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Zh上善若水W
-
2 # Catstar精神病院院長
能忍受胯下之辱 在韓信,那是能屈能伸:在匹夫那的確是窩囊!
何為匹夫?胸無大志,逞一時之快者!
-
3 # 公明淏
韓信窩囊的說法要從其早期落魄開始:1、常數從其下鄉南昌亭長寄食,數月,亭長妻患之,乃晨飲蓐(同褥)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2、信釣於城下,諸母漂,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3、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同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亭長的老婆厭惡蹭飯吃的韓信、洗滌絲絛的老婦瞧不起要飯吃的韓信、買肉的屠夫以命相逼,大庭廣眾之下羞辱落魄時的韓信……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臨晉設疑”、“木罌渡軍”、“背水一戰”、“拔幟易幟”、“沈沙決水”、“半渡而擊”、“十面埋伏”、“四面楚歌”。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前後兩段迥然不同!但都是說得一個人?在老婦、亭長的老婆、賣肉的屠夫眼裡,韓信是一個德性;作為歷史定位就又是另一個德性了!
處於社會階層的不同,看待韓信的態度自然就有差異,有個朋友說得好,要看到他最輝煌的時候!!!
如果韓信是真的窩囊,那麼有誰不想像韓信一樣的“窩囊”?!
-
4 # 回望一萬年
說韓信窩囊的人要麼是沒有仔細審題,要麼就是沒有理解什麼叫窩囊。
什麼叫窩囊?窩囊是指受了侮辱或明顯受到了不公正對待後,無法作出合理或恰當的迴應,無法維護並找回尊嚴,這叫窩囊。這種窩囊包括沒有能力,膽小怕事,恐懼心理障礙等。
但韓信是膽小嗎?是怕事嗎?
我們先來回憶一下他當年受侮的經過:韓信幼失雙親,常受一老婦施捨度日,屢遭村人與四鄰歧視。一次,一群地痞惡少為羞辱韓信,其中有個屠夫對韓信說:你生得高壯挺拔,又喜帶刀配劍,但你其實是個窩囊廢。若有本事,你就用你的配劍來刺我一劍?敢 嗎?如果不敢,你就從我的襠下鑽過!韓信當時想了一會兒,就鑽過去了。周遭眾人,鬨堂大笑之後,將韓信好是一頓羞辱,然後一臉鄙夷的散去了。
這次受辱,就是史書上稱的“胯下之辱”。
後世人分析韓信這次受辱,多稱韓信是冷靜,害怕打不過,所以懂得審時度勢。
這裡,筆者可以告訴大家,如果韓信是因為對方人太多,怕打不過而自甘受辱,那韓信就真是窩囊了。
大家想想,韓信幼失雙親後,為什麼苦讀兵書?勤練騎射?為什麼願意接愛一個老婦的施捨而常受鄉鄰的詬病?他是為了什麼?是為了在鄉野之中能常打架打贏嗎?顯然不是。
如果想成為一個常能打架打贏的普通人,他勤練武功弓馬劍術就可以了,不用讀那麼多兵書。
他從小苦讀兵書的,出行必佩寶劍的行為已經很明白的告訴了我們:他的志向就是要成為一名將軍,一名元帥。
所以,受辱時,趁一時之勇,與惡少地痞對毆一番不難,甚至以韓信在歷史記載的勤練劍術的程度,他殺掉幾個地痞應該也不會太難,但要是因此觸犯漢律而被判斬刑,那對於韓信而言就是真正成了“一失足而千古恨”的典型案例了。
