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說史散人

    眾所周知,在戰國時期列國紛紛變法,而其中的商鞅變法最為成功和徹底。至於為何商鞅變法成功卻最後慘遭殺手,原因有三。

    有果必有因,商鞅最後身死,無非是因為過於得罪了秦國的舊貴族和舊公族。可是他最不該得罪未來的秦君贏泗,商鞅變法把自己的後路都給全堵了,沒有任何一個君王是不記仇的。其次是商鞅也不是什麼大忠臣,最後返回自己的封地起兵造反,沒有任何一個君王能容忍商鞅這樣做。最後是因為商鞅的封地太讓人眼紅的,眾所周知,秦孝公在頒佈的《求賢令》中提到但有能出長策、奇計。而使秦國恢復穆公霸業者,居高官,領國政,與本公共治秦國,共享秦國。事實上,商鞅的確做到了,秦孝公也兌現了自己的承諾,將廣闊肥沃的商地封給了商鞅,可是當秦孝公死去,商鞅也失去了自己的大靠山。牆倒眾人推,因此商鞅最後身死是必然的,太多人眼紅商鞅佔據的利益了。

  • 2 # 呼啦阿湯

    法家是中國歷史上提倡以法治為核心思想的重要學派,以富國強兵為己任。

    中國曆代變法這好像都沒有落得好下場,戰國時代有商鞅,最後被處以車裂. 兩漢之間有王莽,最後落得國滅身死的下場. 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 唐朝後期楊炎推行兩稅法,途中賜死. 後周武帝改革成功. 北宋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失敗,范仲淹最後遭到排擠. 北宋王安石變法失敗,最後被貶官. 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在他死後貫徹不力.

    總得來說商鞅被處車裂之刑法有2點:

    1、在秦惠文王看來,商鞅必須死,因為當年商鞅對自己的師傅用了割鼻子的酷刑,這是車裂商鞅的原因之一。

    2、更深層的原因是商鞅已成為王權與貴族利益衝突的焦點,為了安撫貴族的反動情緒,秦惠王不得不犧牲商鞅,以平息激化的矛盾。

    縱觀歷史,雖商鞅之法過於刻薄,然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秦孝公急於恢復秦國的霸主地位,以最短的時間強大起來,商鞅所述的“帝道”、“王道”、“霸道”三術唯有法治嚴苛的“霸道”能符合秦孝公的要求。這也為秦始皇一統六國,秦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兩千年來的封建王朝也備受影響。對商鞅也應該公正客觀去評價,他敢於挑戰舊貴族勢力,打破舊規則,這便是一種令人稱讚的氣概。

  • 3 # 正史漫談

    中國封建歷史上,改革者歷來結局不妙。商鞅下場尤其慘烈,其原因既有共性,也有他自己太“作”的因素,粗略統計,起碼有五個方面:

    一、損害了貴族集團的利益

    商鞅變法的核心,就是鼓勵農戰,秦國所有人的功名爵位,只有透過種地和打仗來獲取。

    “宗室非有軍功論,不得為屬籍”,王室人員沒有軍功,會被開除族譜;

    “有功者顯榮,無功者雖富無所芬華”,建立了軍功,才有榮譽,無功之人再有錢也沒有什麼地位。

    這一政策,使原本那些無所事事卻能享受榮華富貴的王公貴族一夜之間失去了特權,只有去搏命立功才能保證自己的地位,試問誰不會恨商鞅入骨?

    二、開罪了儲君及其老師

    變法之初,政策推進不順。恰好太子犯法,商鞅為了樹立反面典型,決定拿他開刀,由於不能對儲君用刑,商鞅便割掉太子師傅、秦孝公親哥哥公子虔的鼻樑,在公孫賈臉上刺字。此後八年,公子虔沒有邁出門一步。

    一朝天子一朝臣,當太子接班之時,這一奇恥大辱,就算他自己為了國事能忍,他的師傅、伯父也會因咽不下這口氣給他施加壓力。

    三、當權時手段過於殘暴,引起眾怒

    商鞅當秦國國相十年,過於強調嚴刑峻法,手段殘忍,秦華人動不動就因為犯法被殺。他經常在渭水邊公開處決犯人,殺人之多,令河水變成血紅色。

    商鞅因此在秦國備受怨恨,為了避免被刺殺,他每次出門,都必須帶著大量全副武裝士兵前呼後擁。

    四、貪戀富貴、不知進退

    從公元前359-340年,商鞅在秦孝公的重用下,掌握秦國大權,並在前340年被封為商君,享受富裕的商於地區作為封地,可謂位極人臣。

    然而“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商鞅過於貪戀權勢,甚至在秦孝公去世後也不知收斂,為自己埋下了悲劇的種子。

    五、外來人員,根基薄弱

    商鞅是衛華人,在魏國工作期間不被重用,藉著秦孝公招攬人才之機投奔秦國,從此平步青雲。作為在秦國零基礎的外來戶,他成功的原因,就在於自己的理念找到了秦孝公這一知音,他的權力也來自於國君的信任。

    所以當秦惠文王繼位後,商鞅也就失去了保障。

    綜合以上,商鞅變法雖然使秦國一躍成為戰國頭號強國,但秦國上下幾乎都被他得罪個遍,繼位的秦惠文王為了拉攏人心、鞏固權位,順應人心拿商鞅開刀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畢竟,兔死狗烹,此時秦國的變法體系已經成熟,有沒有商鞅並沒有什麼關係。

