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yxck5678
-
2 # 凋巉崔嵬
很扎心的告訴你,如果你遇到的不是一個被絕大部分人都討厭的人,那麼這個被你討厭的人,很有可能是因為TA身上有著你不想承認但也存在的問題。
你討厭的這個人,無論是因為這個人身上的什麼特徵、行為導致你反感,你的內心其實都是在提示你:我不想這樣,我不喜歡這樣,我不要這樣。還有可能是,我明明不想這樣,但是其實我知道我就是這樣。
我們分析一下你討厭的那個人。
如果這個人被大部分所討厭,而你也討厭,那麼說明這個人在為人處世方面都有問題。你討厭ta可能是ta所作所為冒犯了你的原則,但也有可能,是因為大家都討厭ta,所以你也“要”討厭ta。
如果這個人不被歡迎也不被其他人討厭,而你面對ta出現反感情緒,首先你要分析自己究竟是因為什麼而討厭ta。當你羅列出自己的反感點,再自問一句,別人會不會因為這個點反感?這個點是不是真的不可饒恕?很多時候,讓你不能接受的地方,就有別的人覺得可以接受。這不代表就是對方有問題,但是對於你來說,這就是問題。
從理性到感性,找出自己真正反感的原因。這樣,你才能找出你討厭的是不是你在逃避的。討厭一個人這件事,其實不能說誰對誰錯。但是如果你覺得不喜歡,那就尊崇你自己,跟著感覺走就對了!
-
3 # 唐若心學
這個需要具體分析,討厭一個人,往往來說,分為這幾種情況:
1、自我保護機制 進化心理學認為,我們之所以會討厭一些人,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我們可能覺得這個人身上不友善,我們內心的一種直覺告訴我們,他們可能會對我們產生一定程度的傷害,所以遠離他們,可以說是一種本能的反應。
2,他可能觸動了我們內心的某些東西 有時我們討厭某個人,其實也是因為我們討厭內心的自己某些方面,而且我們不想被人所知。根據周哈里窗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潛藏的自我,當我們看到內心不想為人所知的部分被他人暴露,就像一面鏡子折射我們內心時候,我們其實也是非常憤怒的,感覺似乎侵犯了我們內在隱私權。
3,我們可能討厭某個人有時是因為我們內在控制感的缺失。
有些時候,我們討厭某些人也代表我們內心控制感的缺失。心理學發現每個人都有一種來自自我控制的安全感,一旦有些人行為我們無論忍受的時候,且那個人還不配合我們的時候,我們內在的控制感被觸動了,也會引發我們的厭惡情緒。
討厭一個人是我們內心的主觀感受,是由於我們成長的環境帶來認知侷限所感受到的,也可以折射我們內心的情感,所以如果我們真正討厭一個人,我們其實是可以反觀內心,更加了解自己。
我是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願和你一起成長。
-
4 # 992舒暢
這個還真說不準,也可能是你的問題,也可能是那個人的問題。要看事,要看人,或許二人都存在著問題。當然,最主要的是說出你所討厭的那一個人是什麼傾向能引起你的強烈反響。
當然,我們不能片面的看待問題。討厭,證明自己對哪個人有反感,反感要有反感的理由,理由不能憑著自己的想象去定論,定論要有真憑實據。所以說,既然是自己疑問生成,那就證明你所討厭的人和事並非得以證實。而是自己都拿不準討厭人傢什麼。
是討厭人家比你長得好、受人寵、工作合心合意、領導器重、家庭條件好、還是幹什麼都比自己強?
這都是一種嫉妒心在作怪。一般說“討厭”二字的大多是女同志,根據判斷,女人哪小心腸、小心眼有些偏離軌道,毫無根據地懷疑對方等等趨向。而這種懷疑偏偏脫離實際,朝著自己的想象方向發展,直到自己看著她不順眼而討厭。
-
5 # 遠方a13
討厭某一個人,既然討厭,一定有自己討厭的理由。至於是誰的問題就要看事實如何了。例如高一時,大家都是互不認識的新同學,而我也不太喜歡和不熟的人打交道。然後有一個略帶社會的社會女(因為長期跟著一夥男的)在我這牛逼,我最不喜歡的就是裝逼的人。本來就不熟,而且看不慣她,有一天快上課了,她坐在我位置上吹牛逼,叫了幾句沒回我,繼續吹。我當時就起火了,壓制心中那團怒火,沒有罵她沒幹嘛,用腳勾回屬於我坐的凳子,她當時也是措不及防吧,一屁股坐在地上了。當時也沒想到會這樣,其實也有點不好意思,剛想彎腰拉下她吧,誰知道,還沒等我彎腰,罵聲已經入耳。開始大聲兇我,大概意思就是:你想幹嘛,你要打架是波,然後就是髒話帶爸媽,然後我就回她,來呀,打啊,我怕你哦!然後班長就過來調解了,因為快上課,也就憋住了,沒有繼續。時間持續不長,但是經歷感受挺深的。所以我對她,從沒好感到討厭。或許她更討厭我吧,所以其實說討厭不討厭什麼的站的觀點不同,就都會討厭吧,我覺得她做的不好我討厭她,她覺得我做的不對,她討厭我。其實,事後我也反省了我自己,可能確實做的過了些,沒想到把她弄到地上了,也還好沒出什麼事,是自己衝動了。但是事情都做了,也過去了,也反省完了,希望自己能變更好吧,以後遇事要冷靜,不能衝動。
其實我和她之後還有恩怨,因為這件事結下的樑子,但是之後的事 她做的確實很過,我覺得我沒錯。之後的事真的是把我氣的,哎喲不說了不說了,過幾天再更吧。
-
6 # 再敘花與酒
世界很大,人很多。
然而,中心只有一個,那就是自己。
一個人改變不了世界,改變不了別人。
改變的只會是自己。
討厭,是自己的感覺。
唯一的辦法――就是調整心態,看的透,唔明白,討厭也好,不討厭也罷,別人就在那兒,我們無可奈何。那就當做沒有,豈不開心每一天!
