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①,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註釋】:“釅”(yàn):味濃。此指酒醇。 【寫作背景】:此詩作於元豐五年(1082)。正月二十日,對蘇軾似乎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他從御史獄出來被貶逐去黃州途中,過麻城五關作《梅花》詩二首,正是元豐三年正月二十日。那兩首詩,都在借“半隨飛雪度關山”的梅花形象,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怨淒涼之感。到黃州次年,即元豐四年“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餘於女王城東禪莊院”,為此作七律一首,末兩句說:“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正是指上一年所作的《梅花》詩。再過一年,又是今日,蘇軾又作本詩,頗有樂在此間的味道。再往後追述,元豐六年,蘇軾寫定《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前後三年連續複寫,表現了詩人身處逆境而能超然曠達並最終執著於現實人生的精神境界,正是蘇軾高不可及之處。 蘇軾寫此詩時,他來到黃州已兩年了,烏臺詩案的駭浪已成往事,《初到黃州》就自找樂趣:“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後又自尋精神寄託,手抄《金剛經》,又築南堂,墾闢東坡;至黃州後續有新交,詩酒唱和。詩題中的“潘、郭二生”即黃州新交朝夕相從的潘丙、郭遘。今天正月二十日想起去年的朋友送出城,突然感覺到春意襲來…… 【鑑賞】:首句起筆就是設想去年的“東風”為春之信使,如城裡有了春意,當然是這位信使先自東門而入;現在城居的蘇軾一點感覺也沒有,恐怕是“東風未肯入東門”吧。為什麼“未肯入東門”呢?妙在不言中。但“忽記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門”,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搖村”的嗎?就在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時節,渴望春意的詩人主動“出郊尋春”了。他是舊地尋春,又是“走馬”而去,所以次句說“走馬還尋去歲村”。 接下去不寫尋春所獲,卻宕開一筆,忽出警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紀昀評曰:“三、四深警”。人如候鳥,感信而動。鴻雁南來北往,即使年年如斯從不懈怠,在瞬息萬變的宇宙中也不會留下什麼痕跡。蘇軾之所以有“人似秋鴻,事如春夢”之感,究其根源,是由於他遭受過烏臺詩案的沉重打擊,又正在貶逐之中,只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戀和煩惱,都強自推向“春夢無痕”的虛無境地,以解脫失意中難以消除的痛苦。似乎把人生進取、政治抱負都看得淡漠了,於是才有超然曠達、出郊尋春之舉,於是才有了下邊四句所表達的春遊之樂。 “江城”指位於長江北岸的黃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溫和的野老蒼顏,既可具體指這次春遊的歡聚暢飲,也可概括蘇軾在黃州的生活樂趣。總之,他是以此為樂,甚至要以此為歸宿了。去年訪故友陳慥,有三位新交相送,春湧心頭;今年出郊尋春,又有潘、郭為伴,酒醺顏面。山水自然之樂,人情樸野之純,完全可以驅除那些煩惱的往事,也完全可以沖淡甚至忘卻他當前的困境。 詩的最後說:“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指宋玉以屈原忠而見棄,作《招魂》諷諫懷王,希望他悔悟,召還屈原;蘇軾在這裡借指老朋友們為他的起復奔走。最後這兩句是告慰故人:我在黃州過得很好,已和這裡的朋友們約定每年作此尋春之遊,你們不必為我的處境擔憂,也不必為召我還京多操心。 縱觀蘇軾在神宗、哲宗兩朝黨爭中幾經起落,遂使他一生陷於三十多年的災難之中,但他仍是“隨緣自適”。烏臺詩案中他自料必死無疑,誰不知不死而貶去黃州,簡直恍如隔世;經過這一次打擊,“平時種種心,次第去莫留。”他對起復還朝已失去信心。他臨死時對兒子說:“吾生不惡,死不必墜。”後人敬仰他、紀念他,一個原因是他的詩、詞、文、書、畫五藝俱絕,另一原因就是他有一腔正直忠厚的心腸,一種開闊曠達的襟懷。