以韓信堅毅的性格,在當時別說是胯下之辱,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加屈辱的事情,他們可能都會接受。因為在那一刻,這些都不是他人生道路中的大事,他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封侯拜將,成為一人之下的大將軍。
也正是因為他的隱忍,他的堅毅,才最終使他可以挺過“胯下之辱”,也可以挺過被項羽輕視之辱。
非凡的隱忍,加上他發奮圖強的勤習苦學,最終也成就了他成為“暗渡陳倉”“十面埋伏”“逼死項王”的一代名將。
所以,從整個大勢來看,如果當年他不堪胯下之辱,那他也成不了將才。
所以,在當年受辱時的反,證明他不僅不窩囊,還證明了他是擁有大智慧與大氣魄的大英雄。
-
5 # 老王春秋觀史
韓信是最窩囊的人嗎?對於這個問題先不急著肯定和否定,我們先來看看窩囊一次的意思。窩囊的意思在詞典中的解釋是指受了委屈心裡不痛快,形容人沒有能力,膽小怕事,懦弱,沒本事。那麼我們再反過來看看韓信的一生,你會覺得韓信沒有能力還是韓信是一個膽小怕事,懦弱的人嗎?因此說韓信窩囊是不對的,更別說最窩囊了。
韓信早年遭受胯下之辱是窩囊的表現嗎?不是!那是性格是智慧韓信早年家裡很窮,也就是平民百姓一個,因此也就不曾謀得一官半職。要知道古代在科舉制度試行做官靠的是世襲或者舉薦,像韓信這樣的一個平頭百姓是做不成官的,除非你非常有學問或者名氣才可能例外。經商又沒有本錢,因此早期的韓信可以說是吃百家飯長大的。也因此早到了很多人的恥笑。
可是韓信是個有遠大志向和志氣的人,並不因為家庭的貧困和別人的嘲笑而禿廢。當韓信的母親去世的時候,韓信窮的連給母親辦喪事的錢都沒有,可是卻為母親找了一塊能夠埋葬下一萬人的又高又寬的墓地。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韓信的人窮志不短。
一個下鄉南昌亭長看出韓信的不凡,對韓信很是照顧,韓信也經常去亭長家蹭飯吃,韓信並不認為這是施捨,吃的那是心安理得,因為韓信自信自己有本事,等功成名就的時候能回報亭長。等到亭長的老婆厭惡韓信,韓信沒飯吃,也只是怒而走之。一個經常在河邊洗衣服的老婆婆看到韓信忍饑受餓,好心的給韓信一連十幾天送飯吃,韓信感激老婆婆,因而說吾必有以重報母。哪知韓信卻被罵了一頓。但韓信始終記著亭長和老婆婆對自己的恩德,在韓信功成名回到淮陰後就後還專門派人尋找到他們,給了婆婆千金,亭長只得了百錢,亭長之所以只得百錢,是因為他做事有始無終。
有個年輕的屠夫看到韓信落魄的不成樣子了還帶著刀劍,因而奚落韓信說:“看你長得又高又大的,還經常佩帶著刀劍,看起來很威猛,可是你確實個膽小鬼,如果你有膽量的話,就拿劍刺我,如果膽小,就從我的胯下鑽過去。”韓信只是看了眼,就傳送屠夫的胯下鑽了過去,然後像沒事人一樣揚長而去,渾然不顧深厚眾人的嘲笑。這就是韓信遭受的胯下之辱。
韓信當時為什麼沒有挺劍而上,把屠夫刺個對穿?這並不是說韓信沒有哪個能力,而是韓信懂得忍讓,懂得取捨,這就是韓信的性格和智慧之處。韓信之所以寧願忍受胯下之辱也不出劍,就是韓信明白自己就是個一沒後臺撐腰,二沒錢財的普通人,如果僅憑一時意氣,殺了屠夫,僅僅是一時的痛快,隨後呢?迎來的將是官府的抓捕,而後被打進大牢等候著人頭落地。為了一時的激憤而匹夫一怒,血濺五步,值當嗎?在韓信看來沒權沒勢又沒錢的自己還擁有著遠大的抱負,為了一個屠夫而送命真的不值當。這就是韓信冷靜的性格加智慧考慮後的結果:忍受胯下之辱。封侯後的韓信甚至封當年侮辱自己的屠夫為中尉後說的話也反映了韓信當時的想法:
