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南塘

    天下說相聲的是一家,往上順都是一個祖師爺,這裡的祖師爺不是象徵性的東方朔。

    不說這種有實質關係的師兄師弟,在原來,說相聲的既團結又內亂。

    都是跑江湖的藝人,走到哪裡都需要同門照應,敬稱一聲師兄很正常。

    現在,相聲界和原來一樣,還是互相排擠,但見面還是保留了傳統的論資排輩。

    相聲藝人不拜師不被行業承認,所以所有的相聲演員基本都有師傅。一代一代的傳,一代一代的壯大。

    師傅的師傅有師兄弟,如此往上順就到了相聲開創者窮不怕那裡。

    所以,論起來,所有的相聲演員不管是實質關係還是名譽敬稱,都算得上師兄弟。

  • 2 # ce65243370

    郭德綱和高峰西河門拜的金文聲老先生,所以他們是師兄弟。同時郭德綱相聲門師承侯耀文先生,高峰師承範振鈺先生,範振鈺收了郭德綱做乾兒子,孫越姥爺李文華先生,師承趙小林。按輩分他們是師兄弟。

    姜昆師承馬季先生,馬季先生與侯耀文先生是同輩,而馬季先生又是侯寶林先生的弟子,所以姜昆和郭德綱也都算是候門的師兄弟。

    按理說相聲門如此講究論資排輩他們就應該是論師兄弟的。可是親兄弟還有撕破臉的,還別說這二位如此水火不容。

    我是鋼絲,就說到這兒吧。

  • 3 # A逍遙磬苑

    按理說郭德綱和姜昆應該很親近,郭德綱師父是姜昆師爺的親兒子。姜昆的師父馬季又對郭德綱倍加讚賞。不知道為什麼姜昆容不下郭德綱,成了死對頭。馬季的兒子馬東與郭德綱來往密切,從未看到他與姜昆有什麼來往。這也側面反映了姜昆的為人,因為馬東比我們更瞭解姜昆,更瞭解郭德綱與姜昆的恩恩怨怨。

  • 4 # AMALIE

    相聲界已知的輩分最大的就是馬三立老先生了,在往前搗鼓也沒有多大意義。與馬先生齊名的或高於馬先生的也就是常寶堃(藝名小蘑菇抗美援朝犧牲的)烈士了,但其弟常寶華先生是馬三立先生的徒弟,而且馬先生在常寶堃的劇團裡當演員,按輩分常老闆應該叫馬先生為叔叔輩兒。如果常寶華不拜馬先生為師,那還是這麼論輩分嗎?另當別論。李金斗先生見著常貴田先生就叫叔兒,兩人年齡相仿,常貴田先生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勸李金斗別這樣叫。其實,這體現了李金斗對同行的尊重和對相聲界的尊重。所以為什麼說相聲演員都是親親呢,就是不按年齡按輩分,這可能有點兒不合理但符合實情。

    眾所周知侯寶林先生是相聲的改革者,是公認的語言大師,相聲作品中很少拿捧哏的同伴砸卦,是仔細觀察社會現象後把好與壞用包袱傳達給社會的。那麼馬季先生可以說是目前中國相聲界影響力最大,影響時間最長的,最著名的先生表演藝術家。馬先生不但是侯寶林先生的徒弟,也是得到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等多位相聲大師的真傳與培養,文革時期的《友誼頌》是影響時間最長的,也可以說是當時人民群眾唯一的樂子。馬先生是十大笑星之首,弟子星光燦爛。在春晚舞臺上唯一給觀眾留下相聲印象的演員就是馮鞏先生,歷經幾十年堅守相聲演員的陣地。馬先生的“站在鄉里看,村村都有丈母孃”辛辣諷刺了腐敗作風。在馬先生的弟子中姜昆可以說是出類拔萃的,對相聲的推動和發展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姜昆一個北京知青,到東北兵團鍛鍊的一個小青年為什麼馬季先生到東北巡演一個多月,找兵團司令調姜昆等回京並進入中央廣播說唱團,不就是看到了姜昆等人的才華嗎。如果把姜昆說的一無是處,我想馬季先生也不會答應吧。再說李文華先生,唐傑忠先生作為姜昆的捧哏同伴,如果姜昆沒有真本事那馬季,唐傑忠,李文華等老藝術家也不會與他合作的吧,更不會收他為徒,更不用想把他從東北調回北京。想當年多少知青,兵團人員為了回城歷盡艱難萬苦,多少女知青獻出了自己的貞操呀!

    現在姜昆提出反三俗大家都認為是針對郭德綱的,這也好辦。不管從資歷,從年齡等方面郭德綱都是小兄弟,風物長宜放眼量找姜昆談一下,說說自己的想法,把誤會解開多好。郭德綱你在北京,常寶華先生捧過你,馬季先生支援過你,現在全國最好的捧哏師徒(石富寬,于謙)也都護著你,你有什麼心結解不開呢?你不要有什麼地域心結,老想著我是外地人,在北京當地人容不下我,這種思想太狹隘。你師傅侯耀文北京人吧,你的搭檔于謙北京人吧,聽你相聲的觀眾北京人吧,你的劇場在北京吧,你能跟北京的馮小剛等人做朋友,為什麼不能跟你的相聲界同行做朋友呢!北京是全華人民的北京,有天大的事都不要緊,只要能心平氣和的坐下來談都能解決,何況姜昆先生已經過了耳順之年。連你的師傅侯耀文在世的時候都說過:“姜昆這人不錯呀......”等等。所以,相聲界的同行應該是互相幫襯,不能互相拆臺。把你的心胸像舞臺那樣寬廣,把你對待觀眾那樣的寬厚對待你的同事也包括對待何雲偉,曹雲金等。到那時你郭德綱再看看相聲會是什麼樣子,看看你郭德綱會受到什麼樣的尊重。

