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話說史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

    李白的一首詩展示了秦滅六國,包舉宇內,併吞天下的非凡氣勢,那麼為什麼是秦國統一天下而不是戰國時期最強大的魏國呢?我個人認為有四點原因。

    一、地理位置差異

    秦國周圍沒有強國,通往秦國之路只有函谷關,戰國時期六國聯軍二次敗於函谷關說明了函谷關的易守難攻。此外秦國坐擁八百里秦川和四川盆地兩塊沃土,人民和兵源都能得到源源不斷的補充。

    反觀魏國,雖然坐擁中原,土壤肥沃,人口眾多,但是卻是四戰之地,孫子兵法《地形篇》謂之通形,四通八達,敵人可以暢通無阻的來,這種地形國家強大時尚可維持,國家貧弱時往往是顧頭不顧尾,秦名將白起能夠連下魏國數城,斬首數十萬就是因為這種地形在防守情形下極為不利。

    二、魏華人才流失,秦國求賢令遍訪賢才

    魏國在中華民族文化發源地,理所應當文化繁榮,人才輩出。商鞅、張儀、尉繚子、范雎等人皆是為魏華人,可是這些人卻都在秦國得到重用,究其原因是魏國朝堂混亂,不願意吸納人才,當然也留不住人才。而秦國國君求賢令一發,六國賢才入秦得到重用,范雎受辱後歸秦終成相國,商鞅冒著生命危險到秦國進行了轟轟烈烈的變法為秦統一六國鋪平局面。

    三、魏國發展戰略失誤

    魏國是戰國初期乃至中期實力強大的國家,但是確始終沒有一個正確的戰略。一開始魏國攻打秦國,佔據秦國河西之地,擴地六百餘里,差點滅了秦國。然而此時魏國反而沒有乘勝追擊,反而向東擴張,給了秦國變法做大的機會,後來被秦國窮追猛打,魏國卻又參與其他五國紛爭,窮兵黷武。想想一戰二戰時德國兩次兩線作戰兩次失敗,魏國實力再怎麼強大也不可能五線作戰,最終因為沒有正確的戰略錯失霸主地位,失去了統一六國的機會。

    四、秦魏兩國變法程度不同

    魏國變法較秦國溫和的多,魏國變法的目的只是改變生產關係,並沒有觸及根本的生產力,因此只是治標不治本。秦國秦孝公重用商鞅進行變法,上有明君,下有強臣,嚴格推行新法,為了維護新法的權威不惜處死參與私鬥的800多名老秦國舊貴族,使得渭水為之變赤,這是何等的魄力與意志,商鞅變法能夠成功不是沒有原因的。

    總之,秦國統一六國有著人才、地利、發展戰略等多方面的優勢,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秦國最後勝出的根本在於體制,能夠調動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戰場並迅速的得到補充,這是戰國六國做不到的。

  • 2 # 於世昂

    金邊銀角草肚皮,秦國位於渭河平原上,西部是高山東部只有函谷關,武關能進來,但是這兩關又是十分堅固的,況且秦國獎勵耕戰,農民對作戰十分熱情,生產力也高。

    魏國也知道自己是四戰之地,立不住腳,也曾想吞併秦國,但是由於魏王的昏庸,變法只變了一半,並且把握不住機會,讓秦國反攻。

    最最重要的是秦國六代沒出昏君啊。

  • 3 # 張良自掛東南枝

    魏是戰國七雄裡第一個變法的國家,魏文侯任用李悝、魏武侯任用吳起進行變法,並且取得了富國強兵的成效,一度成為戰國七雄裡最強大的霸主,隱隱有凌駕於其它六國之上的勢頭,隨後,其它各國紛紛效仿,或變法、或改革,如楚悼王在位時的吳起變法;秦孝公在位時的商鞅變法;韓昭侯在位時的申不害變法;趙武靈王在位時的胡服騎射改革等。