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於此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在韓信看來,當時的自己就應該這樣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如果當時為了一時的氣憤,哪還有後來的淮陰侯韓信?這就是一個人根據自己當時所處的環境在性格的作用下智慧的表現。
投奔項梁,項羽後,不被重視,只能說明項梁、項羽不是伯樂,不能說韓信窩囊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揭開了反抗暴秦統治的序幕。韓信也在這股反秦的大潮中投奔了楚地的項梁,可是在跟隨項梁得的過程中,一直是默默無聞,不是韓信沒能力,而是沒機會。項梁死後,轉為項羽的部下,到了項羽手下後,韓信也曾經努力過,很多次都給項羽提過中肯的計策,可是自視甚高的項羽那是天老大,自己老二的人,你一個要經歷沒經歷,要名望沒名望的人提的計策項羽怎麼會採納?最終韓信在項梁、項羽叔侄倆的帳下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只是做了一個在大帳門口看門的執戈武士。
從韓信投奔漢王劉邦後經蕭何舉薦後韓信的才能來看,韓信不是沒有能力,沒本事的人,只是沒有引起項梁、項羽的關注,只能是做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兵。這是千里馬沒遇到伯樂,不能說韓信窩囊。
韓信投奔漢王劉邦,最終取得楚漢爭霸的勝利,韓信功不可沒,更可以證明韓信不窩囊韓信看到在項羽的帳下沒有出頭的希望,於是在鴻門宴後投奔了當時的漢王劉邦。可能是好事多磨吧,也可能是韓信的機遇沒來,投奔劉邦的初期,也是沒人看出韓信的軍事才華來,只是在劉邦的帳下做了一個管理後勤倉庫的小官。
接下來蕭何月下追韓信,最終韓信得到了劉邦的重用,封壇拜將,成為了劉邦的大將。韓信又向劉邦分析了當前形勢以及今後的對此,使得劉邦對韓信更加信任,可以說是言聽計從。韓信也從這個時候起,開始了自己輝煌的征程。
一直到亥下之戰殲滅項羽,劉邦稱帝,可以說在劉邦起兵後被項羽屢屢打敗的憋屈時刻,韓信堅定了劉邦的信心,接下來對楚的戰爭中聽從韓信的計策,一步步打敗了楚霸王項羽,韓信真的是功不可沒。劉邦在稱帝后韓信也被封為淮陰侯,實現了自己封侯拜相的夢想。
韓信可以說是劉邦能夠建立西漢王朝在軍事上最大的功臣,韓信自身的軍事才華得到了展現,這樣的韓信你能說他窩囊嗎?
韓信最後被殺是其成名後內心膨脹和劉邦穩固中央政權的需要,並不是因為韓信的窩囊西漢建立了,劉邦成為了秦始皇后的第一個皇帝,可謂是志得意滿。可是初建的西漢政權卻也存在著隱患,那就是七位異姓王。不僅如此,流氓混混出身的劉邦還沒有忘記當初亥下之戰前自己被要挾之事。因此,西漢建立後該算的帳要好好清算下了。
韓信成名後,隨著權利越來越大,到後來的楚漢爭霸中,可以說已經是和劉邦平起平坐的諸侯了。因此內心也逐漸的膨脹了。前202年,劉邦約韓信、彭越一起圍殲楚軍,可是直到劉邦在固陵大敗,也沒有等到韓信和彭越率軍前來,反而等來了韓信、彭越要求封王的訊息。韓信、彭越為什麼沒有如期而至?就是因為韓信自信心膨脹,清楚自己是左右楚漢勝敗的關鍵,因此在關鍵時刻要挾劉邦封其為齊王。為了對楚霸王項羽這個劉邦最忌憚的諸侯的最後勝利,劉邦聽從了張良的勸說,封韓信為齊王,彭越為梁王,劉邦這才能夠率領各路諸侯最終在亥下全殲楚軍。可是韓信、彭越要挾劉邦一事也被劉邦給記在了心上。而這也是韓信被劉邦收拾的原因之一。
