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江湖本無路

    秦昭王長城遺址,築於秦昭襄王二十五年(公元前272年)。為防禦匈奴族南下侵擾而修建。延安境內的戰國秦長城,西起吳旗縣廟溝鄉郝林溝村南,經長官廟鄉和吳起鎮境內,進入志丹縣紙坊鄉,復入吳起縣薛岔鄉境內,經五穀城鄉邊緣地帶,進入榆林地區的靖邊縣紅柳溝鄉,全長約235公里。

    中文名

    秦長城遺址

    築城時間

    秦昭襄王二十五年

    全長

    約235公里

    級別

    省級文物保護

    簡介

    渭源境內的秦長城,是戰國時期秦昭襄王滅義渠戎以後所築的,是中國歷史上最古老的長城地段之一。西起臨洮東三十里鋪的殺王墳,從東峪溝長城坡,上陽山進入渭源縣境內,經地兒坡、樊家灣、文昌宮、秦王寺、石堡子、陳家窪、方家梁、城壕、高咀山、馬家山、下鹽灘、陽山等四個鄉鎮十四個村盤垣三十七公里,從野狐灣進入隴西縣境。

    秦長城遺址

    這段古老的長城,大部分地段殘高在3米左右,少數地段超過十米,沿城垣起伏,每隔一里有小烽燧,十里一大烽燧,雄偉壯觀。城垣下夯層清晰,秦瓦遍地。長城腳下的秦王寺,傳說是秦始皇西巡隴西郡(郡治狄道)時,途經這裡住宿一夜,後人為紀念秦皇西巡而修建得名,原有寺廟建築一進三院,雄偉壯觀,山門外有戲樓會場,寺後院有一深井,名曰:"秦王飲馬井",井旁有一棵千年古樹,叫"秦王拴馬樹",寺內有一口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隴、渭、臨三縣集資籌造的大鐘(直徑2米、高3米,重4800斤)可謂世所罕見。

    秦王寺廟宇大部分在清同治時毀於兵燹。大鐘在1958年砸毀煉成鋼鐵。現僅存後院正殿一座(民國23年重修)前院左側偏殿一間(清宣統時修),院東廂房三間,其餘全部廢墟。殘存的旁殿壁畫上寫有抒懷詩:"渭水滔滔日夜流,不知征戰幾時休?萬里長城遺蹟在,不見昔日秦王侯"。渭源縣秦長城,現為省級文物保護。

    共30張

    秦長城遺址

    描述

    秦長城遺址發現於1987年,共兩處。一處南起巴拉素鎮轉水廟村,北至補浪河鄉向陽村附近,全長25公里,間斷延續,最寬處30米,高均1米左右,有多處夯土層,但夯印不明顯。

    秦長城遺址

    另一處東起巴拉素喬家峁南,西至紅石橋鄉井界村,全長14公里,殘牆間斷綿延,夯土層厚15—20釐米,尚有殘存墩寬9米,高5米。沿此兩段古長城遺址,發現有大量的白灰陶、夾砂灰陶、黑陶和少量紅陶殘片,其上紋飾多為藍紋、粗細繩波、方格紋和堆積紋等。同時,還發現戰國時常用的陶鬲單足及其殘片、石器殘件和四稜形鐵箭頭等物。經考定,這裡為戰國至秦漢時長城遺址。據《漢書·匈奴傳》上載:“十有餘年而蒙恬死,諸侯叛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謫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渡河南與中國界放故塞。”所謂“故塞”,即秦昭襄王時所築、今榆林市境內發現的秦長城。

    在包頭,除了有較早時期的趙武靈王修築的趙長城之外,還有一段較為完整的秦長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為了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侵襲,築起了西臨三北(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郡(今遼寧省)的萬里長城。它由寧夏延伸入內蒙古之後,從狼山而東,經由包頭市固陽縣北部西斗鋪、銀號、大廟鄉,進入武川縣經大青山東部,延伸至河北。

    秦長城遺址

    在包頭市境內的秦長城累計長度為120公里左右,多半修築在山巒北坡、依山就險、因坡取勢,山谷隘口及平川地帶多用夯土築成,山地則多用石砌或土石混築,一般石砌長城遺蹟儲存尚好,現存的一般為外壁高度在4米以上,基寬4米,頂寬2米左右。站在高處,依然可見長城順著山勢上下,狀若游龍,每隔一段尚能辨清古代烽火和障城的遺蹟。在包頭秦長城內外,留有8~9座古城遺址,周圍常可找到秦國至西漢初年的陶片。

    秦城不僅在構築方法上有自己的風格,而且防禦設施的建置也有一定的特色。秦長城以石築見稱,雄偉壯觀,漢代沿用,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也是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蹟,更是我們中華民族輝煌歷史、燦爛文化的象徵。

    岷縣秦長城遺址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將蒙恬率三十萬眾,築萬里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延袤萬餘里。哪裡是秦長城西端起首之處?關於這個問題,近年來臨洮的學者作了一些有益的考察,成績是可喜的。但是,有些同志將古之臨洮混淆為今之臨洮。史學根據是不足的。現今臨洮有一段秦長城遺址,但那是秦昭王所築的,而始皇所築之城,則由於拓地甚廣,把起點延伸到了現今岷縣城西。

    據《元豐九域志》載:“熙州(現今臨洮)無古蹟,秦長城在岷州界。”在唐代的《元和郡縣誌》、宋代的《太平寰宇記》、明代的《讀史方輿紀要》和今人王國良的《中國古長城考》等各種文獻都說:“秦長城的起點在岷縣”。杜佑《通典·州郡典》岷州條下說:“秦長城在郡西二十里之崆峒山,自山旁洮水而東,即秦之臨洮郡至此矣。”崆峒山即岷縣城西大溝寨的五臺山。這裡是洮河轉彎處,與岷山鄉的跌馬遺址相對,大溝寨山下之鐵關門村,就是秦長城的起點。這裡在過去都有標誌,後被鄉人毀掉。

    岷縣秦長城遺址

    秦長城起於岷縣,有大量的遺物、遺址可證。一是岷縣有大量的秦國貨幣。公元1947年,岷縣中堡村發現一秦代窯藏,出土的秦半兩銅錢達數萬枚;二是有分佈廣泛的秦瓦遺存。大量的秦瓦布點頗廣。城東的龍望臺、白塔寺以及城北岷山鄉的板達溝,都屢見不鮮。岷縣城內,冶家崖文化堆積層(今岷縣醫院內),秦瓦更多,歷歷可數;三是岷縣北部山區遺存有大量的人工壕溝。卓坪壕溝位於卓坪西北側,距縣城約40公里。壕坎由兩部分組成,一條沿山脊西南側向下延伸,過二級臺地直達洮河灘頭,長約4公里,當地群眾稱其為“古城壕”。另一條位於山腳前緣,在溪溝邊與古城壕相接,向西北延伸至馬連灘村南,長約1.5公里,當地群眾稱為“胡道”。古城壕寬5—11米,深度多在5米以上,壕底被村民開墾,闢為農田。當地村民言稱“古城壕亙古就有”,我們從採集到的瓦片推斷,這是秦人的遺址。秦長城起點在十里鄉之鐵關門,卓坪一帶的壕溝則為有力的證據。長城遺址在岷縣,起首處也在岷縣,不容置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書應該怎麼讀才能受益良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