗,為了避免被魏軍包圍,放棄劍閣一路向南突圍。
諸葛瞻全軍覆沒後,蜀漢在成都附近的軍隊只有一萬多人,姜維的軍隊被鍾會死死咬住不能脫身,劉禪能夠調來支援的軍隊只有南方的一萬多人,戰爭的結局已經無法改變。
在劉禪投降鄧艾之前,蜀漢的大臣並沒有商議如何抵禦鄧艾的問題,而是在商議劉禪應該逃到南方還是逃到東吳的問題。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益州本土士族紛紛站出來反對逃亡。劉禪在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最終接受了譙周的建議投降。
劉禪投降的時候,蜀漢的軍隊充其量只有五萬人左右,曹魏的軍隊至少還有15萬人,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劉禪投降也是無奈之舉。劉禪沒有一種君主死社稷的精神,在危機關頭沒能帶領蜀漢做殊死一搏,這是他在魏滅蜀之戰中最大的問題。
-
5 # 何處夢醉寄逍遙
三國後期的時候,蜀國國內自身的矛盾日趨濃烈,諸葛亮只能靠打仗轉移國內矛盾,蜀漢經過七次連年北伐,,卻沒有得到實質性結果,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還可以鎮住成都的宦官們,諸葛亮死後姜維接住諸葛亮的位置持續走北伐的道路,經過幾年北伐又是一事無成,國力消耗巨大,宦官黃皓、 諸葛亮兒子諸葛瞻 ,等大批大臣聯名上奏,反對姜維北伐!
姜維壓力巨大,不敢率軍回去,就勘田墾荒,囤積糧草,準備繼續繼續北伐!
直到後來魏軍五路大軍一起來攻打蜀漢,姜維雖然抵擋住了鍾會一路大軍在劍閣一道,卻沒有想到鄧艾從景谷道偷襲,諸葛瞻等抵擋不住,大勢已定!
劉禪自知實力不敵,眾人也無心再戰,無奈選擇投降!
回覆列表
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相信大家都看過《三國演義》,也知道蜀國最後的結局。是的沒錯,蜀國皇帝劉禪最後是在成都不戰而降。這一點,古往今來都是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的,為什麼蜀國不做抵抗,便投降給了鄧艾的區區三萬大軍呢?劉嬋真的是個扶不起的阿斗嗎?那麼我們下面就來分析一下。
延續很多對《三國演義》不熟悉的朋友會以為劉禪在諸葛亮死後沒過多少年便在魏國的大軍下投了降。事實上並不是如此的。在諸葛亮去世後,劉禪按照諸葛亮的遺言重用了蔣琬、費禕、姜維等人,蜀國在諸葛亮去世後還延續了三十年左右,但是在蔣琬、費禕等人之後,蜀國還是出現了人才匱乏,後繼無人的情況,所以此時的蜀國已經不是諸葛亮時期的蜀國那麼強大了。
弱小眾所周知,在三國中,魏國繼承了漢朝的大部分遺產,最為強大,而吳國也在江東經過多年數代的經營,利用江南地區的環境優勢獲得自保,而蜀國則不然。蜀國始建於劉備,至劉禪不過兩代,而且蜀國大部分地處山區,農業發展困難,生產不足,在整個三國,蜀國即使是在諸葛亮時期幾乎都是最弱小的那一個,更不用說現在的諸葛亮已經亡了多年,加之將為連連,北伐無果損耗民力,此刻的蜀國在魏國前更難以抵擋。
小人在劉禪執政晚期,因為信任宦官黃皓,導致朝廷內部權利鬥爭激烈。劉禪卻沒能及時解決大臣們之間的矛盾,還錯聽了黃皓的建議,導致錯失了進攻的良機,這是蜀國本身的內部結構混亂所造成的國家削弱。
平庸現在我們把目光放到了劉禪個人身上,劉禪與劉備相比很明顯他是沒有繼承他父親的才能的,相比之下,他更加希望的是過一種平庸無憂無慮的生活,無論是在諸葛亮執政時期,亦或是後期的蔣琬執政時期,劉禪更多的只是充當一個跟隨宰相的君主,自我本身不思前進,包括後面受封安樂宮,安享晚年亦是如此。
寫在最後最後雖然蜀國滅亡,劉禪固然有他的責任,但稱他為“扶不起的阿斗”也並不是完全準確,因為蜀國的滅亡是由多方面原因所影響的。當然,如果是劉禪在蜀國的最後階段選擇了率軍與鄧艾決一死戰,或許這一戰可以成功,但那時的魏國統一的大勢卻是難以被扭轉的,或許劉禪的投降,也是另外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