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是一首古典意味濃郁、同時又內蘊純粹的詩。
全詩以虛寫為主,透過具有巨大暗示性的隱喻性意象勾勒出特徵明顯的背景圖:江南小城。
在我們的經驗中,蓮花、柳樹、青石板路、臨街的雕花小窗,都是江南的典型符號,當我們的視線逐一與這些語詞接觸,眼前自然會浮現這樣一幅動態圖:那個騎馬的男人從郊外緩緩而來,他路過一處開滿荷花的池塘,踏上一條垂柳夾道、春風暖暖、花絮滿天的小路,最後進入青石板鋪就的江南老街,街道兩邊有木質的小樓,一位柔媚的姑娘,正默默站立在某扇雕花的窗後,注視著、沉思著、等待著什麼……
這是詩歌呈現的第一個層次:空間位置。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這座充滿著情緒的江南小城是在什麼時間講述這個故事的呢?
是在晚上——必須在晚上。
因為詩中有“寂寞”和“跫音”。
詩人說姑娘的心有如“小小寂寞的城”——因為“小小”,“寂寞”才具有密度和質感。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質感呢?
如“青石的街道向晚”——像“街道”,意味著這顆寂寞的心準備著被人走近,準備著與人相切。而“向晚”的“青石街道”則寫出這顆心靜默中的敏感:夜裡的青石板路,是“聲音”最敏銳的捕捉者和記錄者,它不會放過任何一點細微的聲響——你可以想見那種渴望遇見的熱烈嗎?另一方面,“向晚”又是街道上行人極少的時刻——你可以想像那個敏感的人熱切中時時湧起的失望嗎?
……
我們於是知道了,詩人在此刻畫了一個經典的形象和一種典型的情緒:美麗如蓮花的江南女子,在某種隱秘的期待中與自己的寂寞做著抗爭。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寂寞”呢?
“東風”“三月的柳絮”“三月的春帷”——詩人說了,那是和春天有關的“寂寞”。
在春天感到寂寞,是因為有些應該萌發的情感沒有萌發,有些應該綻放的美麗沒有綻放。
會有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那條“向晚”的“青石路”顯然捕捉住、記錄下了“我”的馬蹄聲——而且那顆寂寞的心也被觸碰了: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這兩句詩的背面意思是,東風來了,柳絮就將飛起來——三月是一定會起東風的,所以“我”來了,那顆心便溫柔如絮,思緒漫天;“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既然“達達的馬蹄”已經響起,那麼“春帷”自然已被揭開:那個一直在等待的人,終於看見了自己期盼中的人嗎?
我們當然不會忘記,這首詩的題目叫“錯誤”——這顆寂寞如“小城”、敏感如晚間青石路的“心”沒有等到那個命運中的應該抵達的人。
因為如果是那個人,他就會留下,消解掉那白蓮花空自“開落”的寂寞。
這是敘事的層面,我們可以虛構出一個時空具體、情節完整和情感飽滿的世俗故事。
當然,如果把它當做一首純詩來讀,我們也可以超越故事,在其中看到與無數人相重合的生命體驗——“相遇”的憾與美。
%T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裡的容顏如蓮花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是一首古典意味濃郁、同時又內蘊純粹的詩。
全詩以虛寫為主,透過具有巨大暗示性的隱喻性意象勾勒出特徵明顯的背景圖:江南小城。
在我們的經驗中,蓮花、柳樹、青石板路、臨街的雕花小窗,都是江南的典型符號,當我們的視線逐一與這些語詞接觸,眼前自然會浮現這樣一幅動態圖:那個騎馬的男人從郊外緩緩而來,他路過一處開滿荷花的池塘,踏上一條垂柳夾道、春風暖暖、花絮滿天的小路,最後進入青石板鋪就的江南老街,街道兩邊有木質的小樓,一位柔媚的姑娘,正默默站立在某扇雕花的窗後,注視著、沉思著、等待著什麼……
這是詩歌呈現的第一個層次:空間位置。
那麼第二個問題來了——這座充滿著情緒的江南小城是在什麼時間講述這個故事的呢?
是在晚上——必須在晚上。
因為詩中有“寂寞”和“跫音”。
詩人說姑娘的心有如“小小寂寞的城”——因為“小小”,“寂寞”才具有密度和質感。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質感呢?
如“青石的街道向晚”——像“街道”,意味著這顆寂寞的心準備著被人走近,準備著與人相切。而“向晚”的“青石街道”則寫出這顆心靜默中的敏感:夜裡的青石板路,是“聲音”最敏銳的捕捉者和記錄者,它不會放過任何一點細微的聲響——你可以想見那種渴望遇見的熱烈嗎?另一方面,“向晚”又是街道上行人極少的時刻——你可以想像那個敏感的人熱切中時時湧起的失望嗎?
……
我們於是知道了,詩人在此刻畫了一個經典的形象和一種典型的情緒:美麗如蓮花的江南女子,在某種隱秘的期待中與自己的寂寞做著抗爭。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寂寞”呢?
“東風”“三月的柳絮”“三月的春帷”——詩人說了,那是和春天有關的“寂寞”。
在春天感到寂寞,是因為有些應該萌發的情感沒有萌發,有些應該綻放的美麗沒有綻放。
會有一個怎樣的故事呢?
“我達達的馬蹄是個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那條“向晚”的“青石路”顯然捕捉住、記錄下了“我”的馬蹄聲——而且那顆寂寞的心也被觸碰了: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這兩句詩的背面意思是,東風來了,柳絮就將飛起來——三月是一定會起東風的,所以“我”來了,那顆心便溫柔如絮,思緒漫天;“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既然“達達的馬蹄”已經響起,那麼“春帷”自然已被揭開:那個一直在等待的人,終於看見了自己期盼中的人嗎?
我們當然不會忘記,這首詩的題目叫“錯誤”——這顆寂寞如“小城”、敏感如晚間青石路的“心”沒有等到那個命運中的應該抵達的人。
因為如果是那個人,他就會留下,消解掉那白蓮花空自“開落”的寂寞。
這是敘事的層面,我們可以虛構出一個時空具體、情節完整和情感飽滿的世俗故事。
當然,如果把它當做一首純詩來讀,我們也可以超越故事,在其中看到與無數人相重合的生命體驗——“相遇”的憾與美。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