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義良8
-
2 # 光明使者231182166
二十二歲該獨立了,我十五歲就出外打工。
劉胡蘭十五歲就參加了游擊隊。
二十二歲已有自己的設計夢想,現在父母最應該支援的就是夢想資金,讓他去體驗自己新輩的新生活。作為父母老輩只能更創自己,不存在還要什麼溝通亂煩,代溝習性總會有變化,脫韁的馬才跑得起來,差不多回家看看,在父母生邊嘮個嗑,討個經總要長翅再飛。
父母眼裡總覺得兒長不大是不行的,想把父母的意願,願望強加給兒女去順從,服從肯定會招其反感,有好些未認知要讓他去尋找,認知,識體,方可得其真實生活的要領。
-
3 # 冰河一8888
他們的要求讓孩子產生了巨大的壓力。而一般的爸媽又只知道給孩子施壓,不知道給孩子減壓。很多的爸媽與孩子在平時的相處中,很少關注孩子的思想動態,孩子也不主動跟爸媽交流,有時候想跟爸媽說說話,爸婦們又都很忙,於是很多的思想問題就此擱置下來,積壓久了,終有一天要爆發。
一些爸媽,沒有正確的價值觀,把一切希望都寄託在了孩子的學習上。每個爸媽都希望孩子成龍,考北大、考清華,並不去考慮孩子本身是否具備這些條件,導致孩子的心理負擔過重,感到家庭的巨大壓力而處於緊張、焦慮、不安之中。
父母要加強對孩子的生命意識教育、抗挫折教育。這樣的教育,既需要學校教育,也需要家長在平時的潛移默化教育,還需要讓孩子在假期裡參加一些諸如“不怕挫折、敢於負責”的責任心意志力夏令營等,告訴孩子自殺是最懦弱和不負責任的行為。全方位來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和責任心,讓孩子變得更負責更堅強。當孩子知道了自己在家庭、學校、社會的重要程度之後,自然而然地不會輕生。
父母要積極和孩子溝通,有問題及時解決。平時家長就應該多抽點時間,跟孩子很隨意地談談,如果發現孩子隨時有什麼問題,一定要防患於未然。讓他們覺得爸媽像可親可敬的朋友般可以交心,讓他們覺得家裡很溫暖,以後有什麼事情、想法也願意跟爸媽交談。另外,爸媽和孩子交談時一定要注意說話方式,注意語言措辭,千萬不能說一些傷害孩子自尊的話。
父母要對孩子正確定位,科學預測規劃未來。要想讓孩子健康成長,成人成才,首先就應該給孩子正確定位,科學地預測方向,科學地規劃未來。按照孩子平時的學習成績
-
4 # 讀書人九月飛飛
很正常吧,代溝了。
父母的成長有能跟隨孩子成長的腳步嗎?
太多這樣的狀況了,你何時開始不瞭解孩子了?
-
5 # 蠟筆小新51760073691
不喜歡和父母交流,一般的都是孩子不願意,而大人願意。但是你所說的孩子怕大人煩,可能和從小的家庭氛圍有關係吧。也可能孩子小時候喜歡黏著大人,問這問那可能大人沒有耐心,父母經常的疏遠孩子,時間長了,孩子形成了一種固定的模式,以為和大人說話,大人就會反感,等到長大以後,即使父母想聆聽孩子的一些心聲,而孩子也已經沒有什麼話可給你說了。
父母可以循序漸進的主動和孩子交流,慢慢的慢慢的拉近一些距離。幾十年了形成的這種模式不可能幾天改變,但是相信22歲的小夥子應該是懂這個道理的,透過父母主動地堅持不懈地溝通,相信會變好的
-
6 # 離I家o妖歌曼舞
二十二不算小也不算大吧,他為什麼不願意和父母交流,還嫌父母煩他,那父母從他小到大之中相處的時光,一定是很囉嗦的吧,什麼事情都要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而且肯定還用了一句通用的話“都是為了你好”,去限制孩子吧,這也是中國所有家長的通病吧,這樣孩子肯定會很煩了。
父母如果想改變跟孩子這樣的相處方式的話,那就要學會傾聽,不管這件事變得好或者壞,家長都要管住自己的嘴巴,讓孩子自己學會思考家長只用引導就好千萬不能參與,長時間的用這樣的方法或許會改變一些吧,畢竟已經形成了那樣的局面想改變恐怕不會是一時能改變的了的。
這就很需要父母做出很大的改變了,孩子那樣已經形成了,不容易改變,父母只要換種對待孩子的態度就好了。
把他當做一個成年人看待就好了。
-
7 # 雲捲雲舒152754837
儘量把代溝的影響降到最低……
父母和孩子雙方多些關心……
多些愛護……能夠相互體諒……
加強溝通,交流!