  • 4 # 枕籍經史0

    商鞅之死,是秦國最好的選擇,嬴駟他沒得選。商鞅是秦國發達最大的功臣,但是對於秦國來說,有用則用,不用則清。

    秦國六代國君,其中不乏能人賢臣,但是落得一個比較體面下場的,基本沒有。要麼死,要麼走,就是他們的結局。他們為秦國操勞一生,換來的只有名譽,但是沒有富貴,更不用說利及後人。

    秦穆公時期有子車氏、孟西白三人,最後成了陪葬品。秦孝公時期有商鞅,最後被車裂,屍骨無存。秦惠文王時期有張儀,最後落魄他國。秦武王時期有甘茂,最後逃離秦國。秦昭襄王時期有白起,最後引劍自刎,再有呂不韋.......

    秦國的名人史,就是秦國的崛起史和血淚史。上述幾人,哪一個不是對秦國有赫赫功勳的,但是哪一個又是得善終的?不是秦國不留他們啊,實在是沒辦法留住他們。只不過國家重器,容不得個人情感,家國重器,必當善待。

    關於商鞅,後人無不緬懷他的功績和貢獻。剛上任的秦王也知道他的作用,他的變法使得秦國強大起來了,這是有目共睹的,也是不容置疑的。所以秦王上位,只殺商君卻不毀其法。對於他來說,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做法,對於商君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歸宿。

    關於歷史,我們需要懷著敬畏之心去了解他,去發展他,然後得到點東西,就夠了。

  • 5 # 白玉湯1975

    在群雄爭霸的戰國時期,秦國從一個邊陲之地的小國一躍成為勢可呑並六國的強國,與商鞅變法強秦是分不開的。不過商鞅本人卻不識為人臣之道,一生殺戮太重,最後付出了生命的代價,也是命該如此。

    衛鞅本是衛華人,出身於貴族之家,曾在魏國的相國公叔痤家當過幾年小官。他聽說秦國新君渠梁,即秦孝公在招納賢士,就動身前往秦國施展才華。

    衛鞅來到秦國,透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的薦舉,見到了秦孝公。

    秦孝公對衛鞅給他講的治國安邦的措施十分讚賞,決定重用衛鞅,任他為左庶長,並召告文武百官:“今後國家政令,皆照左庶長制定的遵守,如有違抗,如同抗旨。”

    衛鞅在對秦國的法令進行仔細研究後,便開始推行新法,富國強兵。

    他南門立木、取信於民、廢井田、開阡陌、刑戮嚴酷……前後兩次變法,一共推行了十年。使秦國政治經濟得到了發展,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糧倉豐盈,軍隊驍勇善戰,屢次擊敗領國,奪回了過去被佔領的大片土地,擁有黃河、崤山一帶的險阻,中原諸候對這個新興的強國心存畏忌,另眼看待。

    秦孝公為嘉獎衛鞅的功勞,封他為列候,並把秦國攻打魏國的商於等十五座城池賞給衛鞅,封號為商君,此後人們也把衛鞅稱為商鞅。

    至此,埋藏已久的殺身之禍也露出了端倪。

    忠言逆耳

    正當商鞅手下人對他齊聲道賀,爭相逢迎之時。他的一位門客趙良卻看到了商鞅背後隱藏著的殺機,向他進言道:“商君您治理秦國,新法雖然已經頒行,但刑戮太重,百姓只是懼怕刑罰的殘酷,而不是從心裡遵守它、擁護它。太子對您處罰他兩個老師的事一直耿耿於懷,民間的百姓也早已怨聲載道。一旦大王歸天,您畢處險境,不如捨去富貴,辭去官職,尚可保全性命啊!”

    趙良的一席話,尖銳的指出了商鞅變法的弊端和所處的險惡環境。但此時的商鞅已經被眼前的榮耀衝昏了頭腦,變得剛愎自用起來,那能聽得進去趙良的逆耳忠言。

    時間不長秦孝公去世,秦國擁立太子駟即位,就是後來的秦惠王。這時的商鞅自恃清高,仍然飛揚跋扈,目中無人,沒有對新君表示出足夠的忠誠和敬畏。

    車裂之禍

    新君贏駟即位。深知商君之法可行,商君之人不可留。滿朝文武對他又嫉又恨,百姓對他又懼又怕。為了安撫朝臣百姓,立威於天下,商鞅必死了。

    在贏駟二位老師公子虔、公孫賈的用慫恿之下,先收回商鞅的相國印,後又誣其謀反(現在有一說商鞅的確是謀反了,目前尚有爭論,尚無定論。)最後被處以五馬分屍的酷刑。

    在強秦的朝廷縱橫捭闔一生的商鞅,就這樣落了個身敗名裂的下場。原因在於他治國手段過於嚴苛,竟一之內誅殺囚犯七百餘人,鮮血都染紅了渭水河,哭聲遍野,百姓嚇得瑟瑟發抖,如此殺罰,雖然立了威,有了信,但失去了人情,失去了人心。同時自身也太過驕傲自負,這都為自己釀下了淒涼、悲慘的結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在父母身邊的你最想跟他們說一句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