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dazhe11529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後面兩句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的《題西林壁》中的詩句。全詩如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人身處在廬山之中。擴充套件資料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橫看”即正面看,從山前山後看,山橫在眼前,所以說橫看。廬山總的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嶺”即頂端有道路可走的山,形狀長而平。“側”即側看,從側面看,從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峰”即山頂端,形狀尖而高。這兩句意思是說,橫看廬山是雄奇的大嶺,側看則是陡峭的高峰,隨著視線的轉移,從高處、低處、遠處、近處等不同角度去看,景象各不相同。從寫作方法來說,我們可以從“遠近、高、低”這些方位詞看出詩人採用了移步換景的方法,似乎在詩句中濃縮了一路走來所看到的景象。僅僅用“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把千姿萬態的廬山特點概括出來,雖說是“務虛”的筆法,但給人以審美想象的空間。從審美的角度來說,表面看來是遊山所見,是眼前景,其實,詩人是把廬山“嶺”與“峰”特徵突顯出來,目的是為了營造廬山所具有的審美象徵意象。王一川在主編的《文學概論》中說:“文學象徵意象是以表達觀念、哲理為目的的,以象徵為基本藝術手段的具有荒誕性和審美求解性的藝術形象。”同時指出:“哲理性是象徵意象的本質特徵。”可以說,這樣的審美象徵性意象,往往給人以無盡的想象和思考的空間,而讀者在感受這樣的意象時,它會啟發讀者思維,引發讀者思考,從而感受或者認識到其中所蘊含的理趣。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廬山”即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來就是瀏覽勝地。“只緣:即只因為。”此山“指的是廬山。這兩句的意思是說,令人迷惑不能認識廬山的真正面目,只因為自己身處廬山之中。這兩句緊承上兩句而來,是詩人即景說理。從寫作上說,是虛寫。詩人觸景生“意”,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感慨萬分,從而借“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來表達了自己遊山的體會——為什麼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呢?因為身在廬山之中。是的,個人的渺小與高達的廬山相比,又是多麼的渺小。一個人身處其中,視野被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視線中區域性而已。也許現在問你廬山是什麼樣子,你在看不到事物整體時,如果不發揮應有的想象,就會產生“瞎子摸象”的片面性。詩人透過“只緣身在此山中”而引發讀者的思索——遊山所見如此,觀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人所處的環境不同,地位不一樣,往往在看待事物和對問題的認識上,也會存在不同——也許是狹隘的、也許是片面的……如果真是這樣,就會有“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身在其中”的認識差異性和侷限性,甚至產生認識上的錯誤性。總而言之,蘇軾的這首《題西林壁》透過身處廬山深處而“不識廬山真面目”描述,形象地啟發讀者認識思維,並告誡讀者這樣的道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要克服認識事物的片面性,必須超越狹小的範圍,才能實現“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樣“站得高、看得全”的認識事物的要求。同時,這首詩也體現了蘇軾“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與豪放之外”的特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零投入手機可以做的兼職有哪些?需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