西漢建立後,劉邦按照當初的約定,大封諸侯,七個異姓王也都得到了封地。可是劉邦的西漢不是分封制國家,而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國家,手中有並有權的各路異姓諸侯就成了初建的西漢政權最不穩定的因素。這也是劉邦在稱帝后的七年之中逐一消滅異姓諸侯的原因。而韓信這個最具領兵作戰才能的諸侯是劉邦最為忌憚的,一個弄不好,西漢就有覆滅的危險。雖說韓信最終沒有反,可是並不是沒有人建議過要韓信反。因此韓信這個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和隱患一定是要最先清除的。最終韓信被貶,接著被用計押往長安圈禁。即使這樣,劉邦還不放心,最後借呂后之手將韓信個殺害。
可以說韓信功成名就到最終被殺,並不是自己窩囊,反而是太鋒芒必露,自我膨脹了,最終引起了了劉邦的猜忌,在加上穩固政權的需要,韓信最終難免一死。韓信死不是窩囊致死,而是才能太出眾了。
從一個一無所有的普通平民,經過自己的努力奮鬥,最終成為淮陰侯到最終被殺,可以說韓信的一生沒有哪點看出來其是一個窩囊的人,更不用說最窩囊了。人家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其實還是韓信自身的原因,成名後功利心漸漸重了,失去了原先的理智,不知道功成身退的道理,可能這也和韓信當初平凡時的志向有關。總之,韓信的一生並不窩囊,能夠青史留名的人你能說他窩囊嗎?
-
6 # 刪繁就簡347
韓信不是窩囊的人。因為從窩囊詞義上看,窩囊定義有兩點:
1. 受委屈之後表現出的煩惱;
2. 沒本事。
這兩點在韓信身上根本看不到。
韓信因聽信國相蕭何,被呂后謀害於宮中,不得善終。死後有言: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那知己,便是指的蕭何。
韓信面對著市井無賴的挑釁,硬是按下一腔衝動忍了胯下之辱。
當項羽驕橫自負時,韓信又相機權變、棄暗投明,跨入了漢初“風雲三傑”的行列,這是韓信的本事,因此韓信這人不是窩囊的,而是死的窩囊。
-
7 # 一個人的歷史
我們首先來看一看關於窩囊的定義,它有兩種意思:第一種是指因受委屈或事情不順利而心中煩悶、難受;第二種是無能怯懦。那麼韓信到底是不是一個窩囊的人呢?我們來透過具體的歷史事件,來看看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韓信長的不錯但家貧,一直沒有什麼正經工作,經常蹭吃蹭喝,被很多人認為是無能之人,於是發生了著名的“胯下之辱”事件。一個屠夫挑釁說:“看你長的高大魁梧、一表人才,其實是個外強中乾的無能之輩,如果你真有膽量就拔出你的劍來與我較量,如果沒有膽量,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我就饒你不死!”對於這件事,我想到了不久之前自己在網上看到的一個真實案例:一對青年情侶在燒烤攤吃燒烤,對面的一個小混混看女的長的漂亮,就出言挑逗,女的有點急了,男的則說犯不上和他們一般見識,女的脫口而出:“你還是不是男人?”男的被激怒了,於是和小混混理論,結果被一群混混捅了十幾刀。當他倒在了血泊之中後,看著身邊的女人,他說了一句:“現在我算是個男人了吧!”一個無辜的生命就這樣離開了這個世界,僅僅因為女友的一句話。我相信韓信最開始也經歷了一番思想鬥爭,他考慮了一會兒之後,俯下身子從這個屠夫的胯下爬了過去。