  • 5 # 娛扒府

    郭德綱和高峰雖然在相聲門裡面不是一個師父,但是在評書裡面可是實打實的一個師父,論師兄弟一點也沒有錯。2006年,郭德綱、高峰、李菁和于謙一同跪拜評書界的金文聲為師,同歸西河門下。

    這樣算來,郭德綱和高峰也算是同一個師父。

    再來說孫越。

    很多人都說孫越的師父是趙小林,這個也對也不全對。嚴格地意義上來說。孫越的開蒙師傅是馬貴榮先生。在相聲界馬貴榮可是少有的巾幗英雄。只是礙於馬先生沒有明確的師承,孫越就轉投在了趙小林的門下。

    當然,也僅僅是掛個名而已。

    至於說為什麼沒轉投別人門下?那是因為馬貴榮和趙小林是夫妻關係,這下總該明白了吧?

    至於說為什麼孫越也可以稱為郭德綱的師兄弟,也是有原因的。

    2016年,德雲社20週年大慶,在後臺探班的石富寬向常寶華這樣介紹孫越“這是我徒弟”,孫越也點頭答應。也就是說,此時的孫越已經跳門了。當然,這次跳門也是經過趙小林的同意的。

    郭德綱的師父是侯耀文,孫越的師父是石富寬,侯耀文和石富寬是一兒有名的黃金搭檔。那麼,孫越和郭德綱以師兄弟相稱也沒有毛病。

    這些個都說完了,再說一下郭德綱和姜昆的關係。兩個人能稱為是兄弟嗎?

    很明顯,不能

    原因就在於,姜昆是馬季的學生而不是徒弟,沒有磕過頭的就不算是徒弟。這個就和郭德綱有這本質的區別。

    而且,兩個人走的路完全不同,幹論師兄弟那也是尷尬至極。

  • 6 # 岑詮

    論評書門,郭德綱、于謙和高峰都是同門師兄弟,師承評書名家金文聲,所以郭德綱喊高峰師弟很正常,也不是牽強附會。

    論相聲門,郭德綱師從侯耀文,高峰師父範島愛(呃……不對,範振玉),從“天下相聲是一家”的角度看,郭德綱也可以喊高峰師弟,就是多少有些“套近乎”的味道,所以一般不這麼擰。

    至於郭德綱和姜昆,不足以談論師兄弟,一者是因為倆人不在一個“戰線”上,關係不佳;其次,馬季和姜昆之間用“師生關係”來定義更恰當些,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師徒關係”。而且馬季有四位老師,侯寶林是“責任老師”或首席老師。

    或許在2004年前,郭德綱很想和姜昆攀“門戶關係”,甚至想拜李金斗為師、成為姜昆的師侄,但“我給你當狗,你卻怕我咬你,結果把我逼成了龍。”

    2004年郭德綱跪在了侯耀文門下,有了相聲界“三叔”的庇護,加上自身的刻苦,第二年就一夜爆紅。直至今日,穩坐釣魚臺,成為相聲界半壁江山,還有必要和曲協主席擰師兄弟嗎?

    郭德綱和姜昆相差了二十三歲,相聲輩分卻是一樣的,這在相聲界並不稀奇,還有相聲演員認只比自己大四歲的師勝傑老師為乾爹的,無奇不有。

    輩分一樣,但屬於兩個時代的有名相聲人,姜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走紅,九十年代達到了頂峰,此後就日漸“江郎才盡”了。如果按照“侯派相聲”論,姜昆屬於郭德綱的師兄,侯耀文雖然師父是趙佩茹,但藝術風格其實是侯寶林一脈相承的。

    相聲界的事,剪不斷理還亂,有權有名望就有人攀龍附鳳,否則論師兄弟又能怎麼樣。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 7 # 於小小

    在相聲界,所有演員的師承往上捋,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師爺——朱紹文!

    相聲傳到今天,已經有了第十代傳人,岳雲鵬的徒弟尚筱菊等就是名列相聲族譜的名正言順的第十代傳人。所以在相聲界,所有有師承門戶的演員,只要是同輩分,都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師兄弟。

    郭德綱、于謙、高峰三人又先後拜了評書表演藝術家金文聲先生為師,所以他們是正兒八經的師兄弟,所以顯得比別人更親厚些。

    郭德綱和姜昆都是相聲門裡的第八代傳人,所以他們也是可以論師兄弟的,說到底,在講究門戶的曲藝界,大家都是一家人。如果不是因為由於意見不同,郭德綱和姜昆一個是主流的代表,一個是非主流的代表,他們或許是可以成為朋友的。

  • 8 # 沈浪先生

    首先回答:

    老郭孫越高峰還有姜昆是一個輩分,“明”字輩。

    老郭高峰評書門是一個師父,金文生先生。

    老郭相聲師父:侯耀文

    高峰:範振玉

    孫越:石富寬

    姜昆:馬季

    是師兄弟,廣義師兄弟,輩分上講是這樣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絕望傷心加彷徨,明明在愛裡委屈,人們又為何不肯放手?