-
8 # 劉教練的拓展課
這個年齡應該獨立了,暫時和父母沒有交流也是正常的,在外面多經歷,他才能更懂得人生,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
9 # 老翁56
對孩子的教育,我們的原則是小時從嚴,長大從寬,好的教育應該是在孩子上初中時,就應該平等地交流交通,這樣養成良好的交流習慣,才能幫助孩子分釋問題,提高孩子對事物的理解和判斷力,對提高孩子的素質有很大的幫助,如果一味對孩子要分數,不分青紅皂白,就是一句話:學習去。這反而讓孩子產生了交流和溝通的障礙,不信大家去試試。
-
10 # 烏河百姓
順其自然吧,誰家也一樣。這一代人已割斷了歷史,把中華民族老祖宗的傳統丟掉了,不要說繼承爺爺輩家風、國風,父母輩的也靠邊站。唯我獨大,聽不進勸,什麼都批判,什麼都推翻,自以為是,眼高手低,吃不得苦,一邁腳起步就想賺大錢……壞了一代人,罪過,罪過!
-
11 # 始終142942699
您自己從小到大,一直以來,喜歡聽父母說話嗎?願意跟父母交流嗎?………還有婚後,喜歡聽公婆說話嗎?願意跟婆婆交流嗎?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您的孩子又怎麼會可能喜歡聽您說話、願意跟您交流呢?
您要問原因,這就是原因………什麼時候您改,什麼時候您的孩子也改,同步的。
-
12 # 健身防身時間
孩子大了,不喜歡和父母交流,原因很多。分享兩點。一是孩子天生話少。不僅跟父母交流少,跟外界交流也少。如果是這種性格,需幫助他多交朋友,多參加集體類活動或者運動,增加互動。二是父母要求過多,抓得過緊。男孩22,在父母眼裡是孩子,在社會大環境中他是一個成年人。孩子已成長,父母應當跟隨“成長”。在把握大方向的同時,學會不斷的放手,幫助這個“成年”的孩子,學會自我處理
-
13 # 子敬說健康
與孩子必要的交流還是需要的!那麼如何才能做到與孩子順暢的溝通交流呢?這是需要方法的。首先想與孩子交流,首先家長先要改變自己的態度與交流方式。孩子都已經長大了,他需要自己的生存空間,作為家長不要天天限制他,說他這不好那不對的,這樣他就會對你產生敵對情緒。所以想改變孩子首先改變家長自己。多多引導孩子,多鼓勵孩子,與他拉近關係,我想他會理解你的!
-
14 # 歐亞斯密
交流的方式不對,你可能現在給他的,不是他想要的,多溝通,看看孩子心裡他想要的是什麼
-
15 # 怪怪切西瓜
父母換個溝通方式跟孩子相處,少一些教導性的話語,多一些關心和榜樣,夫妻之間相處也要互相理解和關愛,給孩子做出榜樣很重要。多給孩子一些自信,少一些打擊。
-
16 # 王少華ww
時代不同,交流不同,相信你自己,你能處理好關係,必竟血濃於水。
-
17 # 跳跳糖說電影
我和家人的交流也不會太多。其實我會希望我家長能多瞭解一點我的生活,比如我在社團怎麼了…但是又覺得家長不懂,所以我就會選擇不和他們說。其實父母也是要學習的。
回覆列表
這事根據孩子個性
有的孩子內向,自己有主見,不喜歡與父母溝通有代溝,慢慢來!父母可以做個旁觀者,注意引導就可以了。
大事情他一定會主動找你的,二十二歲的男孩子能獨立思考問題,能獨立處理問題,適當的放飛有利他們成長!!!
現在年輕人壓力大,不喜歡父母瑣碎是比較多的現象!
父母關注孩子健康成長,掌控好方向,其它的不用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