    各國變法初期,也都和魏一樣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國力得到了很大提升,但是到後來,或因君主的猜嫉(如魏武侯)、或因觸動了權貴的利益(如楚國的吳起變法)、或因變法本身就是追隨變法潮流(如齊國的鄒忌變法),導到變法本身虎頭蛇尾,沒能貫徹到最後,僅有秦國的商鞅變法與其它變法不同。

    商鞅變法,變法者衛鞅(公孫鞅),秦孝公在位時,啟用衛鞅開始變法,衛鞅提出:

    1、廢井田,開阡陌封疆;

    2、獎勵軍功,禁止私鬥

    3、重本抑末,獎勵耕織

    4、推行郡縣制;頒佈法律,申明法令;遷都咸陽等。

    變法後,秦國國力得到了極大的充實,當然,變法也觸動了秦國孟西白,甘龍,杜摯甚至秦孝公贏渠梁的哥哥贏虔等貴族的利益,衛鞅在秦孝公死後被車裂,但是繼任者秦惠文王殺歸殺,衛鞅變的法很好用,還是繼續用,並將變法一直傳承了5代,為秦統一六國奠定了軍事和經濟上的基礎,到秦始皇手中,最終統一了六國。

    所以,秦能一統六國而魏不能,糾其原因,是從秦孝公以後的歷代秦王,能始終貫徹商法;而魏從魏文侯後的君王,不能始終堅持李悝的法治思想,這是秦能統一六國而魏不能的關鍵原因。李悝的變法的措施和實質與衛鞅並無二致,針對的都是當時的世襲老貴族,都是透過耕、戰來強國,並且在當世取得了重大成效,魏國變法後,將秦壓制在洛水以西長達八十年。可惜,魏文侯和李悝死後,魏武侯並未繼續堅持李悝法,且聽信讒言,猜忌吳起,導致吳起到楚國變法。到了魏惠王時,魏國本有機會重新變法強國,魏相公叔座向魏惠王推薦了商鞅,但魏惠王卻沒有重用商鞅,與一統中國擦肩而過。反觀秦國,秦孝公用商鞅變法強國,秦惠王雖然因權力之爭殺了商鞅,但商法未變,一至傳承五代君主,直到秦始皇時,仍然堅持商法未變,同時,秦始皇還任用了大批法家,如韓非、李斯、趙高等來治國強國,最終一統天下。縱觀戰國時各國變法,除秦外,都是由於沒有堅持下去,最終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機會。

  • 4 # 蘇蘇的每日分享

    六王畢,四海一。

    早期的秦似乎並不那麼強大,但是事實確實秦統一了六國並建立了中華歷史上第一個王朝——秦

    無論是後來的漢、晉、隋、唐、宋、元、明、清,也都無法衝破秦制。所以說除了血脈,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認為他們都是秦的繼承。甚至一些歐洲國家對中國的稱呼依舊是“秦”。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統一中國的是秦?論兵力,秦比不上楚、齊;論文化程度,秦比不上晉、魯。

    那麼秦的崛起就具有傳奇色彩了。

    秦能夠成功,也許是因為他們是“野蠻人”。

    的確,蠻族是有可能改變歷史的,儘管並不一定都可以改的好。但可以肯定,一個蠻族如果善於學習,又能保持蠻族的精神,那麼,他們就會戰勝和超過自己的老師,並在老師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先進的文化來。古代的希臘人和羅馬人,後來的阿拉伯人和歐洲人,都如此。

    不可否認,秦的崛起確實始於變法。但是秦的變法是被逼出來的。

    秦孝公有一個說法叫做“諸侯卑秦,醜莫大焉。”,大意是說各位諸侯都瞧不起我秦國,這是對我秦國的羞辱。因此,如果誰能出“強秦計”,孝公願“與之分土”。那麼諸侯真的瞧不起秦嗎?還真的是。我們知道秦並非屬於傳統意義上的“中國”地區,而是來自西戎的蠻族。

    一方面秦國也是文化落後的地區,當時的秦人仍舊是一家人無論男女老少都是住在同一個帳篷裡的,仍保留著遊牧民族的習俗,這在其他華族看來就是不文明;並且政治混亂,不僅秦國的上層貴族殺來殺去,搶來搶去,而且下層人民暴亂不斷。

