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史海爛柯人

    在當時,日美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凸顯,雙方都知道,彼此早晚會有一戰。而日本,主要是先發制人,企圖先偷襲珍珠港,消耗掉美軍的部分軍力。因而,採取了不宣而戰的策略。在此之前,日美之間的矛盾可不斷升級。

    隨著日本的不斷擴張,美國開始限制日本

    二·二六兵變之後,日本已完全走向軍國主義道路,並開始經由北韓,對東亞進行侵略,打算建立所謂的“大東亞共榮圈”。日本的行為,直接觸及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利益。

    最開始,美國還在觀望,甚至懷著藉機“分一杯羹”的想法。但是,隨著日本侵略範圍的不斷擴大,美國意識到,事情並非想象的那麼簡單。於是,美國開始對日本採取了種種限制措施。

    經過多方協商,中美英荷四國對日本的石油禁運和經濟制裁其中,最為主要政策,就是限制日本進行石油等戰略物資的運輸。此舉一處,堪稱切中了日本的要害。眾所周知,日本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島國,而石油運輸線路不暢,直接影響著它在東亞的軍事行動。因而,在日本人眼中,美國已經成為了一塊絆腳石。

    面對美國的限制,日本打算直接用武力解決

    當美國對日進行運輸限制後,驕狂不已的日本軍國主義分子,便開始叫囂對美國進行反擊。這種情緒也促使日美之間的戰爭提早到來。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單憑軍事實力,還是比對兩國的綜合國力,日本都很難有把握在短期內擊敗美國,甚至失敗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少數戰爭狂人覺得,可以採取偷襲的方式,先打掉美國的軍事基地珍珠港,進而取得太平洋戰場的主動權。

    有了這樣的想法,離著戰爭的爆發便已經很近了。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偷襲了美國軍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一步擴大。

    所以說,日本與美國間的戰爭,歸根到底還是雙方利益影響的結果,而日本之所以採用偷襲的方式,則是想先發制人,奪取主動。

  • 2 # 歷史神秘人

    其實在沒有偷襲珍珠港之前,美國已經切斷了對日本的石油貿易供應,日本是島國,註定國防的開支大部分都傾向於海軍,海軍可是吃油大戶啊!日本又不產油,只能外購,或者侵略其它東亞的國家來搶奪石油。而美國的海軍比日本強大,不可能由日本來控制整個太平洋,其實美國一直想參加二戰,只是苦於沒有理由,日本偷襲珍珠港正好給了美國參戰的理由。

    珍珠港是美國太平洋艦隊主力停泊的港口,日本偷襲珍珠港,讓美國海軍的實力一下子下降了不少,這就為日本侵略其它亞洲國家騰出了時間。再者日本是想滅了太平洋艦隊之後再想佔領夏威夷,以夏威夷為跳板威脅美國的西海岸和本土,妄想以此為籌碼逼美國談判作出讓步,只是美國不理它,美國的工業能力是日本的十幾倍,軍艦沒有了再造也就是了,有士兵會開就好,而日本偷襲珍珠港剛好讓美國民眾同意美國參戰,美國參戰就註定了日本滅亡的結果。當然啦,沒有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早晚也要打日本,只是日本自己玩死了自己,自作孽不可活啊!

  • 3 # 三國深度談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土面積狹小,資源貧乏,包括鋼鐵石油橡膠等戰略物資都需要進口,而美國作為巨無霸級別的存在,掌控著太平洋的海上貿易,所以日本一直都不敢招惹美國,但是為什麼之後會鋌而走險呢。

    首先,日本已經在中國戰場打了好幾年,對於國力的消耗特別大,為了支援大戰全華人民都縮衣節食,造軍艦都要全國砸鍋賣鐵,別看佔領了中國大片土地,實際上還是入不敷出,因為日佔區的戰略資源如石油並不豐富,所以亟待開闢新的戰場達到以戰養戰。

    這個時候日本大本營給出了南進和北上兩種大戰略,日本還是不想招惹美國,就先選擇了北上,在遠東地區跟蘇聯幹了一仗,也就是著名的張鼓峰之戰,這一戰蘇聯軍隊向日本展示了什麼叫機械化部隊,轟隆開過的坦克碾碎了日本的狂妄,將之掩埋在西伯利亞的暴風雪中,此戰日軍死亡五萬人,蘇軍損失不到三千。就此之後日本再不敢打蘇聯的主意,即便是德國佔據大優勢的時候,關東軍也守著東北三省。