大家都在背後指指點點,紛紛說道:“這個韓信看著孔武有力,原來是個懦夫好無本事!”對於這些人對自己的評價,韓信不以為意,這些人和自己壓根就不在一個頻道上,讓他們認同自己沒有任何必要。這種看上去的無能,實際上是在權衡了利弊之後的隱忍,古往今來成就大事者,最重要的一個能力就是隱忍,不逞匹夫之勇,不做無用之功,不為不義之事,不做無信之人。隨著陳勝吳廣起義爆發,一時間天下皆反。韓信的機會終於來了,他投靠到了項梁的軍中,擔任了執戟郎的職務。他堅信自己的才華一定不會被耐磨,但是隨著項梁在定陶之戰中被章邯所殺,項羽沒有給韓信任何機會。沒有意義的等待,沒有結果的奮鬥,這是韓信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他選擇了背楚投漢。從此楚軍失去了一位執戟郎,而漢軍得到了一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統帥。最終項羽在垓下敗在了這個執戟郎的手裡,韓信則走上了人生巔峰。天下已定後的韓信失意的。從齊王到楚王再到淮陰侯,官職一路下降,最後竟然淪落到和樊噲這種屠夫為伍的境地,這個時候的韓信是十分苦悶的。他在最有機會問鼎天下的時候,沒有聽從蒯通的計謀三分天下,完全處於對於自己的自信和對於劉邦的信任。但是隨著項羽被消滅,自己便一步步走向了深淵無法自拔。“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是韓信內心的真實寫照,這個時候的韓信,命運早就不掌握在自己的手裡,自己的生死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的事情,談不上窩囊,說是無奈更為合適。在戰場上戰必勝攻必克的韓信,最後竟然死在了一群女子手裡,這不僅是韓信的悲劇,也是對封建統治階級的巨大嘲諷。縱觀韓信的一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可稱之為初心已定、隱忍堅毅;第二階段可以稱之為棄楚投漢、戰無不勝;第三階段可以稱之為謀兵無功、無罪之臣。因此說韓信窩囊並不確切,任何人處在韓信的位置上,都沒辦法擺脫被殺的命運,與其說窩囊還不如說是無奈更為合適。
-
8 # 水一白聊歷史
韓信=最窩囊的人?
這個問題永遠不成立,無論是當年受胯下之辱、窮困潦倒的韓信,還是被貶為淮陰侯、最後慘死於長樂宮的鐘室之內的韓信,都不會是最窩囊的人。
韓信的一生,像極了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一個不知名的小人物,機緣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本絕世武功秘籍,勤學苦練之下,終於擁有了非凡的能力。但是因為自身所處的環境根本無法體現他的能力,所以依舊受盡了白眼,但是他依然有那顆想要一飛沖天的決心。
捱過了苦日子,蹭盡了“百家飯”,慘遭跨下之辱,連贈他一飯之恩的漂母依然對他說“只是可憐他而已”。終於,秦末的亂世給了韓信機會,他能夠追隨項梁、項羽,直到後來遇到劉邦、蕭何、夏侯嬰,韓信成為了楚漢之爭中最靚眼的明星,他歸漢王則漢王勝,他投項王則項王贏,可以說他的決定直接影響著楚漢之爭的結果。
韓信最後的結局不過他是自我抉擇的結果,幫劉邦最後下場是身死,可真正的跟了項羽就一定能得善終麼?抑或韓信扯起大旗,號令天下,一個空有軍事才能,而無政治素養的韓信取勝的機會恐怕也不大吧?