    總結一句話就是:秦國糟糕透了。

    或許是受到命運的眷顧,商鞅跳出來了。

    秦國變法的大致內容簡單來說,就是廢領主制,行地主制;廢封建制,行郡縣制;廢世襲制,行任命制。其實核心內容就是土地、人民、權利都是國君的,也就是集權。

    集權以後的國君,就有了絕對的話語權。頒發軍功制,有了軍功,農民也能封侯;沒有軍功,就算是貴族也有可能沒落。於是,秦人個個“勇於公戰,怯於私鬥”,也就是為了國君而戰,不為自己戰鬥;只殺外華人,不殺秦華人;只為升官發財殺人,不為蠅頭小利殺人。

    於是秦人個個驍勇善戰,變成了活生生的殺人機器。

    殺人機器呀?

    六國的戰敗或許也就理所當然了。

    然秦二世而亡,也就維繫了區區十幾年。或許從另一方面證明了野蠻能夠建立一個國家,但卻是不能統治一個國家。

  • 5 # 陳倉子民

    如果說沒有魏趙韓三家瓜分晉國,晉和秦還能抗衡一下。

    好好一個大集團被瓜分成三個小公司。

    魏和趙都曾經勵精圖治,但都曇花一現,後來的老總沒有開拓市場的雄心,樂於現狀,偏安一隅。

    其中魏還是個人才培訓基地,奈何魏王沒有做大市場的胸襟,導致人才流失為秦做嫁衣。秦本草根出身,從街頭小販一路做起,知疾苦懂辛酸,歷朝歷代延續了做大做強的決心,重視人才。薪酬福利比較好,善於挖角,網羅了當時的很多精英。

    反觀同時代的其他諸侯國,不是裝逼耍帥就是內鬥消耗,沒有長遠的戰略目標。

    在當時的綜合實力比較中,只有秦具備足夠強大的實力,就好比今天一流的大公司,他有自己的產品,有頂級的研發團隊,有一流的管理團隊,有強悍的市場開拓隊伍,有良性的績效考核制度,有豐厚的薪酬福利待遇。

    所以能夠統一六國是靠實力的。

  • 6 # 川翔寫

    不為什麼,只為秦強大了,魏卻沒落了。遵循了“弱肉強食、優勝劣汰”歷史機制。

    “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這是賈誼過秦論裡的話,旨在說明秦國強大是秦國六代人不懈努力的結果,在戰國七雄中成為佼佼者並非一日之功,六代人積蓄的力量使其在強大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嶄露頭角,擁有了強大的軍事實力與天下群雄一絕高低。

    從秦孝公贏渠梁開始秦國已實力不菲,為後世秦國之君稱霸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秦國以“虎狼之國”而被趙、魏等大國所不齒。秦孝公從秦獻公手裡接過秦國時,秦國國內經濟蕭條,軍事實力各方面都完全遜於趙、魏等國,且常年的戰爭國力衰弱,同時常受趙、魏等國的攻擊。尤其魏國,當時真是依仗自中國力強大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秦國無奈只能選擇割地求和,但贏渠立下誓言,所割之地日後必叫魏國雙倍奉還。終於機會來了。

    贏渠梁大膽啟用商鞅開始了空前的變法,廢除井田制,開啟土地私有制,擴大畝制,重農抑商,大力的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使小農經濟空前發展;推行縣制,廢除分封制,實行個體家庭制,合理管理全國事物,並大大擴大了稅賦來源;制定秦法,依法治國;按功論爵,解決了軍事人才提拔問題,同時也提高了平民參軍的積極性和戰爭的主動性,大大提升生了軍隊戰鬥力(秦軍那麼厲害這一條功不可沒);遷都洛陽,致使秦國進退有了屏障,擁有了與其他國家較量的地利條件……

    透過秦孝公勵精圖治和採用商鞅變法,“悲秦”、“弱秦”逐步走向了“強秦”之列,並真正成為“虎狼之國”。

    秦惠文王贏駟霸氣十足,改“公“為”王“,即刻忝列大國之列,邁出了大國的第一步。雖誅殺了商鞅,但未廢除秦法和終止變法,並以此打垮老氏族政治集團勢力,加強君主集權;奪取巴蜀,為秦未來東出提供了糧草支援。