    再者,由於1940年希特勒在西線閃電般的勝利,極大的鼓舞了日本的軍國分子。他們提出了:“不要誤了公共汽車。”在他們看來,在英法經歷了慘敗後,物資豐富的東南亞已經是唾手可得。很快,在德國的出面下,日本與維希政府在河內簽訂了協議,得以在印度支那北部駐軍以及修建空軍基地,踏出了南下第一步,美國立刻給予還擊,羅斯福宣佈對日本實施鋼鐵禁運。然而貪婪的日本已經收不住手了。1942年7月24日,日本開進印度支那南部,這下徹底惹惱了美國,美國宣佈凍結日本在美國的一切財產,並對日本進行石油禁運。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陷入兩難,禁運對他們來說是致命的,因為日本75%的石油進口來自美國,這樣實際上美國已經在經濟上對日本宣戰了,美國之強他們心知肚明,但是讓他們放棄東南亞又不可能。於是生性冒險的日本賭上了自己的國運,決心除去太平洋艦隊,打破美國的鉗制,保證南下戰略的順利實施。

    1941年10月17日,綽號“剃刀”的東條英機上臺,作為強硬派的代表,他上臺三天以後就通過了山本五十六偷襲珍珠港的計劃。1941年12月7日,日本聯合艦隊突襲珍珠港。

    日本突襲珍珠港其實就是一次賭博,就像山本五十六在突襲成功以後所說:我們喚醒了一位沉睡的巨人。

  • 4 # 夢想成臻3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深入,日本就擬定了兩個作戰取向。第一是向北擴張,日本看中的是蘇聯的西伯利亞,那裡有著豐富的戰爭資源。日本動用了數十萬的精兵,經過4個多月的軍事交鋒,被蘇聯一頓胖揍,北進計劃破滅。所以調轉槍頭,南下擴張。爭奪戰爭資源。

    偷襲珍珠港的日本主要指揮官山本五十六

    南侵的這塊土地,大部分是美國、英國、荷蘭三個國家的殖民地。日本在這片土地爭奪利益,無異於和美國搶食吃。在日本向東南亞進兵時,美國就出面教訓日本了。它先後凍結了日本的所有貿易,尤其是切斷了對日本的石油供應。這使得日本最後狗急了跳牆,作出了最後一博。成功的偷襲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基地一珍珠港。

    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指揮官是,山本五十六、南雲忠一、東條英機。日本共派出6艘航空母艦,441架飛機。美軍陣亡2400多人,傷1250人。日本是傷亡200多人。時間是1941年12月7日。

    珍珠港遭襲後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2月簽署《對日宣戰書》

    美國雖然預料到和日本衝突不可避免,但它輕敵了。美國認為日本距太平洋的珍珠港3000多海里,它的太平洋艦隊不可能遭襲。沒想到日本人從千島群島到夏威夷群島歷時12天的時間就飛抵了珍珠港的上空。當時的美軍士兵還認為是自已的飛機在演習呢。有的還向飛機招手致意。一會就被送去見了閆王。這時的日本飛機一古腦的向珍珠港傾卸炸彈,把美軍的太平洋艦隊基地變成了火海,造成了震驚世界的偷襲珍珠港事件。

  • 5 # 素川居

    二戰時,因為地域跟種族原因,美國一開始不想參與這些鳥事,不想打戰,依然想學一戰發點戰爭財。但是小日本擴長太離譜,已經威脅到美國一部分利益,而且美國也不想看到日本太坐大,所以美國已經開始限制禁運日本一些重要資源(比如石油)。所以小日本知道,跟美國佬遲早要打,不如先下手為強。不過小日本低估了美國作為世界工廠的能力,造軍艦造武器跟下餃子一樣,而且美華人民一聽說小日本居然偷襲,臉上掛不住怒了,參軍報名那個熱鬧。。。。再插個題外話,小日本真不該把美國逼上軍事道路,導致一個軍事強國的覺醒。。。因為美國為了跟小日本玩命,下餃子似的造武器,然後美華人發現,不止賣軍火賺錢,打仗也賺錢,還能當老大,真是名利雙收,結果美國佬就喜歡上當世界警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質量管理中的QHR是什麼簡稱或者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