韓信的傲骨決定了他學不了蕭何,他的才能又不允許他低調,除非他在事業的最高點能夠急流勇退,不然,無論韓信做怎樣的抉擇都未必能夠有好的結果。“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不想被“烹”,就只能“藏”起來了。
-
9 # 二曲人
韓信確實窩囊。
試想當初拜將後,高擎帥旗,連百萬之眾;下井陘,背水一戰,擒趙王歇,斬成安君於泜水上;東下攻齊,破楚龍且二十萬救兵,勢如破竹,拿下齊地。置此之際,韓信的名望與威風達到了頂點,其帥旗所指披靡。而劉邦方與項羽在滎陽苦戰,難分高低,二人均如熱鍋之蟻,渴望擺脫困境。而劉邦有韓信可求,項羽則光棍一條。此時之韓信,投劉則劉贏,投項則劉輸。項羽明知韓信不會幫自己,就派說客武涉去策動韓信中立,結果韓信不聽。又有江湖高人蒯徹,明洞楚漢相爭形勢,徑直給韓信相面,說其背相主貴,正面則不好;公然誘導韓信背劉自立。又如武涉一般分析形勢後,預測韓信如果扶助劉邦成大業,挾不可賞之功,必致猜忌,難得善終。而韓信一味感激劉邦的知遇之恩,不肯向背劉的路上邁步。終於,在劉邦答應封韓信為齊王后,他親統大軍加入到劉邦和項羽的正面相爭中。垓下一戰,劉邦在韓信的幫助下,徹底擊潰了項羽,逼迫其自殺,取得了楚漢相爭的勝利。
劉邦有了全國政權後,並沒有感激韓信,而是把其齊王改封為楚王,接著又採納陳平之計,偽遊雲夢澤,捉住韓信,廢其楚王,降為淮陰侯。這還不算,又與老婆呂雉定計,誆韓信進宮,縛而殺之。直到此時,韓信才如夢方醒,大呼“悔不聽蒯徹之言,致有今日。”此時,劉邦殺的不光是韓信一人,而是“夷其三族。”大家說說,韓信窩囊不窩囊?
-
10 # 瀚棋2013
在歷史上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名垂千古的歷史人物數不勝數,而在當時對自己家園做出極大貢獻的他們,最後卻不能善終,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震撼以及遺憾。本人覺得韓信不存在是最窩囊的人,談到韓信,可能會有大部分的人想起關於韓信胯下之辱的這個故事,韓信他雖然出身平民,但他卻有著胸懷大志,並且對兵法十分的瞭解,他用兵的能力非常的強大,韓信的崛起,可以說是一個神話,無一敗績。
平定齊國之後,韓信立即派人給劉邦上書說,齊國詐偽多變,且南面臨楚,若不趁此時任命代理齊王恐怕形勢有變。最後他表示“願為假王便”。而劉邦此刻正被楚軍圍困於滎陽,形勢危急,正盼望韓信引兵來救,可韓信卻趁人之危向劉邦邀功請賞。無奈之下,劉邦只能忍氣吞聲,還頗為大度的說,大丈夫有平定諸侯之功,要做就做真王,做什麼代理齊王?於是劉邦派張良立韓信為齊王,再調兵回來攻打楚軍。
韓信與劉邦的關係始終不如劉邦與蕭何、張良的關係親近。蕭何後來在據守長安之時尚且要自汙名節來消除劉邦的疑慮,韓信卻在劉邦陷於危機的時候趁機邀功,這一舉動無不成為韓信最後悲劇結局的一個重要原因。
曾有一次韓信去拜訪樊噲,樊噲跪拜送迎口中稱臣,韓信竟自嘲說,我現在竟也與樊噲這等人為伍了。樊噲不僅是陪伴劉邦出生入死的兄弟,也是劉邦的妹夫,韓信如此說,似過於狂妄了。
劉邦常與韓信談論諸將的領兵統帥之能,有一次高祖問韓信,你覺得像我這樣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不過能將十萬眾。劉邦問,那你又如何?韓信說,多多益善。韓信在皇上面前也沒有絲毫收斂,可謂鋒芒過露了。韓信傳奇跌宕的一生,主要還是因其自身原因造成的。所謂成於己,而亡於己。韓信自小有大志能忍讓,遂能成事,後來貪功矜能又使自己身死族滅。
本人覺得死的最窩囊的人最冤的應該就是商鞅了吧!