    秦武王贏蕩在位時間很短,平定巴蜀,攻下宜陽,開啟秦國東出大門。

    秦昭襄王先後戰勝三晉、齊、楚等國,取得魏國的河東和南陽、楚國的黔中和楚都郢。文有範睢,武有白起,可謂如虎添翼,秦國空前強大,其他國家已無能力與其爭鋒。

    秦孝文王僅在位3天,之後的秦莊襄王在位期間滅掉了東周國,滅掉了周朝,使秦國勢力深入中原腹地,其東出的步伐此時以無任何國家能夠阻擋。

    秦始皇雄心勃勃,才略雄奇,積六代之功過,發動強大的戰爭,一舉殲滅六國,一統華夏。

    秦國滅六國是歷代君王厚積薄發的結局,國力逐漸增強,軍事力量逐步強大,而魏國雖變法較早,也較早稱霸,但其後世之君不思進取,沒有居安思危的意識,固步自封依仗自我之強恃強凌弱,消耗國本,不予創新,不敢用人,致使其在風雲起伏的戰國激烈的競爭中逐步落後,最終無法與秦抗衡,終究淪至亡國之果,被大秦所殲滅。

  • 7 # 史韻書局

    (文章有點長)統一天下這種事情呢,不像高考、下棋、歌唱、書法、體育等等可以憑藉自己的天賦和個人努力可以辦到的事情,因為我們要帶領自己的兄弟姐妹,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去要別人的命,同時最好要確保自己的命。這個過程需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的努力奮鬥,不能一口吃出個胖子來。

    春秋戰國的時候,大地一片綠色,處處茂林修竹,人口稀少,本來在中原大地上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務農、務商,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倒也可以相安無事,可是呢,一來,生產力低下,人口繁育速度驚人;二來,天災不斷,土地欠收;三來,人類當中就是有一部分永遠不知道滿足,他們野心勃勃,需要更多的土地、財貨、美女,因此發生了爭鬥。

    這個爭鬥不是單打獨挑,拿一把鋤頭就可以解決的,人們之間的爭鬥從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幾千人,甚至超過百萬,這就是一個系統工程了,我們不能夠像行軍蟻那樣,蜂擁而上,而是需要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地消滅敵人,大家就形成了國家這樣的組織,抱團取暖嘛!

    是組織,就要有首領,首領需要控制小弟,就需要規矩,很多規矩就這樣世世代代在人民心中紮下了根,成為國法體系、文化體系。

    秦以外的諸侯國君,除了幾個有為的霸主,其餘都是碌碌之輩,只想到自己的榮華富貴,強徵手下的小弟上戰場拼小命,認為這是當小弟的義務,隨叫隨到,不得有誤。戰死之後,家屬象徵性地領到五個銅子,算是撫卹金,如果是戰敗,國破家亡,不但什麼都沒有,還要株連將軍的親屬們;至於戰勝嘛,金銀財寶、美女土地,都是國君、士大夫們的,那個士兵,領倆烙餅,回家繼續務農吧,要乖哦!因此士兵的積極性都不高,戰場上能跑就跑,能躲就躲,誰不愛惜自己的命呢?比如《大兵小將》裡的成龍大哥就是這樣子。

    秦孝公和商鞅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打破重重阻隔,毅然發動較為徹底的由下而上的改革,在此之前,比如秦穆公年代,還是經常被人揍得鼻青臉腫的。孝公繼位之前,魏文侯、魏武侯的改革,使得魏國稱霸將近30年,秦國基本上都是被打得很慘的結果,喪失大片土地,不過,魏國是一個地理條件十分不好的國家,四面都有鄰國,導致精力分散,到了魏惠王,已經不能夠再威脅任何一個國家了。其他國家,比如南韓、楚國、趙國也有過相應的改革,還不如魏國呢。歸根結底就是沒有膽略動搖貴族統治。