蘇軾《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①,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註釋】:“釅”(yàn):味濃。此指酒醇。 【寫作背景】:此詩作於元豐五年(1082)。正月二十日,對蘇軾似乎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他從御史獄出來被貶逐去黃州途中,過麻城五關作《梅花》詩二首,正是元豐三年正月二十日。那兩首詩,都在借“半隨飛雪度關山”的梅花形象,流露出一股淡淡的哀怨淒涼之感。到黃州次年,即元豐四年“正月二十日,往歧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餘於女王城東禪莊院”,為此作七律一首,末兩句說:“去年今日關山路,細雨梅花正斷魂。”正是指上一年所作的《梅花》詩。再過一年,又是今日,蘇軾又作本詩,頗有樂在此間的味道。再往後追述,元豐六年,蘇軾寫定《六年正月二十日復出東門仍用前韻》,前後三年連續複寫,表現了詩人身處逆境而能超然曠達並最終執著於現實人生的精神境界,正是蘇軾高不可及之處。 蘇軾寫此詩時,他來到黃州已兩年了,烏臺詩案的駭浪已成往事,《初到黃州》就自找樂趣:“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後又自尋精神寄託,手抄《金剛經》,又築南堂,墾闢東坡;至黃州後續有新交,詩酒唱和。詩題中的“潘、郭二生”即黃州新交朝夕相從的潘丙、郭遘。今天正月二十日想起去年的朋友送出城,突然感覺到春意襲來…… 【鑑賞】:首句起筆就是設想去年的“東風”為春之信使,如城裡有了春意,當然是這位信使先自東門而入;現在城居的蘇軾一點感覺也沒有,恐怕是“東風未肯入東門”吧。為什麼“未肯入東門”呢?妙在不言中。但“忽記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門”,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搖村”的嗎?就在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時節,渴望春意的詩人主動“出郊尋春”了。他是舊地尋春,又是“走馬”而去,所以次句說“走馬還尋去歲村”。 接下去不寫尋春所獲,卻宕開一筆,忽出警句:“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紀昀評曰:“三、四深警”。人如候鳥,感信而動。鴻雁南來北往,即使年年如斯從不懈怠,在瞬息萬變的宇宙中也不會留下什麼痕跡。蘇軾之所以有“人似秋鴻,事如春夢”之感,究其根源,是由於他遭受過烏臺詩案的沉重打擊,又正在貶逐之中,只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戀和煩惱,都強自推向“春夢無痕”的虛無境地,以解脫失意中難以消除的痛苦。似乎把人生進取、政治抱負都看得淡漠了,於是才有超然曠達、出郊尋春之舉,於是才有了下邊四句所表達的春遊之樂。 “江城”指位於長江北岸的黃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溫和的野老蒼顏,既可具體指這次春遊的歡聚暢飲,也可概括蘇軾在黃州的生活樂趣。總之,他是以此為樂,甚至要以此為歸宿了。去年訪故友陳慥,有三位新交相送,春湧心頭;今年出郊尋春,又有潘、郭為伴,酒醺顏面。山水自然之樂,人情樸野之純,完全可以驅除那些煩惱的往事,也完全可以沖淡甚至忘卻他當前的困境。 詩的最後說:“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指宋玉以屈原忠而見棄,作《招魂》諷諫懷王,希望他悔悟,召還屈原;蘇軾在這裡借指老朋友們為他的起復奔走。最後這兩句是告慰故人:我在黃州過得很好,已和這裡的朋友們約定每年作此尋春之遊,你們不必為我的處境擔憂,也不必為召我還京多操心。 縱觀蘇軾在神宗、哲宗兩朝黨爭中幾經起落,遂使他一生陷於三十多年的災難之中,但他仍是“隨緣自適”。烏臺詩案中他自料必死無疑,誰不知不死而貶去黃州,簡直恍如隔世;經過這一次打擊,“平時種種心,次第去莫留。”他對起復還朝已失去信心。他臨死時對兒子說:“吾生不惡,死不必墜。”後人敬仰他、紀念他,一個原因是他的詩、詞、文、書、畫五藝俱絕,另一原因就是他有一腔正直忠厚的心腸,一種開闊曠達的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