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一軍情
-
2 # 航天兔
很高!但,首先要說明的是,我們所通常說的“無人機叢集技術”,指的是具備自主能力的無人機系統,透過有人/無人操作裝置的鋪助,在有人操作員的監控下,造成作戰任務的“過程”,可以看做是未來無人機“協同作戰”的入門階段。
而目前我們所看到,那些幾十上百架無人機的飛行編隊“表演”,其實僅是初始階段,對無人機編隊預設航路的規劃和程式的設定。離真正的“具備有限自主能力,可以在沒有集中指揮控制的情況下,透過相互資訊互動產生整體效應,能夠實現較高程度自主協作,可以自動處理任務要求或請求,並使用人工智慧、影象處理等手段來探測威脅,集中定位/飽和打擊目標”的“無人機叢集技術”是兩碼事。圖注:我們看到的無人機編隊表演,和真正的“無人機叢集技術”是不一樣的。
而在全世界範圍內,關於“無人機協同作戰”(高階無人機叢集技術),真正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我們和美國了。
國內的情況天真不敢說,那就說說美國吧,根據天真看到的國內對國外無人機協同作戰技術的發展分析報告來看,美國正在處於從“無人系統作戰一體化至無人系統協同作戰的階段”。
美國一直對“無人作戰”尤其是“無人機作戰”的能力十分重視,長期以來對其的投入的資金和技術支援一直都是很高,並制定了非常長遠的規劃。
所以從新世紀開始,美國國防部就高階研究計劃局(DARPA)就啟動了“無人機叢集空中戰役計劃”,整個原理是在一種基於“多智慧體”的非分成結構的自組織空中任務,分配方法上建立的,通俗點說,就是利用“無人偵查裝置”釋放數字資訊,引導其它攻擊飛機對目標進行攻擊的理論,(此理論,透過模擬進行了實現)
在2002年,美軍聯合部隊司令部“阿爾法計劃”實驗室,又對無人機“叢集作戰”的效能進行了研究,在模擬實驗中,裝有感測器和武器的100架無人機叢集與當前的一個現有的可部署的單位進行了比較,無人機群催毀了63個目標並探測到91%的模擬敵軍部隊,而基本作戰單位只殲滅了11個目標並探測到了不到33%的敵軍部隊。實驗結果初步表明,無人機叢集作戰具有較高的效能優勢。
同時,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也對無人機叢集作戰戰術和作戰任務,做了深入研究,最後提出“協同空域的作戰概念”,(同一基地、同一時間、同一節奏的綜合空域整合)
2006年,美國空軍技術研究院,又研究了基於進化機制的同構或異構的無人機/無人作戰飛機的叢集自組織行為,並建立了自組織框架,設計了具有進化行為的無人機“叢集模擬”,(無人作戰叢集可以像生物一樣,透過優勝劣汰的自然選擇過程和遺傳變異,實現其自身結構和行為的不斷演化,最後產生對環境和任務的自適應能力),同時在模擬條件下,對無人機叢集在靜態目標的定位、打擊進行了驗證。(此部分內容,來自於“國防科技大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無人系統研究所《無人機叢集作戰概念及關鍵技術分析》,第一作者是國內自動化無人系統的權威;“牛軼峰”教授,可信度應該很高)
2008年,美國空軍技術研究院,又進一步研究了在敵對作戰條件下,無人機叢集的自組織行為。
同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格拉斯帕實驗室”也先後對無人機叢集技術做了相關研究,並取得了突破。
而隨著美國對“無人機叢集作戰”的深入研究,美國又提出了“無人機蜂群對海作戰概念”,表示美國正式從“無人機叢集作戰”概念研究走向了工程化“雛形”階段。
“無人機蜂群”是指由大量無人機,以單平臺的無人機的作戰能力為基礎,以無人機之間的協同互動能力為支撐,以群體智慧湧現能力為核心,基於開放式體系架構綜合整合構件的,具有抗毀性、低成本、功能分佈化等優勢和智慧特徵的作戰體系。
根據2016年美軍《小型無人機系統路線圖2016-2036》來看,美軍對“小型無人機蜂群系統的”的研究已經進入到了非常深入的地步,美國國防高階研究計劃局、戰略能力辦公室及陸、海、空三軍都有多個“無人機蜂群研究專案”,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專案包括;國防高階研究計劃局“自治編隊混合主動控制專案”、“拒止環境下協同作戰計劃”、“小精靈專案”、“進攻性蜂群使能戰術專案”、美國海軍研究局負責的“低成本無人機蜂群技術”,戰略能力辦公室“灰山鶉微型無人機專案”等諸多專案。
詳細解讀,天真就不講了太長了,但從天真看到的資料,美軍在“無人機蜂群技術上”已經開始正式進入了,應用工程化階段。
而根據美軍無人機發展藍圖《美國無人機系統路線圖》,此路線圖根據時間的發展有過很多的更新,其中第三版(2005年版,也是最重要的一版)中,明確指出,到2025年以後,無人機將具有叢集戰場認知能力,實現完全自組織作戰。
在這裡天真要單獨講一下《美國無人機系統路線圖》,這是個非常、非常關鍵的權威無人機發展資料,透過此文可以較詳細的捋清和認識美軍對對未來無人機空戰/無人戰爭的理解,尤其是對美軍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和變革有很清晰的敘述,是美軍無人機技術未來發展的權威資料(國內非常多的無人機技術權威機構,在敘述無人機技術發展與國內外分析的時候,都經常引用此文,天真認為,此文甚至可以看做是世界無人機未來發展的權威資料之一)
說到這,估計很多人肯定對我們自己的“無人機”技術,到底發展到那一步很感興趣,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天真不能多說,只能告訴大家,根據我看到的資料(可不是網路文學呦……)在人工智慧與無人機自動化工程領域,(僅指自動化這一塊)國外有的我們有,國外沒有的,我們不久也會有!!!
