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令我感動的事作文 在生活中,看到的許多場面都令人感動。就有這樣一件事,讓我深受感動…… 那是一個春天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去長江三峽遊玩,我渴得要命,想買個冰淇淋解渴,可一摸口袋,“糟了,我的錢包呢?”我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可還是找不到,雖然錢包裡只有20元,可我不敢和爸媽說,怕惹來一陣嘮叨,我只得順原路往回走,可還是一無所獲。有誰撿到錢包會還呢?唉,只能自認倒黴,誰讓自己馬虎呢! 前面是小賣部,那是我唯一的希望,不然,唉……我快步走到那兒一看,哪兒有錢包的蹤影呀! 當我正準備離開時,“小姐姐,有什麼事嗎?”一個童音問道。我抬頭一看,原來是一位不滿六歲的小女孩,一副超“土”的打扮,正瞪著眼睛看我呢! “找錢包。”我沒好氣地答了句。反正她也不可能幫上什麼忙。 “找錢包嗎?我剛撿到一個,是你的嗎?”她用那雙大眼睛看著我。 我瞥了一眼她手中的錢包,眼睛一亮,這正是我的!我接過錢包,取出兩元錢,遞給她:“小妹妹,謝謝你啊,這兩元自己買糖吃吧。” “不用了。”她拒絕了,搖晃著小手,“媽媽告訴我,別人的東西不能要,小姐姐再見!” 我目送著那個可愛的小妹妹的身影,感動了。要知道,在長江三峽這種貧困的地方,小孩子擁有兩元錢可是很自豪的事啊,可她卻拒絕了…… 永遠的感動 曾經,我聽過這樣一篇關於一個感人的故事—那是發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了,還記得當時縣民政局要下鄉扶貧,我隨行採訪。我們來到全縣最貧困的一個小村子裡,村長帶我們來到村中的一位老太太家。聽村長介紹,這位老太太七十多歲了,以前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因為打仗犧牲了,小兒子有痴呆症,和一個比他更痴呆的女人結了婚,生下了一對同樣痴呆的兒女。全家的生活就靠老太太維持著。 來到她家,我們都驚呆了。她家有三個窯洞,一個是住房,一個是灶房,另一個養著豬羊,家裡打掃得清清爽爽。村長說老太太很愛乾淨。今天她的兒孫們都在,他們雖然穿著破舊,可衣服卻乾乾淨淨。村長介紹說:“老太太很剛強,以前多次拒絕救濟。”她說:“我一家吃穿該由我自己來掙,怎能靠政府養活?” 民政局長問:“老媽媽,就要過年了,過年的東西都備齊了嗎?”老太太爽朗地答道:“好了,都準備好了。” 民政局長再問:“都準備了些什麼?”老太太答道:“現在還有兩碗白麵,有買了半斤肉,另外,還有三個雞蛋,我也不賣了,留著過年吃。還給小孫子一人買了一盒鞭炮呢!都準備好了,就不勞政府操心了,大年三十我就能包肉餃子了。”我們的淚水都流了出來。 民政局長有說:“我們代表政府送來一些錢糧,雖然不多,但是這也是政府的一點心意。”老太太搖搖頭說:“不用救濟我了,我還過得去。我家除了這些東西,還有一點錢。真的有錢,不用救濟我。”民政局長堅持要她把錢拿出來看看。她顫巍巍地走到一個櫃子前,開啟櫃子拿出一個錢袋。那錢袋被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解開錢袋,隨著“稀里嘩啦”的一聲,倒出一小堆硬幣,最後飄出幾張一角兩角的毛票,總共最多也就十元。老太太爽朗地說:“你看,我有錢,不用政府救濟。” 我的一位女同事失聲哭出,捂著臉跑了出去。 後來,我們紛紛要掏錢給老太太,老太太卻說:“我常教育兒孫,不靠天不靠地,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能助人時要助人。” 這事雖然過去很久了,可那位剛強的老太太卻至今讓人感動。我想她會永遠讓我感動。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這樣的一個貧窮的家庭,這樣一個苦難的家庭,這樣一個殘缺的家庭,卻有這樣一個剛強而樂觀的老太太。她的家庭本是貧困的,卻因她的堅強,顯得那麼富有;她的家庭本是頹廢的,卻因她的勤快而如此整潔。 她的精神讓我們感動,讓我們震撼,同時也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她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卻拒絕任何資助?