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三勺

    假如說旅遊到了孔廟,一定要進去看一看,拜一拜的。

    尤其是他的與人為善,善良為本的理念。

    大概是1976年,七八年的時候,在記憶當中第一次接觸到孔子的是滿街的漫畫。

    大馬路,街道兩旁都掛著漫畫,那個時候興起的批林批孔運動。

    從那時起,八歲的我就對孔子有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後來長大了,經過讀書,初步瞭解了一下孔子的思想孔子的理念。

    忽然感覺到孔子的偉大和對人性的一種預判與之和改造的能力。

    孔子崇尚的是中庸之道,與人為善。現在看來,整個社會理念當中缺少的就是這種與人為善。

    尤其在物慾橫流的社會當中,與人為善,戒驕戒躁,更是一個修煉自我。與人和平相處的一個根基所在。

    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告誡人們。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

    現在回想起來,從小時的天真無邪,到慢慢長大,到骨肉分離,到親情反目成仇的現象屢見不鮮。

    這其中恰恰驗證了孔子的對人類生長過程當中的一種預判和擔憂。

    孔子倡導的是與人為善,中庸之道,讓人們懂得河北貴,懂得避免矛盾,避免產生爭執,避免訴訟。

    這些都是告誡人們要平和心態,以靜心處事的一個生存之道。

    孔子的思想到現在經久不衰。也是他的抓住了人性的本質和人性發展的必要的一些方法。

    從孔子到孟子,無論他們的思想境界當中有何偏差,但一個宗旨都是希望人與人相處過程當中的一種心理把握。

    記得小的時候老師講過,人怕生氣,生氣同樣會得病的,自己心裡不服。後來有一次生物課,老師抓了兩隻蛤蟆,讓大家慢慢的敲肚子,越敲越鼓,越敲越鼓,一點點就肚子破了,然後死掉了。

    大家不懂什麼,高興的直鼓掌,那個時候我就心裡頭有一種陰影,為什麼敲它它就鼓呢?為什麼她要自己生氣,要自己撞死呢?

    後來老師解決了一個生物鏈當中一個生物特徵,一個性格特徵的一個常識,那就是氣大傷身,任何事物,包括人類都是一樣的。

    小小的蛤蟆生氣的都會被氣死,何況人乎。

    孔子的與人為善,中庸之道,恰恰是為了更好的保護人民與人接觸過程當中的一種矛盾的避免和矛盾的一種消化。

    山東人自古都是豪爽誠實,勇於奉獻。在解放戰爭過程當中,在抗日過程當中,那麼出現了很多山東人的擁軍優屬,支援抗戰前線,不許獻出生命的一些感人事蹟。

    我想這也和孔子的家鄉,孔子文化傳承孔子的思想傳播代代相傳的一種理念和精神有關。

    現如今,山東的孔子故鄉湧現了各種孔子學校,孔子紀念堂,孔子的一些思想正在被人們廣為傳頌。

    甚至從小就開始把子女送到了孔子學堂,讓他們從小就接受到孔子的羽人為善,中庸之道,人性的改變,這些道理的教育。

    孔子到思想精髓不僅是中國的文化寶藏,更是全世界的文化財富。

    現實生活當中,你對孔子是怎樣理解的呢?如果你在出差過程中中遇到孔廟,你會進去拜一拜嗎?

    你的目的是什麼呢?

    孔子的一些思想,孔子的一些理念,給你帶來了什麼好處呢?

  • 2 # 東池閒花

    我會的。下面來說說理由:

    1、孔子是春秋末期魯華人,他是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晚年修訂了六經,即《詩》、《書》、《禮》、《樂》、《易》和《春秋》,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的人才之一。

    2、孔子是儒家思想創始人,儒家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它的產生對東亞乃至全世界都影響深遠。

    3、孔子主張“仁”,即“愛人”。他認為人之所以能高於其他動物,關鍵是懂得相互友愛,互幫互助。孔子還主張“禮”,他認為“仁”是內在的、主觀的,而“禮”則是實現“仁”的重要工具。

    4、孔子把修身致道分為三種境界、五個層次。他以身作則,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直至最後進入知識和仁道自然融合的崇高境界。

    5、孔子的偉大還在於他優秀的教育理念:他認為“有教無類”,人人都有權利接受教育;他還主張“因材施教”,對於不同的學生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這些教育理論經過檢驗已經成為不朽的真理。

    作為一個幾千年前的文化先賢,孔子實在不愧“孔聖人”、“天縱之聖”、“至聖先師”這些華美的稱號。

    如果有機會,我肯定會好好向這位聖賢表達發自心底的敬意。

    (圖片來自於網路)

  • 3 # 阿沁2019

    遊十方土,淨八識心。

    末學一向雖以佛法為依止,但如有機會,於旅途中偶遇孔廟,定會禮拜,何以故?法法圓融,道道相通,皆不離善,雖說善有世間善、出世善之別。中華孔、老等輩,於世間為人、處事、治國之善道,可謂為吾等炎黃子孫乃至世人,做出了何等的表率,此功可謂無量!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禮拜古賢,可讓自己,也讓身邊人,謹記祖師之訓言,正我輩身、口、意行之準則。觀今物慾橫流之社會,尤為需要一顆清心之劑。幸而有之,部分華人開始重視,國家領導亦在鼓勵弘揚。

    不僅於賢輩如此,芸芸眾生之有情、無情,平等無二,無非皆是我們心外的一面鏡。拜天地之萬物,消我輩之傲慢,何樂而不為!

    多一分誠敬,就多一分利益。誠於人,誠於物,誠於心。上敬賢聖,下攝眾生,得身心之泰然,胸襟之豁達。

  • 4 # 您隔壁的鄰居老王

    雖然儒家弟子到了今天已經變得很可疑了,但不可否認孔子的了不起。在那些獨裁者統治的年代,他和後來的弟子們不停勸說君王們要仁慈。死諫,這始終是令人佩服的。只是今天的人們需要搞清楚,儒家始終是一種獨裁年代治國的學說。所謂君子,本質是臣。而今天的時代,需要的是公民。

  • 5 # 超越平凡不簡單

    有些人無論什麼文章上來就是一通噴,你們瞭解孔子文化和思想嗎?

    1、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張仁說和禮說,主張個人層面上“仁”和“禮”的道德修養和品行,主張以德、禮治國。他強調人道主義,同時也強調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而孔子的這些思想適用於任何時代,從中可見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進性。

    2、在經濟方面,孔子崇尚重義輕利的義利觀,主張在利和義兩者中應該更為重視義,在獲取利益前要考慮所做的行為是否符合道義。孔子還重視民生,強調先使百姓富裕再施行教化。

    3、在教育思想方面,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認為每個人都能接受教育,並創辦私學,大量招收學生,打破了當時教育方面的壟斷。他還提倡因材施教,主張根據每個人的天賦、興趣進行不同的教育,強調學生自我思考,教師只需對學生施以引導。

    4、在美學方面,孔子主張“美”和“善”的統一。他提倡將文學藝術和政治道德兩者結合,將文學藝術作為促進社會和政治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在史學方面,孔子主張實事求是地進行歷史研究,強調研究歷史時要重視事實依據,同時極為反對錶裡不一、名不副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竹地板和木地板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