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13681917462

    遞延所得稅的形成是因為會計的賬面價值與稅法的計稅基礎存在暫時性差異,簡單來說就是會計上確認了費用減少了利潤,但是稅法上在當期不承認該筆費用要增加利潤,中間的差異就要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反之就是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負債會在未來年度減少/增加所得稅額,也可以把它理解為企業當年多交或欠交的所得稅,稅局早晚會將這部分稅額還回去或者收回來。

    1、先解釋預提費用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所得稅費用的影響

    預提費用中如果包含有準則規定的不可以計入當期損益的費用,則不可以稅前列支,要將其剔除出來,調增應納稅所得額,同時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留到下一年度費用實際支付時抵減所得稅額。

    舉個例子,A公司2016年會計報表上的應納稅所得額為80萬元,其中包含20萬元的預提費用,假設適用的稅率為25%,則當期A公司在稅法上的應納稅所得額應該=80+20=100萬元,應納所得稅額=100*25%=25萬元。其中,20萬的預提費用對應的應納所得稅額可以留到下一年度抵扣,應確認為遞延所得稅資產,具體分錄如下:

    借:所得稅費用 20萬元(80*25%,會計口徑應繳數)

    遞延所得稅資產 5萬元 (20*25%,當期多交數)

    貸: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 25萬元 (100*25%,稅法口徑實繳數)

    2017年這筆預提費用已經實際支付,但是會計上已將其計入16年的當期損益,而稅法沒讓扣,所以要對其做納稅調減,本年給它補釦。假設17年的會計利潤是120萬,則本年應納說所得額=120-20=100萬元,應納所得稅額=100*25%=25萬元,所得稅費用=120*25%=30萬元。具體分錄就是:

    借:所得稅費用 30萬元 (會計口徑應繳數)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5萬元 (上期多繳的本期用來抵減)

    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 25萬元 (稅法口徑實繳數)

    2、再解釋彌補虧損對遞延所得稅和所得稅費用的影響

    稅法規定公司利潤虧損可以在5年內用以後年度的稅前利潤彌補,如果子公司當年虧損,相當於本年不僅不用交稅,在以後年度盈利時,還可以用本年虧損額對應的應納所得稅額抵減以後年度要交的所得稅,因此本年發生虧損時,可以將其對應的應納所得稅額視為一項遞延資產,留著以後抵減。

    舉個例子,A公司2016年發生經營虧損,會計利潤為-100萬,假設是第一年發生可彌補虧損,那麼當年的應納稅所得額=0,應納所得稅額也=0,該公司預計第二年就可以盈利,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以彌補該經營虧損,那本年的賬務處理就是:

    借:遞延所得稅資產 25萬元(100*25%,未來可以抵稅的稅額)

    貸:所得稅費用 25萬元

    2017年假設賺了200萬,即會計利潤為200萬元,那麼當年的會計利潤中有100萬可以彌補去年的虧損,本年應納稅所得額=200-100=100萬元,本年應納所得稅額=100*25%=25萬元,所得稅費用=200*25%=50萬元。具體分錄:

    借:所得稅費用 50萬元 (會計口徑應繳數)

    貸:遞延所得稅資產 25萬元 (上期留下來用以抵稅的稅額)

    應交稅金-企業所得稅 25萬元 (稅法口徑實繳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曾芯怡這個名字怎麼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