    商鞅這個人,放在當今社會,絕對就是洛克菲勒、福特這個級別的人物,當時他就發現,士兵們聽到打仗的命令,大多數都是垂頭喪氣、無可奈何的樣子,到戰場上磨洋工,徒耗國家糧食、軍械,往往收效不大。只有充分調動士兵的積極性,讓他們從畏戰、怯戰發展到想戰、樂戰,才能夠事半功倍,而能夠達到這個效果的措施就是軍功爵制,讓士兵看到甜頭,而不是反正為了君王而戰的不得已狀態。打破這一禁制,就需要動搖國家的基本制度:貴族統治體系。要知道,在當時的諸侯國,貴族、上等士大夫都是世襲的,爺爺、老子、兒子、孫子……都可以長期霸佔一個官職,普通隸民,十輩子也甭想,除非……沒有什麼除非。

    商鞅就規定了二十等軍功爵制,士兵打仗以砍下多少敵人的腦袋為數,梯次進爵,每一等要求逐漸提高,每個等級的餉食待遇也有差別。最重要的就是,士兵即使戰死,只要他留有軍功,後方的父母、兄弟姊妹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好處,軍功可以免除勞役、減少稅負,甚至可以混到一官半職,這個誘惑可是不小啊!重要的是落實,士兵打完仗,回家看到的是實實在在的優惠,鄉里的親人都把他們當神崇拜。其餘的王公貴族,一律免除特權,從基層幹起。這樣一來,從逼我打仗到了我要打仗,主觀積極性大大提高,戰場上,看到對面的敵人不再是猛獸,而是金錢美女。

    在大後方的民眾,雖然不能夠上戰場殺敵立功,可以透過生產獲得相應的爵位,比如多收糧食、多織布、多造甲冑、修繕城防、供養馬匹等等,至於兵器,那更是標準化作業,達到了精確的責任負責制,每一把兵器的表面都鑄有製作者或者負責人的銘文,要是兵器質量影響到了戰鬥,負責人的腦袋就是祭品。

    在用人方面,秦國也不拘一格,只要是對秦國有好處的人才,擇其善者用之,張儀、魏冉、范雎、李冰、呂不韋、李斯等等都是他華人士,同樣委以重任。與此同時,他們還大量吸收其他六國的戰爭流民,充實到自己的土地上,採取幾乎同樣的獎懲方案,迅速調動了民眾的積極性。

    在這樣的利益驅使下,秦國士兵人人奮勇,個個當先,不要命地死衝,當然,軍隊的建制和號令還是要遵守的。其他諸侯國計程車兵,本就想來磨洋工的,戰鬥勇氣值略高於0,碰到戰鬥值是100的秦國士兵,那就是菜。

    後來,秦國乾淨利索地消除了西邊的巴蜀、義渠、犬戎等等部落,贏得了廣大人口、大片良田,地緣政治主要就是面對東方六國,憑藉餚函之固,逐步消滅六國有生力量。

    就這樣,秦國也是到了後續的第七代秦始皇,經歷了100多年,才得以統一天下,完美收功。

    後世的中原歷代君王,都沒能夠實行商鞅的軍功爵制,主要原因是這個制度本身缺陷很大,讓人民樂戰,不利於中央集權。

    倒是後來的西班牙、荷蘭、英國在開拓海外殖民地的時候,部分實行了類似的制度。新佔領的海外殖民地,部分權力和稅收可以交由佔領者分配。

  • 8 # 種地的秀才

    當封建制代替奴隸制的初期,剛建立的地主政權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一方面要鎮壓人民的反抗戰爭,一方面更要和舊奴隸主勢力勢力作鬥爭。而改革家也就是法家實際上就是新興地主階級思想上的代表,他們主張變法目的就在於從經濟上和政治上削弱或廢除奴隸主貴族的特權,打擊他們的勢力,從而建立一種保障和發展經濟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戰國初期的魏國由於任用李悝、吳起等人,成了最富強的國家。但是沒落的奴隸主貴族和新興地主階級的鬥爭並沒因此而結束,一直妄圖恢復奴隸制。特別是新老君主政權交替的時候,就是他們反攻的時候。