是尊嚴,那剛強的尊嚴,支撐著她所有的人生與這個家庭的不辛。她用實際行動、用她的生命書寫了大大的“尊嚴”二字。此時的我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一件令我感動的事作文 在生活中,看到的許多場面都令人感動。就有這樣一件事,讓我深受感動…… 那是一個春天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去長江三峽遊玩,我渴得要命,想買個冰淇淋解渴,可一摸口袋,“糟了,我的錢包呢?”我翻遍了所有的口袋,可還是找不到,雖然錢包裡只有20元,可我不敢和爸媽說,怕惹來一陣嘮叨,我只得順原路往回走,可還是一無所獲。有誰撿到錢包會還呢?唉,只能自認倒黴,誰讓自己馬虎呢! 前面是小賣部,那是我唯一的希望,不然,唉……我快步走到那兒一看,哪兒有錢包的蹤影呀! 當我正準備離開時,“小姐姐,有什麼事嗎?”一個童音問道。我抬頭一看,原來是一位不滿六歲的小女孩,一副超“土”的打扮,正瞪著眼睛看我呢! “找錢包。”我沒好氣地答了句。反正她也不可能幫上什麼忙。 “找錢包嗎?我剛撿到一個,是你的嗎?”她用那雙大眼睛看著我。 我瞥了一眼她手中的錢包,眼睛一亮,這正是我的!我接過錢包,取出兩元錢,遞給她:“小妹妹,謝謝你啊,這兩元自己買糖吃吧。” “不用了。”她拒絕了,搖晃著小手,“媽媽告訴我,別人的東西不能要,小姐姐再見!” 我目送著那個可愛的小妹妹的身影,感動了。要知道,在長江三峽這種貧困的地方,小孩子擁有兩元錢可是很自豪的事啊,可她卻拒絕了…… 永遠的感動 曾經,我聽過這樣一篇關於一個感人的故事—那是發生在很久以前的事了,還記得當時縣民政局要下鄉扶貧,我隨行採訪。我們來到全縣最貧困的一個小村子裡,村長帶我們來到村中的一位老太太家。聽村長介紹,這位老太太七十多歲了,以前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因為打仗犧牲了,小兒子有痴呆症,和一個比他更痴呆的女人結了婚,生下了一對同樣痴呆的兒女。全家的生活就靠老太太維持著。 來到她家,我們都驚呆了。她家有三個窯洞,一個是住房,一個是灶房,另一個養著豬羊,家裡打掃得清清爽爽。村長說老太太很愛乾淨。今天她的兒孫們都在,他們雖然穿著破舊,可衣服卻乾乾淨淨。村長介紹說:“老太太很剛強,以前多次拒絕救濟。”她說:“我一家吃穿該由我自己來掙,怎能靠政府養活?” 民政局長問:“老媽媽,就要過年了,過年的東西都備齊了嗎?”老太太爽朗地答道:“好了,都準備好了。” 民政局長再問:“都準備了些什麼?”老太太答道:“現在還有兩碗白麵,有買了半斤肉,另外,還有三個雞蛋,我也不賣了,留著過年吃。還給小孫子一人買了一盒鞭炮呢!都準備好了,就不勞政府操心了,大年三十我就能包肉餃子了。”我們的淚水都流了出來。 民政局長有說:“我們代表政府送來一些錢糧,雖然不多,但是這也是政府的一點心意。”老太太搖搖頭說:“不用救濟我了,我還過得去。我家除了這些東西,還有一點錢。真的有錢,不用救濟我。”民政局長堅持要她把錢拿出來看看。她顫巍巍地走到一個櫃子前,開啟櫃子拿出一個錢袋。那錢袋被裡三層外三層地包裹著,解開錢袋,隨著“稀里嘩啦”的一聲,倒出一小堆硬幣,最後飄出幾張一角兩角的毛票,總共最多也就十元。老太太爽朗地說:“你看,我有錢,不用政府救濟。” 我的一位女同事失聲哭出,捂著臉跑了出去。 後來,我們紛紛要掏錢給老太太,老太太卻說:“我常教育兒孫,不靠天不靠地,自己的事情自己幹。能助人時要助人。” 這事雖然過去很久了,可那位剛強的老太太卻至今讓人感動。我想她會永遠讓我感動。 故事就這樣結束了,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這樣的一個貧窮的家庭,這樣一個苦難的家庭,這樣一個殘缺的家庭,卻有這樣一個剛強而樂觀的老太太。她的家庭本是貧困的,卻因她的堅強,顯得那麼富有;她的家庭本是頹廢的,卻因她的勤快而如此整潔。 她的精神讓我們感動,讓我們震撼,同時也值得我們深思:為什麼她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卻拒絕任何資助?是尊嚴,那剛強的尊嚴,支撐著她所有的人生與這個家庭的不辛。她用實際行動、用她的生命書寫了大大的“尊嚴”二字。此時的我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