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福曉麗麗

    有啊(๑ ̄ ̫  ̄๑)

    《詠雪詩》乾隆、紀曉嵐

    一片一片又一片,

    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飛入蘆花都不見。

  • 2 # 書蟲三鵝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始工!

    乾隆生在“天朝上國”大清王朝的鼎盛時期,沒有體驗過悲涼和苦難,對人生的體驗就少了一分,在詩詞創作中自然就少了很多“滄桑”,無名片也正常!

    詩歌文化的鼎盛期基本上都是處於社會變革期或動盪期,比如安史之亂、靖康之亂,近期的比如民國時。

  • 3 # 四石說

    首先,乾隆是皇帝,他寫的詩就算不好,別人也不敢說,肯定是口是心非的恭維,這樣怎麼可能寫出好詩來?

    很多人說乾隆開創了乾隆盛世,乾隆一生是有不少功績,但要說他開創了盛世,恐怕有點過了,雍正接手是庫銀多少?雍正去世的時候庫銀又是多少?康熙晚年,大臣結黨貪汙成風,雍正出臺了多少政策?中華五千年,還有比乾隆更舒服的皇帝?他爹把路給他鋪的好好的,他舒舒服服登基,沒有任何阻力和風險,國庫不夠花,預設大臣買官賣官,拿錢贖罪,這也叫開創盛世?

    當然,前頭說過,功績也有,不否認,緊個人看法,歷史我也是瞭解的粗略,不對的地方大家海涵!

  • 4 # tyltcy

    第一,清朝文字獄比較嚴重,乾隆作為一個皇帝,他的詩沒有人敢解讀引用評價,廣為流傳就不用想了。

    第二,無論如何,乾隆也是一個滿人,不是個人有民族偏見,但民族感情還是有的。

    第三,乾隆的詩,有匠氣(個人水平有限,感覺而已,勿噴)

  • 5 # 路上讀書APP

    但詩不是隨便寫的,正所謂“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琢磨了三年才搞出了兩句,這水平,乾隆才不屑。在他八十多年的生命裡,他堅持不懈,平均每天創作兩首,累積下來,竟然寫了四萬多首詩,一個人的產量就超過了整個《全唐詩》,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高產的詩人。

    能寫詩,乾隆當然是個文化人。至於乾隆詩歌的水平,就有點揭不開鍋了。你別看他寫了四萬多首詩,可文學史上,從沒人覺得他是詩人,錢鍾書先生嘴巴比較毒,他直接說這些詩“令人作嘔”,反正乾隆也沒法判他個滿門抄斬啥的。

    乾隆一首詩很有名,這麼寫的:“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這是乾隆吟詠雪花飛舞的詩,前三句都是乾隆寫的,念數字嘛,誰不會,多虧了最後一句點睛之筆,這首詩才有了生氣。

    然而就這一句,還有人說是紀曉嵐寫的,也有人說是御用大詩人沈德潛接的,反正不是乾隆寫的就對了,因為乾隆從一片唸到九片,往下就不知道怎麼辦好了,好在有人給他解了圍。

    乾隆詩寫的不咋地,可當時沒人跟他說,或者沒人敢說他寫的不好,相反的,大家都在吹捧他。一來二去,乾隆當然就越來越自信了,你看,朕隨便寫首詩,就讓眾臣子拍手叫好,朕不是大才子還有誰是大才子?

    喜歡我的答案,不妨關注路上讀書,每日分享好書精華、趣味歷史~

  • 6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執政的60年期間勵精圖治,保持了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同時,他也是一位大才子,他不但擅長書畫,勤於收藏,而且熱衷於寫詩。據悉,他一生做詩41863多首,超過了《全唐詩》2000多位詩人所寫詩的總和。