我們對於商鞅的事情在歷史課本上都瞭解得很清楚了,商鞅變法更是流傳至今,商鞅為了讓國家更加強大使用了變法圖強的方式,他的做法確實讓秦國的軍事力量強大,並且一步步的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標,但是這場變法卻讓商鞅在政治上樹立了很多的政敵,最後全家被殺,他自己也受到了最殘酷的懲罰“車裂而死”,商鞅的死是因為他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而統治者一遍享受著商鞅變法帶來的富強但是又得顧忌到這些人的想法,商鞅是一個不會為這樣的事情妥協的人,也正是他的不妥協才有了有名的“商鞅變法”,但是最後商鞅的慘死讓我們有些同情他,他一生為了秦孝公出力,但是最後卻死在了兒子秦惠王的車裂之下!很多被窩囊死的如關羽岳飛等等就不說了。大家有什麼言論,歡迎評論。
回覆列表
什麼叫窩囊?什麼叫膽小?是因為她被別人欺負了你不敢上前,不敢吭聲?還是說因為兜裡沒錢買不敢當大頭?又或是說沒主意,什麼決定都取決於別人?怕這個,怕那個?
想必韓信大家也都知曉。他也曾經在大庭廣眾前,遭人恥笑,蒙受凌辱,可是他從未向任何人提及過原由,也沒解釋過這喪失骨氣的行為。
中國擁有上下5000多年的歷史,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曾經出現過很多非常有能力的將領,這些人有的輔佐帝王成就大業,有的人最終落得一個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場,而很多將領因為都曾經輔佐過帝王,所以即便是不處於同樣一個朝代,但是彼此之間卻依舊能夠惺惺相惜。
提到韓信大家應該都不會覺得陌生,他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將領,非常具有軍事才華,但是最終卻落得被殺掉的下場,那麼韓信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下面就來帶大家瞭解一下。
有很多人都曾經聽說過韓信年輕時候的故事,他曾經能夠忍受胯下之辱,而長大之後也沒有回去報仇,但是對於曾經幫助過他的老人卻能夠知恩圖報。據說當年他在最落魄的時候就連吃飯的錢都沒有,當初是有一名老者每天接濟他並且給他飯吃,而韓信一直都記在心上,等到他發達了之後,曾經派兵尋找過這名老人,並且給了這名老人一大筆財富。
由此很多人覺得韓信應該是非常善於隱忍的,但實際上張良卻並不是這樣評價韓信的。張良給出了4字評價,他認為韓信只不過是“鋒芒過盛”。其實仔細想想,就能夠發現張良說的非常有道理,這4個字看似簡單,卻道盡了韓信的一生悲劇,早已暗示了他的悲慘結局。韓信錯就錯在,鋒芒過盛,不懂得如何掩蓋自己的實力。
韓信在加入到劉邦的陣營當中之後,展現出了非常卓越的軍事才華。如果當初他能夠不圍殺項羽的話,那麼一定是三分天下,而不是隻能夠成為一名諸侯王,韓信的軍事天賦根本就不在劉邦之下,當年也有很多忠心追隨在他身後的將領,只不過他自己根本就沒有那個野心,認為自己能夠成為諸侯王就足夠了。
而韓信在政治格局上非常的不足,他根本就沒有看出劉邦早就已經非常的忌憚他,甚至還表現的非常的囂張,他的諸侯王的位置,甚至還是自己要過來的,本身這種行為就會讓劉邦非常的不滿意。所以韓信雖然不是死在劉邦的手裡面,但是也是死在了呂后的手裡,而呂后最終沒有獲得任何懲罰,也就是說呂后的這種行為,實際上劉邦也是非常認可的,韓信在臨死之前才後悔自己沒有自立為王,但是說什麼都已經晚了。
表面看起來,韓信也是一個溫順膽小之人,其實卻是隨機應變,善於處事的厲害之輩。
你說你的膽小懦弱是無能,為此難過,可是有時候,不見得咄咄逼人,獨斷專行才是能人。而那種卑躬屈膝,唯唯諾諾,你打他左臉,他還會把右臉給你打的人也是一種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