講了這種多,估計大家也看煩了,天真最後想告訴大家的是,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最高階體現,軍事技術一向都是走在最前沿的,我們很多對日常科學技術的理解,其實都是相對落後於“軍事技術領域”,這不是思想的問題,這是認知的問題,給大家說個小事,在90年代初,那個我們看著F16、Phantom2000流口水的年代,那個我們還用殲七、殲八當主力的年代,我們的軍工人就開始做四代機的預研了。
因為在軍事技術中,理念必須要超前,我們才能不落後於人,很多我們認為的“黑科技”在前沿軍事領域其實並不算什麼,無人機也是如此,當我們還在想象無人機叢集編隊表演該有多厲害的時候,國外無人機強國,已經做過“無人機進化行為的模擬實驗了”。
其實不僅是無人機,像鐳射、電磁、超導、奈米等等這些在軍事領域中將大方光彩的高新技術,它們在未來所發展出來的技術形態,很多都是超乎我們想象的。
“天真”作為一個對高新技術特別感興趣的軍事科普號,也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裡,和大家共同分享那些我們平日裡不敢想象的前沿軍事技術,同時和大家科普那些我們因為網路文學而被誤導的軍事誤區。
-
3 # 好記企業管理
具體不知道,不過在20世紀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擊落過4架臺灣進口的美國無人偵察機,當時美國的無人機技術已經很成熟,現在數十年的時間過去了,說沒有什麼發展誰都不信的。嗯,美國農業貌似在大規模的使用無人機技術噴灑農藥,我們才剛開始起步,即便奮起直追,沒有個二三十年也根本追不上。
-
4 # 蔣少榮世知社編輯
無人機群協同作戰是無人機技術裡一個重要的課題。
在《無人軍隊:自主武器與未來戰爭》一書中,白宮防務專家保羅▪沙瑞爾介紹了美軍無人機群技術的發展狀況。
美國海軍研究生院這樣的軍事科研機構已經研發出可以用於實戰的無人機“蜂群”。
與“捕食者”等傳統無人機相比,“蜂群”裡的無人機已經實現了批次操控,不再需要為每架無人機配備地面操作人員。
在指揮員發出起飛指令後,蜂群裡的無人機會從發射架上漸次起飛,由機載自動駕駛儀控制飛行。
自動爬升至指定高度並排成兩隊後,“蜂群”會傳回“集結完畢”的資訊。
指揮員發出開始戰鬥指令後,“蜂群”會進入戰鬥狀態,執行攻擊或者奪取陣地等戰鬥任務。
協調蜂群行動的是一種叫作“貪婪射手”的演算法。這個演算法會驅使無人機進入絕殺位置攻擊對方。
在戰鬥過程中,指揮員可以對整個蜂群下達等待、跟隨、攻擊和著陸的整體命令。
目前,美軍正在用虛擬對抗的方式訓練無人機“蜂群”,以改良演算法,讓無人機“蜂群”更加適應實際作戰環境。
雖然由於技術、倫理和國內外的反對聲音,美軍尚未將殺傷性無人機“蜂群”用於實戰,但實際上美軍應該已經具備了將殺傷性無人機“蜂群”投入實戰的能力。
回覆列表
當前隨著軍事技術的革新,戰場武器平臺也越來越花樣繁多,但成本也變得很高昂。如何使用物美價廉的無人機叢集戰術,迅速擊落對手的防線就成為各國研究的重點方向。低成本無人機叢集戰術能夠突防海上目標,也可以攻擊陸地目標。2018年年初的時候,俄羅斯在敘利亞的兩處軍事基地遭到了13架無人機的攻擊,雖然被俄羅斯打了下來,但無人機叢集作戰引起了世界軍事強國的關注。
除了俄羅斯外,中國和美國在無人機群戰術領域競爭也比較激烈。在去年的珠海舉辦的航空展覽會上,中國向參觀客戶展示了67架固定翼無人機叢集試驗,打破了美國海軍此前保持的50架固定翼無人機叢集的記錄。但是中國這個記錄沒有保持多久,隨後又被美國打破了,2017年1月份美國披露了使用3架F18戰機釋放104架無人機叢集的試驗,然而美國沒有得意多久,中國再次完成了119架無人機群試驗,再次領先了美國。時隔一年中國繼續努力,在去年五月份的時候又完成了200架固定翼無人機群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