有討厭的人,自然就有欣賞的人。
就讓我們忘卻討厭的,完美欣賞的。
世界和平和美美!
我們的幸福滿滿!
心,大了。
事,就小了。
對不?
-
7 # 文子的心跳
有一種說法是,我們討厭的那些人身上都有著我們缺少的品質。比如一個活潑的人坦言某個三棒子打不出一個屁的人,而一個安靜的人又討厭一個總是嘰嘰喳喳的人。如果我們說不出合理原因就是很討厭某個人的話,那麼我們就該特別注意,我們的潛意識在起作用,讓我們排斥這個人可能是因為她有著我們求而不得的某些東西。
再舉個例子,某個總是踏踏實實幹活的低調員工,他可能會非常討厭那個很會說話很會拍老闆馬屁的人,甚至會很鄙夷這個人的行為,可是在心理學上有種說法叫反向形成,就是一種因為得不到就表現得很厭惡,或者本來是厭惡的,但為了得到而表現得很喜歡的心理。所以這位老實人也許內心深處是很想做個會說話且和老闆關係好的人,可他的性格使他做不到,他的潛意識便會欺騙他告訴他是很厭惡這種性格的,不是做不到而是不願意去做。
所以,我們無緣無故很討厭的一個人,我們仔細去觀察,不帶有色眼鏡去看他,一定是有地方特別值得我們學習的。如果我們的心胸足夠開闊,我們便能接受對方,甚至超越自己。
除了這種狀態外,還有些人是因為他們內在的品質和自己不對付,比如說有些人家教不好等等,對於這樣的人,我們可能會疏遠,不必費心去討厭,畢竟所有負面情緒都會耗費人的精力。
總得說來,只要自己的心胸足夠寬廣,沒有什麼能夠擾動自己的心緒。
-
8 # 恩典Elim情書
有個從外地農村來城裡打工的女人,她的口頭語就是“某某真討厭,總是欺負我”。
她負責的衛生區域檢查不合格,她說檢查人員“真討厭,欺負我是新來的”;
其實是因為她偷懶、工作馬虎造成的;
租房子房東跟她要押金,她說人家“真討厭,欺負我是外地人”;
這其實是一般房屋租賃的基本要求;
孩子上小學,因為戶口問題折騰很長時間開各種證明,她說學校老師“真討厭,欺負我沒文化,”;
其實是她不提前為孩子打算,臨時抱佛腳才耽誤孩子報名;
領導在時,她風風火火忙的腳不沾地,領導不在她就溜出去辦自己的私事;
被發現後挨批了,她怪同班的大姐“真討厭,欺負我沒關係沒後臺”;
辦公區的大桶水該換了,應該去專門的水站接純淨水,她卻嫌路遠麻煩,直接去衛生間給接了自來水。
她還把這個辦法教給其他同事,結果被人舉報扣了獎金,她又罵同事“真討厭,欺負我老實”。
這些人在她口裡,都是“真討厭”。
她總是習慣從個人主觀意識去判斷別人的行為,以自己的好惡給對方貼上“討厭”的標籤,卻不知道問題的根源出在自己身上。
因為在她意識裡,她是農村人,沒有文化,在城市人生地不熟,什麼也不懂,所以就會被欺負,沒有人會對她好。
當她存著這樣敵意的心態,去看周圍的人,只能得出“因為他們都欺負我,所以真討厭”的結論。
大學課堂上,老師讓同學們30秒之內在紙上寫出自己在這個班裡最討厭的人的名字。
結果有人絞盡腦汁也寫不出一個,有的勉強寫出一兩個,但也有同學一口氣寫了七八個。
老師把這些紙條收回去做了對比統計,得出這樣的結論:
那些寫出討厭的人名字最多的,自己也正是最不受眾人喜歡的;那些沒有討厭的人,或者討厭的人很少的同學,也很少有人討厭他們。
這說明,我們討厭別人,其實是自己的問題。很多事,如果我們能“不以自我為中心”,願意換角度設身處地為別人想想,可能就會少了很多“討厭”的情緒,取而代之的就是體諒和理解。
人與人的關係,如同照鏡子,你對著鏡子笑,裡面的人也會對你笑;相反,你對著鏡子一臉嫌棄,裡面的人也同樣如是。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難說,畢竟沒有誰會無緣無故去討厭一個人。舉個例子,以前住的地方有個女的,一直都沒見上過班,整天呆在小區樓下和一群老頭老太太玩,每回遇到就幾個人盯著你看,莫名其妙,看著就覺得討厭。
這女的一天到晚不上班,靠老公快出租維持生活,還生了好幾個孩子,都是女兒,估計想生男孩,幾個小孩都穿的邋里邋遢,在家又不安分守己,以前住的地方是單位的,挺安靜整體素質都挺好,自從這個女人搬來後就不安寧了,拉著一群閒人整天在小區嘰嘰喳喳搬弄是非,張家長李家短,最討厭的就是她的嗓門,聲音特粗,她一說話估計六樓以下的住戶都別想睡覺休息,換誰不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