    魏國的魏文侯一死,魏武侯即位,舊奴隸主貴族就開始了復辟活動,隨著李悝去世,吳起出走楚國,魏國原本不徹底的變法也因此停滯了,政治也沒有像以前那樣辦的有條理了。到了戰國中期雖然名義上還在沿用法家路線,但實際上只是在吃李悝、吳起變法的成果罷了,這點從秦惠王對商鞅的態度上就可看出。法家政策已不能貫徹執行,政治紊亂,群臣開始結黨營私,魏國慢慢走向了沒落。

    而秦國經過商鞅18年的改革,新法制的推行已經很有成效,舊制度已經徹底破壞,新興地主階級已比較強大,儘管最後舊貴族用陰謀殺害了商鞅,但新法制已不可動搖。

  • 9 # 開灰機的舒克舒克

    統一天下依靠的什麼?實力,也就是綜合國力。在戰國這個大爭之世,這需要一是變法,二是強軍。

    春秋戰國時期,變法的國家很多,形式深度不一。春秋時期先後崛起過包括春秋五霸在內的各種強國;到了戰國時期,因為兼併戰爭,只最後剩下主要的秦齊楚趙韓魏燕七大國,其他宋國、中山國等實力虛弱不足掛齒。

    一開始的時候,魏國確實是更有實力更有機會統一的。地處中原,文化經濟發達的魏國是秦國這樣的邊陲邊緣地帶不可同日而語的。尤其魏國在戰國時期率先開展了變法,變法深徹,且取得深厚成果的國家。

    魏文侯雄才大略,不拘一格啟用賢才,先後在李哩、吳起等一批文臣武將輔助下開展變法,去豪強,興經濟,利貿易,更在軍事上練就了當時無敵的魏武卒,與其後的秦國新軍、齊國技擊之士都是一時翹楚。

    魏國要統一,首先要解決的是秦國。魏文王也是最早看到要削弱秦國的,多次給予秦國打擊,但戰略上延續了春秋時期的爭霸思路,而且內政外交沒有延續性,及至魏武侯、魏惠王魏國不再是天下人才報效之地,變得守成浮躁,窮兵黷武。

    各國需要凝聚國力,只有持續變法才能始終保持競爭力。地理位置的缺陷導致魏國是四面都有強國,國力發展空間有限,缺乏穩定的大後方,經不起一次失敗就傷筋動骨。雖然前期征戰四方,稱霸一時,但隨著齊國變法圖強後,經過桂陵武陵兩次敗於孫臏手下,國力日衰,霸業之路一蹶不振。

    反觀秦國,西周建立後期國勢日微,尤其經歷外敵入侵混亂後的周平王東遷,秦國先祖協助有功得分封為諸侯,立國後幾乎一直在西邊不毛之地與戎狄征戰,多位國君也因此喪命。雖然春秋時秦穆公稱霸一時,但國力不濟,尤其戰國時一直被魏國壓制,經濟人口急轉直下,直到秦孝公他爹的時候才稍微抗住魏國的連續打擊,也讓秦孝公看到不變法要亡國的現實。

    秦孝公頒佈求賢令,重用衛人商鞅變法,以裂土分王為承諾,法家思想和精神在此發揚光大,吸收中原優秀文化和技術,引進人才,對內開荒拓土,發展農耕,削減特權,利用齊魏大戰之際,發展生產,國家日益恢復生機,關中大地獲得長足發展,同時訓練秦國新軍,名將司馬錯攻取巴蜀,更擁有了廣闊糧草後方基地。

    秦國內政外交一體,令行禁止,以耕戰立國。秦惠文王延續變法,秦國國力日盛,張儀、司馬錯、魏冉、白起、王翦、尉繚子、呂不韋……秦國吸引培養了一代代名將良相,在與中原諸國不斷拉鋸中,消耗著東方的力量,用遠交近攻消耗著六國的實力,最終在實力的此消彼長中迎來一代帝王秦始皇,開啟了滅國之戰,統一中華,再造華夏大一統的盛世,其文明、精神影響至今,澤被天下。

