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楊246688373
-
2 # 傑克大保健
郭德綱的出現劃分了主流與非主流的界限 同樣也真正的帶動了所謂商業化的相聲 作為體制內的相聲演員 能吃飽足矣
-
3 # 小華407
所謂小人得勢、勝一時。君子得勢勝一世。祝君,好好向老一輩學習,取其精華,來壯大自己,這樣才有利於不敗之地!
-
4 # 布萊克鎮貝塔叔
每個人和事物的存在都是社會的必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喜歡和不喜歡的,不要因為某個人喜歡某個人和莫種事物就去說別人好與壞。
-
5 # 嚴肅5047
滿腹經綸,加上元宵節的相聲,加上青曲社工作過的盧鑫玉浩表演的相聲。青曲社是個獨立特色團體,有自己文化,不與其它相聲雷同,是不可代替新生力量。
-
6 # 快樂安順的日子
剛開始出來的時候挺喜歡,說的挺好,不過現在再看,覺得沒什麼新意,有些吃老本的感覺,題材包袱都和以前的作品沒什麼差別
-
7 # 路上LS588
苗的相聲才藝和郭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一套調侃素才!郭在才藝和表演行體上比苗要好一點!苗借郭德綱的反力攀上了官家,成了正統班子,也就是所說的根紅苗正!可這也成為了群眾對他不感冒的原因!有踩著別人往上爬的義味!不帶偏見的說苗的相聲水平在業界也算是高水準的演員!
-
8 # 愛笑的老葛
他的道也快到頭兒了,他的道能走多遠關鍵在曲協主席身上,曲協主席什麼時候下課了他的道兒也就到頭兒了。不但他的道到頭兒了,還會出現幾隻喪家之犬,到那時這幾隻喪家之犬會無處投身的!再有,苗阜沒把心思如郭德綱那樣投在藝術鑽研,投在古老藝術傳承上,而是放在如何迎合曲協主席及少數幾個曲藝敗類上,他有什麼資格進曲協?
-
9 # 非凡人生0277
有很多人不喜歡德雲社,還經常拿德雲社說事,那麼你們這些不喜歡德雲社的人,到底聽不聽德雲社的相聲?如果不喜歡或者從來就不聽,卻拿德雲社跟別的比,這個事是不是挺下三濫的?我就從來不聽苗阜,所以幾乎不評論他。那些評論說德雲社不好的,首先勸一句以後別在聽德雲社的了省的操心,如果不喜歡又不聽,然後還站在那裡罵人,是不是挺齷齪的一件事?
-
10 # 魯剛雙
媒體的作用固然重要,就是一般媒體也不可小覷,但是,演員自身沒有真本事,他能長久嗎?媒體只能是營養水份,要知道好苗需要好環境,否則沒有生命力呀!好環境是啥?在哪?人民大眾!那些自命清高,脫離百姓的所謂雅士們,嫌棄相聲的"俗",是不樂意成為大眾相聲的服務物件,相反,怎麼樣?成為相聲裡的角色,成為平民的笑料。
-
11 # Vincenteye
苗圃的《滿腹經綸》還是很好的,但是其他的段子太雷同,老郭現在的對口也不行了,去年北展跨年去看了一次,感覺不是那麼賣力氣了,愛奇藝上面的單口還是不錯的。其他的盧鑫玉浩的段子也不錯。但是現在晚上臨睡覺還是聽老郭在05.06年那段時間演出的段子。
-
12 # 網遊魅力達人
作為一個資深的相聲愛好者,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不可否認,苗阜王聲的相聲可圈可點,有幾段相聲真的是非常不錯的。有很濃重的西安當地文化和特色,但是在筆者看來,實事求是,如果評價苗阜的相聲,我覺得是名氣大於了能力!因為郭德綱和北京電視臺的關係緊張,畢竟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郭德綱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民間草根藝人,和電視臺關係搞不好,電視臺馬上就會捧紅一個相聲演員作為接班人,所以這個人就是苗阜。剛開始聽苗阜相聲的時候,覺得雖然沒有太多的搞笑,比較文哏,但是確實是一句一句的講,我覺得水平在曹金、何偉等人智商,但是關注的日子久了,發現其實他的風格還是很單一的,並沒有和郭德綱抗衡的能力。
大家知道,在郭德綱的相聲中,搞笑的包袱太多了,包袱信手拈來,沒有任何表演的痕跡。小曲小調,河北梆子,京劇,方言簡直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表演不出來的東西,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相聲,所謂說學逗唱,每一門相互交融但是又都非常獨立,能讓人感覺聽了之後一點都不厭煩。而早些年,郭德綱的相聲號稱會600段之多,雖然筆者認為有誇大的成分,但是郭德綱的包袱,30秒一個這個頻率確實是無人能敵的。
苗阜的相聲雖然可以聽一聽,但是和郭德綱一比較,感覺就像小雞和鳳凰,一個只會拿一些別人創作出的包袱,咬文嚼字的說一說,而一個更多的是自己貧苦落魄時候的人生感悟,已經一個好嗓子。在搭檔上,于謙老師那和王聲,就更不是一個級別的了,于謙老師在那一站,不說話一個動作我覺得就很有番,很可樂。相比岳雲鵬,我覺得可能真沒有岳雲鵬的控場能力,岳雲鵬現在的水平是突飛猛進,有人愛岳雲鵬愛到不行,包括我。
-
13 # 韻佳韻味
別到處賣關包裝了,全國所有草根相聲茶社和郭德綱的德雲社沒有可比性,再衝十年二十年也幹不過郭德綱。郭德綱越幹影響越大,其他社越幹越力不從心,最後是雷聲大雨點稀,結局就是自消自滅。感謝姜昆、侯耀華讓郭德綱絕地反擊成功,感謝苗阜、曹x金、何x偉等相聲投機分子推波助瀾,感謝黨和政府的英明偉大,感謝“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回覆列表
苗阜的相聲一直來比較關注,近來新作品曝光度不足,不知是否創作遇到瓶頸了?青曲社在西安也算是老字號了。至於大商演情況不甚瞭解,希望和相聲新勢力共存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