    要知道,乾隆一共活了89歲,摺合成天數32000多天,除去童年的成長時間,能用來寫詩的時間不會超過30000天,按4萬多首詩來推算,平均每天寫詩要一首多。

    為引,乾隆曾經自嘲地說了14個字:五集篇成四萬奇,自嫌點筆過多詞。可見乾隆對自己寫了這麼多首詩而感到無比的自傲。

    如此高產作家,但膾炙人口的詩卻屈指可數。為什麼產量多,而質量卻沒上來呢?因為乾隆寫的不是詩,而是生活日記。

    因為他的詩要麼是打油詩,要麼就是豔體詩。

    詩評家趙翼曾在他的《簷曝雜記》中寫道,乾隆“或作詩,或作畫,而詩尤為常課,日必數首”。古人十年磨一劍,乾隆則是一日磨數劍,貴多不貴精,因此流傳度並不廣,下面,我們就來鑑賞一下乾隆爺的大作。

    “識路牛羊不用牽,下來群飲碧溪泉。兒童騎馬尋亡牯,只在東溝西谷邊。”這是乾隆在經過蒙古諸部落時的所想所感。總結下來無非是牛羊飲水,兒童尋牯。這首詩平淡無奇,勉強押韻。

    而關於寫日常生活的詩——《喜鵲》是這樣寫的:“喜鵲聲唶唶,俗雲報喜鳴。我屬望雨候,厭聽為呼晴。”這首詩雖然通俗易懂,但沒有閃光之筆,也沒有稱奇之處。

    當然,乾隆的作品也並非全是糟粕,沒有經典之作沒錯!比如說他以相同的主題哀悼亡妻的詩就是佳作。

    乾隆的悼亡詩是哀悼第一任皇后富察氏的。

    17歲的乾隆還是太子的時候,漂亮動人、善解人意的富察氏就嫁給了他。據史書記載 ,一次乾隆在避暑山莊打獵,和富察氏聊起了滿洲軍隊驕奢淫逸,戰鬥力不足的情況,乾隆很是悲傷難過。

    富察氏回到北京後,特意讓人用鹿尾毛做了一個荷包給乾隆,以此警戒滿族人不能丟掉騎射,令乾隆感動不已。

    無獨有偶,有一次,乾隆身體出了點狀況——長了個癤子。儘管有宮女照顧,但富察氏仍不放心,每天衣不解帶地陪伴在乾隆身邊,親自給他換藥喂藥,直到乾隆完全康復。這同樣令乾隆感動不已。

    也正是因為這樣,乾隆對富察氏一直寵愛有加。然而,天不遂人願。1748年,37歲的乾隆帶著皇后南巡時,富察氏偶染風寒,結果一病不起,還沒有回到北京就病逝了。

    富察氏死後,乾隆常常痛哭流淚,後來就寫詩來悼念她,每一首都情真意切,每一首都感人至深。一共寫了一百多首悼念富察氏的詩,這些詩也真正體現了乾隆的文學水平。比如這首: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忽作春風夢,偏於岸旅邊。聖慈深憶孝,宮壼盡欽賢。忍誦關雎什,朱琴已斷絃。

    一代帝王,不妄圖長生不老,只想與妻子相聚,此言情真意切,讀來確實動人。

    當然,乾隆哀悼富察皇后的詩篇雖然動人,卻遠沒有到人盡皆知的地步。要說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當然是《飛雪》,這首詩也是乾隆唯一被選入了小學語文課本的詩,其詩曰:“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此詩看似簡單,卻頗有雅趣。雪與蘆花融為一體,將雪的形態描繪得淋漓盡致,不過這最後的點睛之筆卻是由他人所續。有人說是劉墉所補,也有人說是紀曉嵐所補,現在已無從得知,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謎團。

    當然,儘管乾隆在詩詞創作上面文采有限,水平有限,但他卻勤奮,一直執著地堅持寫下去,這種精神也是難以可貴的。

    另外,4萬多首詩中,其實也有很多詩也並非是乾隆寫的。因為乾隆是喜歡賣弄風騷之君主,他興之所至,就隨口吟詠一兩句,然後交由臣下接續和改添,下屬代為整理和儲存。

    不管怎樣,乾隆一生留下4萬多首詩,已經創造了歷史,稱其為“詩詞皇帝”一點也不為過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武則天連開唐第一功臣長孫無忌都敢殺害,程咬金為何能得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