  • 10 # 源稚生

    秦國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秦國原本是附庸,後成為小諸侯國,秦國最早一直是抗擊西戎的橋頭堡,到了春秋時期秦穆公任用賢能,大敗戎族,拓地千里,秦國也一躍成為大諸侯國,與齊國,晉國,楚國並稱為“春秋四強國”。

    魏國是“三家分晉”的產物,魏國源於晉國,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魏斯為諸侯,魏國在戰國初期強盛一時,精銳之師魏武卒多次大敗秦軍,奪取了河西之地,魏惠王更是“徐州相王”,魏國在戰國初期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

    那麼為何統一六國的是秦國而不是魏國?

    ‖地緣政治影響不同,結果也不盡相同

    秦國地處西陲,自封為諸侯以來,一直處於抗擊戎族的前線,周平王東遷後,秦國日益強盛,秦國佔據關中地區,關中地區地理位置優越,不僅是產糧基地,也是兵家必爭之地,秦國統治穩固非常有利於發展。

    相比而言,魏國脫胎於晉國,主要的地盤位於山西省和河南省,魏國國土過於分散,甚至還有飛地,加之與趙國南韓土地犬牙交錯,魏國事實上發展空間有限,身處四戰之地,魏國想發展必須要四處征戰,窮兵黷武之下必然國力日益衰落。

    ‖改革變法徹底性不同決定上限

    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經過兩次變法後的秦國日益強盛,為後來秦國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商鞅變法也是歷史上改革最徹底的變法,秦孝公去世後,秦惠文王雖然處死了商鞅,但是商君之法卻被保留了下來,秦國改革的徹底性決定了秦國發展的上限。

    相比之下,魏文侯任用李悝進行變法,魏國發展也是非常迅速,魏武卒壓著秦軍打,河西之地被魏軍佔據多年,但是李悝變法不夠徹底,魏武侯和魏惠王統治時期,變法缺乏延續性,魏國變法過於虎頭蛇尾,使得魏國變法流於形式,結局也是可想而知。

    ‖人才的去留決定國家發展的下限

    人才是最重要的資源,也是另一種戰略資源。自秦穆公時任用百里奚,蹇叔,由余稱霸以來,秦國一直注重吸收外來人才,秦孝公任用商君,秦惠文王任用張儀,秦昭襄王任用范雎,秦始皇任用李斯,尉繚等人,這些人並不是秦國本土人,但是卻在秦國強盛和統一的過程中貢獻了自己的能力,除此之外,秦國本土也有很多人才,秦國重視人才決定了秦國統一六國是必然的。

    魏國在魏文侯時,任用李悝,吳起等人,逐漸走向強盛,但是魏武侯時吳起奔楚,魏惠王時孫臏去齊,張儀去秦,後來范雎亦去秦,魏國看似強盛,但是國家對人才的態度有待商榷,這也使得魏國缺少人才儲備,衰落也是有其原因的。

    ‖秦國有統一六國的戰略構想,這是魏國不具備的

    秦孝公後,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秦國打敗了長期霸主地位的魏國,收復了原秦國的河西地區和函谷關,使秦國處於戰略主動地位。統一六國的概念並不是秦國獨有,其他戰國國家也有,但是戰略高度決定其收穫大小,強大的魏國也只是在苦苦維持其霸主地位。統一六國的戰略也為秦國的外交方式“遠交進攻“。

    而魏國自遷都大梁後,雖然便於對東部廣大地區的統治,同時也加強了對東方諸侯的控制,以抵消齊國在淮、泗諸侯中的影響。魏惠王透過“徐州相王”妄圖稱霸,但是魏國過於強大引起了齊國等國的不滿,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後,魏國遭受到軍事挫折,此後先後被秦國,楚國擊敗,魏國因此由盛轉衰,走了下坡路。魏國缺乏統一六國的戰略構想,只是滿足於稱霸一方,這是與秦國戰略方面最大的差別,也是最本質的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蔥怎樣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